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消息
汲取精神力量 砥砺奋进前行——专家学者考察红色老区茨岩塘
作者:谷敏娜 张国蓉 胡域 莫成
 

8月7日下午,参加“红十八师的光辉业绩与龙山人民的牺牲奉献”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考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感悟长征精神,缅怀先烈伟绩。

在红色文化广场,考察团参观红二、六军团长征历史陈列展。陈列展通过投影战争场景、摆放战士雕像等方式,再现茨岩塘突围的场景。现场炮火声、呐喊声仿佛在耳畔回响,英烈雄姿历历在目,铁铸的面孔表情坚毅,仿佛随时准备发起冲锋。几步之外,一面刻满1900余位烈士名字的大理石墙,让大家纷纷驻足,为先烈默哀。

放映革命微短片画幅旁的墙壁上,篆刻了行军图画。火光投影在石壁上,像是点燃了战士们手中的大理石火炬,火光闪闪,红旗飘飘,背景乐入耳,尤显气势昂扬。参观至二楼下一楼楼梯旁,墙壁上挂了许多带有数字和地点名称的牌子:“龙山茨岩塘 233天”代表战士们在战争期间在茨岩塘曾以千人敌万人,死守233天。看似简单的几个数字背后,是战士夜以继日的不懈战斗和浴血奋战,让大家惊叹不已:先辈们崇信仰举旗帜戎马一生,让国家从战火纷飞到民族富强,开创中华民族新纪元。

走进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及红18师师部旧址,映入眼帘的就是充满土家风情的吊脚楼,这古朴的建筑曾是红18师师部所在地。木质的墙壁上贴了许多“扩红”宣传标语“扩红一百,只要一歇;扩红一千,只要一天。”惊人的扩红速度,反映了人民对红军的热切爱戴:“人人争相上战场”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其中许多标语,生动朴实,是照顾到许多群众文化程度较低而设计的,反映了红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取得战斗胜利的不二法宝。贺龙元帅故居,陈设十分简朴,一件木屋从中间隔断,“前边办公,后边生活”,并没有什么家具陈设,唯有一张简易搭建的木床上挂着薄薄的蚊帐,作风简朴。

“茨岩那个塘边嘛哟,土家寨哟;男儿那个血性嘛哟,好人才啰。”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里,讲解员为大家唱起土家革命歌曲《望乡台》,曲调婉转,歌词满是土家风情,大家纷纷为其鼓掌。

走进兵工厂男宿舍,只见几张小床和一张小桌子,其中小小的床只是几把长椅支起一块木板,再铺上几把稻草和一床薄薄的床单就组合而成的。讲解员描述,此处的修枪车间共修理枪支4000余把,制造子弹40000余颗,一颗子弹一个敌人,这间兵工厂蕴藏巨大能量,曾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随后,考察团抵达凉水村,参观红军医院旧址。医院的简易手术室中,只有一张床做手术床,其中兽医刀、剃头刀、匕首都当手术刀,花椒水当麻药,手术过程中,许多伤员生生在手术中疼昏过去,更有甚者因为医疗条件缺乏而牺牲,让大家感慨万千。

讲解员介绍,当年战况紧急,医院无法容纳许多重伤病人,一户彭姓人家直接拿出儿子的婚房给红军做病房,一时间传为美谈,也反映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活动负责人也现场深情呼吁,红军后人自愿捐出家中的红色文物,让它们在红色教育基地中发光发热,用看得见的红色文物来宣传红色文化,其教育意义更甚过口头宣传。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