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革命文献 > 文章
钱江:胡耀邦在第四期中央读书班
钱江

  1975年3月2日,胡耀邦接到中组部通知,要他参加第四期中央读书班,到中央党校住校学习。这很符合他的心愿。但此时他的身体不好,因治疗没有在开学时报到,比大多数学员晚去了一些天。

  中央读书班是从1973年夏天开始,由中共中央举办的培训高级干部的不定期学习班,  总共举办了4期。1975年1月,邓小平升任党中央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第四期读书班由邓小平负责,培训地点则从第三期开始从北京城内的二里沟原新疆驻京办事处迁回中央党校,由党校负责教学和后勤保障,但对学员的确定和考核由中组部和总政主管。

  第四期读书班从3月3日开始,7月4日结束,有学员142人,包括来自军队的干部64人。但与前3期不同的是,进入这期读书班的老干部明显增加了,其中光是来自军队的上将就有王建安、吕正操、

  陈再道、陈士榘、谢振华,还有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司令员、“文革”

  前担任民政部长的程子华。显然,请他们进入读书班,已暗含随后将

  安排职务的意思。

  这一期读书班中,地方和军队学员混编为11个学习小组,胡耀邦编入第一组,组长储惠芬,第10届中央候补委员,是从一名女飞行员提拔起来的。组里有胡耀邦熟悉的老劳动模范郝建秀、徐建春。

  还有林基贵,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黄恒美,航空兵副师长;于富

  兰,航空兵某团政治处主任;潘荛贵,也来自空军部队。全组共13名学员,配备两名辅导教师艾绍扬、李振霞,都是原中央党校教员。

  胡耀邦刚刚入学报到,艾绍扬和李振霞就去看望他,帮助他熟悉

  校园。原来,李振霞早就注意到了,这期学员中有胡耀邦的名字。可是开学几天后,李振霞没有见到胡耀邦,一打听,有人告诉她,说胡耀邦去了医院,可能要做一个手术,所以要晚来些日子。

  艾绍扬,时年51岁,原中央党校经济教研室教师,是为开办第

  四期读书班,专门从河南西华“五七干校”调回北京的。他对胡耀邦的深刻印象,则是在当时环境里胡耀邦讲话的大胆直率。艾绍扬回忆:

  “胡耀邦看我年岁大一些,对我就比较信任,说了不少对当时形势不

  满的话,特别是对张春桥、姚文元文章不满意的话,吓了我一跳。我

  听后不吱声。我要是一打小报告,他马上就会倒霉。”艾绍扬认为,胡耀邦的见解充满了理论勇气,他非常敬佩。

  这期读书班主要读两本书: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自学为主,并有若干次

  大课辅导。此外,这期读书班还要重点学习张春桥、姚文元新发表的

  两篇钦点文章。

  原来,就在第四期读书班开班前,“文革”两大“理论家”姚文元和张春桥各自发表了一篇长文。前者是《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

  础》,发表于1975年3月l日的《人民日报》。后者写了《论对资产阶级的全而专政》,发表于4月l日的《人民日报》。这两篇文章将“继

  续革命”和“专政”思想发挥到极端地步,杀气腾腾。在“文革”专

  制思想影响下,一时间吹捧者无数。

  胡耀邦不同意这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第四期读书班开班不久就有一次上大课,一位年轻教员上讲台,阐述两篇文章如何精彩。课后

  胡耀邦直率地对艾绍扬说:“艾老师,这两篇文章可是有问题的。老

  师没有讲清楚。”艾绍扬马上就听出来,胡耀邦不满意这两篇文章,

  只是没有明说这两篇文章错在哪里。

  艾绍扬对《哥达纲领批判》作过长期研究,熟读于胸,开过辅导课,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和胡耀邦一接触,感到这位前任团中央书记

  读书甚多,对理论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对胡耀邦的理论兴趣和修养,

  年轻的李振霞感受更深。

  李振霞回忆说,胡耀邦在小组会上发言很多,有几点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讨论学习《哥达纲领批判》的体会,胡耀邦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讲社会主义是一个过渡阶段,他反复谈“要达到共产主义,过渡时期要很长很长”。而过去我们把共产主义想象得可以来得很早,太容易了。我们曾说什么“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金桥,踏着金桥上天堂”,这不一过桥就到了共产主义吗?这句话引笑了大家。

  第二,胡耀邦在学习讨论中谈按劳分配比较多,和“文革”中在

  许多地方推行的学大寨搞“凭觉悟凭态度记工分”做法是对立的。

  以《哥达纲领批判》为依据,根据中国的实际,胡耀邦多次谈到,现在分配上搞得不让有差别,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他举了自己在陕西担任省委书记时的例子说:“农民白天偷偷摸摸去攒点钱,晚上开会还要割尾巴。”这样做是站不住的。

  第三,胡耀邦多次谈到,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讲得

  好。然后他举了很多“文革”中的例子说,许多人民内部矛盾却被当

  作敌我矛盾处理了。

  第四,他对宣传“形势大好”有意见,举了不少事实说明“不那

  么好”、“有危机”,需要“居安思危”。

  李振霞发现,平时胡耀邦在小组会发言最多,可是一讨论姚文元、

  张春桥的两篇文章,他就不发言了。但是有一次,听到读书班上有一人滔滔不绝地讲这两篇文章思想如何深刻时  胡耀邦忍不住了,提出

  了一个问题说:《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社会主义要搞按劳分配”,

  可是张春桥的文章说“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是资本主义,

  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区别”,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对这个问题,包括两位辅导教师在内谁也没有回答。

  李振霞回忆:胡耀邦对姚文元、张春桥的文章不愿意多说什么,但平常学习讨论的时候,他是相当活跃的,没有一次不发言的、而且讲得结合实际、很有激情,生动活泼、理寓于情,常常说着说着就站了起来。他讲的话大家爱听。

  总体上说,来到第四期中央读书班学习,胡耀邦很精神,特别是和同班两位老将军吕正操、程子华很说得来。他们经历了“文革”的

  痛苦岁月后都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很想利用在党校学习的机会弄明白一些哲学上的东西。

  胡耀邦发现了李振霞在哲学上的功底后,就向吕正操推荐。不久,即有一位辅导教师告诉李振霞:“吕正操同志请你去辅导列宁的《哲学笔记》。”李振霞推开吕正操的房门,吕正操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

  “耀邦说你的哲学功底根踏实,我专门请你辅导一下列宁的《哲学笔

  记》。”

  要辅导这位在抗日战争中战功赫赫的老将军,李振霞心里有几分

  胆怯。很快,她发现吕正操真的对哲学感兴趣,希望加深哲学认识,

  进而解释现实中的问题,她的胆子就慢慢变得大了,说话也不紧张了。

  李振霞给吕正操辅导了什么,胡耀邦都知道。他对李振霞说:这

  些东西不好讲吧?

  李振霞说,你推荐我去的,我开始可害怕了,怕他是一个老将军。

  结果一接触,发现吕部长平易近人。现在的情况是,吕部长看一段,有了体会就找我谈他是怎么理解的。

  来到中央党校,胡耀邦还见到了老熟人、原团中央干部李公天。

  胡耀邦是在晚餐后散步在校园里见到李公天的,他们很高兴地聊了几

  句。胡耀邦最先对李公天说的是: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现在邓小平

  同志在中央主工作了,太好了!

  胡耀邦随后和李公天说起,我这个班里有些人(指那些“造反派”人物)呀,一下课之后哪里读什么经典著作,那些人就知道大打扑克,

  我们和他们玩不到一起。不过他们也提醒了我,你看能不能找一两个

  人和我们打打桥牌?我们(老干部)中间有两个是会打的。另外还要请你帮忙为我们找个打桥牌的地方。

  李公天连声答应,说可以到他家里去打桥牌。

  李公一想,自己是会桥牌的,可以先试试水平和胡耀邦能否对得

  上。另一位呢,他想到了李振霞的丈夫金春明,这是一位有思想、有正义感的教师。李公天找他一说,金春明一口答应。为此李公天又专门买了几个茶杯。

  在李公天记忆中,他们大概一共只打了两次桥牌,就有党校负责读书班的“造反派”人士过来打招呼说:“在学习期间还是不打桥牌为好。”

  这一来,胡耀邦的桥牌梦破灭了。晚餐之后,他们几个老战友又以散步为主。几天之后,他和吕正操、程子华等4人晚饭后散步,恰好又遇上李公天。胡耀邦问道,他们几个想再多走些路,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看的吗?

  李公天马上说,可以到颐和园走走。说着,他带上这4位老干部,信步走出中央党校大门,来到了颐和园。

  从第四期读书班开始,李公天和胡耀邦的关系密切了,到日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前后更是来往多多。再以后,李公天成为第一部《胡耀邦传》的作者之一,可以将这一段往事作为滥觞。当然,那就是后话了。

  胡耀邦宽厚待人,读书班上编在一组中的学员,有郝建秀、徐建春这样的老熟人,包括其他人,大都从外地来京。胡耀邦热情地请他们在星期日到富强胡同家中做客。

  同组的黄恒美后来回亿说,胡耀邦有时学习到深夜。有一天深夜,他经过胡耀邦的屋子,发现屋里的灯还亮着,就敲门走了进去,看到胡耀邦在研读毛泽东的《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胡耀邦告诉这位副师长,“正处”这篇文章值得好好研究。看起来,胡耀邦是肯定这篇文章的。

  接着两人聊天,胡耀邦谈到了“文革”开始后自己受到打击的事,但是没有一句怨言。他还对黄恒美说:“小黄,无论外界情况如何,我们都不要放弃读书学习,要坚信党和国家形势总会好起来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信心。你们都是来自军队的领导干部,知识是领导的本钱,不及时掌握理论知识和最新信息,怎么能做好领导工作呢’一定要珍惜来党校学习的机会,一旦回到了工作岗位,就没有多少时间读书了。”

  在党校的日子里,胡耀邦也到教员家里串门,其中一次来到了李振霞的家。这家教师夫妇当时就有10多个书架,怕落灰,用白布帘

  子遮着。胡耀邦把一个个帘子掀起来看,引起李振霞正在读中学的女

  儿的注意。客人走后她就问:“妈妈,这个小老头儿怎么那样爱书?”

  进入6月中旬,读书班接近尾声了,学员们都要写学习总结。胡耀邦要写什么呢? 他苦思苦想,一时无从下笔。想着想着,他突然想

  到,马±就要到“七一”建党纪念日了,中国共产党已经54周岁了,而自己从入党转正之日算起,正好掉一个个儿——45年。45年,占

  去人生的大半,自己是一个老革命了。“老革命”渐入生命的暮年,是退休回家看儿孙成长,还是扑进革命的洪流再征战一番?

  学习小结写给谁看呢?胡耀邦想到了毛泽东,自党的九大以后,将近5年没有见到自己尊敬的领袖了,于是他鼓起勇气,为自己的小

  结写下标题《向主席和中央汇报我的这次学习》。

  写完小结,胡耀邦打电话请李振霞过去,交给她厚厚一叠稿纸,说:“这次学习没有考试,我自己出了一个考试题,就是把《毛泽东选集》l至4卷重读一遍,写了整整一本读书笔记。”

  李振霞接过厚厚一大本笔记,一看是都用原稿纸写的,一格一个

  字,字迹工整,不觉大吃一惊,说:“你有多累啊!除看了规定的书,又重读《毛选》,还写了这么多!”

  胡耀邦回答:  “不累,读书有乐趣。”

  接着,胡耀邦把自己的思想小结,一句句地念给李振霞听,让她帮助推敲,提出意见。

  李振霞回忆,通篇看这个小结,主要是写学习马恩原著与毛泽东著作的体会,对于姚文元和张春桥的文章只字未提。

  进入7月,第四期中央读书班就要结业了。

  7月4日晚,邓小平、叶剑英等人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向中央读书班第四期学员和辅导教师讲话。

  叶剑英显得很活跃,落座之后就大声问道:“胡耀邦呢? 怎么没有看到胡耀邦?”

  胡耀邦坐在偏后的地方,闻声站了起来,大声叫了一声:“参座,我来了。”

  叶剑英马上说:“谁把你安排在这么后边的?来,坐到前面来。”

  胡耀邦即走上前去,坐在比较靠近邓小平和叶剑英的地方。

  叶剑英大声说:“耀邦,你写的总结我看到了,写得很不错呀。”

  邓小平发表了长篇讲话,他说:“现在,相当一部分地方党的领导没有建立起来,党的领导削弱了。各级都有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呢,当然就是加强党的领导。

  邓小平批判“文革”中盛行的“派性”说:“如果说‘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两派是自然形成的话,那么,现在还搞两派,性质就不同了。毛泽东同志讲,要安定团结。让少数人继续在那里闹,能安定团结吗?”

  邓小平特别强调,现在,要以毛泽东的“三项指示”为纲。他说:

  “搞好安定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把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发扬起来,坚持下去。”

  这是邓小平在重要会议场合第二次谈“三项指示为纲”的观点。上一次,是他于5月29日在钢铁工业座谈会上讲话时说的。当时他说:毛主席最近有三条重要指示,一条是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要反修防修,再一条是安定团结的指示,还有一条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这就是今后我们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纲。

  而在这一次,邓小平强调:“毛泽东同志去年就讲过,‘文化大革命’已经8年了,以安定为好。现在加一句,9年了,要团结起来,安定起来。我们有好多事要办。国际方面的斗争,事情很多。国内也有许多事情要做。特别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学员们注意到,邓小平通篇讲话没有一句肯定“阶级斗争为纲”,

  没有一句肯定“文化大革命”,这在当时十分罕见,使学员们感到耳

  目一新。

  邓小平讲话之后即宣布散会。这时,对胡耀邦下一步的工作,邓小平已经考虑了,决定派他去主持中国科学院。



来源:胡耀邦纪念网
时间:2016-07-05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