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大事年表
株洲党史大事记
中共株洲市委党史办

  一九一九年

  5月

  4日,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酃县在北京大学读书的何孟雄、醴陵李味农等参加了学生游行和围攻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卖国贼。

  9日,湖南报界冲破督军兼省长张敬尧的新闻封锁,报导了北京学生游行情况,在长沙求学的攸县学生刘泰阶、茶陵县学生谭民觉等积极参与声援北京学生的行动。

  下旬,北京大学南下宣传团邓中夏来湖南,湖南省学生联合会重新成立,宣布6月3日罢课。

  3日,何孟雄、李味农等再次在北京参加了学生上街讲演,被北京北洋军阀政府逮捕。经全国人民声援被释放,以后李味农被开除学籍回乡。

  中旬,湖南省学联推动国货维持会讲演部组织31个讲演团,其中3个团分赴攸县、茶陵、酃县进行宣传发动。

  中旬,在长沙求学的攸县籍进步学生,为响应和声援北京“五四”爱国学生运动。自愿组织了“攸县旅省同学会”。该会成员王伯仁、刘泰阶等随省讲习团回乡,在攸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激发了该校100多名师生的爱国热情,组织师生进城游行示威,反对21条卖国条约,查禁抵制日货。

  下旬,醴陵遵道中学学生在北门天符庙举行讲习会,学生张策勋历陈国耻,放声大哭,期望父老兄弟及今速醒。语至此,即自将右手中指咬破,蘸血书‘毋忘国耻’四大字,血盆涌从指端出,淋离满纸。一时台下听者千余人,莫不悚然动容,潸然感泣。鼓掌之声直震屋瓦。(湖南《大公报》1919年5月30日)。

  7月

  本月,醴陵、攸县、茶陵各工商界成立了“国货维持会”“救国十人团”等群众组织,查禁日货。

  10月

  19日,华法教育会湖南分会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发动进步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是时醴陵的李立三、汪泽楷、黄品铭株洲的罗学瓒、言荣彰、廓振钧、包光益,攸县的刘泰阶、易树民,茶陵的彭宽、刘武,酃县的郭春涛等25人先后赴法勤工俭学,他们在留法期间,通过书信方式,向国内介绍了马列主义。

  一九二○年

  1至3月

  李大钊、陈独秀开始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李大钊、邓中夏还同酃县籍学生何孟雄等在北京大学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7月

  6日至10日、赴法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等在蒙达尼(现名蒙塔尔纪)集会,决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目的。在讨论达到目的方法时,罗学瓒同蔡和森主张俄国式的革命。

  9月

  留法学生罗学瓒和李维汉等组织的“工学世界社”在蒙达尼集会,经过争论,研究以信仰马列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的社会革命为工学世界社的宗旨。

  10月

  本月,何孟雄,在北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了李大钊为首创建的“北京共产党小组”。

  一九二一年

  2月

  28日,为争取中国政府津贴,留法学生发起“二八运动”。醴陵留法学生汪泽楷,是“二八”运动(即2月28日求学运动)六位总代表之一,在与中国驻法公使交涉无效时,在蔡和森的领导下,400多学生代表一起,以“求生存,求学权”为口号,组织请愿斗争。

  同期,醴陵留法学生李立三与赵世炎在留学生中组织“劳动学会”。反对驻法公使勾结法国警察殴打学生,李立三等还为首组织了“勤工俭学学会”。

  7月

  本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何孟雄由北京共产党小组成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是株洲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

  9月

  留法学生李立三等组织勤工勤学学生代表为“争回里昂大学”进行斗争,并与罗学瓒、汪泽槽、郭春涛等120多名学生聚集中法大学,22日,里昂当权者同中国驻法大使勾结,出动大批军警将李立三、罗学瓒等拘捕关入炮台监狱。10月14日法国当局将李立三、罗学瓒等104名学生驱逐回国。

  本月,中共湖南支部以长沙新文化社的名义,派潘昌江、陈章甫来攸县乙种师范、醴陵师范讲习所任教,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改造社会,反对军阀政权,实行民主政治,以后,攸县进步青年蔡天培、周允怀、陈向民等学生通过研究《新青年》、《响导》、《觉悟》等革命刊物,解放了思想,组织了学术团体——“竞进读书社”。醴陵师范讲习所进步学生陈恭、左权、蔡申熙、宋时轮等组织了“社会问题研究社”,创办《前进》周刊。

  12月

  下旬,李立三、罗学瓒等从法国回到上海后,由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二年

  2月

  本月,醴陵县开办的师范讲习所,由具有革新思想的张啸霞任校长,并聘请了新民学会会员陈章甫(共产党员)任教员。该所订阅了《响导》,《新青年》、《解放》等进步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革命气氛十分浓厚,为后来醴陵县培养党员、发展党的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6月

  20日,毛泽东给团中央写信,报告醴陵团地方委长会和各县小分团已经成立。

  7月

  本月,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派中共安源支部书记李立三来株洲考察工人队伍状况,为在株洲组织,发动工人开展工人运动作准备。

  8月

  本月,中共安源支部派共产党员、工人俱乐部副主任朱少连来株洲转运局工作,以筹建工会的合法身份,在转运局、火车站餐宿处、起木场等处着手组织工人队伍,酝酿发展工人运动。

  9月

  23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组织发动工作,朱少连先后在转运局运煤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工会会员,并于23日在火车南站杨氏墓庐成立了株洲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株洲运煤工会,袁文俊任总干事。

  本月,毛泽东在安源部署工人开展罢工,由李立三陪同,来到醴陵师范讲习所,向师生作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讲演。

  10月

  上旬,株洲转运局运煤工人刘云生,代表运煤工人向局长胡省三提出增加转运局运煤工人的工资的报告:“近因钱贱物贵,生活增高,各工人工资微薄,难资事蓄。环求代为请命,恳予酌增津贴,以苏涸困”。

  12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系中共安源支部,1923年1月改为安源地委),代表株洲转运局工人向汉冶萍公司运输所所长潘国英提出增加工人工资的要求。1、每吨上堆一角,下运一角一分;2、起、卸煤大箱三角六分,小箱一角八分;3、链钯工人每月工资6元。这个要求遭到转运当局的拒绝。

  11月

  10日,湖南工团联合会成立。株萍路工会代表朱少连参加了成立大会。

  12月

  中旬,汉冶萍公司给运输所所长潘国英发出了“运字第四一号函”称,拒绝株洲转运局工人的要求,声称“坚持到底”。

  27日(农历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十日)汉冶萍运输所长潘国英,根据汉冶萍公司的指令,分别给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和株洲转运局局长胡省三去函,再次拒绝株洲转运局工人增加工资的要求。

  本年,酃县的李却非(李树彝)、贾纡青,醴陵县的朱克靖、黄龙、欧阳泰、周不论、刘义、朱锦棠、朱昌炎,攸县的陈伟铎、茶陵的谭醒吾等,分别在北京、长沙、安源与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朱锦棠、朱昌炎、陈伟铎等在安源参加了刘少奇、李立三领导的工人运动,并成为工人俱乐部的领导骨干。

  在北京的共产党员何孟雄,给在长沙求学的亲朋好友邓澍林、何健础、潘祖浩等邮寄《共产党宣言》、《响导》、《新青年》等马列著作与革命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与起启蒙教育,引导他们与中共湘区党组织发生联系。

  一九二三年

  1月

  9日(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汉冶萍公司运输所长潘国英为株洲转运局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一事,向公司经理献计称:“现在汉阳存焦甚多,又有武长车运,株洲转运并非急务,且水势已涸,此时本无装运之事,即使停工,亦无妨碍”。并建议再令胡省三拒绝工人要求,坚持到底。

  中旬,由于株洲转运局长胡省三,按照汉冶萍公司拒绝工人的要求,朱少连根据中共安源地委的指示,在株洲转运局所属炭厂、起木、运煤及火车站餐宿处等单位,发动工人酝酿罢工,选派代表成立罢工指挥部,并由谭明德、袁文俊两人任罢工指挥部全权代表。

  18日(农历十二月初二)罢工指挥部召开准备罢工誓师大会。朱少连在会上讲了话。宣布了七条罢工条件与五条罢工纪律。同时成立了30名青壮年工人组成的,由王瑞林,余再二指挥的工人纠察队。会后再向转运当局提出最后要求,如不答复增加工资的要求,即开始全面罢工。

  1月19同至25日,株洲转运当局,无视工人的正当要求和罢工指挥部的警告,拒不答复工人与罢工指挥部增加工资的要求,企图拖延了事。

  26日(农历十二月初十日)株洲转运局火车站餐宿处罢工指挥部下令,从26日凌晨起,全体工人停止工作,齐起罢工。

  27日,汉冶萍公司运输所得知株洲工人开始罢工,决定将安源的煤炭由火车直运武昌,以破坏株洲工人的罢工斗争。

  28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中共安源地委)得知这一消息后,即派火车司机李德炳,李福洁来株洲,并转告俱乐部意见,要罢工指挥部发动工人卧轨阻车。

  29日,株萍路局由火车运载的8日煤车进入株洲时,罢工指挥部已组织200多工人卧在铁轨上,成功地阻止了火车通行,使汉冶萍公司策划的将安源的煤炭直运武昌,破坏株洲罢工的阴谋未能得逞。

  月底,汉冶萍公司用火车直通武昌的计划未能实现,指示株洲转运局长胡省三,与罢工指挥部全权代表谈判,要求工人复工。当工人提出的要求未能答复,谈判破裂。

  2月

  上旬,株洲罢工斗争继续。指挥部一面向工商各界借款,解决工人过春节的生活问题,巩固罢工斗争;一面向社会广为宣传,争取社会舆论同情。安源路矿、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工人俱乐部来电声援。

  上旬,株洲罢工指挥部向转运当局提出了4项谈判条件:1、挑煤每吨一角一分;2、卸大箱四角,小箱二角;3、长工每月加一元八角;4、年节发双薪。

  上旬,株洲工人罢工斗争,引起社会各界同情,株洲地方“军警商绅”向转运当局交涉,出面调停,提出了一个解决增加工人工资、结束罢工的折衷方案。即:挑煤一吨工价为一角,卸小箱一角九分;长工每月工资在十二元以下,月加一元八角,罢工期内工资照发。并赔偿工人损失伍佰元(光洋),延期再加。

  中旬,在罢工工人坚持斗争和社会各界出面调停的情况下,株洲转运局长胡省互不得不准备接受工人要求,拟与罢工代表谈判,并向汉冶萍公司运输所长潘国英,提出了拟增工资限额:即:挑煤九分八厘,卸大箱三角四分六厘,卸小箱一角七分三厘;长工六元以内的46人,拟月加一元五角;十元以上者32人,拟月加一元;十二元以内者12人,拟月加五角。此外,除工食照发的工役外,另给230名工人赔偿损失,即每日津贴一角五分,以十天为限,共赔偿三百四十五元(均为光洋计算)。

  14日,运输所长潘国英致函汉冶萍公司,转报株洲转运局长胡省三拟与罢工代表谈判的意见与加资限额。潘在函中称:“窃思劳工风潮,虽为时势所趋……然此风亦不可长。惟胡局长现以地方治安为言,应否饬令与该俱乐部磋商之处,伏侯训示祈遵”。虽然对工人罢工和俱乐部进行攻击,但表示赞同谈判。

  下旬,汉冶萍公司经理,根据潘国英的意见,致函运输所称:除“赔偿损失一层不能承认”外,其余照胡三省的意见办理。

  28日,株洲转运局长胡三省与罢工指挥部代表谈判,在地方军警商绅调停下,按照胡三省提出的限额增加工资,罢工指挥部宣布罢工结束,当日工人复工。株洲转运局工人经过一个月零三日的罢工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本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株洲转运局支部成立。经过罢工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团安源地方委员会及时在株洲工人中发展了谭明德、袁文俊等9名青年工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成立了团支部,由刘步卿任书记。(3月又发展5名团员,共有团员14名)

  3月

  5日,汉冶萍公司运输所所长潘国英,向公司经理报告株洲转运局长胡省三与“工人俱乐部”(罢工指挥部)工人代表谈判以及工人复工的情况。

  本月,湘潭县(今株洲县)淦田人宋乔生在水口山铅锌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后来,成为中共水口山特别区委书记。

  初春,醴陵县马恋乡青年学生周不论,在长沙修业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寒假与新春期问回家,在贺家桥档梓山等小学教师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月

  本月,在安源、株洲工人罢工胜利的影响下,醴陵的湖南瓷业公司、模范公司及黄泥坳、文笔峰、沩山、渌口等地的700多细瓷工人,为争取改善伙食津贴,举行了罢工。

  夏,醴陵县的封建豪绅,对醴陵师范讲习所实行的革新进步行动,进行了恶毒攻击,并勾结县政府、县议会停发该校经费。师范讲习所的师生,冲进县议会,赶走县议员。事后为首的学生易足三、易学泳,张际春等被开除学籍(后来转入安源工人子弟学校教书,易足三等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