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王宗楣口述(二):胡耀邦同志关心大陈岛垦荒队员的故事

  口述者:王宗楣  口述时间:2005年

  口述缘由:浙江征集大陈岛资料老垦荒队员座谈会

  回宾馆途中,我真想打开耀邦同志的信先睹为快。可是还是想等静下心来再认真地读这封信。一回到宾馆,许多代表都在等着我带给他们好消息。位代表抢着夺去了信拆开后读了起来。

宗楣同志转垦荒队同志们:  

  宗楣同志来北京开会,知道了你们在大陈岛艰苦奋斗的情况,知道了你们同心协力克服困难的情况,希望你们绝不要退缩,继续奋斗。  

  在你们的面前,我想还有几年的困难,但是好日子一定会到来。我提议你们专门开这么一个会,深刻地讨论一下你们再努力艰苦奋斗几年,对全国青年有多大响,对你们自己的前途有多大帮助。讨论清楚了,你们大家的信心就会更坚强。  

  谢谢你们送给我的礼物,我也送了一点人家送给我的礼物给你们。  

  我愿意每三个月和你们通一次信。  

  祝你们无论如何要保持荣誉!  

                          胡耀邦  

                          五月二十八日  

  出席这次全国青年团代表大会的1476位代表,都带着党对青年的期望和对共青团工作的关怀,都带着新的工作任务,回到各自的岗位。唯独我还多带了一份耀邦同志给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特别礼物和谆谆教诲。  

  1960年3月,我写信给耀邦同志,汇报了大陈岛的新气象和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无论如何要保持荣誉”的表现,也谈了一些青年人的思想情况。不久,耀邦同志给我写了一封千余字的回信。耀邦同志在信中赞扬垦荒队艰苦创业,献身海岛的精神,并要求我们在完成垦荒开发的历史任务后,承担起建设新大陈岛的任务,在当地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垦荒队员在建设事业中的骨干作用。

  并且指出,青年人中有好样的也有差劲的,要教育他们坚持下来。对那些安不下心来的人让他去吧。信中还关切地写到,在垦荒队组织撤销的时候,提议开一个大会,要给每个队员发纪念章,要在报刊上进行宣传,还可出个小册子,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耀邦同志还建议建造一座垦荒纪念亭。  

  这封信,在垦荒队员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又一次点燃了垦荒队员们的青春烈火,纷纷表示自己要把青春全部献给大陈岛的建设事业。这封信,我全文抄寄给了中共温州地委李铁锋书记,并报告中共黄岩县委,引起了地、县党委的高度重视。地委为此召开了专题会议,遵照耀邦同志的提议,并做出了相应决定。

  直到1960年7月1日,中共温州地委派出由温州专员公署副专员阎康候率领的中共温州地委、温州专员公署慰问团,专程到大陈岛举行了隆重的慰问大会,向每一位垦荒队员颁发了纪念章(建造垦荒纪念亭一事因选址未定而当时未建),宣布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完成历史使命。此后,有118名原垦荒队员担负起继续建设大陈岛的新任务。为使同甘共苦一以贯之,我的妻子也从温州市调到大陈岛上工作,与大家朝夕相处。还有洞头、黄岩、海门、路桥等地150多名男女青年前来支援大陈岛建设。 

  具有光荣历史的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因是胡耀邦同志倡议组建的,十年文革中我蒙受了不白之冤,直到1973年才“解放”,还我一名干部的身份,调离大陈岛回到温州上作。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各项工作起步走上正确的轨道。尤其是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耀邦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使每一位原垦荒队员都为之欢欣鼓舞,每位队员的心情格外的振奋,无不思念着:耀邦同志还记得我们原垦荒队员吗?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原垦荒队员相约在一起,思考着给耀邦同志写信。1983年5月29日,有31名原垦荒队员签名的充满怀念之情的信件寄往北京。信中写到:“我们由衷希望您抽空上岛做客。”耀邦同志从信上得知还有一批原垦荒队员在大陈岛一直艰苦奋斗了27年,欣然将这封信转给穆青、吴冷西同志看。他建议适当宣传一下这类不畏艰苦的创业事迹,鼓舞人们特别是青年奋发图强。

  他说,人们连大陈岛都不知道在哪里,至于变化,更是茫然无知,为什么不好好宣传?要多搞这些东西。他说,卿卿我我,插科打诨的东西当然我也不反对,但太多了,不合时代精神。他还准备给垦荒队员回信。

  6月29日,新华通讯社就此信精神和摘要垦荒队员给耀邦同志信的内容发布了消息,《人民日报》6月30日刊登了这则重要消息,各省新闻媒体先后刊发了这则新华社消息,浙江省的温州市、台州地区的新闻媒体也刊播了这则消息。一时间,形成了一股对大陈岛原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业绩的宣传热,原垦荒队员从此彻底清洗了曾经蒙受的冤情,在政治上还了个清白。  

  7月8日,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政府组成赴大陈岛慰问团,刘锡荣副市长任团长,我和当年的青年团温州市委书记叶洪生都是副团长成员之一。慰问活动结束之后,我和叶洪生同志把原垦荒队员反映的和我们了解到的真实情况,以及当地难以落实的一些问题,于7月26日写信向耀邦同志如实汇报。

  8月7日,耀邦同志看到信后,把信的内容批转了有关同志,并希望将此事要求浙江省委的主要领导同志指定人员加以过问。他认为继续开发和建设大陈岛,虽然算不上是件大事,但对教育和鼓舞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是个好题目。同时,所需费用也无几。他认为,现在,我们许多人不动脑子,高谈阔论,遇事推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个风气实在太坏,要由我们中央和省、市两级带头打破。

  他还问,报纸上说1955年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陈岛时,岛上居民有一万四千多人,现在还只恢复到五千人左右,是否可靠?值得省委、省政府亲自抓一抓,解剖个麻雀是值得的。他说明年秋还要去那里(指大陈岛)看看。  

  耀邦同志的意见对认真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加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个很大的震动,尤其是他说“明年秋还要去那里看看”这句话,对大陈岛军民是个极大的鼓舞。

  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各级政府都做好了积极的准备。留在岛上生活的原垦荒队员和亲属、子女的户粮问题、住房问题、就学就业问题等等,都一件一件办好,落实;共青团中央、共青团浙江省委资助,并请耀邦同志题字的“大陈岛青少年宫”落成;从椒江到大陈岛的海上交通有了300客位的轮船;海底铺设了50公里的电缆;还建设了风力发电站……  

  在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上岛三十周年的前夕,大陈岛军民翘首盼望的日子,原垦荒队员邀请的贵宾终于来了!1985年12月29日,耀邦同志由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王芳和党政军机关其他领导同志陪同,乘坐海军护卫舰,劈波斩浪专程到了大陈岛,当晚就请大陈镇党委代他给岛上89位原垦荒队员每人发了请帖。

  30日上午,接到请帖的原垦荒队员早早在“大陈岛青少年宫”等候日夜思念的耀邦同志,能让自己仔细目睹尊容,好好地向朝盼晚望的耀邦同志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当耀邦同志在原垦荒队员长时间的热情又欢快的掌声中来到大家面前时,原垦荒队员在这位慈祥老人身旁,竟把许多要说的话激动得讲不流利了。

  耀邦同志看到眼前历经垦荒生涯27载的原垦荒队员,深情地说:1956年到现在快30年了,当年上岛时年纪最小的现在多大啦,现在年纪最大的几岁啦?有队员回答:最小的现在46岁了,最大的现在57岁了。耀邦同志风趣地说.那就不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而是年老的朋友来相罗!接着,耀邦同志在听取大陈镇党委书记的汇报后说,大陈岛的昌盛,第一是解放军的功劳,第二是你们原垦荒队员的功劳。今天不是你们欢迎我,而是我们三家——中央、省、椒江市联合起来欢迎你们。

  耀邦同志和原垦荒队员的见面是短暂的,但耀邦同志给原垦荒队员的教诲是久远的,原垦荒队员对耀邦同志的怀念是永远的。对于每一位原垦荒队员来说,这次和耀邦同志的见面,是一生中最值得庆幸的一件历史性大事。  

   耀邦同志来大陈岛视察前,对于大陈岛的建设和发展就是非常关心。耀邦同志在看了台州地区科委于1984年3月给他的一份有关大陈岛发展的材料后,就在当月21日告诉中共浙江省委的主要负责人,说自己不管钱,不知道国家科委如何答复台州科委的请求,400万元实在算不了什么,但要中央的一个部门或你们省里批,似乎比割一块肉还感到更痛。

  浙江省岛屿很多,沿海待开发的地方很多,400万元又做不成多少事,希望放开手脚搞吸引外资。浙江省有不少华侨,这是一个吸引的对象,要好好研究一下,能够在两三年内争取浙江华侨在浙江省投资三五亿美元,不要拒绝小规模的,三五十万就不少了,集腋成裘;不要怕人家得利,他们得点利,我们争取了时间,较快地富裕起来;不要事事请示,X X万元以下的可以自己批,同有关同志通好气,主要是要快,当然尽可能不要上当。  

  耀邦同志在大陈岛视察后,对于大陈岛的建设和发展更是关怀备至。1986年2月27日,他看到台州地区科委给他的又一份有关大陈岛发展的材料后,再次说到,沿海岛屿很多,有待进一步开发,国家经委和农业部要做几次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来才好。我们的国家很大,问题很多,没有弄清楚的事比比皆是。因此,中央各部委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搞一些专题调查研究,减少盲目性和一般化领导。(完)

  王宗楣 简介:

  男,汉族,1933年生,中共党员,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首任副队长,浙江大陈岛早期建设者。1956年率垦荒队登上大陈岛垦荒,带动全岛军民艰苦创业,使大陈岛旧貌换新颜。1957年,在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我们生活在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发言。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