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两条路线》——一部党的重要历史文献
王健,沈宏亮

  继2012年12月征集到一套被誉为“三大党书”之一的初版本《六大以前》后,2013年8月,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又专程前往北京将“三大党书”之三——《两条路线》征集入馆。《两条路线》在出版后,从未进行过再版或者影印,大家基本上见不到该书的原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套《两条路线》较《六大以前》、《六大以来》而言就显得更为珍贵。

  一、《两条路线》一书的出版背景及主要内容

  说到《两条路线》一书的出版背景,首先不得不提毛泽东撰写的长达五万多字的批判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九个文件的文章(即党史上讲的“九篇文章”)。1941 年的“九月会议”召开以后,尽管对王明的错误路线本质有了较为系统、清晰地认识,但为了让全党同志进一步认清这条路线的本质,毛泽东决定重点针对集中反映王明等人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政策观点的文件共九份,着重从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写一篇长文进行批驳。这篇长文针对王明“左”倾路线的九个文件分为九个部分,各部分既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又可以各自独立成篇。毛泽东对这篇长文极为重视,在初稿完成后,反复进行了修改,仅标题就修改过三次,分别为“关于和博古路线有关的主要文件”、“关于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有关的一些主要文件”、“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5月,毛泽东又对此文作了“定稿”性质的修改,最终定名为《驳第三次左倾路线(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从内容上来说,这篇文章“它不仅点了几位政治局委员的名。而且用词辛辣、尖刻,甚至还带有某些挖苦。它是毛主席编辑《六大以来》时的激愤之作,也是过去长期被压抑的郁闷情绪的大宣泄,刺人的过头话不少。后来虽几经修改,然而整篇文章的语气仍然显得咄咄逼人、锋芒毕露。”

  或许是因为措词过于激烈,加之此时又处在整风的关键时刻,从维护党内的团结考虑,毛泽东没有将此文公开发表。但在写作这篇长文的过程中,回忆起王明错误路线给革命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毛泽东深切地感受到极有必要编辑一部党内文献集,将反映正确和错误这两条路线之间斗争的文献综合起来,发给全党同志,让他们从这些文件、文献中结合各自的切身体会去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认清楚哪条路线是正确?哪条路线是错误的?以达到全党思想的统一。《两条路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编辑出版的。

  从1942 年初开始,毛泽东就开始着手编辑《两条路线》。期间,受西北局高干会议、整风学习总结、打退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等的影响曾一度中断。从1943年8月开始,毛泽东继续着手进行编辑工作。

  在这之前,为了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开展一个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的活动,以提高高级干部的路线觉悟,统一全党的认识,中央书记处已经编印了《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这就为《两条路线》的编辑、选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于是,《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成为了《两条路线》主要的资料来源。《两条路线》所收文件起自一九二二年党的二大宣言,迄至一九四三年十月《解放日报》发表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共收录文献137篇,其中大革命时期的14篇正文全部选自《六大以前》,内战时期的39篇正文有37篇选自《六大以来》,抗战时期的78篇正文有49篇选自《六大以来》。

  毛泽东对《两条路线》的编辑出版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自始至终参与了该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一是确定了选目的原则。即“只挑选最能反映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两条路线斗争情况的中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文章等”。由于《六大以前》、《六大以来》主要是毛泽东主持编辑的,所以在编写《两条路线》时,毛泽东对材料占有得相当充分,仅花了几天时间就亲自做好了选目工作。二是注意吸收和尊重其他党内领导人的意见。在完成选目工作后,毛泽东为了充分听取意见,嘱咐秘书胡乔木将选定的篇目文章整理好,呈送给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等圈阅。此外,当时延安的整风运动是在中央总学习委员会的领导进行的,所以在上述领导人圈阅同意后,篇目文章又上报中央总学习委员,分时期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三是全程跟踪了书稿的编排。当时具体的编排工作是由胡乔木承担,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又陆续增补了一些文章。1943年8月15日,毛泽东致信胡乔木,告其“加上‘调查研究’、‘增强党性’两个决定”,同时请“交弼、康、刘、周一阅。”8月20日,毛泽东又致信胡乔木,提出:一九四二年四三决定(即《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引者注)“宜选入党史文件”,要求“党书(即《两条路线——引者注》)请于九月五日前印出,以便交去华北干部带去敌后”。

  事实上,由于当时延安印刷条件的滞后,尽管工人加班加点,但《两条路线》还是直到10月份才装订成册。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印量两千套。分发范围很广,不仅延安的高级干部人手一套,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也差不多人手一套。同《六大以来》一样,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对该书的分发原则作了严格规定:凡受书者都必须登记,并负责妥善保存,不得遗失,不得转让,否则就要受到党纪处分。《两条路线》一经出版,实际上已经取代《六大以来》选集本成为党的高级干部进行路线学习的主要材料,在延安整风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馆藏本《两条路线》基本情况

  此次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征集的《两条路线》为上、下共两册,16开平装本,品相近九品。原书封面右上角有“1358 贺部长”的毛笔签名,在书名下方正中加盖了红色印泥“机密文件”章。其后的收藏者在原封面上又加包了一层淡蓝色棉纸封面,书脊上用毛笔书写了“两条路线(上)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印  一九四三年”、“两条路线(下)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印  一九四三年”字样。书的目录有红、兰两色铅笔标记,留下了当时受书人研读该书时的印记。上册收录文献共54篇,352页。其中大革命时期14篇正文,内战时期39篇正文(1篇附文)。上册中页码印刷错误较多,如原本的“249、252、253”等等页码错印为“349、352、353”,此类页码印刷错误有23处。下册收录文献83篇,485页。其中抗战时期78篇正文(4篇附文),另单独附录《中国共产党党章》(一九二八年七月,中共六次大会通过)1篇。全书所用纸张为当时边区常用的土纸,纸质十分粗糙,存在色差,夹杂有很多的草屑,印刷质量不高,反映了当时边区的印刷水平。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