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述:高 勇
记 录:曹龙丹
口述时间:2007年6月5日
口述地点:北京西直门高勇住宅书房
耀邦这个人啊也是很注意调查研究的啦,而且他的调查研究是团中央第一书记跟一个团支部书记自由对话,自由座谈,很多都是下去调查,你比如59年我们下去到河北安国,我随他去劳动。当时过了“五一”说劳动去,因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同志在那里下放劳动。他到那儿,他很快就和几个青年一块儿说说笑笑的,而且这里面他注意吸收青年中的非常生动的语言。
当时有的青年反映,有些青年不安心在农村劳动,总想往城里跑,其实那里离保定很近,离火车(站)很近,有个青年就非常希望到城市里去。他说到城市里去,一个月可以挣七八十块钱,可以穿皮鞋穿大衣。他想到什么程度呢,听这火车声音近了,他就听成是'七八十块'、'七八十块'、'七八十块',火车走远了就听成是'皮鞋大衣'、'皮鞋大衣'、'皮鞋大衣'。劳动完之后很快他(耀邦)就到保定开团的干部大会,他讲话就把这(例子)用上了,当然他(先)说这个典型,然后说现在农村艰苦,但要好好劳动,不劳动国家建设没有出路,另外呢也不是说一到城市就能挣七八十块钱,也挣不了七八十块钱,关键是要好好劳动,建设好国家。他非常注意(从)青年中吸收东西,再发挥它。
再比如说他到上海工厂调查,也是59年,当时原材料比较紧张,有些青年说我也想当英雄,学武松打虎,但没有老虎怎么办呢。他就讲,打虎有好几种,一种是遇虎而打,一种是找虎而打,一种是等虎而打,我们应该找虎而打,不是等虎而打,你自己要想办法去解决原材料问题。
再如,他到石景山钢铁公司去,当时开一个职工誓师大会,59年底了,正好批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当时要鼓干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借助群众的语言,他当时要讲。讲话之前他还没有稿子,到那儿去,与青年座谈没多久,讲话就出来了,题目也出来了,他说'思想是解放牌,干劲是永久牌,决心是无敌牌',他这三个牌一讲,反应非常强烈。他能很快从群众当中抓到一些典型的事例,典型的语言,然后用到他的讲话当中。青年团主要做鼓动性的工作,这方面耀邦非常的突出。我觉得总的来说,耀邦在团中央的十三年间,那是非常有建树的十三年,青年团工作生动活泼的十三年。那一段确实有他的特点。
当然耀邦的有些点子也不是团中央书记处一下子就接受的,比如四好团支部,五好青年,这个事情,当时提出来,有的书记也不赞成。后来部队搞了,团中央才开始搞。耀邦说,我早两年就提出了,好像我提就是低级的,林彪提就是高级的。我不太了解这个背景,我说有些事情不一定一下就能认识统一,可能得等一等。他说:'不是这个问题,我提出来就不赞成,林彪提出来就是好的。你看我们开展就晚了两年。'
他在青年团的一些活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十三年应该是非常光辉的十三年。
高勇简介:
1959年3月1日至1964年8月15日任胡耀邦秘书,同耀邦同志一起住过牛棚,下过干校,也曾随同耀邦同志一起参加庐山会议等重要活动。耀邦同志辞世之后,高勇曾在耀邦同志家里协助接待群众吊唁,参加耀邦同志追悼会及安葬共青城事项。高勇同志为耀邦同志的真挚朋友,与耀邦同志家庭也有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