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全忆红军第二次玫打长沙
1930年深秋,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时,我在红3军团3师7团机枪连当连长。当我们由江西往平(江)浏(阳)地带向长沙进军时,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自从这年8月5日红军打进长沙撤走后,何键在“宁可错杀三千,不准放走一个”的口号下,把这一线的村庄洗劫一空,年青力壮的贫苦农民被认为是和红军有瓜葛的嫌疑分子,一律格杀勿论。甚至连老人、孕妇和小孩都惨遭杀害。老百姓对何键的仇恨,象埋在心底的火山,一触即发。都在急迫等待红军来为他们报仇雪恨!
沿途的群众,听说红军要到长沙去打何键,住在几十里外的人都争着奔走相告,煮好鸡蛋,提着竹篮,赶来迎送。人们把自己仅有的一点东西都拿出来送给红军吃,到处可以听到亲切的喊声。
我们在热情拥护我们的群众中走着,一个个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地快步前进。
入夜时分,我们7团按指定方位,进入敌人在长沙南门的防御地域——阿弥岭、左家塘一线。
经过详细侦察,得知敌人早已做好了各种工事。在1000多公尺进攻正面上设置了三道坚固的工事。第一道是巨型鹿寨;第二道是密布的竹子;第三道是成排的高大电网;工事后面,敌人的碉堡群象蜂窝一样一个挨一个,探照灯光不停地扫来扫去,照得如同白昼。
第二天拂晓,我团发起进攻。刹时间满山红旗招展,四野枪声大作,加上一片“冲”“杀”之声把敌人吓得胆战心惊。
其实,那时候我们红军那有这么多枪啊!主力部队能用上汉阳造的单筒、双筒枪,算是最得意的了。游击队用的红缨枪和土炮。刺刀少,手榴弹少,子弹就更少。那时特等射手可以有二三排子弹,真叫人羡慕煞。团里虽有6挺马克辛和30挺捷式机枪,子弹却少得可怜。智勇双全的红军战士,在缺少枪炮子弹的情况下,便想种种办法来制服敌人。这次打阿弥岭时,就用了一个妙计:准备了很多洋油桶,从浏阳带来了很多鞭炮,在发起进攻时,趁天色朦胧,把鞭炮点燃放在洋油桶里,刹时,就象无数机枪打响了一样,大的响炮在桶内点响时就象手榴弹爆炸一样,弄得敌人摸不清红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心慌手乱地在工事里朝四处胡乱射击。从那密集杂乱的枪声中,可以判断出敌人恐慌之极,因此,在发起进攻后的10分钟内,就把一、二道工事一举攻克。红军冲击队伍似山洪暴发,直泻而下,谁知在接近敌人第三道工事——电网时,却遇到了阻碍。原来我们缺乏破坏电网的经验,竞连一把剪电网的铰钳都没有,只好就地构筑工事,与敌对峙起来。敌军虽然据守着坚固的工事,但被我们激烈的冲击和洋铁桶“机枪”吓破了胆,躲在工事里大叫大嚷,不敢抬起头来,一听到我方洋铁桶“机枪”开火,就拼命还击,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其实我们的洋铁桶机枪那能有一粒子弹飞过去啊!
我们7团和敌军这样对峙了两天两晚。夜里,敌人再不敢开灯了。红军就利用这段时间,积极活动起来,除留一部分部队继续与敌人对峙,监视敌人外,其余大部分分散到郊区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领导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摧毁敌人的保甲制度。当时,虽说有的地主跑了,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粮食财物被农会没收了,分给贫苦农民。这给劳动人民解了恨,整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敌人却只能缩在“乌龟壳”里瞪着眼睛干着急。
在对峙的时间里,为了弄清敌人的兵力布署情况,彭老总给5军军长邓萍打电话,派我到长沙城里侦察,因为我是长沙人,情况道路都熟悉,有许多方便的地方。
接受任务以后,我脱下军装扮做菜农,夹在菜农中间从潮宗门混进城去(那里不是敌军防御重点)。城内的大店铺早已上了板子,街上乱哄哄的。何键的军队,在到处明抢暗夺敲诈勒索。他们把老百姓的门板、桌凳、水桶、木料等都搬出来,在街心布置障碍物。通往小吴门、浏阳门、南门一带的街路上,障碍物堆得满满的,特别是南门到八角亭一段,更是堆得密密层层,我利用了两天时间,把长沙大小七门都跑遍了。因为何键部队的下级军官中有许多我认识,从他们口中得知:在红军没到城郊时,老奸巨滑的何键就躲到岳麓山去了。敌军非常恐慌,下级军官和大部士兵都不愿意打仗,敌人在城内守备的一共有9个团,分防在小吴门、南门、浏阳门一带,岳麓山还有一个预备师,那个师的任务是保护何键,同时准备增援。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把老百姓桌椅板凳都堆在街上,他们说:“这次红军打长沙可不比上次,上次用的武器是梭标大刀,这次用的是机枪加迫击炮。据情报说,红军的机枪团已将四城围住,如果不在街心筑起障碍物,万一冲进城来,如何得了!”我听了禁不住想笑出声来。真没有想到,这洋油桶“机枪”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
城内的贫苦居民都是心向着红军的。家家户户都在暗地里议论着红军入城的事,街上行走的老百姓,毫无恐惧的表情。有的相互照面时,还暗暗地晃动拳头或用手势比划比划,那意思是说:红军要来了!翻身的日子要到了!
巷头巷尾还不时地出现我们地下党的同志们张贴的标语:“活捉何键!”、“打土豪分田地!”、“工农不打工农!”。
与敌人对峙了几天之后,红军全面考虑当时局势,为了取得新旧胜利,决定撤出长沙,转移了。何键还以为是我们溃败呢,赶忙派了3个主力团,从新河绕道奔黄花市,想截断红军归路。对敌人这个企图,彭老总早已有预计,大部队迅速地甩开了敌人,令红八军一部前往迎击敌人。黄花市一仗,打得敌人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敌人连红军主力的足迹都未寻到,就吃了个大败仗。
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距今40多年了。那时,年青的工农红军还刚刚建立不久,就给了敌人这样大的威胁。两次围攻长沙,震动中外。那洋铁桶“机枪”,那敌人狼狈的惊恐的形态,现在回忆起来还令人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