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1970年毛主席三次回湖南:第3次 给华国锋提个醒
于来山等

  1970年9月10日—13日,毛泽东回湖南调研考察。

  9月10日晚11时,毛泽东离开庐山,乘专列从江西抵达长沙,停靠大托铺机场专线,在列车上住了两天。这时,党内刚刚发生九届二中全会的斗争,毛泽东从庐山下来,路经湖南,在长沙停了两天,仍在思考发生在庐山的那场斗争。此前,毛泽东写的《我的一点意见》一文,反复强调不要上号称懂得马克思而实际上根本不懂得马克思那样一些人的当,对参加庐山会议的中央委员敲了警钟。

  和往常一样,毛泽东到湖南,非常关心湖南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的工作,9月11日,华国锋、卜占亚、杨大易到专列上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对他们再次提出:你们湖南什么时候可以建成工业省?

  华国锋向毛泽东汇报了湖南正在建设的湘黔铁路、枝柳铁路湖南段和凤滩水电站、资江氮肥厂、省维尼纶厂等大型项目的情况,表示湖南一定抓紧工业基础建设,落实毛泽东建成工业省的指示。华国锋是1970年经毛泽东亲自批准出任全国第一个新省委——湖南省委的第一书记的,毛泽东对他印象较深,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同斯诺谈话中,讲到湖南时曾说:湖南省的人物也出了几个了。第一个是湖南省委现在的第一书记华国锋,是老人。

  “老人”并不老,华国锋当年才49岁,毛泽东指的是“老湖南省委的人”。1971年1月,毛泽东又批准华国锋调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相当于后来的副总理)工作,仍长期兼任湖南省委一把手的责任。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这样写道:华国锋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时随军南下,到湖南工作,历任县委、地委和省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担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以及湖南省军区和广州军区的负责人,1971年调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后任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文化大革命”前,毛泽东由于经常到湖南视察,对华国锋是熟悉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随着见面机会的增多,对华的了解也增加了。他认为:华国锋既有基层工作的经验,又有在省里和中央工作的经验;为人老实忠厚、办事“公道不蠢”。他甚至表示:“人家说他水平低,我就选这个水平低的。”

  1970年9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会见老朋友周世钊时曾问道:湖南的书记级别干部中,有哪个尚未解放。周世钊举例说,原省委的部长,后任长沙市委书记的曹痴尚未解放。毛泽东问了问情况说:“曹痴其人,我并不认识。可是他叫曹痴,而曹操并不痴。倘若只有这些问题,那是应该解放的。”

  曹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长沙市市长、长沙市委书记、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副主席、中国驻伊拉克大使,恢复工作后,曾任中国驻尼泊尔大使。

  9月13日,毛泽东离开长沙,乘火车去武汉。他再次给前来送行的华国锋留下一句饶有深意、颇费思量的话:庐山的事还没有完,你们不要上坏人的当!

  在前往武汉的专列上,毛泽东问汪东兴在想什么?汪东兴回答正在想自己在庐山会议上的问题。毛泽东说这好嘛!汪东兴说在山上开会,忙于会务,没有时间想自己的问题。现在有空闲时间了,可以好好地理理自己的思想了。毛泽东对汪东兴的态度比较满意,赞成说:“这样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你的心是好心。”

  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批准,中共湖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70年11月24日至12月4日在长沙召开。华国锋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继续完成“九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而奋斗》的报告。会议认为,由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通过“斗批改”,整个国民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会议讨论制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工作任务。这次会议提出了一些有利于稳定湖南局势和发展经济的主张。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湖南省第三届委员会。随后召开的三届一次全会选举华国锋、卜占亚、杨大易、刘善福、张立宪、李振军、万达、赵广恩、罗秋月(女)为省委常委。华国锋为省委第一书记,卜占亚为省委书记,杨大易为省委副书记。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