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七八月,算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人们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到风景区游览。蔡和森来到北京,无心赏景游玩,不光为筹划赴法勤工俭学许多事宜,还日夜奔波,经常忙得废寝忘食。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接洽了蔡元培、李石曾、章士钊等社会名人。经过一段努力,各项事情都有了眉目。
然而,由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当时还处于创始阶段,有许多复杂的问题亟待解决。最突出的是经费问题。除了赴法途中每人需要几百元旅费外,到了法国未找到工作前的伙食、住宿,还需要费用;其次,要向政府交涉好,办理出国护照;此外,要学习法文,不然,到了法国会增添许多麻烦。蔡和森想,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有杨昌济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协助,但杨老师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每天除了讲课外,还要在家里辅导开慧他们读书。因此,他不可能抽出太多的时间来帮助做筹措工作。
怎么办呢?蔡和森想起了家乡的一句俗话:“多人打水始有饱鱼吃”。他觉得,只有把罗学瓒(荣熙)等众多的青年发动起来,造成一种大声势形势愈大愈好着手”。但这个工作非得有一个热心的人在国内主持不可。现在自己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心情十分迫切,决定提前赴法。那么,由谁在国内主持这个运动最适宜呢?
为此,蔡和森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他想,毛泽东历来对国内问题的研究很感兴趣,请他驻在北京,一面主持这个运动,一面进行大规模的研究,自己则和赴法的一些同志注重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几年之后回国,再共商救国救民的大计,这不是最好不过吗?一天晚上,他回到“板仓杨寓”后,就把自己的想法对杨昌济先生说了。杨先生早就希望毛泽东到北京来,和自己的女儿开慧一起,就读北京大学,在课余时间兼搞社会活动。他听了蔡和森的提议,心里十分高兴,叫和森尽快写信回长沙,催毛泽东早日来京。
开慧也喜出望外,连忙说:“和森兄,你现在就写吧,叫润之兄快来呀!”
于是,蔡和森在杨先生家里接连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邹彝鼎同学的,说“驻京惟有润之兄最宜,弟则不经济”,望他促其快来;一封给毛泽东本人,要他“既不往东、又不往南,自以来京为最宜”;并说:“吾辈须有一二人驻此,自以兄在此间为最好”。还说:“至现在情形,杨老师自是喜兄来寓,每日可以学习英日文,弟事殊不好为计,故亦望兄来指教”。
革命战友的心是息息相通的。毛泽东接到信后,非常理解蔡和森的心情,觉得非上北京一趟不可。他当即复信给蔡和森,定了赴京的曰期。蔡和森接到毛泽东的信tt、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想,只要润之兄来,来而能安,安而能久,自己以前所顾虑的种种事情,都不成什么问题了。他把信交给杨昌济先生一家人看了,大家都为毛泽东要来京而感到格外高兴。蔡和森还立即写信到布里村去,告诉李石曾、说毛泽东等人于两星期内可到京,请他早曰向侨局接洽借款一事;又找蔡元培先生商量,要求支持办理赴法手续,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由于新民学会刚成立不久,长沙有许多工作都要毛泽东做。他要找何叔衡、陈昌等人商量,作好安排,才能离开长沙;还想到蔡和森为赴法的事,已外出快两个月了,不知他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加上和森来信说:家里的租屋与请工二事,要请他作主张,因此,毛泽东还得上蔡和森家一转。毛泽东为办理这些事情,已耽误了好几天时间,到8月15日,才偕罗学瓒、张昆弟、贺果等25人在长沙动身,途中因火车进入到河南境内,遇上黄河泛滥,路基被冲垮,又耽误了两天,至19日才到达北京。
当时,蔡和森不在北京,已到河南蠡县(今高阳县)布里村去了。这是李石曾的家乡。早在1916年初发起赴法勤工俭学时,李就在这里办了两个法文补习班。为了照顾自己的家乡,李石曾见到蔡和森后,就提出要他到那里去办“留法工艺学校”,一面补习法文,一面学习工艺技术。蔡和森自己很需要学习法文和工艺,又想再去找李石曾落实借款的事,就与杨昌济先生商量好,乘毛泽东来京前的空隙时间,到布里村去一趟,如果毛泽东来了,就写信或去电告他,再赶回京来。
一天上午,蔡和森正在李石曾家里商量“留法工艺学校”和借款的事,突然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他猜着准是毛泽东来京了。拆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他连忙辞别李石曾,赶到莘桥,搭上了去保定的汽车,再从保定转上一列开往北京的火车。一路上,他坐在摇摇晃晃的车箱里,总嫌火车开得太馒、恨不得自己长出一对翅膀、一下子就飞到北京。
“嘟……”汽笛长鸣。火车进了北京。蔡和森一下火车就跳上了开往鼓楼方向的公共汽车,虽然经过几次转车,但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板仓杨寓”。他进门去,看到毛泽东正在和杨老师一家人交谈,不禁喜形于色。“润之兄!您来了!”蔡和森一进门就亲切地高声叫了起来。
“是的”!毛泽东回答,“可把你一个人累坏了”!
“没有,有杨先生指引,一切都还顺利。现在您也来了,办事更有主心骨了”!
“不,我是来帮忙打水的,您在信中不是说‘盖此事欲得多人打水始来饱鱼吃’吗”?
毛泽东诙谐幽默的话语,引得杨家母女哈哈大笑。
“同您来的还有谁?他们住在哪里?”蔡和森急切地问。
毛译东把一个一个的名字及住的地点说了一遍,和森打开笔记本一一记上了。他看到来京的这些人,大都是有抱负,有志向的爱国青年,对赴法勤工俭学的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他与毛泽东商量,叫他们暂时住在北京的湖南会馆,自己与毛泽东就挤在杨先生家里。毛泽东点了点头,满意地笑了。
从此,蔡和森和毛泽东一同住在“板仓杨寓”,白天为联络赴法勤工俭学的事四处奔走,晚上共同商讨救国救民的问题。当时,从湖南来京准备赴法的学生,都是些家境贫穷的青年,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一股知难而进的勇气,但也有少数青年看到华法教育会既没有为他们筹集好出国的旅费,也没有安排住宿和学习的场所,所以情绪不安,有的还口出怨言。蔡和森与毛泽东每天都要挤时间到他们那里去,做他们的思想安慰工作。同时,积极与大家研究出国方案,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
一天晚上,蔡和森与毛泽东来到了内府街。这里住着湖南来的何长工、罗喜闻等五六人。蔡和森一进门,就听到有人在唉声叹气地说:“来到这里后找过好多的大官们交涉,但总没有得到肯定答复,眼看开不开班也成了问题;再说,开了班,今后能不能走,谁出路费?更是麻烦。我们这些穷光蛋,哪有钱在这里闲住呀!”说得那么悲观,好象是有意说给蔡和森和毛泽东听似的。
“眼前的困难是大,但我们总不能被困难压弯了腰,得想些办法来呀!”
蔡和森的声音说得很宏亮,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希望能得到一条锦囊妙计。
“路是人走出来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毛泽东补上了一句。
说着,他俩就和大家一起围在一个炕上讨论起来。蔡和森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来了这么多人,能不能组织一批到南洋去做工,或者去开辟边疆?待积累一点钱,就可以解决赴法的路费了”。
毛泽东心里是赞同这个意见的。但他没有先说出来,要大家讨论一下。
顿时,房子里可活跃啦,一下打破了那沉闷的空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这个主意好,马上可以办;有的说好是好,怕难得办到。众说纷纭,争得面红耳赤。
毛泽东一边认真地听着大家发言,一边独立思索,觉得到南洋和边疆去困难确实大,不容易实现。好久,他才胸有成竹地谈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都是准备到法国去勤工俭学的,能不能从现在起,就一面做工,一面补习法文,免得坐吃山空,虚度光阴。”
“对!这个办法好!我们应该找华法教育会交涉去。”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第二天,蔡和森、毛泽东,还有罗喜闻,就分头去找了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结果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很快地在北京大学、保定育德中学、河南蠡县布里村三处分别设立了留法预备班。后来,蔡元培先生还亲自出面,帮助他们在长辛店铁路工厂增设了一个班。这些预备班都是半工半读,规定要办一年,主要是学习法语,也要学一些机械制图知识。这样,既解决了暂时的生活困难,又为出国后的勤工俭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蔡和森和毛泽东把同伴们一个个妥善安排到各个预备班以后,就离开了“板仓杨寓”,一个到布里村留法预备班学习去了,一个进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李大钊先生那里工作。
来源:《乾坤一少年——蔡和森的故事》
时间: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