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爱教基地显魅力 红色精神代代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2010年5月28日,我市在衡东县以罗荣桓元帅故居及纪念馆为现场召开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座谈会。会议下发了《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公布了第一批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37处,其中罗荣桓元帅故居及纪念馆、南岳忠烈祠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蔡伦纪念园、王船山故居、王船山纪念馆、夏明翰故居、欧阳海烈士纪念馆、湘南学联、石鼓书院、中国印山、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毛泽建烈士纪念园、岳屏公园等11处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让广大读者了解37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本情况,现予以刊发,敬请垂注。

  罗荣桓元帅故居及纪念馆

  罗荣桓(1902-1963),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元帅故居及纪念馆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罗帅故居、罗帅铜像广场、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和罗帅办公室、卧室复原陈列室等景点组成。罗帅故居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540平方米;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陈列面积6100平方米,共分为五大部分展出罗帅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历史文献资料。(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南岳衡山境内,是国民党中央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的大型烈士陵园。1939年开始筹建,1943年落成,由祠宇和墓葬区两大部分组成。祠宇分为五进,依次为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安亭战役纪念亭、享堂,享堂为整座祠宇的主体建筑,堂额“忠烈祠”系蒋介石亲书。堂内设有“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东西两侧展出了张自忠、佟麟阁等37位阵亡将领的生平事迹、总理遗嘱及国民党要员的题词。祠宇周围为墓葬区,集体墓有7座,个人墓葬有郑作民、孙民瑾、彭士量等12座。(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岳忠烈祠

  蔡伦(63-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市)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纪念园是纪念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场所,位于耒阳市人民路74号,是耒阳市2001年在原“蔡侯祠”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整个纪念园面积9万多平方米,园内景观主要由主大门、蔡子池、怀圣台、碑廊、手工造纸作坊、六角亭、蔡侯祠、蔡伦墓八大部分组成,有主有次,相得益彰,整体上体现了“弘扬蔡伦文化,缅怀蔡伦功德”的主题思想。

  蔡伦纪念园

  湘南学联纪念馆于1966年建立,是全国唯一的学运纪念馆,陈列了五四运动至大革命时期湘南学生运动和毛泽东在衡阳建立党团组织及湘南学生投身革命的史实。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衡阳,在新民学会的影响下,省学联派人来衡阳联络各学校,发起组织湘南学生联合会。1922年10月至1925年8月,毛泽东同志四次来衡阳指导、开展革命活动,其中两次住湘南学联。当时,湘南学联发动和组织了湘南24个县的革命运动,成为湘南地区革命运动的中心。

  湘南学联纪念馆

  王夫之(1619-1692),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因其晚年居住在衡阳县曲兰乡湘西村石船山附近,学者称“船山先生”。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他努力著书40年,计100余种,4000余卷。代表作有《尚书引义》、《续四书大全说》等。王船山故居湘西草堂,坐落在衡阳县曲兰镇,系王船山1675年间所购置的。屋前匾额有赵朴初亲笔写的“湘西草堂”四字。湘西草堂现珍藏有王船山晚年著书立说稀贵的文献史料和生活起居文物。

  王船山故居

  王船山纪念馆

  王船山纪念馆位于衡阳县船山广场东侧,2002年10月建成开放,滕文生亲笔题写“王船山纪念馆”馆名。馆内正厅耸立着湖南师大美术学院副教授雕塑家陈卓明设计制作的伟大思想家王船山铜像,像高4.5米。一、二楼建四个展厅。一楼两个展厅已布展开放,主展厅为王船山生平与思想陈列展览,副展厅为船山思想书法展览,征集精选全国各地书法家作品共40余件。王船山纪念馆是弘扬船山思想,推进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中外学者及各界群众络绎不绝。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衡阳县礼梓山(今洪市镇礼梓村)人,1928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在汉口余记里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28岁。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组,故居分别设有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和夏家生活复原陈列。生平事迹陈列共展出各个时期的珍贵图片167幅及部分历史文献资料,展示了夏明翰追求真理,为革命献身的光辉人生。生活区陈列共展出珍贵宝物262件。陈列馆内还收集着郭沫若、何叔衡等知名人士为夏明翰撰写的挽联和诗词。

  欧阳海(1940-1963),湖南省桂阳县人。195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1月18日在野营行军途中,为抢救282次列车英勇献身。1967年,为纪念欧阳海烈士的英勇事迹,中共衡东县委、县政府在欧阳海烈士献身地建立了“欧阳海烈士纪念碑”,碑址坐东朝西,中央矗立着10米高的欧阳海烈士推马救列车的塑像。1979年修建欧阳海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内容分为“苦难的童年”、“阳光下成长”、“熔炉中锻造”、“永生的战士”四个部分,其中实物14件,包括董必武、聂荣臻、叶剑英等老一辈同志的题词。

  欧阳海烈士纪念馆

  千年学府——石鼓书院,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书院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公元806-820年,衡阳隐士李宽在山上筑庐“寻真观”,即为石鼓书院雏形。宋至道三年(公元997),衡州郡人李士真修建书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朱熹、邹守益、曾熙等名家贤达纷至书院讲学。书院还培育出王船山、彭玉麟、夏明翰等众多济世之材。

  石鼓书院

  中国印山,位于常宁市庙前镇金龙村。“中国印山”为全国首创,这座山把几千年来的中国玺印图案摩岩于山石上,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包括古代名人名章、现代名人名章,以及历代名言警句印章、历代肖形印章,还有书法石刻作品等。中国印山由中国书法城、中国名人名章城、中国纪念印章城组成“一山三城”。主要按朝代先后分先秦、古代、近代、现代,共计印章4300枚,书法石刻作品700余件,规模达1000亩,堪称“中华一绝”。台湾“诗魔”、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洛夫先生沉醉之余,将中国印山称为“会酿酒的石头”。

  中国印山

  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地处耒阳市神农广场北面、市政府旁。该馆从数千件农具中,筛选数百件珍贵文物,再现了从神农创耒到今天农耕文化的由来和发展,揭示了耒和耒阳与中华始祖神农氏炎帝的渊源关系。馆内有气势恢宏的“千耒墙”,形态逼真的“神农创耒泥塑”,做工别致的“耒阳民居”,珍稀少见的古代农具和部分少数民族的特色农具。游客还可亲自尝试车水、榨油、纺纱、织布、推谷、磨粉等趣味劳动。整个展览构思新颖,形式独特,史料众多,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最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博物馆。

  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

  毛泽建烈士纪念园

  毛泽建(1905-1929),又名毛达湘,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堂妹。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192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在耒阳、衡阳、衡山等地从事游击斗争。1928年3月,在同敌人的一次战斗中,毛泽建同志不幸被捕,1929年8月20日在衡山县城马王庙坪英勇就义。毛泽建烈士纪念园坐落在衡山县城南郊紫巾峰下。毛泽建牺牲后,当地群众秘密将其埋藏于紫巾峰下。新中国成立后,遵照中共湖南省委的有关文件指示,1967年在其原墓的右侧新建毛泽建烈士纪念园。

  岳屏公园

  岳屏公园为衡阳八景之一。在衡阳抗战时期,岳屏公园岳屏山乃攻守双方激烈争夺之高地,它是衡阳人民浴血奋战的见证。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震惊中外,铸就了衡阳抗战名城。1946年12月18日,中国国民政府批准衡阳建为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1947年8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衡阳牺牲的二万余名将士,蒋介石手书“衡阳抗战纪念城”七字,1948年4月在岳屏山顶矗立“衡阳抗战纪念城”碑。1949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在《解放日报》社论中,赞扬“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

  桐梓山革命根据地

  桐梓山革命根据地位于衡南县廖田镇杨合村。1927年5月,中共衡阳县委农运组织部长资歌铗回乡组建武装支队,指派共产党员李育松将何炳林等桐梓山当地贫农发起的秘密组织洪门圈子会,改组为300余人的桐梓山农民游击队。同年11月,以雷发徕为首的水口山工人游击队开赴桐梓山。1928年1月28日,两支队伍汇编为由宋乔生任队长、谢翰文任党代表的桐梓山工农游击队。这支队伍先后参与了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在后来长征的历次战争中,战士们全部壮烈牺牲,以热血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

  谭子山镇工联村

  工联村坐落在衡南县谭子山镇,临322国道,距衡阳市区25公里,总面积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558人。近年来,工联村紧紧围绕建设“工农配套、文明富裕、山水秀丽、社会安康的新工联”这个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10年无治安案件,无民事纠纷,无党员干部违纪,真正是家庭富、村庄美、民风淳、村民乐。富裕文明的工联村,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教材,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岐山森林公园位于衡南县西北部的岐山。岐山古称凤凰山,是我省著名佛教圣地之一,古迹和传说很多,主要有“万寿仁瑞寺”、“千人饭锅”、“仙人船”、“仙人桥”、“仙鹤岭”、“普洞塔”、“高普自然石像”等。历史故事“曾国荃进香”、“春风老爷抗清”则把历史和岐山盛衰联系在一起。神话传说“神蛙朝天”、“白竹仙子”、“尖嘴鲶鱼兆太平”则反映和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公园内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树枝挺拔、枝繁叶茂,四时不改浓绿,鸟语虫鸣,溪水潺潺,炎夏凉爽,严冬温暖,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岐山森林公园

  王氏宗祠位于衡南县栗江镇大渔村,始建于北宋嘉裕六年(1061年),时称崇本堂,是我省保护规模最大、最完整、最具南方典型、最有艺术价值的明代风格古建筑。元代毁于战乱,明永乐时进行过大修,清康熙至光绪年间先后六次维修和扩建,原名“楚南第一家”,明永乐十二年(1441年),衡州知府史中奉旨改为“衡阳第一家”(清嘉庆乙亥年仲冬重刊)。全祠由正堂、左右祠阁五栋联为一体,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和风格,门联、柱联保留了明代尚书湛若水、曾朝节、清代状元罗洪先等贤达名流的书法真迹。

  王氏宗祠

  衡宝战役烈士墓

  衡宝战役烈士墓位于衡阳县洪市镇余田村石灰组。1949年8月11日,解放军四野49军162师485团2营官兵,于洪市余田、太山一带阻击白崇禧残部,全营指战员英勇奋战,在天柱峰下大战三天三夜,直到中秋节那天,才艰难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解放军指战员有97人壮烈牺牲,分葬6个地方,洪市镇的这一处便是其中之一。2009年,衡阳县政府修缮烈士陵园,墓碑题词“将身心献人民,以正义还天地”。 这是对这些无名烈士最好的概括。

  唐群英故居及纪念馆

  唐群英(1871—1937),字希陶,湖南衡山新桥人,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女子北伐队队长、女权运动先驱、近代著名的女报人、女子教育家、女诗人。孙中山先生赞誉其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第四次世界妇女联合会认定为中华八大女杰之一。唐群英故居及纪念馆位于湖南省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故居主体建筑为“是吾家”书屋。书屋是唐群英青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晚年则居此整理诗文,著有《含香阁诗草》四卷。故居是唐群英的诞生地和归宿地,是她坚持中国妇女解放、男女平权、济困扶危、矢志家乡教育的见证地。

  衡山岳北农工会旧址

  岳北农工会旧址位于衡山县白果镇白果村,原名刘捷三公祠。1923年9月,刘东轩、谢怀德等人在刘捷三公祠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农运组织——衡山县岳北农工会。随后平粜、抗税等反抗地主、豪绅阶级的斗争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会员发展到10万人。1927年1月,毛泽东同志亲临岳北考察农民运动,高度评价了岳北农民运动,并热情赞扬了白果妇女反对封建族权,争取男女平等的革命行动。岳北农工会旧址(刘捷三公祠),是毛泽东考察衡山农民运动和衡山农工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地。

  衡山农民运动纪念馆

  衡山农民运动纪念馆位于衡山县开云镇湘江街9号,系当时中共衡山地方工作委员会所在地。1927年元月毛泽东考察衡山农民动时,在这里住宿了五天四晚,召开了农运干部调查会,并起草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1969年按原貌复原重修,纪念馆展厅面积425平方米,分两大展厅,展出“衡山农民运动史”和“毛泽建生平展”,馆内陈列有毛泽东考察衡山农运时用过的床、桌椅板凳、油灯及开会用过的办公用品。

  柴山洲特别区

  第一农民银行旧址

  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旧址位于湖南省衡东县三樟乡金湖村(民国时为衡山县柴山洲特别区)。1926年1月,湖南省中共党员贺尔康深入柴山洲,成立了柴山洲特别区农民协会。4月,成立了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发行了面额为壹圆的白竹货币,对赤贫户发放贷款,平抑粮价,兴办农民消费合作社。1927年6月银行被破坏。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家革命银行。1992年中共衡东县委、县人民政府筹资对旧址进行全面维修,并请杨得志将军题写匾额“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旧址”。

  衡宝战役英雄纪念塔

  衡宝战役英雄纪念塔位于黄土铺镇张飞岭。“衡宝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之一。祁东县作为衡宝战役的决战战场,战争尤为惨烈。祁东人民为配合解放军作战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该战役历时33天,黄土铺镇人民冒着枪林弹雨踊跃支前,敌我双方白刃相搏,共歼灭国民党军47000人,我军也付出了伤亡500余人的惨痛代价,解放了湘南和湘西大部分地区,英雄们用鲜血染红了战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战斗的凯歌。

  曹炎烈士墓

  曹炎(1920-1949),湖南省祁东县人。1943年,以优异成绩考取贵州平越交通大学,次年转入上海交大。曹炎积极投入进步学生运动,1946年成立 “知行社”,被选为社长。1948年夏,发动进步学生组建“野火社”。后任华南人民解放军祁邵衡边区纵队政治部主任。1949年6月3日,在祁东县黄陂桥被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最终弹尽被捕,惨遭杀害,时年29岁。曹炎烈士墓坐落在祁东县步云桥镇老巡司村白木岭山,建于1988年6月。曹炎烈士的同窗挚友江泽民同志亲自为曹炎烈士墓碑题词。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

  会旧址——康家戏台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会旧址——康家戏台位于常宁市松柏镇金联村。1922年毛泽东派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蒋先云、谢怀德等来水口山加强对水口山工人运动的领导。蒋、谢二人在康家戏台设立了“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处”,于1922年11月27日正式成立了“湖南省水口山工人俱乐部”,广大工人踊跃加入,当年12月5日水口山工人举行了震惊全国的大罢工,并取得了伟大胜利。水口山工人运动见证了中国近代革命史,涌现和造就了夏明翰、蒋先云、谢怀德、毛泽覃、耿飚、宋乔生等我党最为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常宁县农民协会旧址

  常宁县农民协会旧址位于常宁市宜阳办事处劳动路5—10号。常宁县农民协会组织的农民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点燃了广大民众革命热情,在农民运动革命斗争中,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革命者。如肖震球、李成蹊、李佳竹、李敏述、吴谦、肖礼樽等。常宁农民运动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为我党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常宁县农民协会旧址是大革命时期常宁农民革命运动的总指挥部,是常宁农民运动的实物见证,是常宁农民运动史上不朽的丰碑。

  杜甫墓及杜工祠

  公元770年,杜甫南游,卒于耒阳。耒阳人为纪念杜甫,修建了杜甫墓(衣冠冢)和杜工部祠堂。公元902年,县令朱昂扩建杜工部祠堂,修缮杜甫墓,并在杜工部祠堂举办书院,称为杜陵书院。1902年因办新学,当地政府在杜陵书院建立耒阳第一高小学堂。后又改建为耒阳县立初中。1944年日寇南侵,杜工部祠堂成为湖南省政府临时所在地,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将军居于此,并撰写杜甫墓碑记。解放后,杜工部祠堂成为耒阳县第一中学校址。1956年,郭沫若到耒阳参观杜甫墓和杜工部祠堂,并考证该墓为杜甫的衣冠冢。

  培兰斋(耒阳党史陈列馆)

  培兰斋地处耒阳市城西聂洲居委会,始建于清雍正三年,原为聂洲谢氏宗祠私塾。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共耒阳县委在此设秘密办公地点,创办县委机关报《耒潮》,号召工农武装暴动。湘南起义时期,培兰斋为耒阳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这里设立招兵处,招收300余名青年,组成新兵营。同期,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师。1985年11月5日,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在培兰斋原址上创建中共耒阳县党史陈列馆,时为全省第一个永久性县级党史陈列馆,北京军区副政委王紫峰中将亲笔题写馆名。

  湖南三师旧址

  湖南三师旧址位于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湖南三师的前身为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2001年初并入衡阳师范学院。湖南三师是“湘南学联”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基地,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学校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 毛泽东在此创建了湘南第一个中共支部,蒋先云等发起组织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张秋人、陶铸、黄克诚、恽代英、夏明翰、江华、张平化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学习或从事革命工作,陈为人、李启汉、邓中夏、蒋先云、谢给俊、蒋啸青等数百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又名明翰公园,位于石鼓区演武坪小区,是衡阳八景之一,素有“西湖夜放白莲花”的美誉,列全国三十六个西湖之一。公园占地面积三百余亩,其中陆地面积54%,水面46%。园内通过山、水、绿地来分割空间,形成山水园林景观。西湖公园东片与西片分别为青少年、老年活动区,动静截然分离,迎合了老少情趣不同的需要;北片与岛区是全园的主要赏景区,适合不同层次的游人欣赏湖光山色;南端主要是管理服务区。园内湖中水面有聚有散,聚散结合,适合开展多样水上活动。园内建造的夏明翰烈士铜像,寄托了故乡人民对先烈的缅怀。

  衡阳市博物馆

  衡阳市博物馆位于石鼓区明翰路28号。自1973年成立来,通过考古发掘,社会征集,共收藏有各级各类文物、照片、图书、文献资料35000余件。文物藏品总数16870件,其中一级文物66件/组,二级文物182件/组,三级文物2052件/组。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全国重点博物馆,2008年10月1日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该馆设有文物陈列厅、临时展览厅、电教室、中心库房,接待室、资料室、办公室,是衡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单位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衡阳市档案馆

  衡阳市档案馆位于华新开发区延安路10号,2004年投入使用。馆藏有明清、民国、革命历史档案和建国后形成的档案共289个全宗,30万余卷,资料2万余册,内容涵盖明清地方史志、各类契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领导人和地下工作人员在衡阳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我市党政机关、团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文书、照片档案等。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通过举办综合展览、设立宣传橱窗和出版发行书刊等形式,充分发挥着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陆家新屋)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坐落于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陆家新屋系清代衡阳籍记名提督、振威将军陆成祖于光绪七年(1881)建造,距今已有近130余年历史。这是一处珍贵的抗日战争遗址,1944年衡阳守军与日寇于此激战,至今南向马头墙面仍保留数10处当年留下的弹痕,其中右厢房马头墙上保留的一个最大的弹洞直径长达一米左右,这些历史遗迹是衡阳保卫战难得的历史见证,也是日寇侵华战争的罪证,它对于警示人们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华菱衡钢展览厅

  华菱衡钢展览厅于2008年9月建成,位于衡钢东办公楼北面。展览厅分为生产技术装备介绍、领导视察图片介绍、产品实物展示、企业荣誉展示以及衡钢全貌鸟瞰模型沙盘五个功能区。内部布局新颖独特、内容丰富,以文字、图片、实物以及采用最新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的光电缩影模型等形式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企业形象,展厅还配备多媒体演示设备,让参观者通过视像介绍对衡钢有更直观的认识。展览厅的建成是衡钢对外展示企业形象的一个亮丽窗口,也是对外展示衡阳新型工业化重大成就和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何氏别墅(磨镜台一号楼)

  何氏别墅是何健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在南岳磨镜台消夏时修建的一座双层楼房,现又称磨镜台一号楼,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1938年至1944年,蒋介石在南岳召开最高军事会议期间,均居住于此。在这里制定出了保卫湖南、退守重庆等一系列战略方针。何氏别墅一楼现为当时召开预备军事会议的会场复原展览,二楼为《抗战中的南岳》基本陈列展。展览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介绍了国共两党在南岳共同举办二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和蒋介石在南岳召开四次最高军事会议的史实。

  双忠亭

  双忠亭位于南岳衡山景区内,是1937年国民党抗日名将宋哲元将军养病南岳时,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部属抗日名将佟麟阁、赵登禹二烈士而建造的现代纪念性建筑,故名“双忠”亭。亭正面额镌“双忠亭”三字隶书,为冯玉祥书。其他五角门额上分镌“民族之光”、“进德山庄”、“山河生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字刻。亭内立有一块石碑,上镌国民政府对佟、赵两将军的褒扬令及宋哲元撰写的碑铭。双忠亭对于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于缅怀革命先烈,呼唤世界和平,焕发爱国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