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蔡和森一家三代入学的这个学期,长沙成立有一则招生广告,把很多学生吸引住了。这就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招收两个预科班、要招120名新生。广告说:学校不收学膳费,还有一定的生活津贴。学生毕业后,可担任小学教师。
这则广告象磁铁一般地吸引着蔡和森。他在广告面前,看了又看,觉得“教育为立国之本”,从事教育工作不仅能帮助贫苦大众提高文化水平,而且能唤起劳动人民的觉醒,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同时,他想到,原在铁路中学读书,要自缴一半学膳费,给家里带来了很大困难,如果到一师去读书,就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于是,他决定到这所学校去报考。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他飞也似的向这个学校跑去报了名。不久,以最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录取。这样,蔡和森于1913年秋,又由铁路中学转入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编在第六班就读,并改用学名蔡林彬。
省立一师是一所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学校。学校座落在城南妙高峰下的书院坪。她的前身是中路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正在蔡和森考入这个学校的第二个学期,即1914年2月,湖南省政府命令,将省立第四师并入,校名又改为了省立第一师。这样,原在四师求学的毛泽东,也就成了一师的学生。
当时,在一师担任教学工作的有杨昌济、徐特立、王季范等一批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人士。特别是杨昌济先生,曾留学日本、英国达十年,他“操行纯洁,笃老嗜好”,是一位追求新思想,有志于改造社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他在一师担任各班的伦理学教学,很坚强地信仰自己的伦理学;同时,他又是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总是努力把自己的一种做公正的、道德的、正义的而有益于社会的人的志愿,灌输给他的学生。杨先生这种渊博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很受有志青年的敬仰,尤其是蔡和森和毛泽东,把杨先生当作最崇敬的人。他俩经常不约而同地到杨先生家里去,或邀请杨先生指导,或和杨先生一块讨论治学、做人的方法,或谈论天下大事。这样,蔡和森也就很快地成了毛泽东最知心的朋友。
在一师读书时,毛泽东既是蔡和森的益友,也是他的良师。有一次,毛泽东读了一本伦理学书后,大有所得,挥笔写了一篇《心之力》的文章,受到了杨先生的赞扬,绐了他100分,并贴在学校阅览室的玻璃框中“传观”。蔡和森非常欣赏毛泽东这篇文章,曾多次停立在阅览室的玻璃框前,用心地默读,直到把全文读得滚瓜烂熟。后来他多次母亲说:“润之兄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很深。他是一个很有抱负、很有远见卓识的人,我不仅要和他交友,而且要拜他为师。”经过蔡和森的介绍,毛泽东很快也成了蔡母相识和钦佩的人。
同时,蔡和森在学习上也有很多特点为毛泽东所称颂。譬如,蔡和森爱好古典文学,不仅能把《诗经》、《昭明文选》等书上的许多章节背诵下来,而且写得一手好古文。有个国文教员叫袁仲谦,是个前清举人,因胡须垂胸,同学们都称他“袁大胡子”。他最赏识蔡和森的古文,经常拿着他的文章到各个班去朗读。有时连一个字也未改动,就批上“传观”二字,贴在阅览室的玻璃框中,供全校学生阅读。毛泽东开始未注意学古文,在老师的教导和蔡和森的影响下,毛泽东对古文也发生了兴趣。他买了一册《昌黎先生集》,专心专意研读起来。每当课余或自修的时候,他就拿着书跑到六班来与蔡和森交谈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有时,还把自己练习写的古体文章给蔡和森。蔡和森对毛泽东这种虚心求学和刻苦钻研精神,很受感动。他不仅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见解,还把自己摘抄的文选和写的读书笔记,都送给毛泽东看,请他批评指点。他们这种互相帮助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的同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在一般进步的学生中,都称他俩为“湘江好友”,并把他俩当作自己学习的楷模。
蔡和森和毛泽东这种深厚的友谊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不仅深受同学的钦佩,也博得了杨昌济、徐特立、王季范等老师的赞许。他们都称毛蔡俩人事“海内人才”,“特殊学生”。特别是杨昌济先生,为有这两个志向远大,博学多才的学生,感到非常自豪。他很器重这两个学生,曾多次对他的朋友章士钊说:“我有两个好学生,一个毛泽东,一个蔡和森,如果好好培养,将来一定都是国家栋梁之才。”他还要毛泽东和蔡和森邀一些同学,一同到他家里去探讨救国救民的各种问题。
在杨昌济先生的引导下,蔡和森与毛泽东又结识了张昆弟、陈昌、罗学瓒等五六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称兄道弟,共同讨论各种问题。每到课余之暇,就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湘江河畔,一面散步,一面漫谈着各种学术和救国救民的问题。遇到某些一时难以解答的疑难,就把它记下来,列出题目,待星期日或假日,一块儿奔向“板仓杨寓”去向杨先生请教。杨先生在他们面前,从不摆架子,总是和他们共同开展讨论。为了解答各种学术上的疑难和社会改造的各种问题,蔡和森与毛泽东等同学,还组织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并邀请杨昌济先生担任指导。可见,杨先生是他们的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
来源:《乾坤一少年——蔡和森的故事》
时间: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