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作品 > 故事传说
门券上的传奇故事——韶山滴水洞
编辑:文耀东

  滴水洞位于韶山冲最西边,距离毛泽东故居 5公里,距离毛泽东铜像广场约4公里,是1966年毛主席最后一次回韶山秘密住了11天的地方,滴水洞一度显得十分神秘。

  其实滴水洞并不是一处滴着水的洞穴,而是一条青山环绕的带状山谷。原来山谷中有一个天然石洞,四季泉水不断,滴落时叮咚作响,人们叫它“滴水洞”。1957年,这里修筑了韶山水库,石洞没入水中,这样滴水洞就有名而无实了。1992年,为了满足人们探寻洞口的欲望,有关方面在溪水的上游人造了一个“滴水清音”景点,因此,不少人以为这就是滴水洞了。滴水洞门上有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滴水洞”,是从毛主席诗词手迹中集字而成。这儿的环境的确不错,两山夹一谷,山清水秀,冬暖夏凉,是避暑胜地,更是毛泽东的祖居地。左山上有一“虎仙亭”,登亭远眺,韶山风光尽收眼底,毛泽东的祖父就安葬在这山侧的大石谷旁。右边为龙头山,他曾祖母的墓,就在山腰处。

  滴水洞景区中心是滴水洞别墅,它的修建带有传奇色彩。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曾回过韶山。有诗为证——《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国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那次回故乡,毛泽东在一号水库中畅游后,一边欣赏着毛家祖居地的山水美景,一边对陪同他来的当时的湖南省委周书记说:“你以后在这儿给我盖上几间小屋,等我退休了好回来住。”1960年5月中旬,毛泽东又一次与新任省委书记张平化说起韶山有个滴水洞,在那里修房子很好。1960年下半年,代号为“203”的工程启动,1962年竣工。参照中南海毛泽东住房式样,仿俄式建筑保暖防寒特点,建筑了一、二、三号主体工程,修通了故居至滴水洞的公路。一号楼为青砖青瓦的T字形平房,其两面有封闭的回廊,中西合璧,亦土亦洋,冬暖夏凉,又易保密,供毛泽东学习、工作和生活之用。二号楼共有24间,为陪同的中央负责人休息处,与一号楼紧连。三号楼距一、二号楼有百余米,为卫士及其他人员居所。1970年又在一号楼处增设了防空洞和防震室,由欧阳海英雄连队修建。

  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武汉致江青的信中说:“自从六月十五日离开武林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二十八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十天了……”1972年5月3日,这封信在党内公布后,人们才知道毛泽东所指的这个山洞即滴水洞。住在一号楼的毛泽东深居简出,聚精会神地读书、批阅文件和思考问题。建国后毛泽东两次回家乡,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在政治上面临重大决策调整的关键时刻。1959年回韶山,是为庐山会议进一步纠“左”进行调查。这一次回韶山,则与思考如何进行“文化大革命”密切相关。家乡的山水,似乎有助于他梳理纷乱的思绪,增强应付重大局面的信心和力量。

  1976年9月8日,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给滴水洞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我将于9月9日来滴水洞检查接待工作,因为中央已安排毛主席9月15日回滴水洞颐养天年。”滴水洞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他们当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可当晚11时,紧急专线又通知:张平化书记明天不来了。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与世长辞。

  所谓“滴水洞别墅”也是后人取的名字,1986年秋,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才开始对外开放。一号楼现已辟为展室,内中有毛泽东主席当年住在这里使用过的会议室、卧室、办公室、会客厅等。第一间是会议厅,毛泽东主席曾在此开会,会议室与餐厅相连。室内摆了不少套有白椅套的沙发椅,据说,椅子一撤便是舞厅,设计者连主席的业余爱好都考虑到了!第二间是主席的卧室。卧室素雅而洁静,特别显眼的是中间放了一张特制的大床:长2·9米,宽1·9米。原来,这又是设计者的细心,考虑到主席有个喜欢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床之所以那么长,是为了好在床头放书!木板床上堆放着毛泽东从北京带来的书籍和文件,床上的竹席、枕头等东西也是自带的。卧室内侧靠墙处,有一张一头有靠背的小沙发床,那是主席贴身女护士的床。第三间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办公室内有一张大办公桌,桌上摆放着毛笔架、菊花石砚台,瓷制笔筒内插了几支特制的毛笔和铅笔,还有专用的竖式公函纸和保密信封。此外,还有防空洞,伸延进虎歇坪山岩中,长100米左右,具有防震、防毒、防核爆等功能。

  随着滴水洞的对外开放,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这里已成为韶山最能吸引游客的景点之一。

  



来源:天下韶山网
时间:2010-11-23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