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11日—14日,毛泽东回湖南调研考察。
4月11日晚上,毛泽东接见湖南省负责人华国锋、卜占亚,卜占亚接替龙书金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龙书金调新疆军区任司令员。4月13日,毛泽东接见黎原、华国锋、卜占亚,同湖南党政军负责人先后两次谈话,主要谈国际形势、备战备荒、三线建设和内地建设,询问湖南能不能10年建成工业省。当时毛泽东关注的重点是三线建设和内地建设,把湖南由农业省建成工业省是他思考已久的事情,多次提出来同湖南党政军负责人商量。
在长沙,华国锋向毛泽东汇报了湖南省委一些干部当前的情况,毛泽东针对性地指出:湖南省委比较起来还是不错的。湖南省委里的好人还是大多数,张平化也还是好人,他现在在湖北。胡继宗这个人干劲还是大的,他就是不太注意调查研究,不愿意深入下去,现在甘肃实际上就是他在那里主持工作。还有李瑞山,现在在陕西工作。公检法也不能说都是坏人,也要一分为二,像张平化这样的人叫他做点工作能通过吗?还有像谭启龙这样的人都要给点工作的。过去群众不谅解,现在准备叫张平化、谭启龙他们做人大代表。
毛泽东这一次长沙之行只有短短的三四天,但是却过得并不轻松。毛泽东在武汉期间,谈及筹备召开四届全国人大事宜时,首次提出不设国家主席。而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林彪却在暗中把四届人大当作“权力再分配”的机会。设不设国家主席,这个看似国家体制变革的问题开始演变成了一场政治较量。在长沙期间,毛泽东针对林彪等人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批评和制止。在毛泽东审阅“两报一刊”编辑部文章《列宁主义,还是社会帝国主义?——纪念伟大列宁诞生一百周年》时,毛泽东写下一段意味深长的批语:
“关于我的话,删掉了几段,都是些无用的,引起别人反感的东西。我曾讲过一百次,可是没有人听,不知是何道理?请中央各同志研究一下。”
他删去的话有:“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毛泽东同志就是当代的列宁”,等等,几乎全是林彪的原话。
周恩来批示将毛泽东的批件先在中央政治局范围内传阅,但正在苏州休养的林彪,对毛泽东的这个批示没有作一个字的“表态”。4月11日晚上,林彪却出人意料,让秘书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向刚到长沙的毛泽东提出设国家主席问题,并且编造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林彪提出:关于国家主席问题,“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至于国家副主席,则可以不设。林彪还特别表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这个电话记录,同时也传给了中央政治局。林彪“建议”的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很清楚的,就是还应设国家主席,并由他来担任。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林彪的“建议”。这时,中央政治局多数人还没有体察到林彪的真实用意。政治局讨论后,多数人同意林彪关于由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的意见,并将会议意见报告给毛泽东。林彪明知毛泽东不会再任国家主席职务,仍然反复提出要设国家主席,实质上是自己想当国家主席。
4月12日,政治局会议的意见传到毛泽东那里后,毛泽东当即在长沙作了重要批示:
“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
毛泽东还针对叶群打来的电话说:设国家主席谁当主席呢?反正我不能再当了,那么就让董老(董必武)当吧!
4月14日,毛泽东离开长沙到杭州。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于明涛1977年5月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发言《华主席带领我们建设工业省》所讲的情况:1970年3月,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时刻,毛主席来到湖南视察,提示我们能不能十年建成工业省。华国锋同志聆听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立即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指示,亲自主持制订规划,研究建设工业省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抓紧各方面的工业,努力实践毛主席的指示。在华主席的领导下,省委从1970年开始,就把建设工业省当作大事来抓,各级党委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书记动手,全党动员,组织各部门协同作战,放手发动群众,使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变成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在中央各部门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绩。农业基础有了较大加强,工业落后状况有了一定改变,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步伐加快了。
于明涛的这段发言说明,一是1970年3月毛主席曾经到湖南视察工作,因为目前没有查到相关的档案和回忆资料,本书暂时只写了1970年4月这次毛主席到湖南视察的情况;二是“1970年3月……毛主席来到湖南视察,提示我们能不能十年建成工业省,”具体印证了毛主席到湖南提出能不能十年建成工业省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