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全军指战员“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我人民解放军遵照这个命令,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下,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了空前规模的全面大进军,组织百万雄师渡长江。23日即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二十二年反动统治的结束。接着解放了上海、武汉以及江南广大地区。8月4日,湖南省会长沙和平解放。这时,敌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将其指挥的桂系部队主力五个兵团撤至衡(阳)、宝(庆)公路两侧和粤汉铁路衡山至郴县一线,布置防御。同时,白崇禧勾结广东之敌余汉谋集团,建立了所谓“湘粤联合防线”,还串通相、鄂、川、黔边绥靖区主任宋希濂与其协同作战,在湘西北之大庸等地布防。8月下旬,敌“湘粤联合防线”完成部署。依湘江、涞水、沅水布置了一条弧形防线,东起粤北之乐昌与广东之敌相联,西至湖南芷江与宋希濂部相呼应。白崇禧主力则集结于湖南的衡阳、宝庆(今邵阳)地区。与此同时,白崇禧还急忙从衡阳飞往芷江,召开湘西“军政联席会议”,妄图在湘西设一道“人防长城”,阻止我军西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对白崇禧部不要采取近距离包围迂回的方法,而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方能掌握主动的指示,我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共九个军三十二万余人的兵力,分三路向敌“湘粤联合防线”开展突击。以第十三兵团为右路,挺进湘西,南下广西断敌向云南、贵州的逃路;以第四、第十五兵团为左路,自江西进军广东,尔后第四兵团迂回广西;以第十二兵团为中路,经湖南南部直趋广西北部。9月中旬,各路大军开始行动。
当时,程子华任十三兵团司令员,军委任命肖华同志为政治委员,尚未到职他就率全国青年代表团出国访问去了。后来,军委令我由十四兵团调任十三兵团政治委员。接到西进命令时,我兵团司令部已进驻常德,各部正在常德地区集结休整。
湘西是湘、鄂、川、黔四省的边陲之地,境内高山连绵,地势险峻。当时,不仅有敌刘嘉树率十二兵团一○○军沿芷江、安江一带设防,兵团部驻芷江;还有宋希濂在湘西北大庸部署的一二二军牵制我向湘西进军。尤其是湘西匪患闻名全国,有“盲肠”之称。白崇禧在8月芷江会议上已将10万余土匪和游杂武装编成了三个暂编军、十个暂编师,其主力盘踞在湘黔、湘川公路沿线。面对这一复杂而艰巨的战斗任务,四野司令部和我们都作了周密的战略部署,除我兵团三十八军、三十九军负责右路战略迂回任务外,随后又安排四十七军跟后向大庸之敌一二二军进击,保障我侧翼安全。于是,9月13日我兵团便发动强大攻势,向湘西挺进。
急攻沅陵 占领辰溆
梁兴初军长、梁必业政治委员率领的三十八军为先头军。8月13日,该军一一二师、军直属队、一一四师、军后勤部、一五一师为右路,分别由常德、桃源、临澧出发,向沅陵急进;一一三师为左路,由安化境内出发,向溆浦前进。一一二师配属的军工兵营急行军,冒雨赶至桃源的杨溪,用四个小时修复了被敌焚毁长达三十米的杨溪大桥,保证了部队的顺利通行。15日,右路先头一一二师,进至沅陵官庄地区,开始进入湘西大山区。敌溃散公路两侧山中,企图扰我后方,继续破坏桥梁,阻我前进。一一二师当即尾敌猛追,前卫三三六团不顾饥渴天黑路险,以十九小时急行一百二十余里的速度。抢占桥梁二十余座。迫敌无暇组织抵抗与破坏。18日21时进占沅陵,守敌大部向辰溪、泸溪撤退,一部被我截断在沅陵城西北山区之后,在我军的争取和我地下工作人员的策动下,有两个保安团残部六百余人在姜大同、刘复率领下向我一五一师投降。19日,左路一一三师占领溆浦。20日,我党地下武装——湖南人民解放纵队湘西纵队,与我军在溆浦县城会合。经我地下党做工作,并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举棋不定的敌地方武装向承祖部五千余人,于22日在溆浦县境内起义,被编入湘西纵队。这支队伍后来经我四十七军整编,多数成员投入维持地方治安和剿匪斗争,为稳定当地局势起了积极作用。
占领沅陵后,一一二师继续向辰溪前进,一一三师自溆浦向西插至辰溪以南之舒家溪一带,断敌南逃之路,配合一一二师聚歼辰溪之敌。19日,一一二师自沅陵出发,以三三六团沿沅水西岸进至泸溪,保障右侧安全;师主力沿湘黔公路向南逼近辰溪。三三六团进至距泸溪东十八里之宋溪口时,即得知泸溪尚有敌人,当时,该地实有敌二千五百余人,但因对情况了解不周,判断不准确,而我部误认敌人不多,只安排了一个营担负攻击任务。同时又因通讯联络不畅,团部待师部回电后,于19日21时才开始出发,加之道路依山傍水,崎岖不平,又是夜行军,行动极为缓慢,所以到20日拂晓才到达目的地。这时敌人已大部分西逃,结果泸溪之役打成击溃战,仅俘敌中将警备副司令以下二百余人。一一二师主力则于21日5时占领辰溪。
包围芷江 激战花桥
占领辰溪后,敌军大部西逃芷江、乾城一带。至此,白崇禧所谓“湘粤联合防线”左翼要点的芷江,即被置于我军进攻矛头之前。芷江山峦重叠,地势险要,素有“滇黔门户,西楚咽喉”之称,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这里建有规模较大的飞机场,成为江南有名的空军基地。抗日战争胜利时闻名中外的芷江洽降就是在这里举行的。长沙和平解放后,黄杰率领的湖南逃亡政府也迁到这里。为了歼灭芷江之敌,三十八军在辰溪、麻阳稍事集结,候三十九军协同动作。24日,其所属各部齐集辰溪及其西南中伙铺和麻阳的高村一带。当我军向辰溪急进时,增援敌一○三军已自永丰(今双峰)一带西调,其二三四师主力七○○团,于19日乘车增援辰溪,当行驶至怀化时,知我已占辰溪,即以一个营改徒步沿湘黔公路北上花桥,并于附近控制制高点,构筑工事,与我一一三师驻中伙铺以南部队形成对峙,企图阻我前进,以掩护其主力转移。随即敌七○二团亦进至花桥,敌一○三军的一个师也继续西进。
为此,三十八军兵分三路包围芷江。以一一二师由麻阳的高村、岩门出发,先行占领麻阳县城锦和镇。然后由麻阳直插芷江以南地区,切断敌南逃或西退的道路,形成对芷江的包围;一一四师则尾一一二师跟进,以一个团进到芷江便水,阻击由晃县可能来援之敌,师主力则沿舞水南北两岸东进,进逼芷江正面之敌。一五一师经麻阳的高村进占芷江唐家桥以西高山,向西包围芷江。一一三师首先歼灭花桥、游家坳敌,然后会歼芷江逃敌。为了确保这一战斗的胜利,一一三师在部队中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准备,师团侦察部队连续三次深入敌后捕俘五人,确实查明了敌兵力部署情况后,当即指令三三八团于9月30日19时由辰溪长冲出发,向敌左翼迂回,在10月1日5时前进至花桥以南,断敌退路,并以一个营防御由怀化可能来援之敌;团主力则由敌背后猛攻;三三九团一个加强营于30日20时由中伙铺出发,向敌右翼迂回,于10月1日5时到达花桥东南之500高地隐蔽,截击由花桥逃往东南方向之敌;三三七团全部并附师两个炮兵连正面攻击,首先歼灭游家坳之敌,继向花桥攻击前进。各部均遵照上述部署按时出发,在深谷峻岭、荆棘树丛中开辟道路,穿插前进,徒步三十余里,准时到达指定位置。所有参战部队都于1日5时前准备就绪。1日6时50分,三三七团和炮兵连即正面发起攻击和冲锋,三三八团和三三九团均按预定计划由敌侧后奋力前进。敌虽数次向东突围,但都被我左、右侧部队迎头击退。由于部署周密,当天10时20分即全部结束战斗。敌除一个外线警戒连逃跑外,其余如数就歼。俘敌上校团长王光亭、中校副团长肖笃文以下官兵一千二百余人。毙敌一百二十人,创造了干净彻底全部消灭敌人的山地战斗范例。当花桥之敌被我全歼,我军主力逼近芷江时,敌十七兵团司令刘嘉树察觉我兵力强大,便于10月1日慌忙率兵团司令部和一○○军主力,以及湖南逃亡省政府,从芷江南逃。10月2日,一一二师进占芷江,一一四师、一五一师分别进至芷江附近以东和以西地区,三十八军军指挥所亦于当日进入芷江城。
奔袭黔阳 向南追击
刘震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率三十九军,亦于9月13日由石门、公安一线成两路纵队向湘西进发,左路一一七师、一五二师取道澧县、常德、烟溪、溆浦,直插黔阳东部的江口;右路一一六师、军直机关、一一五师取道石门、桃源、沅陵、辰溪、怀化,沿湘黔公路向黔阳攻击前进。10月2日,左右两路大军先头部队分别到达溆浦以南、怀化以北地区,向江口、黔阳奔袭。左路前卫一一七师由溆浦以南地区出发,在崎岖的山路上奋勇前进,山高坡陡难以攀登,有时每小时只能前进二、三华里。很多部队为争取时间,两天未吃饭休息。经过一百二十至一百八十华里不等的艰苦行军,三一五团进至黔阳的湾溪、大坪,三四九团进至枳木槽,三五一团进至江口。进到这一地区时,该师与敌接触,歼敌一个加强排,俘敌一百二十余人,缴获汽车二辆。一一七师随即翻过海拔一千八百米的雪峰山,向黔阳发起攻击。一五二师南下绥宁的瓦屋塘附近,准备阻击宝庆方向可能西援之敌。右路前卫一一六师向怀化前进时,芷江、怀化守敌已向黔阳逃窜,右路主力随即配合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向黔阳追击。其前卫三四八团经一昼夜二百余华里的急行军,于3日逼近黔阳,发现敌后尾部队正在渡江,立即向敌发起冲击,跳水夺船,乘胜跟踪渡江占领安江(即现黔阳县城)。此时敌已败退洪江。4日,三四八团和左路一一七师在安江胜利会师。安江地处雪峰山下,湖南第一纺织厂就座落城郊。部队进城后,严格执行城市政策,组织了对纺织厂、仓库、银行的警卫,使国家财产未受损失,受到中共湖南省委来电表扬。与此同时,一一六师以三四七团为前卫,继续向洪江追击,当日占领洪江,敌已向会同方向溃逃。三四六团于3日到达黔城(原黔阳县城)后,发现敌人封锁了江口,立即选敌薄弱部强渡沅水,当夜急行军一百二十华里,于4日1时在洪江至会同之间的岩脚附近截住逃敌,岩脚地处峡谷。该团二营先占领了岩脚两侧高地,切断了敌人逃路,并以六○炮向敌袭击,将敌汽车队最前面的一辆汽车击中起火,堵塞了逃路。然后该部发起攻击,将敌切成数断。此时从洪江南下尾追逃敌的三四七团亦已逼近。在我军前后夹击下,敌首尾难顾,敌一○○军直属队,一○三军一部及湖南逃亡省政府人员共四千余人,被迫全部投降,这次缴获汽车八十余辆,各种枪(炮)五百余支(门)。三四六团荣获兵团和三十九军通令表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继续向会同、靖县方向追击,于当日占领会同,5日占领靖县。至此,我兵团完成了切断湘南敌人西窜之路的任务,有力地配合了衡宝地区的正面作战。
挥师东进 两军会歼
当我兵团切断湘南敌人西窜之路时,衡宝正面战场已于10月5日拂晓突破敌人第一线防御,推进四十余里,控制了渣江至界岭一线阵地。白崇禧趁我立足未稳之际,急速集中兵力反击,并将其三○五师和暂一师西调武冈、常宁,加强保护其右侧安全,企图阻我右路兵团东进。据此,四野司令部命令我兵团迅速东进,求得先敌到达武冈,攻占该城,进而配合中路战场歼敌于衡宝地区。我兵团接到命令后,即令三十八军、三十九军挥师东进。10月6日,三十九军一五二师从绥宁的瓦屋塘出发,昼夜兼程向武冈疾进,7日到达武冈城郊;一一七师从黔阳出发,也昼夜兼程向武冈疾进,于9日8时抵达武冈城郊与一五二师会合。10日8时40分攻城战斗开始,经过一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六十三师一八九团及该师炮兵连、十四军留守人员等共计二千七百余人,其中俘敌六十三师副师长黄范以下二千四百余人,缴获各种炮二十门、汽车五辆、轻重机枪四十六挺、长短枪一千九百余支。
10月7、8两日,三十八军分南北两路纵队向东进发。北路一一四师、军直、军后由芷江出发,经榆树湾、安江向祁阳西北地区前进;南路一一三师、一一二师分别由黔阳、会同出发,经洪江向祁阳西南方向前进,一五一师则留守芷江一带,负责湘西防务。先头一一四师以两天半急行军,冒雨疾进二百七十余里,12日10时进至武冈之竹篙塘一带。因三十九军已于10日占领武冈,敌十四军军直机关及六十二师、一○师西逃之路被切断,进退两难,只得逃至石下江一带,敌六十二师已被迫同三十九军谈判,但又拒绝向我投降。兵团令我一一四师和三十九军一一七师三五一团正面出击。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主力由武冈高沙向石下江方向突击。各部队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手段,将敌六十二师全歼,并迫使敌新编第八军第一师四百余人投降。这次战斗俘敌二千九百余人,缴获汽车三十余辆。一一二师于14日占领城步。
就地休整 待命入桂
湘西作战配合衡宝战役,自9月13日从常德发动,到10月13日篙瑭之战结束,历时整整一个月。在此役中我兵团指挥员发扬了无比英勇顽强的精神,特别是当我们追击敌人途中,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更加鼓舞了指战员的战斗热情,坚定了胜利信心,不仅战胜了当时众多的敌人,而且克服了湘西大山区不同于平原地区作战的重重困难,以长距离的迂回,日夜兼程的高速追击,歼灭了白崇禧主力六十二师、六十三师全部,一○○军、一○三军、新八军各一部,共一万八千余人,迫使当地土匪武装投诚起义八千余人,解放湘西十二个县城,有力地配合了衡宝战役正面战场的作战,为进军广西造成了有利形势。
遵照四野司令部命令,我兵团各部分别在安江、洞口、武冈地区就地休整准备,待命向广西进军。兵团司令部已于10月初进驻安江。我们在安江休整待命时,四野司令员林彪从衡阳发来电报,令我兵团全部乘汽车向广西迂回前进,由安江直插贵州的榕江,尔后折向广西的河池、东兰、百色、龙州一带,堵截围歼敌人,不让他们跑到越南去。我二十年前曾在红七军任过参谋,在这些地区来回作战,情况熟悉,认为近二十万人用汽车开进,道路、车辆、防空和给养等问题都很难解决。于是兵团几位领导同志进行了认真研究,将我们的意见电报林彪。不久,四野总部来电,同意我们不乘车迂回。兵团司令部从安江出发时,程子华同志接到命令调北京工作,后来由我和兵团其他负责同志率部向广西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