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零陵)地处蠲南南部,东接郴州,南抵广州,西邻广西,北枕衡岳,是湘、桂两省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永州、零陵自古二名一地,1950年6月正式统称为零陵地区,1995年11月撤区建市,设立永州市。新中国成立前,永州境内没有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县均由豪强势力把持,独立性较强,统属关系薄弱,因此,永州解放是以各县获得解放为标志。1949年10月初,人民解放军打响了黄土铺战役,取得了衡宝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后,进军永州,揭开了永州全境解放的序幕。
一、解放前夕的永州形势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推进,到解放战争后期,永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永州地区既是人民解放军向华南、西南大进军的重要通道,也是桂系老巢的门户,成为桂军进退必经之路。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一直视为禁脔,安插亲信,排布重兵,重用曹茂琮,加封欧冠,派少将参谋胡祥担任东安县长,足见用心良苦。长沙和平解放后,湘中地区国民党兵力空虚,几无正规部队,白崇禧在湘中已无立足之地,遂带兵南撤,将桂系主力5个兵团11个军30个师共20余万人,重兵驻扎在衡宝公路两侧和粤汉铁路衡郴段一带,企图勾结广东余汉谋部、川西、湘西、鄂西宋希濂部,组织以衡阳为核心的“湘粤联合防线”,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调桂系张湘泽126军(缺一个师)驻扎永州,军部设冷水滩,把守湘桂铁路和永州门户。为严密控制永州,白崇禧要求地方实行“军政一体化”,纠集地方反动武装不遗余力清剿地方游击武装,威逼乡保地方征粮募物、拉丁派夫,扩充军队和实力。
1949年9月13日,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的作战部署,发起了衡宝战役,由四野和二野共54万人分东、西、中三路向“湘粤联合防线”展开攻击,至10月11日,共歼敌29800余人,取得衡宝战役的彻底胜利。衡宝战役结束后,永州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北三县的祁阳、零陵、东安,国民党基本上无集团武装力量,人民游击武装比较活跃;南五县的道县、宁远、新田、江华、永明(现江永县),存在两股较大的武装势力:一股是坐镇宁远的国民党湘南行署主任欧冠率领的保安师和自卫队;另一股是坐镇道县的国民党新七军军长兼第七专署专员曹茂琮的队伍。随即解放军第40、41、45军及49军一部,向邵阳、永州方向追击前进,桂系军队撤出永州。永州境内的国民党统治已是苟延残喘,反动势力已成惊弓之鸟,敌人难以组织有效抵抗。
为了顺利接管永州,早在1949年3、4月间,中共中央华北局冀东区党委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抽调干部组建了“冀东南下干部总队”随军南下。6月下旬,在河南新郑县,冀东南下干部总队的第三、四大队,奉命组建中共永州地方委员会、永州区专员公署,同时配备所辖县的领导班子。1949年8月中旬,新组建的中共永州地委在长沙福湘女中礼堂召开由各县委委员、地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扩大会议,部署接管新区各项工作。同时,地委分析认为,宁远欧冠率领的保安师、自卫队和道县曹茂琮的队伍,这两股势力是大军挺进广西和在永州建立新政权的主要障碍,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二、统一战线工作在永州有效开展
衡宝战役重创白崇禧部队,桂系虽撤出永州,但以欧冠和曹茂琮为头子的反动势力仍然十分强大,继续为国民党当局和白崇禧集团效力卖命。中共永州地委根据欧冠、曹茂琮与唐生智的关系和对情况掌握,判断有促成其和平起义的可能。决定一方面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军事上给予欧、曹强大压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统战工作,进行政治攻心,争取欧、曹放下武器,投诚起义。从9月下旬到10月,中共永州地委协同上级统战部门,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先后多次派人进入欧冠为首的湘南行署、曹茂琮为首的第七行政督察署和桂军新七军,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加快了永州解放的进程。
(一)欧冠改弦易辙,宁远和平解放。1949年8月7日,欧冠就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和湘南行署主任(辖衡阳、郴州、永州三区),国民党政府不断给他加官晋爵,满足他的权位私欲。此时长沙已和平解放,大军压境,国民党大势已去,他不得不考虑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此时的欧冠,思想剧烈交锋,内心极为矛盾。10月初,欧冠在道县与新七军一师师长唐季候说:“现在白崇禧逃走,国民党是死路了,我俩反共事实太多血债太大,如不找条生路,只有无生。”不久欧冠收到程潜来函,起义投诚的决心逐步坚定,白崇禧派人接其家眷去桂林被欧冠拒绝。这时,中共党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加紧对欧冠的和平政治攻势,并指派成铁侠和蒋澍具体负责。欧冠的二女婿、省民盟成员萧如柏被派遣从长沙潜回宁远,配合组织做欧冠的工作,敦促其抓紧时机举行起义。接着,民盟又派蒋挚夫、李治安来永州,给欧冠宣讲革命道理和党的宽大政策,李治安坦率直言:“这是你立功的最好时机,你起义后如果共产党要杀你,我愿替你一死。”此言更加坚定了欧冠起义的决心。他在后来的回忆中深有感触地说:“本人在湘南起义时,中国民主同盟李治安同志策动最力。”曾与欧冠有过联系的中共地下党员陈执中,这时也托人捎来长信,力劝当机立断,投向人民,若再犹豫不决,将后悔莫及。
党和人民的感召,唐生智与程潜、陈明仁之义举,种种因素使欧冠逐步打消疑虑,坚定了投诚起义之决心。10月中旬,我党地下组织与欧冠达成“互不侵犯,静候接管”的口头协议。10月下旬,相邻的新田、北边的祁阳、东安、零陵相继解放,驻守宁远境内的桂军全部败退广西。欧冠认为时机成熟,于11月5日,发出起义通电,宣布湘南行署27个县市“接受人民政府领导,拥护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实行新民主主义。”11月16日,省军区代表蒋澍、高参成铁侠、南下干部第六中队副中队长杨文正、人民解放军486团团长高书官与欧冠、郑兆昌(保安三师师长)、李正甫(宁远县长)谈判,交涉宁远接管事宜,双方达成接交协议。11月17日凌晨,解放军接管县城四门岗哨,南下工作队进驻国民党县政府机关,新任县长杨文正发出第一个布告,宣布宁远和平解放。
(二)曹茂琮投诚起义,道县、江华、永明和平解放。1949年4月,赋闲在家的曹茂琮接受老上司、大同乡唐生明建议,复命出任永州专员兼湘桂边区绥靖司令,除永州8县外,另有广西7个县归曹统辖,调拨国民党正规军一个师,军事政治统一指挥,县长由曹推荐任用。曹茂琮到零陵走马上任后,接收专员公署,着手成立湘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广州政府认为与编制不合,只批准成立湘桂边区清剿司令部,实际是对桂系势力的一种限制),并扩编新七军,独揽新七军大权,将新七军司令部与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合在军部办公,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曹茂琮实权在握,将道县、江华、永明三县的自卫队、保安团拼凑成第一师和第三师;原有段政的正规军一个师编为第二师;10月25日,曹茂琮又将永明卢望屿的“反共救国军第三纵队”收编为新七军第四师。加上直属单位2000来人,东拼西凑,编成四个师十个团,共两万多人,坐镇道县,继续为国民党卖命。白崇禧重用曹茂琮和扩充新七军的意图,是要新七军维护湘桂走廊的安全,保障桂军进出方便;桂军南撤后,能以游击战拖住解放军,作后卫屏障。
曹茂琮上任之初,唐生明曾坦率地对他说:国民党大势已去,只有另做打算才有出路,但另树一帜,没有力量,现在只有倒向共产党这一方,才是最好的办法。白崇禧不过是光棍一条,跟他跑,自然是死路,我们一起倒向共产党,是一条光明大道。曹茂琮后来回忆道:唐生明“这番全盘亮底的话,确使我大吃一惊,但也燃起我脚踏两边船,大可一试个人野心的火焰。”7月,白崇禧授意曹茂琮去东安拟请唐生智出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长,曹借机与老上司唐生智促膝深谈一整晚,密商应付时局大计。唐拒绝出任考试院长,同时认为白崇禧前景渺茫,解放大军已经压境,开导曹茂琮跟白崇禧跑没有前途。对于曹茂琮举事问题,唐劝曹不宜早动、注意隐蔽,当务之急是把队伍迅速编组好,等解放大军进入祁阳地界,可以打起旗号响应,万一白部队过多一时不可对抗,千万不要硬拼,可以在大山里转圈,使白坐卧不安,“我在零陵东安一带,发动所有力量,与你并肩打白。”随着解放大军进入永州,桂军退回广西,曹茂琮深感跟白去广西,前途渺茫,而唐生智、唐生明等和平起义主张是唯一正确抉择,遂打消观望念头,坚定和平起义之决心。
中共认真研究了曹部的情况,认为新七军是乌合之众,既无作战能力,又派系矛盾重重,将士们不愿死心塌地为桂系和曹茂琮卖命,更不愿背井离乡去广西当炮灰。鉴于这些情况,决定采取分化瓦解、和平解决的策略,派遣滕文、张蔚等人去道县策动和平起义。
1949年9月下旬,滕文接受任务后,先后与曹茂琮新七军第三师师长邱企藩、第一师师长唐季候、新七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周希洪会面,促成他们倾向和平起义。10月26日,滕文向永州地委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永州地委认为,争取欧、曹起义条件已经成熟,指定滕文为我方正式代表与新七军首次谈判。滕文肩负地委的重托,带着永州专署致第七专署、永州军分区致新七军的公函,还有湖南省军区高参成铁侠给周希洪、唐季候的信件,再赴道县。在与曹茂琮、周希洪、唐季候、邱企藩等人会谈时,滕文系统地阐明形势、党的政策,宣读《人民解放军布告》,又把新政府的公函和成铁侠的信件面交相关人员。参加会谈的新七军与第七专署的头面人物,个个表情复杂,内心斗争十分激烈,昔日那种凌人盛气刹时消失殆尽。最后,双方商定了关于起义谈判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安排。10月下旬,曹茂琮在道县召开所属各县县长、团长以上军政人员会议,讨论起义问题,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11月1日,周希洪代表新七军与共产党代表滕文等人在道县宜山唐家厅,正式谈判起义的具体方案。谈判结果,达成五条协议:一是起义后必须无条件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与安排;二是起义人员集中整训后统一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地方武装;三是干部作适当调整,因才任职;四是生命及生活资料受到保护,生产资料按党的政策办理;五是绝对保护档案资料和公共财产。11月6日,新七军和永州专署在道县正式宣布:“脱离南京政府,参加人民阵线,接受改编”,桂系新七军和永州专署,包括所辖的道县军政机构向人民投诚起义。曹茂琮通电起义为道县、永明、江华三县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11月15日,道县县委书记杨金广与县长尹凤翔率新政府机构、解放军40军先头部队,同时进入道县县城,进行接管,道县实现和平解放。
同时,共产党南下工作队新任县长赵世民,委托在长沙经商的江华头面人物涂天觉,回乡开展工作,迎接解放。欧冠给了涂天觉“湘南反共救国军第四支队司令”的头衔作掩护,进行公开或秘密活动,10月下旬“湘南反共救国军第四支队”正式成立。地下党员韩慧英,民盟负责人蒋挚夫,与中共桂东工委联系的游击武装协调行动,积极团结进步力量,分化、瓦解和牵制敌人;开展旧军政人员的统战工作,争取涂天觉反共救国军、邱企藩保安团,要他们放弃派性斗争,举行和平起义,迎接解放。永州北边解放,国民党江华县长张嘉达见势不妙,逃回广西。11月4日,涂天觉趁桂军撤兵的机会,邀请江华旧军政骨干、上层人物和中共地下党员、民盟成员等,讨论和平起义事宜,与会人员一致赞成起义。11月5日,参加起义人员组织机关职员和居民举行大游行,散发《江华和平解放宣言》。晚上,各界人士召开大会,协商成立“江华人民解放委员会”,推举民盟成员蒋挚夫为主任委员,地方实力派涂天觉为副主任委员,中共党员韩慧英、蒋济民等23人为委员,临时代行县政,致电中共湖南省委,要求派员接管。当晚,县城张灯结彩,欢庆江华和平解放。
解放前夕的永明,国民党军政势力有两大派系,一是曹茂琮亲信桂系县长谢绍元,兼任都庞山区清剿指挥所指挥官,拥有县自卫大队和保警大队600余人枪;二是卸任县长卢望屿的“反共救国军第三纵队”(又为新七军第四师)。11月6日,谢绍元、卢望屿两部参与曹茂琮的通电起义。11月11日至15日,谢绍元在县城召集部属开会,维持秩序,布置清理文件册籍,等候人民政府接管。卢望屿拒绝桂军高官厚绿的拉拢,经反复考虑,选择起义,接受改编。11月21日下午,中共永明县委书记宋英林率新政权机构及永州军分区二纵队五团到达永明县城,国民党县长谢绍元、县参议长蒲荻村率旧军政人员40余人,到城东二里外关帝庙相迎,永明宣布和平解放。
三、武装斗争的蓬勃开展
武装斗争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永州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主要活动和主要形式。解放大军进入永州后,10多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游击武装密切配合,向盘踞在永州境内的反动势力发起了最后攻击。
(一)兵不血刃,进占祁阳、零陵、东安
祁阳为永州门户,是湘中进入湘南之要冲。长沙和平解放后,国民党祁阳县长柏式诺顽固坚持反共立场,在祁阳招兵买马,拼凑反革命武装独立10师,用这支力量疯狂镇压人民游击武装和进步人士。同时秉承蒋伏生的旨意,妄图在国民党垮台后,上山打游击,作垂死挣扎。10月上旬,解放军进入邵阳、衡阳地区,白崇禧部署桂军全线撤退,柏式诺开始坚壁清野,疏散机关人员和文书档案,集中粮食、食盐,驱赶城内百姓,作逃跑准备。黄土铺战役打响,几万桂军被解放军团团包围,其余仓惶逃窜。四野137师进军神速,已开到离祁阳县城不远的归阳。柏式诺深感末日来临,妄图焚毁县城,由于游击武装和人民进行斗争,其阴谋未能得逞。10月9日黄昏,柏式诺带部属一千余人向阳明山方向逃窜。活跃在县城附近的湘游一纵队、湘南民联第三纵队、湘游四纵队三支人民游击武装及时占领县城,使祁阳完整回到人民手中。
黄土铺战役期间,桂军沿衡宝路西线与湘桂铁路仓惶向广西逃窜。人民解放军奋勇急迫,经宝庆、永州一路扫荡残敌。由白崇禧委任的东安县县长、桂系部队少将高参胡祥,见靠山崩塌,解放大军很快进入东安,于10月6日率本县部分军、政、警人员仓惶逃往县境的紫云山区,并欺骗不明底细的居民出城逃跑、躲避,县城几乎成了空城。湘南民联一纵队及时开进县城,控制县政府各机关及要害部门,维护社会秩序,张贴告示,动员群众回城,鼓励市民开业,同时责令胡祥及部属向人民政府投降。10月19日,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东安县城,在我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胡祥感到无路可逃,当日率部属64人下山投诚,并交出全部档案材料。21日,解放军四野46军123师410团进驻东安,正式接管县城,东安宣告解放。
零陵是永州首府、省第七行政专署所在地,欧冠的湘南行署也一度在这里办公。1949年10月上旬,欧冠的湘南行署、曹茂琮的第七行政专署相继迁离零陵,零陵县县长刘兆琨深感大势已去,随时观望形势,准备逃跑。当桂系军队在衡宝战役中战败溃逃时,刘兆琨惊慌不已,于10月12日带着亲信数十人逃遁到零陵南部的何仙观山区,并建立“湘江南边区反共救国军”,企图继续与人民为敌(后投诚)。零陵城空荡冷清、零乱异常。10月20日清晨,一支追歼逃敌的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零陵城内,维持秩序。次日,人民解放军四野第40军120师入城,正式接管零陵。在此之前,人民解放军在游击武装湘南二团队一大队的配合下,顺利接管了冷水滩镇。
祁阳、东安、零陵三县的解放,加速了永州全境的解放。
(二)智取新田,激战蓝山
1949年10月上旬,新田周边局势相对平静。已惶惶不安、时刻关注局势变化的国民党县军政首脑,认为解放军还远在衡山以北、安仁以东一带活动,县长余定华指挥自卫队继续“清剿”游击队。10月9日,解放军156团为快速挺进零陵,向西追击,决定绕过郴州、桂阳,智取新田。白天,50余名侦察兵化装入城,是为内应。10月10日凌晨,攻城战斗打响,解放军从北门、南门发起攻击,潜伏在城内的侦察兵迅速占领县政府,控制电话室,切断敌人的对外联络,守城之敌指挥失灵,慌乱应战,首尾不能相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解放军攻占县城,除县长余定华、县府主任秘书张履和警察局长谢坤等逃脱外,其余均缴械投降。新田在炮火洗礼中获得新生。
蓝山(当时蓝山属郴州专区)地处湖南边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衡宝战役后,湖南各县相继解放,这里成为国民党残余势力的麋集之地。1949年9月上旬,保安二师李可才部1500余人开进蓝山驻扎,不久,保安10团朱雄部进驻蓝山城郊宝岗村一带;10月15日,湘南师管区“湘南纵队”司令谢声溢率千余人窜到蓝山,驻扎在竹管寺、楠木桥一带;U月,国民党军统局特务警“交警总局东南办事处”在广东乐昌兵败,中将办事处主任王春晖率残部第4、14、17部队与员警训练班5000余人逃到蓝山;“交警”厉英第3总队、汪瑞文第10总队、厉全元第6总队、二旅李穰部也先后溃逃蓝山。加上蓝山自卫队、保安队,至11月下旬,共聚集反动武装10余支,计13000多人,蓝山一时成为反动势力的“兵营”。蓝山国民党县长李锡庆曾去宁远参加欧冠的和平起义会议,后见蓝山国民党势力强大,又自食其言,继续与人民为敌。11月10日,各支武装头目与第三行政督察督专员、临武、嘉禾、蓝山三县县长,在蓝山召开“湘南扩大军政联席会”,协调反共方针与顽抗步骤。会议组建了以谢声溢为主任、张葆琛为副主任的“湘南军政常委会”,统一指挥各支队伍的“肃匪”、扩军、征粮、布防等行动,叫嚣要把蓝山建成“反共复国的小台湾”。为消灭残匪,解放湘南和蓝山,人民解放军四野46军136师奉命开赴蓝山。师长曾雍雅率所部406团、407团、408团三个团及警卫营,于1949年11月29日从祁东出发,轻装劲旅,长途奔袭,于12月5日各部均到达自己在蓝山的战斗位置。136师407团负责攻打县城,下午3点到达县城北郊,开始围攻县城。仅一个半小时,解放军占领蓝山县城,活捉县长李锡庆。12月6日凌晨,136师三个团向敌主力“交警”王春晖部发起攻击,将其击溃,俘获王春晖。与此同时,136师另一部对太平圩和洪观圩一带驻军发起进攻,经过两天战斗,全歼残敌。12月12日,30多名解放军战士设计,歼灭了在田心大塘附近一股约300人的交警残部,至14日战斗结束,蓝山之敌全部被歼,计12400余人。蓝山从此结束兵祸匪患,获得解放。
从人民解放军打响衡宝战役,进军永州,1949年10月9日率先解放祁阳,到12月14日蓝山战斗结束,永州全境解放,历时两个多月。解放永州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大军压境,国民党军政官员弃城溃逃,解放军和地方武装进占县城,宣布解放,有祁阳、东安、零陵(含冷水滩、双牌,当时两区县没有建制);二是国民党军政人员投诚起义,和平解放,有宁远、道县、江华、永明;三是解放军经过激烈战斗消灭顽敌,获得解放,有新田、蓝山。
永州的解放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党的“三大法宝”在永州的具体实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永州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顽强斗争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在军事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争取唐生智等爱国人士,开展对永州军政实力人物的统战政策宣传,使永州大部分县和平解放,极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新中国成立后永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英勇的永州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出了永州人民革命的光辉历史,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