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垭纪念碑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新桥镇郑家坪村南门垭组。
1934年红军攻占大庸后,派杨大顺(江西人)和唐部长(华北人)来到塘坊圈门李兆修的家里,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号召广大贫苦农民团结起来,建立自己的武装。队长张伯初(长湾人),副队长黄真卿(黄家峪人),另有队员解正卿、黄丽卿等10人,随着游击队伍的不断壮大,游击队由圈门迁往李家边,不久又迁郑家坪汤家岗,建立区革命委员会后,正式命名为区游击队,游击队发展到121人,下辖3个支队。
1935年农历正月二十四,区游击队130多人在大队长张伯初的带领下,开往李家岗打大地主李桃么公,李桃么公闻讯即携贵重财物若干逃至山林中躲藏。李桃么公有个侄子名叫李子程,李子程被朱际凯保安团收编,驻大庸、慈利交界的阴窝寨。农历二月初一,游击队及区革命委员会有同志转移到南门垭驻扎,这夜,李子程伙同匪首张伯阶带30多条人枪从二十都出发,经播旗峪、道林寺、向家岗直赶南门垭,包围了游击队的住房,游击队和区革委会的同志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有黄珍卿、张回臣、宋时宇、李扬生、郑伯瑶、胡生月、覃某某等7名游击队和区革命委员会的同志壮烈牺牲。大庸县人民政府于1979年拨专款为死难的烈士修建了南门垭纪念碑。
南门垭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11月被永定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永定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