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乃新民学会的一种生活史。新民学会是一个生活体,新民学会的会员乃这个生活体的各细胞。新民学会有性命已三年了,会员由十几人加到五十几人,会员的足迹由一地及于国内国外各地,所做的事也由一件加到若干件。会员虽然现在大都在修学储能时代,但这个时代已很可贵。这三个年中的经历,在会是一种新环境,在会员是一种新生活,我们几十个人,在这种新环境里共同或单独营一种比前不同的新生活,是我们最有意义的事。第一期会务报告的职务,是将这三年中会及会员的生活择要叙述出来,做我们会及会员生活全史的头一段。
(二)
新民学会的发起,在民国六年之冬。发起的地点在长沙,发起人都是在长沙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这时候这些人大概有一种共同的感想:就是“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乃成为一个迫待讨论的问题。这时候尤其感到的是“个人生活向上”的问题。尤其感到的是“自己生活向上”的问题。相与讨论这类问题的人,大概有十五人内外。有遇必讨论,有讨论必及这类问题。讨论的情形至款密,讨论的次数大概在百次以上。至溯其源,这类问题的讨论,远在民国四五两年,至民国六年之冬,乃得到一种结论,就是“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于是乃有组织学会的提议,一提议就得到大家的赞同了。这时候发起诸人的意思至简单,只觉得自己品性要改造,学问要进步,因此求友互助之心热切到十分。——这实在是学会发起的第一个根本原因。又这时候国内的新思想和新文学已经发起了,旧思想、旧伦理和旧文学,在诸人眼中,已一扫而空,顿觉静的生活与孤独的生活之非,一个翻转而为动的生活与团体的生活之追求——这也是学会发起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则诸人大都系杨怀中先生的学生。与闻杨怀中先生的绪论,作成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新民学会乃从此产生了。
(三)
现在述新民学会的第一次会——就是新民学会的成立会。民国七年四月十七日新民学会成立,在湖南省城对河岳麓山刘家台子蔡和森家开会。到会的人如下:蔡和森、萧子昇、萧子暲、陈赞周、罗章龙、毛润之、邹鼎丞、张芝圃、周晓三、陈启民、叶兆祯、罗云熙。通过会章。会章系鼎丞、润之起草,条文颇详;子昇不赞成将现在不见诸行事的条文加入,颇加删削;讨论结果,多数赞成子昇。于是表决会章的条文如次: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新民学会。
第二条 本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第三条 凡经本会会员五人以上之介绍及过半数之承认者,得为本会会员。
第四条 本会会员须守左之各规律:
一,不虚伪;
二,不懒惰;
三,不浪费;
四,不赌博;
五,不狎妓。
第五条 会员对于本会每年负一次以上通函之义务,报告己身及所在地状况与研究心得,以资互益。
第六条 本会设总干事一人,综理会务;干事若干人,协助总干事分理会务;任期三年;由会员投票选充之。
第七条 本会每年于秋季开常年会一次;遇必要时,并得召集临时会。
第八条 会员每人于入会时纳入会费银一元,每年纳常年费银一元;遇有特别支出,并得由公决征集临时费。
第九条 本会设于长沙。
第十条 会员有不正行为,及故违本简章者,经多数会员之决议,令其出会。
第十一条 本简章有不适用时,经多数会员决议,得修改之。
会章表决,推举子昇任总干事。是日叙〔聚〕餐。餐毕,讨论会友出省出国请进行问题,至下午散会。天气晴明,微风掀拂江间的绿波和江岸的碧草,送给到会诸人的脑里一种经久不磨的印象。
(四)
自民国七年四月十七日学会成立至这年八月,四个月中,有两件可记的事:一,加入新会友。学会自开过成立会后,随即加入的会友,为下列九人:周惇元,何叔衡,李和笙,邹泮耕,熊瑾玎,熊焜甫,陈章甫,傅昌钰,曾星煌。二,发起留法运动。此事以前尚有人发起,没有成。至是长沙方面之最初发起者,为蔡和森与萧子昇。时子昇在楚怡任课,和森就居楚怡,日夕筹议。何叔衡、毛润之、陈赞周等时复加入讨论。是时其他会友亦有几人行将外出,遂于六月尽间,在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陈赞周、萧子暲处(陈、萧在此任课)开一会议。计到会者:何叔衡、萧子昇、萧子暲、陈赞周、周惇元、蔡和森、毛润之、邹鼎丞、张芝圃、陈启民、李和笙等。因事未到者几人。这次讨论,集中“会友向外发展”一点,对于留法运动认为必要,应尽力进行。是日叙餐。自此,留法一事,和森和子昇专负进行之责。不久,和森赴京。
此时湖南政局乱极,汤芗铭、刘人熙、谭延闿、傅良佐、谭浩明、张敬尧,互相更叠,教育摧残殆尽。几至无学可求。和森至京,与李石曾、蔡孑民二先生接洽结果,知留法俭学及留法勤工俭学颇有可为。乃函告子昇、润之、赞周、鼎丞等,从事邀集志愿留法之同志。起初愿往极少。至八月十九,始有二十五人由湘到京。自此往者渐众。此时会友往北者:和森、子昇、子暲、赞周、焜甫、芝圃、星煌、鼎丞、和笙、云熙、润之、章龙十二人。除章龙在北大文科,润之在北大图书馆外,余均在留法预备班(芝圃、和笙、星煌在保定班;和森在布里村班;子昇、子暲、赞周、焜甫、鼎丞、云熙在北京班)。此事在发起并未料到后来的种种困难,大家都望着前头的乐国,本着冲动与环境的压迫,勇往前进。此事的结果,无论如何,总有一些好的影响。但在中间,会友所受意外的攻击和困难实在不少,但到底没有一个人灰心的。
会友在京,曾请蔡孑民、陶孟和、胡适之三先生各谈话一次,均在北大文科大楼。谈话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请其答复。所谈多学术及人生观各问题。
会友在京,初系散居。后来集居一处,地点在后门内三眼井胡同七号。同居的人如下:子昇、云熙、赞周、润之、焜甫、章龙、玉山(欧阳玉山于此后一年入会),和森亦由布里村搬来加入。八个人聚居三间很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子暲与望成(刘望成于此后一年入会)则住于胡同之第八号。到八年一月,子昇赴法。二月润之回湘,萧子暲赴沪。赞周诸人因法文班课堂由马神庙北大理科迁入西城翼教寺法文馆,居所事势上不得不变易,章龙亦改寓他处,三眼井胡同的同居生活,遂散。赞周等既至西城上课,乃改寓北长街九十九号福佑寺后院,又是一个新的同居生活。此时子暲已由沪归,比在三眼井,便只缺了润之,章龙与子昇,同居还有八个人。同时在保定的芝圃、和笙、星煌三人与其余预备留法诸君四十余人,则同居于育德中学。预备期满,京、保诸会友,便陆续赴法去了。
(五)
这里要述两件极不幸的事:即民国七年七月会友叶瑞龄之去世,及民国八年四月会友邹鼎丞之去世。
叶君名兆祯,益阳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为人和平中正,有志向学。于毕业归家的途次遇热,抵家即故。
邹君名彝鼎,湘阴人,与叶君同学同班。好学有远志,持身谨严而意志坚毅。七年十月赴北京留法预备班。因历年积劳得病,至此进发。八年一月回湘,四月竟死。所作日记及论文数十本,朋友们想替他刊出其警要,但现在还没有刊。凡与他接近过的人,大概没有不觉得他是一个可敬可爱的人。他有一个极爱念的未婚妻,临死寄给他一封信,可惜没有第三人看见不能将他的遗墨存留。他是发起学会的一个重要人。他于学会之发起,既认为必要,便毫不游移。他于学会抱有极大的希望。他丝毫不料他自己之不幸短命。他之从善如流,他之改过不吝,他之胸怀坦白、毫无城府,他之爱人如己,他之爽快,他之勇敢,他之真诚,他之好学,他之对于道义之热情——这些都是曾经和他见过面,或曾经和他相处较久的人所知道的。
(六)
民国八年一个年头里学会及会友在长沙方面的事,大要如下:
上半年无甚要事,只惇元在修业教课,叔衡在楚怡教课,润之在学生联合会办《湘江评论》周刊,颇有一点成绩。下半年乃有下列诸人入会:罗耻迂(宗翰)、张颐生(国基)、夏蔓伯(曦)、蒋集虚(竹如)、易阅灰(克櫄)、向警予、陶斯咏(毅),彭殷柏(璜)、李承德(振翩)、张伯龄(怀),唐文甫(耀章)、沈均一(均)、李钦文(思安)、周敦样、魏韫厂(璧)、劳君展(启荣)、谢维新(南岭),徐瑛、刘继庄(修秩)、钟楚生(国陶)、张泉山(超)、姜竹林(慧宇)。在周南女校开过一次会。其始长沙会友对于会章条文,觉太简略,于是提议修改,设“评议”“执行”二部,执行部下又设“学校”、“编辑”、“女子”、“留学”各部。
至是,长沙会友,适用新会章,选举叔衡、钦文,为正副执行委员长;斯咏、惇元、润之、敦祥、韫厂、启民、文甫、集虚为评议员。然自开会后,即进行驱张,会友多数出外,会务停顿至一年之久,会章虽更,职员虽举,等于虚设。巴黎会友,对于长沙举动,颇有违言。这时润之、耻迂、赞周、百龄等在北京组织一平民通讯社,专为驱张之用。这年夏天,蔡和森于去国之先,在长沙发起“湘绣美术公司”,但一时不易成立,迄今还没有具体的进行。刘望成(明俨),欧阳玉生(泽),杨润余三人,于此时入会。
(七)
九年的春夏,毛润之、李钦文等,因湘事由京到沪,赞周、焜甫、子暲、望成、玉生、百龄,分由北京、天津、长沙到沪,候船赴法。韫厂、君展、肫如,由湘到沪,练习法文,准备赴法。此时会友在沪计十二人。因赞周等五人赴法期近,遂于五月八日,在上海半淞园开一送别会,在沪会员均到。讨论很长,大要如下:
1.学会态度:
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润之主张学会的本身不多做事,但以会友各个向各方面去创造各样的事。
2.学术研究:
都觉会友少深切的研究,主张此后凡遇会友三人以上,即组织学术谈话会,交换知识,养成好学的风气。
3.发刊会报:
赞周、子暲都谓会友相互间应有一种联络通气的东西,则会报甚为要紧,主张急切出版,但为非卖品,除相知师友外,不送与会外之人,大众无不赞成。拟就在上海发刊,推赞周担任征集在法会友的文稿,润之担任在上海付印。后因湘事解决,会友归湘,遂缓发刊。
4.新会友入会:
都觉介绍新会员入会,此后务宜谨慎,否则不特于同人无益,即于新会友亦无益。议决介绍新会友宜有四条件:(一)纯洁,(二)诚恳,(三)奋斗,(四)服从真理(后来长沙会友决议将奋斗与服从真理合为“向上”)。入会手续如下:(一)旧会友五人介绍;(二)评议部审查队可;(三)公函通告全体会员,以昭审慎。
5.会友态度:
大概谓会友间宜有真意;宜恳切;宜互相规过;勿漠视会友之过失与苦痛而不顾;宜虚心容纳别人的劝戒;宜努力求学。
6.不设分会:
学会前有在会友较多的地方设立分会之议,是日讨论,觉无设立的必要,设分会反有分散会友团结力之嫌。如巴黎等会友较多之处,可组织学术谈话会,定期会集。
这日的送别会,完全变成一个讨论会了。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中午在雨中拍照。近览淞江半水,绿草碧波,望之不尽。
(八)
赞周,子暲,焜甫,望成,百龄,玉生六人,以九年五月十一日由沪起身赴法,在沪会友,握手挥巾,送之于黄浦江岸。
这时张敬尧尚据湖南,会友于是有两种团体之发起,一为驱张后谋所以改造湖南者:为“湖南改造促成会”;一为与同志共同修学者:为“自修学社”;均在上海民厚里。六月,张敬尧给湘军赶去。会友之奔走京、沪及衡、永者,陆续回湘,一直到是年冬尽,长沙各会友的情形,略如下列:
陈启民 在周南任课,
陶斯咏 在周南任事,
钟楚生 在周南任课,
何叔衡 在通俗书报编辑所任事,
周惇元 在通俗报馆任编辑,
熊瑾玎 在通俗书报编辑所任事,
毛润之 在第一师范附小任事,
张泉山 在第一师范附小任课,
刘继庄 在第一师范附小任课,
蒋集虚 在第一师范修学,
易阅灰 同上,
夏蔓伯 同上,
姜竹林 同上,
谢维新 同上,
李承德 在湘雅医学专门修学,
唐文甫 在明德中学修学,
邹泮耕 在修业任课,
彭荫柏 在文化书社自修,
易礼容 在文化书社任事,
任培道 在文化书社任事。
此时长沙会友所做的事,其具体可见的:蒋集虚,易粤徽,夏蔓伯等,尽力于第一师范之革新;何叔衡,周惇元,熊瑾玎等,尽力于通俗教育,办一种内容完好的通俗报;陈启民,陶斯咏,钟楚生等,尽力于周南女校之革新。
此时在长沙之会友尚有两种努力:一为创办文化书社,一为发起自治运动,均很得各方面同志的同情。此时蔡成熙(畅)、熊作莹(季光)、熊作璘(叔彬)、任振予(培道)、吴德庄(家瑛)五人入会。
(九)
会友在北京上海及长沙方面的情形略如上述。现述会友在法国方面的情形。
会友赴法者,自八年春萧子昇到法后,至八年秋罗荣熙,张芝圃,李和笙,曾星煌到法;九年春蔡和森,蔡咸熙,向警予,熊作莹,熊作璘到法;九年秋萧子暲,陈赞周,熊焜甫,张百龄,刘望成,欧阳玉生到法;九年冬劳君展,魏韫厂到法:于是会友到法国的共有十八人,除子昇于九年十月内回国外,余十七人截至九年底止,其情形大略如左:
罗荣熙 在法国中部克鲁邹地方一工厂内作电气工。
张芝圃 在法国北部香拜尼地方一工厂内作工。
李和笙 由巴黎西郊搬至张芝圃处同住养病。
曾星煌 在法国西南部一工厂作工。
蔡和森 在法国蒙达尼公学学习法文。
蔡咸熙 在法国蒙达尼女学学习法文。
向警予 同右
熊季光 同右
熊叔彬 同右
萧子暲 住巴黎西郊哥伦布,复搬至克鲁邹,与罗荣熙同住。
陈赞周 在法国非未里地方一工厂作散工。
熊焜甫 在法国西北部圣梅桑学校学习法文。
张百龄 在法国独尔学校学习法文。
刘望成 在法国芳丹白露学校学习法文。
欧阳玉生 在法国西北部圣梅桑学校学习法文。
劳君展 初到法国入南方一女学校学习法文。
魏韫厂 同右。
(十)
会友之分在南洋、日本及国内各地的其情形如左:在北京:
罗章龙 在北大文科,七年九月入学,至此两年半了。
罗耻迂 九年四月后,独任平民通信社,年底将通信社收束,取道南京回湘。
在汉口:
沈均一 在明德大学,九年九月入学。
在南京:
周肫如 在南高补习班,南高创行男女共学,周君由上海女青年会入学。
在上海:
杨润余 在昆小【山】路女青年会习英文,九年七月由长沙到上海就学。
在日本:
傅昌钰 在东京高工,六年由长沙赴日,七年入学。
周晓三 在东京高师,七年由长沙赴日,八年入学。
在南洋:
张颐生 在星加坡道南学校及华侨中学任课,九年二月由长沙赴星。
李钦文 在星加坡坤成女校任课,九年八月由长沙赴星。
(十一)
学会自七年创立至九年底,三个年内“具体”的情形,大略说完了。还有些“抽象”情形,也述如此。
我们学会很有些优点,然也有些缺点。优点是哪些呢?我们学会无形中有几种信条:象“不标榜”、“不张扬”、“不求急效”和“不依赖旧势力”皆是。
这些信条,都在无形中,只存在彼此的观摩和讨论中,没有明白的标举过。因“不标榜”,多数会友彼此间从少面誉,“言必及义”,自歉和勉励的话,总较多于高兴和得意的话。因“不张扬”,学会虽则成立了三年了,社会上除开最少数相知的人朋友以外,至今还不知有我们学会的名字。因“不求急效”,会友无论求学做事,只觉现在是“打基础”,结果都在将来;要将来结果好和结果大,就应该将基础打得好,打得大。因“不依赖旧势力”,会友便都觉得我们的学会是创造的,不是因袭的;属于这个学会的各员,现在或将来向种种方面所做出来的种种的事,也是创造的,不是因袭的。因此:我们学会从来没有和旧势力发生过关系,也没有邀过旧势力的人入会。——此外,我们学会会友还有几种好处:第一是头脑清新,多数会友没有陈腐气,能容纳新的思想。第二是富奋斗精神。多数会友大概都有一点奋斗力,积极方面,联合好人,做成好事;消极方面,排斥恶人,消减恶事。于改革生活,进修学问,向外进取各点,均能看出会友的奋斗精神。第三是互助及牺牲的精神。会友间大概是能够互助,并且有一种牺牲精神的。
学会虽有以上各种优点,但也有好多缺点:第一,学术根浅柢薄。会友大概多是中等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升学或毕业在专门以上学校的,还只有最少数,其学术的根柢自然是十分浅薄。第二,思想及行为幼稚。会友的思想,大概均不免幼稚。有一部分会友,于事不免率尔发起,率尔赞成,其行为陷于幼稚。第三,一部分会友做事多于求学。会友在现时本不是全力做事时代,因计划上及事势上之必要,不能不在此时做出相当的基础事。然如现在情形,则有一部分会友大概已在专门做事,牺牲未免太大了。第四,一部分会友间,尚无亲切之联络与了解。此点颇失学会精神,以后宜设法由不相认识和不甚了解的会友,互相认识而且了解起来才好。
来源:《新民学会资料》
时间:19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