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冷水江市矿山街道办事处。
1949年8月12日,人民解放军49军147师进驻新化,县城解放。13日上午,147师派一个团开进锡矿山,9区散了山上的国民党军,锡矿山获得第一次解放。8月16日,解放军作战略撤退。9月27日,奉命去组建邵阳军分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60师478团约3000人,由司令员邹毕兆、政委彭清云率领,从安化梅城出发,经过刘家湾,30日清晨到达锡矿山。司令部命令部队分三路包围敌人:一路从马井坳、施塘溪插十八茅湾包围电军山,阻止敌人向蓝田方向逃跑;二路从谭家大路插响鼓洞进街,一部分阻击屯军山之逃敌,一部分攻振和炼厂驻敌;三路从谭家冲小路插宝顺岭,围歼四合棚的驻敌。天刚亮,部队开始全面搜索,但未发现国民党部队。由于长途行军,部队比较疲劳,加之对矿山地区情况不明,解放军除安排3营派一个排控制锡矿山制高点和执勤外,其余都就地休息待命。10月1日傍晚,地下党总支派人送来情报,发现有国民党军队向石界移动。师部立即进行战地分析,迅速加强了独树岭一带的兵力和岗哨,准备迎击来犯之敌。原来,白崇禧残部63师通过对人民解放军的侦察,看到部队战士着装不统一,不像正规军,妄图发动偷袭,于是又从新化窜上矿山,对人民解放军实行反包围。2日下午,有侦察员报告,敌人已从南面玄山冲包围过来。司令部接到情报后,便立即命令部队紧急集合,进行战斗部署,以1营为预备营,2、3营担任主攻。2营6连、3营9连为主攻连。9连主攻方向是南炼厂,6连主攻七里江,并射锁向新化的退路。按照这一部署,部队迅速占领阵地,利用地形,布置火力点。战斗打响后,国民党军以为解放军是地方武装,没有战斗力,火力越打越猛,阵地南制高点,由解放军3营一个排占领,敌人集中一个营的兵力把这个制高点抢占去了,使解放军整个动向都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七里江方向的制高点也被国民党师部占领,人民解放军陷入了被动境地。3营机炮连连长周永财,由于没有及时掌握战势的急剧变化,率领战士扛着机枪、火炮向南面制高点前进,进至半山腰,敌人居高临下,集中火力扫射,上下通道被封锁,机炮连战士进退两难,致使该连的3门火炮、7挺重机枪全被卡在半山腰,后果极为严重。团参谋长立即命令团警卫连出击,全团集中火力增援。警卫连连长吕廷轩在前进中不幸中弹牺牲。团部又命令3营教导员吴振宗率领战士,坚决夺回制高点和重武器。为配合警卫连,3营打得非常顽强,接连打退敌人三次冲锋。追击炮连指挥员乔巴山在炮座拖不上山的情况下,用石头作炮座,向敌师部连发三炮,轰掉了敌指挥所。在解放军的强攻下,终于又占领制高点,夺回了武器,击退了敌人。国民党军队死伤近百名,趁着夜色仓皇向新化方向逃遁。解放军教导员吴振宗、连长吕廷轩和7位战士英勇牺牲,20多人负伤。战后,牺牲的革命烈士就安葬在此地。
1974年8月,由于锡矿山北炼厂扩建占用该地,锡矿山各界人士将烈士墓从胜利山迁到现址,并建造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约300平方米,由纪念碑和烈士墓两部分构建而成,高大的纪念碑前面是由大理石构建,纪念碑后是革命烈士墓,烈士墓由大理石覆盖。纪念碑和烈士墓四周是汉白玉建成的围栏。整个纪念碑墓显得宏伟庄严。
锡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于2010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