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
韶山毛泽东铜像及其广场,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的湖南省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的主要纪念设施。铜像铸造和广场建设由国家投资,1992年10月开工建设,1993年12月竣工。
毛泽东铜像巍然耸立在广场上,气宇轩昂,栩栩如生。铜像系全身站立像,身着笔挺的中山装,胸前左上口袋外挂着“主席”字样的出席证,双手握着文稿,环于胸前,面带微笑,目光炯炯有神,正视前方,成功地再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的光辉形象。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大字镌刻在褐红色大理石基座上,光彩夺目。铜像重3.7吨,高6米,台座高4.1米,通高10.1米,寓意10月1日,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93年12月20日上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毛泽东铜像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专程从北京来韶山,为毛泽东铜像揭幕。
由于毛泽东铜像广场仅5200平方米,不能满足大型集会和旅游高峰的需要,2005年12月31日,省委韶山“一号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座谈会,经研究论证,拟定铜像稍移位转向,台基抬高,广场扩大10倍,改名为毛泽东广场。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贺国强亲临韶山视察或听取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多次过问韶山“一号工程”建设情况。2007年9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毛泽东广场改扩建方案,同意按毛泽东铜像小移位(向东南移位90米)和小转向(朝向为东偏北51.5°)方案进行改、扩建,并上报中央审定。
2008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毛泽东铜像移位转向方案,同意改扩建后的广场命名为毛泽东广场。2008年7月3日,改扩建工程开工,12月25日举行竣工典礼。
广场总面积102800平方米。毛泽东铜像背靠韶峰,面向毛泽东故居。广场设4个功能区,依次为瞻仰区,1500平方米;纪念区,1700平方米;集会区,6300平方米;休闲区,93300平方米。广场中轴线瞻仰大道入口处有一巨形景观石,形似中国版图,题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个大字。大道两旁有对称的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蝶恋花·答李淑一》、《卜算子·咏梅》、《七律·到韶山》。周围绿化区的植物以“四季见红”来配置,乔木、灌木相结合。整个广场植物以本地植物为主,多种名贵树木穿插其间。
韶河适当加宽,拆除水泥河堤,改成自然的生态护坡,配以杨柳、白杨等景观树种,同时改造了儿童桥,新增一座小拱桥和跳桥。沿河及引凤山下分别设有休闲长廊,为游客休闲、避雨等提供方便。广场内设有化房、饮水处和鞭炮燃放点等配套设施。
毛泽东(铜像)广场于1997年6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