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回忆五四前后的向警予同志
刘昂

  向警予同志是湖南省溆浦县人,生于1895年。警予同志在青少年时代就已深受爱国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追求新知识,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她是当时湖南学生爱国运动中的活跃分子和领导骨干。

  我认识警予同志,是在我舅舅蔡和森同志的家里。我1岁多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和我受刘家虐待,因此,舅舅亲自把我拖回蔡家。从此,我们母女就一直和外婆、舅舅在一起生活,舅舅家也就是我的家了。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毛主席与和森同志是最要好的同志和朋友,志同道合,往来密切,常来我家同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等同志讨论救国的真理。毛主席那时经常穿一身灰色长衫,手里拿一卷报纸。一见到毛主席来,我就跟着母亲喊“润之先生来了!”在毛主席的倡导和组织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1918年4月18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罗学瓒、陈昌等13人,在我们家开了新民学会的成立会,会上通过了毛泽东同志起草的章程。这天是星期天,他们在我们家吃的午饭。

  警予同志和蔡畅同志是长沙周南女校的同学,她们都是新民学会的女会员。当时“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支配着整个社会,但是警予同志和周南女校的少数进步师生,敢于冲破旧制度的束缚,毅然加入了新民学会。毛主席曾在周南女校召开全体会员大会,欢迎女会员。警予同志有时也到我家来,和毛主席、蔡和森同志一起研究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大事,寻求革命的真理。她和毛主席、蔡和森等同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警予同志与和森等同志一样,是毛主席早期革命话动的战友。

  1918年秋,毛主席与蔡和森同志一起。利用法国在中国招收劳工的机会,组织了一部分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和大批的进步青年,到法国去勤工俭学,以便学习西方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用来指导本国的革命运动。警予同志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响应,从溆浦赶到长沙,和蔡畅同志一起,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1919年秋,警予同志就同蔡畅同志和我的年已54岁的外婆葛健豪等,动身去上海。在这里,警予同志和刚从北京赶来同他们一道赴法的和森同志重逢。她迫不及待地了解北京的新思潮,同时也向和森同志畅叙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时赴法的旅费不足,我外婆设法向亲戚借了些旅费。这样,就在这年的11月,警予同志与和森、蔡畅、外婆等人乘坐邮船的四等舱去了法国。我外婆是个年逾半百的老人,头发已经花白,但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还不辞万里,远涉重洋,和儿女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当“老学生”,这种革命热情,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震动。

  在漫长的旅途中,警予同志与和森同志常在一起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畅谈远大的理想。他们志同道合,互相爱慕。在当时的中国,自由恋爱是被看成伤风败俗的。但警予同志却毫无顾忌,公开了他们的爱情。他们写诗的题目就是:“向上同盟”,表明在革命征途中,要互勉共进。1920年6月,警予同志与和森同志在法国蒙达尼结婚。我从他们的结婚照片上看到,他们两人肩并肩地坐着,共同捧着一本打开的《资本论》,这是警予同志最爱读的马列主义著作之一。这张照片表明,他们的结合是建立在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的。向蔡结合,使远在国内的毛泽东同志非常高兴,立即去信,表示坚决赞同“向蔡同盟”,认为他们用实际行动冲破了旧的封建婚姻制度,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

  警予同志到了法国,在蒙达尼女子公学补习法文,并先后在树胶厂、纺织厂做工。在学习上,她一直非常勤奋,有着坚强的毅力。面对着陌生的法文,她不停地翻阅字典,一字一句查出原意。虽然学习是那样困难,但只要找到一本在国内所读不到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她就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到法国后的短短几个月里,她就基本上掌握了法语,读完了法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她为革命刻苦学习,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以至“煎伤太过”,几乎“不能支持”。就是这样,她还感到“心潮起落,不止百丈”,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1920年6月2日清晨,警予同志给在国内的毛泽东同志写信说:“此后驾飞艇以追,犹恐不及;而精力有限,更不足以餍予之所欲,奈何?计惟努力求之耳!数年后,或有以报同志。”

  向警予同志不仅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著作,而且殷切希望国内有更多的人到法国去接触革命思潮。她写信给国内的新民学会的朋友,要求多组织些有思想、有抱负、头脑清晰的女青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她说:“无论如何,耳目接触,总比在国内好一点。”她是千方百计地想为中国革命多培养一些人才。警予同志的这个想法,得到毛主席的赞同和支持。警予、和森同志对我和我母亲也非常关心。他们到法国后不久,即分别写信给国内新民学会的朋友,要求他们去法国时,携带我母亲和我同去;如果我母亲不能去,也要设法带我出去。可惜,因为一直筹不到旅费没有去成。

  向警予同志对于毛主席一向是很崇敬的。早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前,毛主席就开始了自己的革命活动,积极地组织革命团体和宣传革命思想。毛主席创办的新民学会,对于传播马列主义,领导湖南人民革命斗争,起了极大的作用,为党的成立作了重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毛主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代表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因此,在当时,毛主席在他的同志和战友中就享有很高的威望。和森、警予同志都非常敬佩毛主席。

  警予、和森同志于1920年初到达法国后,精心研究各种主义、思潮,研究世界大势,特别注意研究俄国革命的情况。和森同志曾把他们学习研究的情况,写信告诉毛主席,并说:“警予等皆同”。警予同志殷切地希望毛泽东同志常给她指教。她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和思想写信报告毛主席,诚恳地要求毛主席“公暇,幸时赐教言”。警予同志还写信给国内的朋友,要他们常向毛主席请教,并且要她的朋友再介绍一些友人和溆浦学堂的师生认识毛主席,以便得到毛主席的教导。1920年4月,警予同志给她的侄女写信说:“现在正是掀天揭地社会大革命的时代,正需要一班有志青年实际从事。世界潮流社会问题都可于报章杂志中求之,有志做改造社会的人不可不注意浏览。毛泽东、陶毅这一流先生们,是我的同志,是改造社会的健将,我望你常在他们跟前请教!”这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方法。”警予同志要她的侄女为革命努力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她的侄女找毛主席这样的好老师请教。毛主席也给警予同志写信,共同研究“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问题。1920年11月25日,毛主席在给警予同志的信中说,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毛主席所说的“另辟道路”,就是指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当时在留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中,以和森同志为首包括警予同志的一派,主张旗帜鲜明地成立共产党,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实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同主张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改良主义的另一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双方都写了详细的信给毛主席,请他表示意见。和森同志在给毛主席的信中坚决表示,中国将有自己的“十月革命”,“我愿你准备做俄国的十月革命”。警予同志完全赞同和森同志的思想。她1920年8月15日在巴黎给《少年中国》写的一篇长文中提出:“将来社会的经济能否实现共产?固尚有待于研究,然而总是朝着这方面走,是可以相信的。”还说:“我们翘首而望,固然是夜气沉沉,然而苏维埃的政治不产生于英美德法,而独产生于极端专制极端黑暗的俄罗斯,这不是过度压抑的反应么?我们虽处于寂寞荒凉,晦盲否塞的境遇里,一面要与现状奋斗,一面又要创造未来,本来不是容易事。然而精神所到,何事不成”。毛主席于1920年12月1日给和森同志和在法诸会友复了一封长信,明确表示坚决赞同和森同志的主张,反对走改良主义的道路。周恩来同志到了法国后,警予同志积极参加了恩来同志领导的革命斗争,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

  毛主席对蔡、向二人在法国的活动,也给予很高的评价。1936年,毛主席在同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就明确指出,当时留法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也组织了共产党,几乎是和在中国国内的组织同时开始的。那里的党的发起人中有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发起人中唯一的中国女子)等。

  1922年,警予同志回国后,曾到长沙住在她哥哥家里。当时毛主席也正好在长沙,曾几次前去看望警予同志,和她一起研究怎样运用马列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有时还有一些革命青年在那里听毛主席讲话。1923年至1924年,有一段时间,警予、和森同志和毛主席、杨开慧同志在上海,住在一起,象一家人那样,共同生活。毛主席和杨开慧同志都称她为“大嫂”。在党的三大前后,毛主席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张国焘表示反对,党内有些同志思想也不太通。警予同志坚决站在毛主席一边,完全支持毛主席的主张,还向那些思想不通的同志做工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警予同志和毛主席在上海一起工作期间,进一步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