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部门反映,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施正可曾于1927年在岳阳见到并护送过毛泽东。为核实并考证这一史实,岳阳市委史志办的几位同志专程赴武昌采访了施正可。
施正可,原名施铠,岳阳市云溪区人,1914年出生。在施正可家中,施正可回忆起他当年见到毛泽东的情况:
“我的父亲施中谷,1894年生,小毛泽东1岁,与毛泽东是湖南一师同届同学。因另一位云溪老乡李文明与毛泽东为同班同学,因此父亲得以与毛泽东交往,且关系不错。父亲考入湖南公立政法学堂后,曾与毛泽东主办过长沙文化书社。
当时,在家经常听父亲谈起毛泽东,父亲称他为咏芝。家里还有毛咏芝的书和一本日记。日记是用一师的笔记本写的。这本日记后在我岳父李世杰处见到过,后又转到我的老师曾福康处。因避免被当局发现,封面被扯掉,折放在夹页内,封面上书有毛泽东三字。抗战开始时,我还见到过这本日记。据说解放后土改时,日记被当时的云溪图书馆没收,不知是否还在?
1927年2月,父亲在武汉国民政府司法部工作时,曾带我顺道到武昌督府堤农讲所看望毛泽东,父亲叫我喊咏伯。毛泽东请我们父子俩在青龙巷一名叫味必居的馆子里吃包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宁汉合流后,父亲到岳阳县法院当地方检查官。当时,我在学道岭下的教会学校崇贞小学读书。此时,国共分裂。毛泽东因公路过岳阳,住天岳山街万国红十字会岳阳分会(今金家岭巷口对面处)会长李若谷家。李若谷叫我去通知父亲,说毛咏芝要见他一面。第二天,毛泽东要走。他不敢在岳阳乘车,也不敢公开露面,因为到处贴着通缉毛泽东的通缉令。父亲和李若谷不敢送,叫我送毛泽东由偏僻小巷从吕仙亭沿铁道走到南津港。我还记得当时毛泽东穿一身长衫。到南津港后,毛泽东便叫我不要送了。后来他到什么地方去,我就不知道了。这件事我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1973年4月4日,毛泽东主席曾派人来我当时工作单位华中农学院垂询我的情况。”
根据现已披露的资料,毛泽东在1927年曾五次往返武汉与长沙间,其中四次有机会有时间途经岳阳。
如施正可所说成立,毛泽东应是在1927年6月中旬,从武汉回长沙时路经岳阳,并在此住宿一晚较为可信。那么施正可也就成为毛泽东到岳阳的唯一一位见过毛泽东的仍然健在的历史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