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关于南岳游干班的一些情况
薛子正

  1937年底,我党建议国民党当局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在武汉珞珈山办过一期时间很短的训练班,请周恩来、叶剑英和叶挺等前去讲授游击战问题。引起了训练班中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很大兴趣,使他们了解到除正规战外还有个游击战。蒋介石还想让周恩来主办一个象黄埔军校那样的学校。

  1938年10月武汉撤退前夕,朱德总司令又以共产党代表的身份,到武汉专门向蒋介石提出关于建立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建议。蒋介石亦表示同意,并要求共产党派教官。武汉撤退后,周恩来和叶剑英分别做李宗仁、白崇禧及军训部次长刘斐等人的工作。游击干部训练班开始准备设在长沙,因长沙大火,又准备办在衡阳,又因衡阳是交通枢纽,日机轰炸很厉害,最后决定在衡阳南岳镇开办,定名为“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开始筹建时,蒋介石便打电报给我党中央,要求派干部来南岳训练班教游击战。党中央经研究,决定从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撤退的人员中选派部分同志,由叶剑英同志率领到南岳参加筹办训练班的工作。

  我党派到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担任教官的有叶剑英、李涛、边章伍、薛子正、吴奚如、李伯崇,派去的工作人员有速记员谢正平(李涛的爱人)、陈宛文(边章伍的爱人)、李蕴玉、负责电台工作的刘澄清、负责生活管理的徐天宝,还有一个姓薛的炊事员,另外配备了一个武装班。共30多人,组成中共代表团。我们住在南岳镇南面的“桔盈圃”里,这里原是地主的住宅,有十几间房子,前面是水塘,周围有土墙。

  1939年2月,南岳游干班正式开学,蒋介石任主任,白崇禧、陈诚任副主任,汤恩伯任教育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白崇禧、陈诚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国共两党合作共办了三期。第一期从2月至5月共办了三个多月时间,原拟设六个队,后增加两个队共八个队,约一千多人。训练班开课后,我党派去的六个教官的分工是:叶剑英、边章伍、李伯崇、薛子正教游击战术;李涛、吴奚如教游击战争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课程讲我党的抗日主张、《论持久战》和如何做群众工作等。各自编写讲义,写好后再具体讨论,然后交班本部付印。我们六个教官除李涛、边章伍在延安红军大学任过教官,有教学经验外,我和李伯崇、吴奚如都是初次执教,没有教学经验,叶剑英同志便手把手地教我们。他说,讲课不要慌,要充分准备好教材,熟悉教材,然后拟个提纲,千万不要死背。当教员要面向学生,不要光看讲义,讲课要自然。他认真地审阅我们撰写的教材和讲义。并耐心地修改。几乎每天晚上,我们都要集体备课,试讲次日的课程,叶剑英亲自审查、指导。他还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把写好的教材给我们看,征求我们的意见。他还经常教育我们:你们是共产党的干部,担负的课程只能讲好,不能讲坏。我们代表团的每一个成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不能给党丢脸。

  叶剑英同志虽然工作繁忙,但仍给学员们讲课,不仅讲游击战术,还讲政治课。听他讲课的人很多,有时多达二、三千人,课堂容纳不下,就在广场上讲大课。听课的不仅有训练班的学员,还有驻衡阳部队的官佐,就连长沙、湘潭等地驻军中的一些将领和中下级军官都赶来听课。

  1939年4月,周恩来同志视察江南新四军回到衡阳,十八、十九日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作了题为《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的报告。他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讲起,将中日双方政略和战略的演变及其发展、前途和特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他还用新四军同日军作战的战例,具体阐明了如何以弱胜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道理。

  1939年的夏秋之交,周恩来从重庆回延安,跌伤了手,去苏联治疗,党中央调叶剑英回重庆,协助董老主持中共南方局的工作。叶剑英同志离开南岳游干班后,由李涛担任工作组组长和中共代表团团长。

  1939年底,我们利用训练班放假的机会,到重庆中共南方局向叶剑英同志汇报工作,请示下一步怎么办?是否还继续参加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工作?叶剑英同志又请示党中央。党中央认为,国民党虽然和我们有矛盾,但国共关系还不会一下子彻底破裂,仍让我们回南岳,继续参加办第三期训练班。这一期训练班由于日机轰炸很凶,在南岳办不下去了,就迁到湖南祁阳县。第三期训练班结束后,于1940年上半年,我和边章伍同志经衡阳、宜昌到重庆,其余同志由李涛率领带上电台经桂林再到重庆,至此,我们全部离开了训练班。回到重庆后,我们几位教官参加了南方局军事组的工作。

  我们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时间虽短,但我们言传身教,对学员影响很大,与不少入交上了朋友。第一期学员毕业回部队后成了我们工作的基础,有的到重庆办事处找时剑英同志和我们这些教官,讲他们离开训练班后的情况;有的学员主动要求我们派干部到他们所管辖的部队去工作;有的经常给我们反映国民党方面的军政情况。

  我们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工作时,经常带学员进行野外训练,纪律严明,每到一地,就把周围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走时借了老百姓的东西通通归还,损坏东西照价赔偿,把借用老乡的铺板、垫草以及家具摆得整整齐齐,很得群众称赞。

  我们代表团驻地里栽满了桔子树,树上掉了桔子,我们拣起来交还给管园子的老乡。附近鱼塘养了不少的鱼,我们也从不钓一条鱼吃。我们的女同志穿戴和男同志一样,从不特殊。这些在当地老百姓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