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在邵阳地区剿匪的回忆
张兰明

19493月以前,我在晋中军区政治部工作,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3月初奉命随部南下湖南,沿途经太原南郊、石门、郑州和武汉等地,于8月中旬到达长沙。住周南女中待命。95,上级任命我为邵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邹毕兆同志为军分区司令员。并配备一个团和一个连的兵力前往邵阳。从长沙出发,途经宁乡,安化到锡矿山时与国民党残余部队打了一仗,然后于1012到达邵阳市。

邵阳地区是19491010解放的。当时四野、二野有南下解放军20余万集结在邵阳休整。休整后,准备立即南下解放两广及大西南。只留下46军及47军部分主力和地方结合共同剿匪。我们到邵阳后,了解到邵阳地区匪情十分严重。邵阳当地大小土匪和国民党残余武装,共计三万余人。这里的土匪有四大特点:一是政治上极端反动,和当地伪政权,恶势力合二为一,掌握实权,狼狈为奸。二是多系惯匪。当地多系几代为匪,如大土匪头子陈光中,张云卿等即是,他们仗着地理,民情很熟与我军周旋。三是土匪机动灵活。这里土匪多为小股,每股最大不过400余人,但随时可纠集上千人攻击我方要害。而当我军追剿时,他们就化大为小,化匪为民,昼伏夜出,流窜深山,使我军一时很难剿灭。四是这些土匪有一定军事素养。国民党溃逃时,潜伏下来的伪军官兵不少成了匪首和骨干。如大匪首刘建章就是国民党副军长,其余校尉级军官上百人。同时我们还了解到,邵阳地区当时匪患日趋猖狂,公开与我对抗。如纠集匪徒围攻洞口区政府,围攻黄桥区政府,抢劫农园粮库,杀害农会干部,伏击军车,无恶不作。而且威胁群众“报告匪情者杀全家”,“抢了你不准报,杀了不准反”。被匪徒怀疑或不服者,他们残忍透顶,割手指,敲牙齿,挖舌头,用铁钉钉屁股,用刑之毒,前所未有。有的竞开腔破肚挂在树上,以威胁群众,使之不敢与人民政府接近。因此根据以上情况,我们深感匪情严峻。中南局也为此下达指示,“彻底肃清匪特,镇压反革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我们到达邵阳后,立即马不停蹄参加了剿匪战斗。剿匪战斗从194911月起,到1952年初,历时二年多,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从而彻底消灭了邵阳地区的顽匪,支援了大西南的解放和抗美援朝的胜利开展。回忆这段剿匪进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明确省委的指示,作出战略部署。省委根据湖南的匪情,决定划分湘西、湘南剿匪区,成立剿匪指挥部,由指挥部根据匪情形势作出战略部署,彻底消灭匪患。我们邵阳地区属湘南剿匪区,它包括邵阳、衡阳、零陵、郴州四个地区。湘南剿匪总指挥部由占才芳同志(46军军长)任总指挥。省委明确指出邵阳是湘南剿匪的重点区。原因是邵阳的匪特势力特别猖狂。国民党溃逃之际,已经将邵阳、隆回、新化、武岗等6个县的自卫队,改编成“反共救国军”的8个游击队。他们武装齐备,有枪有炮,人枪在5000以上。并以他们为龙首,纠合地方大小土匪武装,共计三万余人,国民党还任命了刘建章(伪军长),陈光中(伪师长)为正副游击司令。他们不断攻击我区,村政权,破坏交通,杀害老百姓,无恶不作。因此要肃清湘南匪患,必须首先打跨这股武装匪特,以利于扫荡整个湘南之土匪。明确形势和省委指示后,我湘南剿总即决定分阶段开展剿匪斗争。

第二,湘南剿匪总指挥部根据匪情的分析,决定分两步走开展湘南的剿匪斗争。

第一步,即开展强大的政治宣传攻势,收缴土匪各类游杂武装。我邵阳军分区及专员公署于19491113发布了联合公报。公布了剿匪8条办法。公告指出,凡属土匪和游杂武装,不论官兵,凡自动缴械自首者,一律从宽处理。凡反动顽抗到底者,则予以坚决彻底消灭。同时在下令他们交出武器投降自首的同时,限期在指定地点集中改编。我们并派出有声望的民主人士做策反劝降工作,部队亦派出代表与其谈判。由于我们动员多方的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50天的努力,争取土匪和游杂武装投降改编工作,取得巨大明显效果。据统计,这个阶段,邵阳全面投降缴械接受整编的各类武装共计约一万余人。初步瓦解了敌人的阵线,有利于我军集中兵力打击顽固的匪特武装。

第二步,湘南剿匪总指挥部根据我区匪情的不断变化,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分三个阶段即①大面积集中打击顽匪,消灭其主力。②直捣土匪深山之老巢,消灭其藏身之根据地。③配合土改,镇反,全面扫清残余之土匪。全面彻底消灭了盘踞在全区的土匪。

第一阶段中,主力部队以158师为主,邵阳军分区4个基干连,和军分区独立15团、16团、17团等部队相配合,从19503月上旬开始向盘踞在龙山、板子山、隆回、新宁、武岗,邵阳边界的几股大的土匪反动武装开展进剿。首先是打击龙山的黄天佑,尹立言两股土匪,抓获匪首黄天佑及国民党反动军官58人,歼敌1000余人,缴获枪支1150支,子弹20余万发。接着围剿板子山的土匪,抓获匪首何畏,歼敌数百人。最后向盘踞在隆、武、新、邵边界的匪特武装主力进剿。先后进行8次大的战斗。共歼敌2600余人,抓获反共救国军副总司令,土匪头子陈光中,俘获匪首和反动军官172人,武器1040件,子弹数万发。这次大面积剿匪历时十余天胜利结束,共计歼匪4000余人,缴获各类武器2400余件,抓获最大匪首陈光中,谢光明等。邵阳军分区,地委向158师及独立团的指战员发来了贺电,祝贺这次剿匪的重大胜利。同时根据群众的要求,对陈光中、谢光明等大匪首进行公审大会,并就地枪毙。当邵阳召开公审大会时,到会群众有3万余人,是历史所罕见。邵阳周边的平江、浏阳、攸县、茶陵、莲花等县都来人参加。群情激愤,纷纷控诉这杀人魔王陈光中的滔天罪行。当看到他公审枪决的应有下场,老百姓人人欢呼称快,感谢共产党铲除了这个杀人魔鬼,让老百姓看到了青天。会后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团结剿匪的斗志。这次大面积重点剿匪有力地打击了匪特的主力,剩下为小股土匪及散匪依然为患。因此剿总对部队驻军进行调整,指挥部人选亦进行更换变动。邵阳剿匪指挥部领导总指挥由曾雍雅同志(136师师长)担任,副总指挥由邹毕兆同志(邵阳军分区司令员)担任,政委由夏如爱同志(邵阳地委书记)担任,战术上采取部队实行分片包干,散驻进剿的方法第二次大面积打击残余土匪。如408团在新宁山区奔袭7次,歼灭6股土匪198人;407团在洞口境内出击50多次,歼灭匪徒700余人,独立17团与县区中队在武岗经历十多次战斗,歼灭土匪100余人枪,408团又在巨口铺再次歼匪100余人。故到19503月,通过分片包干,小型拉网式“散驻剿匪”,共歼灭匪徒1200余人,残余匪徒纷纷逃窜到深山躲藏。至此,全区大面积剿匪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邵阳剿总指挥曾雍雅师长总结这段战绩时说,整个邵阳地区经过两次重大剿匪行动,已基本上完成肃清土匪的任务,但离上级指示要“抓获全部匪首,起尽匪枪,彻底肃清匪患,群众真正发动起来”这个目标尚有差距,故决不能过高估计与满足,需要进一步为完成全面剿匪目标而奋斗。因此在完成第一阶段大面积剿匪任务以后,根据中南局省委的指示,我们迅速进入第二阶段对土匪老巢的重点剿匪斗争。

第二阶段的重点剿匪,是自195044,省军区召开的剿匪工作会议开始的。会议指出中南局指示,目前中南大陆已全部解放,股匪在大部地区基本消灭,要求各地在6月底前肃清全区地匪。因此邵阳地委与军分区召开了会议,分析了全区匪情后,决定划分两种匪区,即重点匪区与一般匪区;并成立两个指挥部,实行重点剿匪。并确定武岗、龙山、板子山为邵阳的重点匪区。指挥重点剿匪的两个指挥部,一个即邵西南工委,由曾雍雅同志(46136师师长)负责,一个即龙板工委,由邹毕兆同志(邵阳军分区司令员)负责。当时,我和钟石,苟光荣等8人被指定为龙板工委委员。龙板工委负责指挥邵阳县、新化县、隆回县及龙山、板子山的剿匪工作。同时对重点地区专门设立了龙山,板子山剿匪指挥所。这时我龙板进剿的主力部队有136408团,137411团,军分区独立15团、16团及三个县的区中队。他们立即进入了战斗准备。与此同时,邵阳地委及军分区发布了联字号第五号命令,要求对重点匪区开展重点打击。而46军军长占才芳同志亦于4月中旬来到龙板山区视察剿匪工作。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作出了重要指示。向指战员们指出,龙板山区之所以成为重点匪区是由于以下三点情况决定的。第一,龙山,板子山这两个山区是土匪的老巢,匪民结合,地主恶霸70%都通匪。第二,这里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因为这里属雪峰山的支脉,三县交界处,方圆几百里,山高林密,岩洞众多,古来即土匪安营扎寨藏身之地。而龙山更处于湘黔桂的公路要道旁,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三,更重要的是我军前段剿匪的重大打击,使众多顽固匪首及特务纷纷逃入龙山,板子山。如特务头子载旭及大匪首张云卿即潜回山区,继续组织“反共救国军”网罗残匪达数千人,要搞敌后游击队,继续与我抗争。因此匪情严重,不可轻敌。邹毕兆司令员根据占才芳军长的指示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的作战要求。主要是三点:①部队实行工作部队化,军政合一,以部队为主。部队以排为主,做到村村有兵,村村有工作组,军民结合清匪反霸,使匪无藏身之地。②实行散驻剿匪,驻剿与追剿相结合,对逃匪不彻底全歼决不停止。③深入发动群众,军事进驻要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使匪徒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以彻底挖尽匪根。这次会议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的昂扬斗志,决心挺进龙山,板子山投入到摧毁土匪老巢,彻底挖尽匪根的战斗中去。会后,1950420136408团及独立团进入板子山区剿匪;137411团进入龙山区剿匪。部队下去后,按照上级指示,以排为单位与地方干部工作组共驻一起。白天部队出发剿匪,工作组随即下村入户发动群众,夜晚则互通情况,研究剿匪方案。部队因此而耳聪目明,地方干部与群众,有部队作实力后盾,也充满信心参加战斗。同时采取各区乡成立情报站,充分掌握匪情动向,使之无处逃遁。并组织武装小分队护送龙山地区过往旅客及干部的安全往返。这些措施对匪徒均起了威慑作用。由于我军掌握匪情准确,追剿匪徒不畏山高林密,不论几千米之高山,是无山不上,无洞不搜,使被剿匪徒下不了山,吃不上饭,逃不出去。土匪说到处是解放军,动都不敢动,饿得没办法,不投降不行。因此很多小股土匪被迫纷纷投降。大匪首张云卿带领其2000余匪兵,被我追缴歼灭,连贴身警卫都被打死,仅剩他一人惊恐万状,逃回家乡。由于我们实行五户连保的办法,老百姓发现他后,立即向我军检举,我独立15团及时赶到,并包围了他躲藏之山洞,由于拒不投降,老百姓就用烟薰火烧逼他出来,仍无动静,最后被我军击毙洞中。当周围群众听说打死了张云卿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亲自跑来查看,群众说他口内有金牙,后脑有一圈白毛,待查看属实,才真正舒了口气。人人欢呼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老百姓说这个杀人魔王,对老百姓无恶不作,开膛破肚,杀人无数,一个村的民房他都可以放火烧光,今天终于落得应有的报应和下场。老百姓欢呼说:“杀了张云卿,天下得太平”,“杀了张云卿,过个太平年”。又如411团获悉匪首胡少初等藏身在龙山边境处,他们用快速奔袭的方式,每小时强行军27里,简直是跑步前进把匪首等抓获。土匪说解放军真像是天兵天将,从天而降,躲都来不及躲。

19504205月底,龙板山区的剿匪基本结束,并且取得了辉煌战果。共歼灭匪徒6000余人,缴获武器2700余支,土匪基本肃清。另外其他武岗等重点剿匪区,我们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到19506月,全区共歼灭匪徒3万余人,整个地区剿匪基本结束。这时,乡村政权已普遍建立,土改工作也已全面铺开,社会秩序已基本安定,形势是一片大好。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土改深入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暴发,少量残余及潜伏之匪特又开始活动,他们先后在邵阳、隆回、新宁、武岗等县发动18起暴乱,影响很大。为此我们进入第三阶段,全面肃清残匪。

第三阶段中,邵阳地委于1218下达命令,指定成立邵阳地区清匪肃特委员会,各县则成立县清匪肃特委员会,并有公安局,县大部队和独立团参加,各区,村也均设委员会统一领导,专门负责清匪肃特工作。并明确指出,这次清匪肃特的基本方针是“捉光匪首,挖尽匪枪,及时破获反革命活动并严厉镇压”。要求采取“杀一批,关一批,管制一批”的方法,有效地,彻底地消灭反革命势力,以保卫土改,巩固政权。地委并指定由赵荫华同志(地委副书记)任清匪肃特委员会主任,下设5名委员,我、胡立信、魏国元、张天和及刘金平同志任委员,统一领导全地区的清匪肃特工作。因此,自195012月起,全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清匪肃特群众运动。我们首先抓的是思想发动工作,明确前段剿匪工作取得了巨大胜利。但也要看到有少数罪大恶极的土匪逃跑尚未抓获,地主恶霸及潜伏的匪特也不会坐以待毙。必须彻底将这些反动骨干彻底打跨,才能从根本上肃清匪患。因此,要求广大群众人人起来投入到这场清匪肃特运动中去。由于思想发动充分,提高了广大干群的高度觉悟,因此在全区抓捕匪首,起尽匪枪,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使反革命分子纷纷落入法网,从而保证了土改的胜利进行和抗美援朝战斗的全面展开,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重大革命任务。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