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的一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前往开福区彭家井原省民主党派办公大院,看望原福建中共地下党省委候补委员刘润世同志(建国后历任省政府交际处副处长、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秘书长),深切感谢他为先父吴思敬(系刘领导的湘东革命工作委员会成员)错案纠正平反作出的努力。
刘润世同志(1907—1985)原名怡仁,岳阳人,中共早期党员,百折不挠的共产主义战士。1938年,他在福建利用湘人关系(福建省主席刘建绪是湖南人)当上了长乐县长,并任县国民兵团副团长,抗日游击队总队长、福建省政府参议。1944年他任中共闽中特委委员,1946年他被选为中共福建地下省委候补委员兼闽、浙、赣军区参谋长。党指示他继续留在国民党政府内,利用其合法身份开展革命工作。
1947年8月中共福建地下省委派他回家乡湖南建立湘、鄂、赣边区山头据点,搞地下武装斗争。当时刘邓大军已达岳阳监利一带,他认为已无搞山头据点的必要,向福建省委请示未联系上,1948年转向江汉军区城工部请示,何定华部长指示他回湖南搞统战策反及迎解支前工作,他通过各种关系策动岳阳县县长许新猷率部起义并吸收工人、农民及进步公教人员组建解放社开展秘密迎解工作。组建了三支武工队将重要情报报送江汉军区城工部。
1948年底刘润世到达长沙(兼管岳阳)。通过他爱人的同学关系结识了凌敏猷(时任湘雅医学院院长)等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界进步人士。以留芳岑15号寻先治家为联络点,利用天主堂医院(现长沙市第二医院)候诊室约见各界进步人士,该院护士长冯思慧为他掩护(从侧门入内,遇有紧急情况就从后门撤走)。为了开展迎解宣传工作,特别是宣传党的城市政策,刘润世通过在国民党省党部报纸——《湖南日报》担任总主笔兼秘书的进步人士吴思敬安插萧艾为报社主笔。并由担任联络的寻先治向省参议会议长唐伯球募捐1000元,经吴思敬与《湖南日报》总经理汤继成密商,利用汤的私营“岳南印刷厂”秘密印刷《城市政策八条》、《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等九种文件,由湖南大学的学生四处散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萧艾又密介江汉军区联络员欧阳魁与刘润世接头。刘给江汉军区的电报均是由欧阳魁安排专人拍发的。此外欧阳魁经许多曲折在霞凝港建立一支武装力量以供情势紧急时退避之用。
1949年看形势急剧变化,刘润世为了找一个更为隐蔽的地方开展工作便移居凌敏猷家中(因宿舍在雅礼中学内,有外国人居住、警特不敢入内)。他化名曹先生,早出晚归,有时数日不归。他在凌家约见了程星龄(他是代表程潜和地下党联系的,历任副省长、省政协主席),唐伯球(历任省政协一、二届副主席、省政府参事室主任),黄翠柏(原省政府参事)等上层进步人士。不久经凌敏猷搭桥,刘润世与中共省工委书记周里秘密会见。这时单线联系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经请示江汉军区党委,并征得湖南省工委同意,刘润世成立了一个对内不对外的组织——湘东革命工作委员会,组成了五个工作机构。
即宣传——由萧艾(湘潭大学离休教授、原省政协常委)通过吴思敬进一步掌握湖南日报。
学运——由黄定武、宣巽东负责以湖南大学为工作重点。
策反——由胡建文、吴健人负责(原省政府参事)。
工商——由曾诚意、萧骧、沈明扬负责。
联络——由卜琦、寻先治负责。
内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而重点是促使程潜、陈明仁两将军作出果断决策,实现湖南和平解放。决定由肖艾做刘岳厚(长沙绥靖公署中将秘书长)及蒋崐(长沙市长)的工作。刘与蒋都是程潜的亲信和得力助手。由胡建文、宣巽东做汪士楷(他是程、陈两将军极为尊敬的进步学者、对陈明仁的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工作。此外通过各种渠道做程潜家族中其他人的工作。还建立了一支武装力量——湘东纵队。刘润世委任谌震(湖南日报离休干部、省文史馆员)任政治部主任,刘君武(原省政府参事)任司令员,吴健人任副司令员。湘东纵队下设十个支队分布在长沙、醴陵、茶陵、湘乡等县。为迎解、保护国家财产、档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近解放前夕,由进步人士曾诚意(原省民建副主委、省政协常委)任经理的“利华橡胶厂”几乎成为了地下党员的接待站。因来往人多被告密导致寻先治被捕,他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汪士楷先生(克强学院院长)建议下陈明仁将军欣然同意并立即下令释放寻先治等18位进步人士。
1949年8月3日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委派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罗文浪任迎解军事代表前赴春华山与解放军和谈代表团首席代表金明、解沛然等洽商解放长沙及接管事项。双方达成八项协议。8月4日,程陈两将军向全国发出起义通电。8月5日解放军138师进驻长沙,湖南获得和平解放。8月7日,张立武同志(省工委军事组成员)代表中共省委、省政府前来看望湘东革命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赞扬他们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