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曾为打开南大门,以《打开南大门刍议》为题,到郴州考察过,这是1985年的事。此次再去,系根据王茂林同志1994年2月20日致刘正主席和龙禹贤部长的信件中九大课题,民革湖南省委参政议政领导小组选定“放开南北两口”一题,并分解为南北两个子课题进行考察和研究,写成此文。
为掌握一手资料,我们决定再次赴郴州实地考察,率先完成进一步打开南大门子课题的研究,现将考察所得报告如后。
郴州概况
一、郴州基本情况
郴州地区位于五岭山脉北麓,地处珠江、赣江、湘江上游,与广东韶关、江西赣州构成争相开发的三足鼎立之势。于是郴州成为湖南受广东特区辐射影响的前沿,是湖南通过广东,走向世界的“南大门”。
郴州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气候和地形,适宜于多种生物的生长。煤炭、水能蕴藏量的人均数大大高出全省人均。天然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及地热资源亦相当丰富。
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被确定为过渡试验区以来,郴州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从下列的数字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定为过渡试验区以来,郴州在经济建设上有较大的发展。
据1993年的统计与198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60.69亿元,增加72.6%;国民收入50.6亿元,增加60.63%;工农业生产总值84.7亿元(1990年不变价),增加50.3%;乡镇企业35.5亿元,增加40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1亿元,增加73.4%;地方财政收入6.4亿元,增加166.6%;外贸收购总值2.2亿元;居民人平生活费收入2389元;农民人均纯收人774元。
其余主要产品S与全省各地市比较:
烤烟产量8.15万吨,居第1位;木材产量37万立方米,居第2位;原煤产量982万吨,居第2位;年发电量33.4亿千瓦一小时,居第4位;10种有色金属(含金属量)8.5万吨,居第1位;玻璃产量68.45万重量箱,居第2位,石墨产量31.17万吨,居第1位。
但以上能源和尚处原料形态的产品,大部分输往区外、省外进行加工,其中输出:电力60%、煤炭80%、有色金属精矿80%、石墨95%、烤烟80%。
从总的情况看,郴州人口居全省第9位,而人均国民收入已由第9位跃届第7位,人均财政收入由第10位进到第5位。这说明确定为过渡试验区以来,郴州的经济建有较大的发展,也可以说明与广东对接是有成就的。但与韶关、赣州横向比较,就感到不如人处很多。韶关人口比郴州少140万,而去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郴州多12.7亿,工农业总产值多44亿,工业总产值多43亿,特别是财政收入比郴州多3.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比郴州高约300元,利用外资郴州只有韶关的1/4。更令人担忧的是,差距还在拉大,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郴州有足够的能源与原材料,不进行产品深加工,出口以获取高额利润,而要输出能源与初级原料呢?为什么郴州毗连韶关,改革开放同时起步,今日两者却相差如此巨大呢?
观察与思考
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与分析研究,我们对当前郴州的问题与加速开发郴州过渡试验区,形成了一条思路,那就是:统一认识、条块协同、灵活运作、博采求精。
一、统一认识
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打开南大门,或加强打开南大门的力度,有两个问题必须在全省统一认识。
(一)深刻认识“郴州过渡试验区”这一命名的特殊含义,开拓思路。
据悉,“试验”一词,是国务院1986年5月16日对湖南省委4月2日请示作“原则同意”的批复时加上去的。我们认为,加上这二字,有着很不寻常的意义:过渡,意味着承认差别的和要求逐步求同,也意味着具体运作中,必然出现某些指标的梯级结构,因此,郴州要作为过渡试验区应该实行既不同于广东,又不同于湖南其他地区的政策和举措,否则就无过渡可言。郴州如果一切与广东相同,则无需过渡;如果一切照湖南行事,则否定了过渡。正因为要求过渡,所以要试验。试验意味着郴州地区实现,也要全省协同才能做前所没有做过的事。我们理解国务院加上“试验”二字的意义即在于此。这正是国务院出给湖南、王茂林同志出给我们的题目,所以,我们不应该挡住自己的视野,更没有理由捆住自己的手脚。
(二)湖南要认清形势,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
我们高兴地看到修建京九铁路已经实施。我们为中国即将建成第二条南北大动脉而欣喜;同时,又为湖南即将失去独占南北大通道的优势而担心。
我们运用下表对京广、京九两线长江以南的部分,特别是对它们在湖南和江西境内的路段进行粗略比较,其优劣之势即昭然若揭。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点:
1. 九江紧靠长江,地位比岳阳城陵矶好,一旦京九铁路建成,九江因受武汉的辐射影响小,其发展前途将胜过岳阳,威胁我北口。
2. 郴州、赣州、韶关,过去相互抗衡,近年来,赣州、韶关发展较快,郴州进展较慢,三足已失去鼎立之势。若京九贯通,赣州发展将会更快,对广东、香港以及海外的吸引力将会增强,使郴州处于不利地位,威胁我南口。
3. 京广以广州为终点,至香港尚需经过深圳罗湖站;而京九则直达九龙,各方都较便捷。准此,京九贯通将使湖南失去独占优势地位。我们直陈利害,希望引起全省上下足够的重视,一定要争取在京九铁路完成之前,尽快形成我省对接广东、吸引中外资金的优势。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形势变化的必然,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
二、条块协同
这次所有被调査者无一例外地认为:对梆州过渡试验区而言,见诸各级文件、文字、批复、批示、指示、领导同志的谈话所给予郴州的政策,“并不比广东少”。
早在1985年7月熊清泉同志就提出了“四开一通”的指导思想;1987年,他又提出要把包括郴州在内的湘南建成与广东对接的“弹性试验区”。三年之后,毛致用同志来考察,发现了郴州与粤北相比还有“四个不如”。接着陈邦柱同志现场办公概括了42条措施纪要;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省委更明确提出“粤北实行什么政策,湖南就实行什么政策,各部门都不得以对全省的规定去限制和审査湘南”。但时至今日,郴州与粤北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对打开南大门没有为全省所认识,甚至有的部门还不知道邦柱同志的42条。另外,省里在国务院5·16批复郴州为“过渡试验区”后,没有向国务院有关特区管理部门报请将“郴州过渡试验区”列入国册,因而,在执行政策上条块不协同。二是省里对打开南大门的进展情况,所给政策的落实情况,缺乏及时的检査、督促。三是郴州是一个县级市,各方面的权力、地位影响受到限制。
在执行政策、规章上,条块的不协同造成许多过渡试验区不易突破的难点。如果说条条是“中梗阻”或许是过甚之词,但如果上中下认识不统一,制定和执行过渡区政策条块不协同,则郴州将难以过渡。
三、灵活运作
综上所述,对郴州过渡试验区而言,是上面指导思想明确,下有强烈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某些梗阻现象,以致过渡维艰。我们认为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求各方对过渡试验区执行政策时,要灵活运作,以使郴州用够政策,当然,灵活运作应在中央和省允许的范围内即所谓:宏观受控、微观放开,就宽不就严、就松不就紧,靠条条与地区具体商定,绝对不可全省一刀切,须以有利于过渡为宜。微观上的放开,借用郴州同志的话说:“不干预或少干预就是对郴州过渡试验的最大支持。”这类需要条块结合,灵活运作的政策、举措,不胜枚举,请识者相互谅解,好自为之。
四、博采求精
这次考察看到,郴州一鏡州一韶关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向不利与郴州的方向发展,要使这种变化逆转,还必须学习左邻右舍的经验为我所用,所以要博采众长,补我所短。当地总结的四句话,很有见地,这就是:
学广东的活;学江西(主要是指赣州)的实;学福建的胆;学零陵的蛮。
其中:“活”,就是指广东对政策的灵活运作;
“实”,指毛致用同志对郴州提出“四个不如”的判断,后来在赣州得到落实,最后,取得了实效;
“胆”,指福建,特别是厦门在改革开放中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如厦门就敢开对台直贸的先例,得到中央的肯定;
“蛮”,是对湘南同志执着追求的一种戏称,零陵同志有一股“蛮”劲,看准了就一干到底。
韶关就得益于“广东的活”,将中央对深圳河珠海的政策辐射到粤北,特别外贸,现与郴州对比如下:

有以上优势,韶关以内贸方式从郴州拉货源,一转手即向香港以“外贸”出口,若对郴州放活一点,出口额8:1的差距当会大大缩小。
说到“蛮”并非一味蛮干,而是对新事物放宽政策或规定,允许试验,鼓励大胆创新。临武县,将载重5吨的东风牌汽车略加改装,以载重15吨运煤去广东,交通部门准其运行试验,结果完全成功,由此形成该县煤炭的产一运一销一条龙,并得以大力推广。致富一县,人均收人过千元,远超全省。
可见博采求精不仅能学到别人现成的经验,还能创出新路。
几点建议
一、建议省委、省政府召开一次各厅局、地市参加的动员大会,阐明加速开发郴州过渡试验区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感,并要求各条条包括工农业、外经贸、财政税收、文教等部门,各自与郴州共同研究放宽政策,下放权利与过渡试验的具体内容。
二、建议省级各条条组织有关人员去广州、福建等地考察,比较该地区与郴州地区改革开放中不同的政策措施,特别考察引进外资与“三来一补”的优势与劣势,据此制定郴州招商的优惠政策和灵活运作的高招。
三、建议郴州尽快完成地改市,并报请追列为国家级的开发区,以扭转外对赣州、韶关的劣势。
四、过渡试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条条之间、条块之间的矛盾必多,建议由省长或常务副省长协调、决策,并检査督促过渡试验工作进展。
五、郴州要善于利用立法建议权,使过渡试验区的运作得到法律上的保护。
六、加强智力投资,在郴州创办一所集理、工、文、管、社科、经贸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以上报告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见识不广,政策精神理解不透,可能谬误之处很多,但情之所钟,披肝沥胆,直言不讳,尚祈亮察。
1994年
来源:《未遗集:潘基礩诗文选》
时间: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