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为纪念刘少奇湖南农村蹲点调查30周年,长沙市和宁乡县党政领导、党电办负责人,当年陪同调查的老干部和被调查的农村代表30多人在刘少奇纪念馆举行座谈会,并举办了书画展览。
座谈会开得很活跃。大家认为:刘少奇回湖南农村蹲点调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果断地纠正了一些“左”的问题,尤其是解散食堂,安排社员的粮食和住房,放宽农村经济政策等,深得民心。同时这次调查掌握了丰富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为后来党的七千人大会制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产生了直接影响。
当年,身为党中央副主席和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带着《60条(草案)》反复征求意见,反复解剖典型,鞠躬请人讲真话,这种深入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减少决策失误的工作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原县委副书记何长友说得很深刻:近年来,我们为什么又犯急于求成的错误?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是什么?要靠调查研究才能搞清楚。现在有的干部,整天埋在文山会海里。情况不明胆子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总是借口忙,蹲不下去。即使下去,也是走马观花,甚至还陶醉在宴会和赞扬声中。其实,你再忙还忙得过当国家主席的?关键是怕苦怕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
为群众办实事,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是刘少奇在这次调查中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老县长牛玉祥说,当年刘主席拉着我的手说:“你当县长的是父母官,要为群众办事啊!”当时最大的事就是带领大家战胜困难,度过难关。如何关心群众?有的人认为,关心群众就是给钱给粮。可当年刘主席一有带钱,二有带粮,只带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了党的关怀,群众一下子就发动起来了,困难也很快就克服了。朱老的话的确发人深省。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我们要走出困境,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二是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三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刘少奇处处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出现,勇于进行自我批评。原花明楼区委书记黄让泉讲得很直率:国家主席40年才回家一次,没有一点衣锦还乡的派头,亲属当农民的一直当农民,党犯了错误,他当众作检讨并承担责任。所以他的威望一直高。可现在有的干部,官名不大架子大,级别不高要求高,有了成绩归自己,出了问题推别人,怎么能够获得群众的拥护呢?只要象刘少奇同志那样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就一定能增强党在人民中的威信。
座谈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臧宝山强调,时代虽然不同了,但革命的传统永远不能丢。县委书记王柏林总结说:刘少奇的光辉实践形象地说明,只有落后的工作,没有落后的群众。我们一定要牢记少奇的亲切教导、弘扬少奇的革命精神,努力把少奇的故乡建设得更美好,以优异成绩向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