贺家台石门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原宋垭村8组)。
1928年5月,中共湘西特委和中共石门县委举行南乡起义,形成了纵横200余里的武装割据局面,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设想。由于起义失败,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设想未能实现。同年8月,贺龙为执行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共湘西特委关于策应湘东红军行动和支援石门起义的指示,率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出师石门,在磨岗隘召开有前委、湘西特委和石门县委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上作出了“暴动之后,即在磨岗隘建立农村苏维埃,实行割据西北乡”的决定,计划筹建石门县苏维埃政府。拟定曾庆萱为主席,机关设磨岗隘万寿宫。后因西北乡农民一时难以发动起来,第四军遂改变计划,以农运基础较好的渫阳区(现维新)为根据地,向澧县方向发展。9月,第四军连续两次遭到敌人袭击,部队损失惨重,遂转移至湖北的鹤峰县,石门县苏维埃政权受挫。
1929年1月,与石门县毗邻的鹤峰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鹤峰走马坪建立了区苏维埃政府,石门南镇划归走马坪苏区。这样,石门南镇边陲成了石门县第一块苏维埃红色区域。此时,党中央“六大”会议精神传到湘鄂边,前委对巩固和发展湘鄂边根据地的思想进一步明确和坚定。4月,红四军将主力撤离鹤峰县境,向石门、五峰边界发展,并派曾藩支和温练之到石门西北乡恢复党的组织,准备暴动,以策应红军的行动。当红四军游击到石门子良坪时,曾藩支和温练之已在杜家岗一带恢复建立了党组织,以办“群益织布厂”为名,秘密开展活动,并派人与前委取得联系。前委任曾藩支为湘鄂边游击总指挥,领导农民开展游击斗争。8月,在红四军的支持下,石门党组织在泥沙区泥二垭正式成立了石门县苏维埃政府,由刘勋树任主席。
石门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为巩固和扩大苏区,保卫胜利成果,进一步健全充实县游击大队,使之成为拥有300人枪的正规军事组织。但多次受到敌人的破坏和捣乩,致使刚成立不久的县苏维埃政府几经移址。1929年10月,石门县苏维埃政府就从泥二垭迁至白竹垭,由陈奇谟任主席。1930年2月又迁至贺家台,由易法琛任主席。同年8月迁至石门县城,由汪毅夫任主席。9月迁至磨岗隘由陈奇谟任主席。11月迁至贺家台,由刘滋吾任主席(1931年3至5月由陈湘翘任主席),1931年5月迁至湖北鹤峰,由陈奇谟任主席。
旧址东邻东山峰鹿场,西距南北镇政府18公里,南抵石清公路,相距约3公里,北为东山峰碑牌垭。贺家台是石门县苏维埃政府主要办公地,有木屋3间,4排扇,前檐低,中为堂屋,左右各有1间小横屋,属山区民房。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
贺家台石门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于2000年6月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常德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