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纪念园位于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郭亮村刘家坡。
纪念园由郭亮烈士故居、陈列室、烈士墓、山林水塘等组成,占地约40亩。
郭亮(1901—1928),原名郭靖笳,湖南望城人。1901年12月3日出生于长沙县临湘都文家坝(今望城区茶亭镇郭亮村)。1921年秋,经毛泽东介绍,成为湖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郭亮从第一师范毕业后,组织发动了粤汉铁路大罢工,随后当选为湖南工团联合会副总干事,成为毛泽东领导湖南工人运动的得力助手。1923年3月领导成立铜官陶业工人工会,发展了第一批工人党员,建立中共铜官支部。马日事变后,代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鄂赣特委书记等职,并被选为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后因叛徒告密,在岳阳不幸被捕,1928年3月29日被杀害于长沙司门口湖南“铲共法院”前坪,时年27岁。其头颅悬挂在司门口警亭的墙上,3日后移至郭亮的老家铜官东山寺戏台上恐吓大众。郭亮就义当晚,群众将烈士遗体抢回文家坝,后又将偷回的头颅缝合一起,安葬于郭亮旧居的后山刘家坡,与早年亡故的大哥郭砚章合冢。为防止反动派破坏没有立碑。
1950年,郭亮烈士的妻子李灿英逝世,与郭亮合葬。1957年,望城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郭亮诞生56周年,重新修建了烈士墓。整个墓采用具铜官特色的陶瓷修建而成。郭亮烈士墓是一座独特的琉璃陶墓,坐西北朝东南,面积50多平方米,以青绿釉色的琉璃制品装饰砌成,表达了铜官陶瓷工人对工运领袖的敬仰怀念之情。墓围用花形砖图案的琉璃陶砖砌成,基冢外施水泥,封土堆呈椭圆形,三砂封顶。立有花岗石碑三通。主碑上刻有“革命烈士郭亮、中共党员李灿英之墓”,右方石碑上刻郭亮烈士生平。左侧还立有一块颜色陈旧的小石碑,上刻“郭公砚章之墓”,为当年群众为掩护郭亮墓所立。
2001年为纪念郭亮诞生100周年,望城县人民政府在维修了烈士墓的同时,新建了郭亮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郭亮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为青砖仿古建筑,辟有三间展室,展现了郭亮革命的一生。2011年,郭亮诞生110周年,重新规划,新建纪念碑廊,恢复了烈士故居,正式命名为郭亮纪念园。
郭亮烈士故居按原样恢复,为典型民居风格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故居内保存着郭亮和妻子李灿英结婚时用过的床、茶几、木椅等珍贵文物。
郭亮烈士墓于1983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郭亮墓和生平事迹陈列室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