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前后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武汉成为革命中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在武汉成立分校(后改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为适应大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妇女中培养军事、政治工作的人才及妇女运动骨干,武汉军校首次创办了女生队,先后招女生约210名。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培育下诞生成长的第一批女兵。
这第一批女兵的诞生,曾经历了一番斗争。中国共产党优秀领导人恽代英和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力主招女生。而国民党右派竭力反对,说什么:“女子只能在闺房挑花刺绣,如今让她们背长枪,穿草鞋,那是极礼教之钜变。”恽代英却对女生队寄予无限希望,他说:女生队将“是妇女解放的先锋和榜样”。因潮流所向,女生队终于光荣诞生。
1927年底,各地追求革命的热血女青年纷纷赶到武汉,她们满腔热情,千方百计要求进入军校。山东的刘辉(后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因年小不合录取要求,便将头发剃光,以示非入军校不可的决心。湖南的一个女生恐体重不合格,在检查身体时,怀揣书本,手持大雨伞以增加重量。一个山西女生抱着孩子来入军校,轰动一时。如何安排孩子呢?听说天主教堂可以收养,她去那里后,神父说:“孩子可以收下,但再不属于你,而是属于上帝了。”她想:母亲参加革命军,孩子却送给“上帝”,哪有这样的道理。她抱着孩子扭头就走。以后终于把孩子寄养在一个拉人力车的工人家中,自己全部身心投入军校的学习。
女生中有穷苦的学生,也有小康人家的女孩子,还有殷富世家的小姐,大都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一般在二十岁上下,个别年岁稍大。她们中有姐妹俩、姑嫂俩,还有母女俩。
不少人在来军校前就已经受过群众运动的锻炼,有过相当的革命斗争经历。如著名的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早在1923年便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来军校前组织了家乡四川宜宾的妇女解放协会,参加过学联工作。从上海来的女生,多半都受过“五卅”运动的洗礼。来自湖南的胡筠,在著名的平江煤油案中,为禁止洋油上岸被军阀部队打伤了脚。有一部分人是在北伐军攻克自己的家乡前后,便参加了筹建妇协、办妇女识字班,组织召开妇代会等工作。女烈士游曦来军校前是四川重庆市妇联的宣传部主任。女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逃避封建婚约,抗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来,她们是反封建的英勇战士。在女生队宿舍门前大幅对联上写着:“斧钺纲常”,斩钉截铁地表示了女生队向“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宣战的决心。
女生队设有队长和副队长,负责全队的军事训练,还有三位女指导员负责全队的政治、思想等工作。女生队中的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队里成立了中共党支部,负责领导女生队的各项工作。支部要求党员根据国共合作的环境做好工作,在队里起模范带头作用。恽代英同志担任军校常委和政治总教官,是军校的实际负责人。他很关怀女生,对女生队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除亲临指导外,还常派联络员到女生队。1927年5月左右,党派陈毅同志到军校任中共党委书记。他也到女生队传达党的指示、决议,协助开展党的工作。军校党的力量坚强,正如当时在党内负责军事工作的聂荣臻同志所说:军校“完全在我们党的领导之下”。
1927年2月12日军校举行了开学典礼。出席典礼的有宋庆龄、代校长邓演达(后为军校常委)以及吴玉章、董必武等。会后举行阅兵,女生们个个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地走过检阅台。开学典礼后,女生们心情异常激动,争相倾诉自己的感受和抱负,她们为已经开始投入崭新、紧张的军政训练生活而振奋不已。
军事训练和军事生活
女生们脱下了花袄,穿上灰军装,腰扎皮带,打着绑腿。每天拂晓,起床号吹响,十分钟内梳洗整理完毕,到操场跑步。早春天气仍很寒冷,但女生们常跑得满头大汗,尤其是那些缠过足的女生,虽已放足,仍常落在队伍后面,但她们顽强刻苦地磨练自己,不久也都跟上了队伍。军校的军事课和政治课并重。女生队的军事课除在课堂上听讲《步兵操典》、《射击教范》、《军中勤务令》外,还进行各种操练,并学习指挥作战的本领。经过三个月入伍期训练,学校给她们发了枪,不久即出发去野外进行实战演习。她们手持笨重的长枪,奔跑在崎岖的山道上,喊着:“冲呀!”“杀呀!”累得气喘吁吁,当她们想到不久以后能拿枪同军阀、帝国主义拼杀时,就不顾一切,苦练杀敌本领。
女生队的日常生活也都是军事化。纪律要求甚严。每日清晨要进行内务检查。床单要求平整,被子要按规定尺寸叠得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吃饭要在同一时间内吃完;睡觉时,衣、帽、鞋等都要放在规定的地方;熄灯号一吹响,便须立即睡觉。这种严格的军事生活,开始有些人是不习惯的,经过一个时期的锤炼,女生们适应了这一切,一改柔弱的女儿态,不少人炼成了强壮的身体,学得了一些军事技能,为实际参加艰苦的武装斗争打下了基础。
政治教育与实际斗争
女生队的政治课内容很丰富。除《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外,还由李达给她们讲《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许德衍讲《社会主义史》,沈雁冰讲《妇女解放运动》等。恽代英则除了给她们讲工农运动、学生运动的有关课程外,还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共产党的作用,北伐战争的形势以及马列主义基本知识。他旁征博引,精辟地宣传革命道理,深得学生们的爱戴,给予女生们的影响至为深远。女生们在军校还听到过周恩来、瞿秋白、陈潭秋、郭沫若等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女兵,受到了共产国际的注意。苏联顾问鲍罗廷来军校演讲时专门和女生们合影。1927年3月5日她们又应斯大林的要求,拍了集体像寄往苏联。
这时期,一方面是工农群众运动日益高涨,另一方面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步步加紧。武汉军校针锋相对,站在反蒋斗争的前列。军校中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学生纷纷对蒋介石进行口诛笔伐。女生们奋笔疾书。她们旗帜鲜明地写道:“总司令(指蒋介石)不革命,我们就要弹劾他!”“总司令反革命,我们就枪口对他瞄准!”
“四•一二”蒋介石在上海发动血腥大屠杀,武汉顿时成了愤怒的海洋,到处是讨蒋的吼声。女生们立即参加了武汉群众的游行示威。大家高呼“打倒新军阀蒋介石!”的口号。4月23日黄埔军校各期学生在武昌召开了30万人的讨蒋大会,女生们踊跃参加,荷枪在场内巡逻、警戒。
讨伐夏斗寅
1927年5月中旬夏斗寅叛变,打到离武汉不远的纸坊。为保卫北伐胜利果实,武汉军校大多数学生和部分农讲所学员编为中央独立师,恽代英任师党代表,在二十四师师长叶挺统率下,投入反击夏斗寅叛军的战斗。女生们誓言要在武汉被反革命包围的严重局势下,与男生并肩战斗,努力杀出一条血路。她们斗志昂扬,大多数被批准上前线,少数病号多次找领导苦苦求战,那时患病住院的赵一曼得信后立即赶回女生队;有的经三番五次要求终于被允许参加战斗。出发前,湖北省妇女部、省妇协赠她们红线缎旗两面,上书“杀尽敌人”、“革命前锋”。省妇女部长、省妇协宣传部长先后向女生们讲了话。女生队代表致答词说:“我们从军的目的,即是抱的牺牲主义。现在上前线去与敌人血肉相搏,正是我们的目的,正是我们完成使命的时期,愿以滴滴鲜血与性命去换取胜利,不杀尽敌人,誓不回武汉见革命民众!”
1927年5月19日叶挺率“铁军”和独立师与敌人激战于纸坊。女生队开到土地堂前沿,立即投入忘我的救伤工作,同时担任守卫、巡逻等任务,严密监视敌人的再犯。在两夜一天的坚守中,一个女生就是一个真正的战士。此后女生们又被编为宣传队、救护队、慰劳队和调查小组,为战斗的胜利做了大量工作。她们和男生一样披星戴月,爬山越岭,在烈日暴晒下急行军。脚上起了血泡,皮肤晒脱了皮;渴了,捧池塘和田里的水喝,饿了,以麦粑充饥;晚上睡在草地或牛棚里,蚊子成群叮咬,鸡屎牛粪熏人。艰苦的战争生活,没有使她们退缩,这批出生大中城市,从学校到战场的女生,锻炼得更坚强了。
在有些地方群众因受反动宣传,不敢接近革命军。宣传队女生便先唱歌或演双簧、唱京戏来吸引群众。当群众围拢时,她们便开始宣传革命道理。女生们还结合老百姓受压迫受剥削的实际情况自编自演活报剧。老百姓看后说:“演得真好!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事”。女生们还和男生一起帮助地方整顿和重建妇协、农协等群众团体,发动群众斗争土豪劣绅,镇压反革命。在新堤这个地方,女生们每日外出宣传,夜晚还举行化装演出,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人民见她们纪律严明,待人非常和气,不禁赞叹道:“自盘古以来,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好军队!”女生们还在行军途中调查当地妇协情况,宣传妇女解放、剪发、放足。有些妇女经她们宣传后坚决要求跟她们去当女兵。
女兵所到之处,群众经常好奇而又亲切地围在她们身旁。有的称她们是“女先生”、“女官长”;有的称她们是“女司令”。老婆婆惊叹道:“我活了这样大年岁,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大脚板,没有头发(指短发),穿兵衣的女人!”中年妇女爱怜地说:“象你们这样年轻俊秀的姑娘在战场上被打死了,多可惜!”女兵们慷慨地回答:“为革命和百姓利益而死,是光荣的事呀!”
继续战斗
6月底女生们凯旋回武汉,不久,形势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7月上旬的一天,在一次有军校学生参加的大会上,汪精卫剥掉“左派”的伪装,满脸杀气,指责共产党。听到他的反共叫嚣,军校的学生既紧张又愤怒,有些女生不禁低声骂起来,有的气哭了,许多女生不等散会就愤然离开会场。不久,汪蒋合流,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扼杀了。
在此形势下,女生队提前毕业,恽代英召开军校共产党员大会,号召大家准备斗争。并要求军校每一个学生分散后“就是一粒革命种子,不论撒在什么地方,就在那里发芽、开花、结果。”
离校前的那天晚上,天空只有几颗星星,大家集合在每天操练的草坪上,依依惜别,歌声悲壮,怒火满腔。在这乌云翻滚的时候,女生队多数人迎着暴风雨踏上新的战斗征程。陈觉吾等近三十名女生参加了南昌起义军,她们分别担任机要交通、宣传、赴火线抢救伤员等工作。在南昌起义后两个多月的行军作战中,女兵中无人叫苦、无人掉队。周恩来同志对她们这种革命精神极为赞扬。他说:女将们,你们这一路上表现不错,看得出你们能够和男同志同样过严格的军事生活,将来也能够和男同志一样担负重要的革命工作,等到我们打到广东,站住了脚后,派你们到苏联去专攻军事,继续深造……。这一席话,极大地鼓舞了女兵们。另一部分女兵如刘辉、郑梅仙等则加入军校改编成的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不少女生牺牲于珠江边的长堤。游曦带领一个女兵班,英勇作战,坚持三天三夜,最后壮烈牺牲。她和邱继文、李蕴瑞、邓苏等女烈士被敌人将衣裤剥光,用鲜血在她们身上写着“女共产党员”几个大字,在天字码头“示众”。女生廖德璋等数十人也辗转到了广州,参加了救护起义军伤员的工作。她们当中有的还担负了运输武器弹药、刺探敌情的任务。广州起义后郑梅仙、廖德璋等二十多人又参加了海陆丰的战斗。
有些女生回到家乡后参加了当地创建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工作。胡筠回家乡后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宣传革命,老百姓盛赞她是读了“共产主义大学回来了!”她在家多武装农民,组织秋收暴动,创建游击队,曾担任“中国工农革命军平(江)湘(阴)岳(阳)纵队”特务大队的党代表。敌人一听说“胡筠部队”就胆战心惊,重金悬赏买她的首级。后来她率领游击队转战在湘鄂赣边区,为湘鄂赣省委的领导骨干之一。
有的女生回到家乡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参加组建党的县委和领导秋收起义,表现勇敢坚强。有些女生是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女红军。女生队涌现了一些善于指挥作战的女将。英勇牺牲于抗日前线的著名女英雄赵一曼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还有些同志组织游击队或带领女兵队伍屡建战功。有些女生在白色恐怖下在党的机关当交通,有的到工厂发动女工罢工;有的被敌人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有的坚贞不屈,牺牲于敌人的刑场,如陈觉吾等同志。
大浪淘沙,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女生队中也有少数人以后堕落了,走上了歧途。个别的人甚至成了叛徒。但多数同志在革命的征途上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她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力量。现在女生队还有二十多位老战士健在,她们正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四化建设继续努力奋斗。
英雄的女生队是中国妇女的光荣和骄傲。她们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正如徐向前同志所指出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是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支坚强队伍,妇女解放运动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