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故址 > 纪念场所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位于炎陵县霞阳镇新市街02-4号。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时期,为进行革命斗争宣传,红军和地方武装、地方党组织在各地书写了大量的宣传标语。解放初期,炎陵县发现的就有1万余条,至今仍保存完整、清晰的有300余条。

  革命标语广泛反映了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宣传共产党的性质和纲领。如“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替工农及一切贫苦人民谋利益的党”、《共产党十大纲领》(全文161字)等。

  二、宣传红军性质和宗旨。如“红军是工人农民的武装”、“红军是工农革命的先锋队”、“加入红军参加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红军不损害工农一点东西”、“红军才是保护工农的军队”。

  三、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如“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府”、“工农专政”、“实行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劣绅”、“取消一切苛捐杂税”、“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保护小商人自由营业”等。

  四、宣传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如“贫苦工农一致团结起来”、“欢迎水口劳苦工农自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酃县工农赶快组织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酃县妇女赶快起来杀土豪分田地”、“没收土豪家里谷米油盐给贫苦工农”等。

  五、揭露国民党及其政府、军队和土豪劣绅罪恶。如“国民党十大罪恶: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背叛工农革命,屠杀工农群众;帮助资产阶级,禁止工人罢工;庇护土豪劣绅,加重利益剥削;克扣士兵军饷,以饱军阀私囊;抽取苛捐杂税,剥削工农小商;强行党化教育,束缚青年思想;取消民众团体,剥夺言论自由;滥发公债纸票,骗取民间现金;制造军阀混战,酿成全国大乱。”“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豪绅地主是乡村的寄生虫”等。

  六、分化、瓦解和争取敌军。如“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替军阀打工农”、“欢迎国民党统治下的士兵拖枪来投红军参加土地革命”、“优待白军俘虏兵”、“穷人不打穷人,士兵不打士兵”等。

  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如“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日本出兵东三省”、“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加入红军拥护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日宣战”等。

  八、宣传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如“维护妇女的合法权利,男女一律平等”、“反对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由”等。

  红军标语对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分化、打击反动势力,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7年8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同意在炎陵县兴建“红军标语纪念馆”。项目总用地面积15622.86平方米,建设总投资2066万元。主体建筑占地1579平方米,共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92平方米,其中陈列展览面积1576平方米,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4043平方米。工程于2008年10月动工,主体建筑于2011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红军标语博物馆收藏展示了散布于全县12个乡镇以及井冈山根据地其他5县的近800条红军标语、实物及资料档案。

  炎陵县红军标语保留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完整、部队署名番号之多,在全国也极为罕见。据统计,馆内至今保留内容完整、字迹清晰的红军标语有151处(组)339条,4617字,漫画、组画8幅,对联3副,留言2篇,红军识字班墙报成绩公布栏2个,以及写在纸上的标语3张,标语落款的部队番号达66个。这是一批珍贵的红军墨迹,是红军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形象生动的实物教材。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于2010年7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