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1958年毛主席五次回湖南:第2次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于来山等

  1958年4月12日—13日,毛泽东在湖南视察。

  4月1日至9日,毛泽东在武汉召集华东和中南地区省委书记会议,依次听取了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刘建勋、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关于本省跃进计划的汇报。参加会议的有李先念、谭震林、柯庆施、李井泉、王任重、吴冷西、田家英等。这次会议被称为武汉会议。会议每日只开半天,连续9天从未间断。汇报中,各省仍然大讲“大跃进”的新形势,纷纷拿出更高的指标,相互攀比,都不甘落后。

  要看结果,吹牛不算

  在4月5日下午的会议上,周小舟汇报、介绍了湖南的一些情况。毛泽东对湖南省委负责人说:一年要实现几“化”,不要说是“过火”了,只是某些口号要调节,登报时要小心。空气还是那么多,一点不少,不过是压缩一下。反冒进把空气砍掉了一半。我们不要砍,只是把空气压缩一下。现在担心会不会再来一个反冒进。如果今年得不到丰收,群众会泄气,到那时又要刮台风的。此事要向地、县委书记讲清楚,如果收成不好,计划完不成怎么办?要有精神准备。要看结果,吹牛不算。不要浮而不深,粗而不细,华而不实。

  4月12日,武汉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下午从武汉乘飞机到长沙。他连日里与湖南省委书记们交谈,推荐河南省封丘县应举农业合作社的经验,介绍安徽发动群众兴修水利的作法。毛泽东从应举农业社似乎看到了社会主义的远景,指出: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设想的那样长的时间。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要在这条总路线指引下,争时间,争速度,15年赶超英国。要抓钢、粮,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创造力。要搜集整理反映群众政治热情、生产积极性的民歌民谣,并汇编成册。

  品尝湖南小吃

  《毛泽东传》是这样叙述1958年4月毛泽东回湖南的:

  “十二日,毛泽东乘专机飞抵长沙。当天晚上,又在长沙李合记饭馆吃湖南菜。此时的毛泽东心情是愉快的。”

  不知《毛泽东传》此处使用的是从哪儿得到的材料。湖南方面的材料是说,当天晚上,毛泽东又到百年老店火宫殿旧地重游,品尝了湖南小吃臭豆腐。本书作者查证,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对毛泽东而言,只知有火宫殿,不知有李合记。因为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叫火宫殿。火宫殿,过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又名乾元宫,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距今已有260年历史。可惜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除了乾元宫牌坊外,其他建筑成了一片废墟。1940年重建了火宫殿庙宇,饮食行业一直红火。随着经营条件的改善,火宫殿也渐渐形成了几个著名小吃:油炸臭豆腐、八宝珍珠果饭、龙脂猪血、神仙钵饭、十景荷兰粉等等,并挂起了各自的招牌招徕顾客。由于同行之间相互竞争,因此在制作方面都讲究精益求精,风味别具一格。1956年,国家实行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成立了公私合营的李合记饭馆。

  4月12日,毛泽东与省委同志谈完工作,忽然提起当年的往事,说:长沙坡子街有个火宫殿,是长沙拉水拉车的劳动人民吃饭的地方。

  毛泽东有了重访的意向后,当天下午5时,湖南方面的接待部门作了安排,请毛泽东到百年老店火宫殿旧地重游,视察饮食服务行业,并品尝长沙地方小吃,省委负责人周小舟、徐启文等同志陪同。毛泽东一进火宫殿营业间,就被工人发现了,“毛主席!毛主席!”的欢呼声不绝于耳。毛泽东和工人们握手交谈,询问火宫殿的历史变迁,原来一些老工人到哪儿去了,传统小吃的现状如何,并观看了工人布置的“鸣放栏”。毛泽东边和大家谈家常事,边询问长沙市的变迁和民生情况,特别询问一个数据:“现在长沙大米多少钱一斤?”

  一时间,工作人员答不出来。火宫殿的负责人何炳炎便插话说:“长沙大米九分八厘钱一斤。”

  毛泽东见他随口答出,很高兴,便问市民生活过得好不好,何炳炎回答说市民生活比解放前大有提高,老百姓很高兴。毛泽东问他写了大鸣大放大字报没有,他说写了几张大字报,主要是讲公私合营后的改造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告诉大家:“今天是故地重游,来看看大家。”

  火宫殿的厨师余锡定、沈福生、毛寿松、吴国良和工人们迅速做了几种特色小吃,有臭豆腐、红烧牛蹄筋、炒牛百页、清炖羊肉、米粉,一一端出来,请毛泽东一行品尝。毛泽东称赞说:“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就餐后,毛泽东和工人师傅一一握手言谢,并鼓励大家说:“多生产物美价廉的风味食品,保持和发挥火宫殿的传统名牌优势。”

  当时参加接待毛泽东到火宫殿就餐的老员工何炳炎后来回忆说:

  在毛主席来火宫殿前,湖南省委有关部门一位领导干部到火宫殿找我,说:“中央有位首长要来尝尝火宫殿的小吃。首长要吃火宫殿的家常菜,不吃山珍海味。有些什么菜?”

  我扳着手指头答话说:“有东安鸡、有狗肉、有牛百页,有小品。”

  “那就好。”

  “既然中央首长要来,我们那天就不营业吧?”我郑重其事地说。

  “那不行。首长是特意来考察人民生活的。你们不要搞特殊,要若无其事地照常工作。首长来了,就上老百姓吃的那些菜。”

  1958年4月12日,春光明媚。我一清早就来到火宫殿,穿上崭新的白色工作服,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后,忽见一大群顾客涌进殿内。一位同志找到我,低声说:“我们是做保卫工作的。”我才踏实了。

  “首长来了!首长来了!”下午5时,在楼上小房里又做过一次检查,我闻声急忙跑下楼。一行人已走进大厅,毛主席戴着灰色帽子、穿着银灰色大衣、黑色皮鞋,走在最前面。我急步上前,恭敬地说:“毛主席,您好!”毛主席笑眯眯地伸出温暖的大手,握着我的手,操着湘潭口音说:“你好!”顿时,一股激情涌上心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主席,请楼上坐!”

  毛主席拾级而上,走进楼上已准备好的房间(现在的“一品香”厅),我搬出桌边的大木围椅,请主席坐。主席没有坐,环视房子四周后,走近朝东边敞开的窗口看火宫殿的外景。主席问:“这房子是什么时候的?”

  “抗日战争以后建的。”我回答说。

  “抗日的时候,我们工人生活怎样?”

  “主席,生活很苦啊!”

  “现在呢?”

  “现在很好了。”

  主席高兴地点了点头,转过身又问:“你是哪里人?”

  我说:“湘潭,主席家乡的。”

  主席又问:“你姓什么?”

  “姓何,叫何炳炎。”

  主席脱下大衣,我便走上去接过主席那件大衣,挂在一角的挂衣架上。

  主席坐下来。我开始调整台面,主席也伸手帮忙摆。我看着夕阳下红光满面的主席说:“我自己来。”

  “人多力量大嘛!”主席风趣地说,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香烟抽起来。

  我拿出菜谱,请主席看。主席看了看菜谱,挥手说:“随便,随便!”

  负责招待的张应龙跑到厨房里,吩咐厨师鲁复生炒菜。鲁复生听说是给毛主席炒菜,高兴得直跳,拿起炒锅说:“主席要吃浓汁浓味哩。”

  “来,一起吃。”面对主席诚心诚意的招呼,我身负接待重任,怎么敢吃呢?

  点菜10分钟后,第一道菜来了。我将一盘金黄色的东安子鸡端上桌来,用湘潭话报菜名:“东安子鸡。”

  主席见菜来了,便招手:“来,一起吃。”

  “主席请。”听了主席的话,我激动地说。

  主席用筷子夹了一块东安子鸡放进口里,连声说:“好,好!”

  随后上了脆嫩、鲜嫩、细如发丝的麻辣百页,色泽红润、筋酥汁浓、软糯可口的红煨牛蹄筋,色如琥珀、汁如浓胶、脚爪柔嫩、裙边软滑的红烧水鱼裙爪,肉呈酱红色、柔软细嫩、汤汁稠浓、味道香辣的红烧狗肉。

  当上到外焦内嫩的臭豆腐时,主席笑着说:“火宫殿的臭豆腐干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说完便夹了一块蘸点辣酱汁吃起来。

  “菠菜三鲜汤。”最后一道菜上来了。主席用汤匙舀了一口喝了:“不错!”一会儿,桌上的菜吃完了。

  “主席还要点什么菜?”

  “不要了。”主席放下筷子,摊开两手说,“好!吃饭就要像这个样子,不浪费。”

  我马上给主席递上热毛巾,又麻利地收碗抹桌子,泡上一大杯毛尖茶。主席边喝茶,边抽烟,和陪同的人员聊起天来。

  天色见晚,主席望着窗外说:“我们该走哒吧!”

  我听说主席要走,从挂衣架上拿了主席那件银灰色大衣给主席披上。主席说:“臭豆腐是劳动人民的产品,你们应该做好。火宫殿是人民喜爱的地方,你们应该搞好。”

  主席走出火宫殿,稍停顿,望了一下摆在门口炸臭豆腐的摊子,才上车。可主席没想到,晚餐吃的臭豆腐,就是这位老大爷炸的,看上去制作工具很原始,也很简单,一把蒲扇,一口小锅,一个炉子。用这套工具炸了50年臭豆腐的姜二爹得知刚才毛泽东吃了他炸的臭豆腐,激动地说:“没有想到,我做的臭豆腐,毛主席还喜欢呷!”

  据当时负责接待工作的肖根如等老同志回忆:

  毛主席在火宫殿就餐以后,下楼走到门口,被放学的学生发现了,脱口喊出来: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顿时,街上的市民,店里的职工,都拥上前来,“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喊个不停。省公安厅厅长李强、副厅长高文礼急忙布置公安人员疏导群众,让毛主席离开火宫殿。高文礼在劝说群众让路、不要再群呼口号时说:不要喊!不要喊!后来在“文革”中,这件事被造反派当作高文礼的“罪状”,说他不许群众喊“毛主席万岁!”高文礼被下放到省五七干校总校审查斗争。直到1970年毛主席视察湖南时听说这个故事,为高文礼开脱说:“高文礼这人是个好同志,有时办蠢事。”这样才使高文礼得到了解放,回到省公安厅工作,他不无感慨地说:“还是毛主席了解我!”

  要爱护好武器,紧握手中枪杆,苦练杀敌本领

  4月12日傍晚,毛泽东在湖南省军区第一政委周小舟的陪同下,来到住处不远的省委机关警卫部队——湖南省军区独立营一连视察。这天天气晴朗,又逢星期六,晚饭后连队官兵有的在搞文体活动,有的在菜地浇水施肥,有的在互相交谈。这时毛泽东身穿银灰色大衣,健步向一连营区走来。顷刻,营区一片欢腾。毛泽东带着浓厚的乡音问:“你们是哪个部队?”

  战士们响亮地回答:“我们是湖南省军区独立营一连。”

  毛泽东环视营区后,来到了三班宿舍。他和班长杨贤益握手后,关切地问大家“是什么地方人?哪年参军的?家里几口人?给家里写信没有?”

  指战员们都一一作了回答。毛泽东嘱咐大家:“你们要经常给家里写信,告诉你们的进步情况,让父母放心。”

  他转身问旁边的上尉军官韩秀生:“你是做什么工作?”

  韩秀生立正回答:“我是一连指导员!”

  毛泽东风趣地说:“啊!你是一连政治委员呀!”

  当时,一连正根据上级指示进行整顿党、团支部的教育,发动全连官兵利用休息时间写大字报,提批评意见,张贴在营区走廊里。毛泽东阅览了连队学习园地,针对一张批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现象的大字报说:“这张大字报写得很好。”

  毛泽东询问整顿工作情况,兴致勃勃地观看贴在墙上的批评意见,当看到一名战士批评一名党员没有充分发挥模范作用的内容时,他赞赏地说写得好,是关心党的建设。毛泽东观看了战士营房和生活设施,检查了武器保养情况。他健步来到九班宿舍,走到枪架前,顺手拿起一枝冲锋枪,问这枪是哪里造的?战士们回答是我们国家制造的!毛泽东把枪轻轻地放回枪架上,勉励战士们说:“要爱护好武器。紧握手中枪杆,苦练杀敌本领。”

  毛泽东还观看了连队举办的反浪费展览室和荣誉室,称赞一连指战员出色地完成了警备任务。他还到炊事班养猪场看了看,猪栏里养了不少大肥猪,毛泽东很高兴,特意交代连队干部说:“有条件的连队一定要养好猪,改善战士生活。”

  在战士业余种菜养猪的地方,周小舟告诉毛泽东:湖南发现的一种甜油菜,每亩可打80多斤菜籽。毛泽东连连称赞说:“有价值,有价值!”临走时,看到连队干部对省里陪同的领导嘀嘀咕咕,毛泽东一猜即中,招呼指战员们说:来来来,我们拍个照!毛泽东在一连视察了两个小时,然后返回蓉园的住地。

  这张毛泽东视察独立连的照片,有人把它当作是在济南驻军某部拍摄的毛泽东视察连队照片。其实,照片上毛泽东身后戴眼镜者为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右一为湖南省军区独立营教导员肖玉枝大尉,右二为一连指导员韩秀生上尉。

  当时的湖南省军区独立营教导员肖玉枝,后任华容县武装部政委,他回忆说:

  1958年4月12日下午6点钟,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神采奕奕地来到湖南省军区独立营第一连视察。干部战士从四面八方拥到毛主席身旁,人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争着向主席敬礼,向主席问好。毛主席频频招手,亲切地问:“同志们好!”又和大家一一握手。毛主席用大家非常熟悉、亲切的湖南话问:“你们是哪个部队?”战士们问答:“我们是湖南省军区独立营第一连。”毛主席环视了营区,健步来到三班宿舍,数了数整整齐齐的床铺,说:“这个班有十二个人。”三班长杨贤益回答道:“我们班是十二个人。”毛主席又转过身来问:“谁是这个班的班长?”当班长杨贤益回答后,毛主席又和他握了手,关怀地问大家是什么地方人,哪年参军的,家里有几口人,给家里写信了没有?大家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慈祥地点了点头,然后嘱咐说:“你们要经常给家里写信,告诉你们的进步情况。”毛主席问韩秀生同志做什么工作,韩秀生同志回答任政治指导员,毛主席满有风趣地说:“你是连的政治委员啊!”讲得大家乐呵呵的笑了起来。当时,我们部队正在整顿党、团支部,战士们非常关心党、团建设,为了帮助党、团支部搞好整风,每天都利用休息时间写大字报,常常忙到深夜。连队的走廊里,俱乐部的墙上贴满了大字报。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贴在墙上的一张张大字报,边看边鼓励说:这些大字报写得很好嘛!还勉励大家要认真学习。毛泽东无微不至地关怀连队建设和指战员的生活情况。他老人家来到三班宿舍,双手捧起战士的被子掂了掂,捏了捏,问有多么重,盖着冷不冷,睡得挤不挤?问新战士来部队习惯不习惯?毛泽东又来到九班宿舍,看了内务卫生情况,看到牙具架上放着整整齐齐的洗漱用具,顺手拿起一个搪瓷口杯,里里外外都看了看问:“是每个人一个吗?”战士们说:“是每人一个。”主席看到战士们的洗漱用具都很干净,满意地点了点头。毛泽东走到九班枪架前,数了数枪支,然后拿起一支国产冲锋枪,问大家这种枪好用么?九班长立即回答:“非常好用,实弹射击很准确。”毛泽东高兴地笑了,鼓励战士们要苦练杀敌本领。毛泽东又来到连队的俱乐部,看到墙壁四周悬挂的各种奖旗和奖状,看了战士们的“学习园地”称赞说:“这个连队不错。”他老人家亲切地教导说:“要戒骄戒躁,继续前进。”毛泽东随后向操场两边的白菜地走去,看到满地生长的绿油油的大白菜,问种了多少,能不能自给,又问养了猪没有?我们回答养了。他老人家又走出一百多米看了连队的猪圈。当看到圈里有六头三百多斤重的大肥猪时,毛主席高兴地说:“有条件的连队,一定要养好猪,搞好战士的生活。”

  这一次,毛泽东在长沙还观看了湖南木偶戏、皮影戏《鹤与龟》、《两朋友》等民间文艺节目,并接见了剧团的负责人,发表了文艺评论意见。

  4月13日下午,毛泽东从长沙飞往广州,主持召开广州中央工作会议。到广州后,毛泽东写了一篇短文《介绍一个合作社》,指出: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清人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月25日6时,为召开广州会议,毛泽东给周恩来等写了一封信:

  恩来、陈云、德怀、富春、一波同志:

  想在这几天内谈一下工业问题,除富春已答应来此以外,你们几位是否有时间,是否愿意来此谈一下。如果可以来的话,请于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南来。又想邀王鹤寿,彭涛,滕代远,张霖之(煤炭部长),刘澜波,石油部长余秋里,地质部刘景范,水利部李葆华来此一谈,并请带李锐同志一道来。最好本(二十五日)日动身,以便开四天会,卅日回去,五月一日站天安门。如何,请酌复。或者今日到长沙,明日上午到此。

  毛泽东  四月二十五日上午六时

  刘邓即阅,用电话即发。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