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我“读”胡耀邦
苗枫林

  1977年12月15日,是中央组织部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胡耀邦出席新部长见面会。他说:“党中央派我来中央组织部工作,这是一个很重的担子。就我个人能力来说,是胜任不了的。”“中央组织部干部绝大部分同志我不认识”,但是,“我们大家都按党中央团结战斗的方针去工作,中央组织部的工作是能够像其他部一样推向前进的”。

  人们很快想到了我这个“绝大部分”之外的人。的确,我不是胡耀邦“不认识”的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在中央团校任教,团校校长就是胡耀邦。而1977年胡耀邦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我恰好在组织部研究室工作,随后在他领导下参加了若干重要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胡耀邦成为中央领导人后,我又曾奉命为他写传,从而有幸成为为数不多的看过他档案的人之一。或许正是这些经历,为我面对胡耀邦“读人”提供了独特的便利。

  给胡耀邦写传略

  1982年春的一天,中央组织部接到一项特殊任务——为中央领导人写传略。分配给我的是三个条目,其中有胡耀邦传略。

  写传略,要求文字十分准确,用字方便翻译,又要写出传主特点,千字为限。事实上,这样的篇幅只够写一个粗略年表。

  组织上为写传略提供了很大方便,准许我看胡耀邦档案,每天上班提档,下班归档。能看领袖人物的档案,这可是不小的信任。为防止文档保护出现差错,写传略期间封闭式工作,谢绝一切来访者,也不接办其他公务。

  这次写领导人传略的缘由大致是:1980年9月,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总裁斯旺森和双方联合编审委员会美方主席吉布尼时指出:“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你们的百科全书(指《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学术领域享有权威性的地位,它对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用的,我们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将把你们的百科全书翻译过来,这是很好的一件事。”随后双方商定:《全书》中文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出版,自1984年起分卷出书,在中国发行;英文版中有关中国的条目由中方根据不同情况照译、修改或增删;《全书》中文版中有中共党史人物38个条目,其中含毛泽东等领袖人物13个条目,由中方组织重写。

  我这次参与的,正是重写这13个条目的工作。

  打开胡耀邦档案,虽然最早的卷页已有半个世纪,隽秀的字体仍可透视出少年胡耀邦的严肃和工整。我仔细核对着各个阶段的年表,并分期对传主做出尽可能确切的评价。我发现,激情式的文字,是他早年具有的。有时,我觉得不是在看文字案卷,而是在读一个人,一个我很熟悉又不很熟悉的人。

  虽然只是一篇千字文,但我期望融入的信息量是大些再大些。一稿、二稿、三稿……总算达到了可以出手的水平。

  载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胡耀邦传略全文是:

  胡耀邦(1915.11.20—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农家庭。1930年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去位于江西、湖南交界处的革命根据地工作。1933年1月调到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反帝拥苏总同盟青年部长、宣传部长、中国共产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大队政委、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冀察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参加保卫张家口、解放石家庄等战役;后调任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领导了解放太原、宝鸡等战役。1949年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1952年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1957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他注重在实践中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青年,按照青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倡“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团的工作得到巨大的发展。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65年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75年恢复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人,针对江青反革命集团对科学工作的破坏进行整顿,在1975年冬和1976年再一次遭到错误的批判。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从1977年3月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1977年8月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被选为中央委员。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随后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秘书长等职。他组织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重新确立中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了理论准备;组织和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大量工作,使大批遭受冤屈和迫害的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重视调动八亿农民的积极性,主持制定和执行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党的工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实现的伟大转变,对于各条战线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和影响,恢复正确的政策和适应新情况制定新的政策,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经常会见来访的各国领导人和政党领袖。先后访问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朝鲜和日本等国。他为恢复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努力。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主席。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央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按照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不再设中央主席这一职务)。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