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青山绿水总关情--胡耀邦游览张家界
钱江

  金秋凉风渐起,年近73 岁的胡耀邦动了乡思,打算回湖南看看。

  1988年10月下旬的一个周末,侄女胡素贞和她的丈夫徐海初来看望胡耀邦。言谈之中,胡素贞说起自己年满55岁,该退休了,很想回一次老家。

  听侄女说起老家,胡耀邦接住话头说,我也打算回湖南,你就和我一起去好了。原来,这次动起乡思去湖南,夫人李昭打算一起去。但是行期渐近时她有了别的事情不能成行。恰好侄女上门探望,胡耀邦就要她和自己同返老家。

  胡素贞听了有些吃惊。自从1952 年胡耀邦到北京工作以后,凡是离京到外地去,从来没有带过这位从小由自己抚养大的侄女,其中一定有不希望小辈在陪同中沾光的意思。即使是这次,胡耀邦也没有忘记叮嘱一句:“不过,你得自己买票。”

  “可是我怎么能买到和你一个车次的票呢?”胡素贞问。

  胡耀邦答不上这个问题。胡素贞就问警卫秘书李汉平。李汉平说:“我也不懂这些,既然你叔叔说了,你就做好准备,到时候我通知你一起上车。”

  11 月10 日傍晚,胡素贞按照通知到北京站指定的专列车厢边,由警卫秘书引导上车。这次南下,李汉平没有同行,负责警卫的是齐东明。胡素贞上车后就交给齐东明66 元钱,作为车票钱。齐东明一笑之后收下。后来回到北京,他把66 元钱退给了胡素贞,说专列不售票,这笔钱你就自己收下吧。这件事胡耀邦并不知道,否则还不知会有什么反应。

  这次,既然李昭没有同来,闲暇时间里陪伴胡耀邦的事很自然地落在胡素贞身上。当天晚上,胡耀邦和胡素贞坐在一起,说了很多话。乡思绵绵,胡耀邦多次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胡耀邦对侄女说,我不满15岁的时候就两次跟随革命队伍。

  第一次是1930年10月,没有越过国民党的封锁线;第二次是在11月8日至10日之间,这次走成了,越了封锁线。胡耀邦说,我走的时候,你婆婆(即胡耀邦的母亲)哭着送到大桥边。我当时眼见政府腐败,政治黑暗,你石姑妈(胡耀邦的大姐)受欺凌,于是就跟着彭丰(带领胡耀邦从家乡去湘东地区的干部)干革命去了。

  胡耀邦回忆说,我一生中有三次危及生命。第一次是在长征途中,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中,第三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弄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接受批斗,回北京的时候路过秦皇岛,正好发生了唐山大地震。

  胡耀邦还谈到,在他的一生中,遇到了很多比他强的人,这促使他要努力学习,赶上人家。他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写了一篇描绘农民劳作艰辛的作文,得了第一名,在浏阳都有影响。可惜这篇文字没有保留下来,再也找不到了。

  胡耀邦对侄女说,这次回湖南,想了解一下胡氏家庭的脉络,这件事,就由你来办,借一份家谱来看看吧。

  叔叔和侄女好久好久没有这样畅快地谈话了。

  去看看向往中的张家界

  11 月11 日晚间列车抵达长沙,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到车站迎接。熊清泉早有吩咐,过去耀邦同志来住在什么地方,这次就还住在什么地方;上次来谁接待,这次还是谁接待。于是,胡耀邦被安排在“九所”住下。

  12日白天休息,当晚9时在湖南省委副书记万达陪同下,胡耀邦乘火车前往湘西风景名胜张家界游览。13 日下午3 时10 分抵达大庸县的北站,再转乘小车到达张家界景区。

  胡耀邦曾于1983 年2 月15 日晚从湘西吉首乘车到大庸,在大庸车站停留半个多小时,会见了县委负责人,随后乘车前往长沙。当时他就知道大庸有一个美丽的张家界,那是资深老革命家袁任远告诉他的。

  袁任远是慈利人,1898 年生,1925 年入党,红军时期担任过红二军团师政委。他于1982 年4 月回故乡,听说县里打算开发索溪峪风景区,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并将那里的美丽风光照片带回北京送给了胡耀邦,希望他支持开发。胡耀邦看了照片,不禁为张家界景色如此秀美而惊讶,表示:“这么好的地方,要好好开发。”

  张家界开发一波三折。这片锦绣山峦恰恰分布在慈利、大庸和桑植3个县的结合部,谁都想开发,谁来统筹规划呢?矛盾又到了胡耀邦手里。1985 年初,胡耀邦欣然命笔,为这片风景区题写“武陵源”。题词不久后于1985 年3 月25 日,湖南省政府以湘政(1985)3号文件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加快武陵源风景区开发建设的请示报告》,武陵源风景区的开发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正式文件中。报告提出,将武陵源设立为统一的“特区”。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大庸市(后改张家界市)和县级武陵源区。从此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成为一体。

  以前,胡耀邦只是关注张家界,纵然多次路过,从来无暇探访。而现在,他将亲眼看到美丽的张家界了。

  这里,天暗得比北京晚些,胡耀邦吃过晚餐就出门散步,恰好被正在宾馆开森林工作会议的人们发现了,纷纷集合在宾馆前,翘首等待胡耀邦散步归来。不一会,胡耀邦披着暮色归来,大家同声喊道:“热烈欢迎耀邦同志和我们合影留念。”说话之间,大家已经自动排好了队。胡耀邦见此情景,笑眯眯地走进队列中,看着摄影师按下快门。

  神奇纯洁的风光感染了他

  11 月14 日,天气晴朗。上午8 时,胡耀邦乘坐旅行车由南向北进入张家界景区。他身着一件淡米色风衣,足蹬一双轻便旅游鞋,沿着金鞭溪信步而行,一口气走完11 华里全程。

  清澈透明的金鞭溪在山脚下潺潺流淌,游览道路沿溪修筑,当时还稍显简陋,高低不平。这丝毫不减胡耀邦的游兴。只见山溪两边秀峰奇出,鬼斧神工,秋色将武陵源打扮得分外妖娆和纯洁。这不由得深深感染了胡耀邦,他一路走着,说说笑笑,兴致高昂,不时伸出大拇指赞道:“这里的山景真美啊!”

  溪谷中游人如织。胡耀邦走着走着,被一对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认出,孩子上前连声叫道:“胡爷爷您好,胡爷爷您好!”

  胡耀邦喜欢孩子,低下头问孩子:“你姓什么?几岁了?”

  孩子大方地回答:“我姓刘,5 岁了。”

  胡耀邦理解孩子的来意,叫道:“摄影师,请给我俩拍一张。”

  接着又和孩子的全家合影。一群来自上海的青年人见此情景上前将胡耀邦团团围住,纷纷说:“耀邦同志您好,同我们合个影吧。”胡耀邦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又走不多时,胡耀邦被一位河南妇女认出来了。她带着自己的女儿走上前来,利索地站在胡耀邦身边说:“总书记,咱们合个影吧!”她的要求立刻得到满足,这位女性说:“这才是咱们老百姓的官!”

  胡耀邦同路上的游人合影数十张,当然走得慢了。有的时候,胡耀邦面前站满了人,狭窄的道路为之拥堵。警卫人员开始阻拦游人同胡耀邦合影和搭话。胡耀邦要警卫们不要这样做,他说:“你们别担心,群众不会杀我的。”

  胡素贞跟在叔叔身后,被此情景深深感动。听得一个游人喊道:“耀邦同志,我们仍然尊敬你!”她一时间控制不住情感,眼泪刷刷地直流下来。

  时近中午11时,胡耀邦一行走出金鞭溪,来到山中一块平地“水绕四门”,这里是通向几个重要景区的枢纽地带。此时,武陵源区专家村宾馆的王锡赐经理等人,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下榻专家村宾馆

  这天晚上,胡耀邦下榻在武陵源专家村宾馆。

  胡耀邦一坐下,又和别人兴致勃勃地聊起来,话题依然是张家界。

  在遥远的历史年代里,张家界养在深闺人未识,直至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才渐渐为外人知晓。结果,凡是走进张家界的游人,没有一个不被那里的奇景所陶醉。张家界风景奇观的名声很快传遍神州。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越来越多地讨论起开发张家界景区的事情来了。当时靠近景区东部的索溪峪还属常德地区的慈利县,不过是一个小镇。1985 年,湖南省有关方面与一位加拿大华裔商人接洽,打算合作开发张家界,一批外国专家也表示要来考察景区。

  于是,由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出资,在景区内建造了12栋小别墅,以杉树皮做屋顶,外观倒也别致。关键是每栋房子里都有了独立的卫生间,这在当地还是独开风气的设计。因房子要供万里来华的专家暂住,所以命名为专家村。后来合作未成,这些小房子留了下来,成为直属省政府办公厅的房产,招收了24名工作人员。1988年8月,老资格的接待工作专家王锡赐领命到此担任专家村经理。到任以后,他觉得光说专家村3 字不知所指,提议加上“宾馆”二字。经上级批准,这里就叫做专家村宾馆。当时张家界旅游业刚刚兴起,专家村宾馆算是这里最好的接待宾馆了。

  11 月10 日,52 岁的王锡赐接到湖南省委办公厅电话通知,胡耀邦将于11月15 日到张家界,请王锡赐做好接待准备。王锡赐一听,既然还有几天,自己就上一次长沙,请示宾馆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于是,他在第二天就赶到长沙。12 日,王锡赐来到办公厅接待处。那里的负责人一见王锡赐就说,你怎么来了?我给你一个正式通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由省委副书记万达陪同,将于14 日从张家界到你们那里,一定要接待好,安排好食宿。所以,你要马上赶回去呀!

  原来是胡耀邦前往张家界的日期提前了。王锡赐马上说,胡耀邦来了我很高兴,我一定要接待好。但是现在我的越野车出了毛病,还要修呢。怎么办?办公厅的同事说,这好办,派车把你送回去嘛。

  第二天,一辆专车将王锡赐送回张家界。那时的张家界武陵源还谈不上是一个旅游市场,农副商品很缺乏,王锡赐一路买菜,到张家界时大致就把菜买下一些了。主要是一些青菜如菠菜等,还有一些调料。

  当天下午,王锡赐回到专家村宾馆,立即召集工作人员进行动员。大家一听说胡耀邦要来,都非常高兴,并自觉地投入了各自的工作中。

  一切安排妥当,王锡赐就在14 日上午前往水绕四门迎接胡耀邦。

  王锡赐回忆,那天上午,天气温暖,我随同武陵源区党委书记卓志初等人从索溪峪出发,前往水绕四门。到上午11时许,胡耀邦从金鞭溪方向走过来了,大家朝他拥过去,争相同他握手,气氛非常热烈。胡耀邦的随行人员说,一路上有许多游人向耀邦问候、握手,合影留念,所以走得慢了。

  胡耀邦入住专家村宾馆第12 栋,是宾馆中唯一有套间的房子,他睡不得太软的席梦思,王锡赐即刻把自己的床板腾出来,安放在胡耀邦的卧床上。

  当时的专家村宾馆还没有空调,服务员在他房间里放了一个电暖气。

  再见了,黄龙洞

  胡耀邦午餐后休息片刻,便去武陵源风景区东部的黄龙洞。

  在黄龙洞口,胡耀邦逐一朗读名人题刻,然后谢绝旁人搀扶,健步入得洞去。导游周蜜担任讲解。

  胡耀邦在黄龙洞景区谈笑风生地漫游了3 个小时。在游览中,周蜜曾两次劝阻吸烟的游人的掐灭烟头,胡耀邦默默看在眼里,在整个游览过程中,他始终没有吸烟。临出洞时,胡耀邦说:“现在,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出洞去抽支烟。”来到洞口时,他转身凝望良久,说一声:“再见了,黄龙洞!”

  离开黄龙洞不远,胡耀邦又一次被游人认出,将他团团围住,争着要和胡耀邦合影。一位女性很爽朗,得到了和胡耀邦合影的机会。合影之后她说:“耀邦同志,我要向您提点意见。”

  胡耀邦停住脚步,听她说些什么。

  这位妇女说:“现在党风不好,中央不整治不行。我要提意见,就是不要我这个党员也要提。”她连续地提出了一些关于党内出现腐败现象的问题。

  不断有游人围拢来,警卫员有些紧张。胡耀邦笑着说:“你们担心有人杀我?杀我胡耀邦有什么用?”

  他耐心地听完这位妇女的话,点头和她告别。

  胡耀邦来到黄龙洞景区休息室饮茶,休息片刻。讲解员周蜜抓住机会,捧出一个本子请胡耀邦题字留念。胡耀邦马上就接了过来,一边夸奖周蜜讲解得好,一边打趣说:“小姑娘,我的字可值钱了,一个字两千块。”众人闻言皆笑。

  晚上,胡耀邦在专家村用餐。餐前,王锡赐经理对胡耀邦说:“我们这个山沟里还很穷,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您老,您这位老红军大概好久没有吃红薯了吧?我们烤几个红薯和板栗给您尝尝好吗?”

  胡耀邦应声道:“好,好,谢谢你们!”随即,他将一支骆驼牌香烟递给了王锡赐。

  晚餐时,胡耀邦对颇有湘西风味的土菜很感兴趣。王锡赐记忆中,上了红烧鸡、红烧肉,还有张家界本地溪流中所产的手指长短的小鱼,另外是一些蔬菜。王锡赐特意向胡耀邦介绍了山里人喜欢吃的红烧猪蹄。也许是一天游山累了,胡耀邦胃口不错,竟一连吃了6块。席间,大家纷纷向胡耀邦敬酒,祝他健康长寿。胡耀邦不多饮酒,他把酒杯端得高高,笑着说:“祝大家好!你  王锡赐说,在专家村住宿期间,胡耀邦的饭菜并没什么特别,所以他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年21岁的专家村接待部工作人员,进入21世纪后担任专家村宾馆副总经理的王中胜回忆说:“胡耀邦是我此后十几年间接待过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国家领导人。他的廉洁自律超过了一般人。在我的印象里,来到张家界的胡耀邦说话不多,态度非常随和。我们这些普通的服务人员想和他合影,他都答应了。我们根据他的要求,早晚两顿都是三菜一汤,他自己去餐厅用餐。”

  当时在专家村总台的服务员黄英将接待胡耀邦作为自己生活里最值得记忆的事情。当时她听说胡耀邦要来,心里很高兴。她是浏阳人,为家乡出了这样一个人物感到骄傲。早些时候,她还专程到浏阳苍坊村看过胡耀邦故居。这回胡耀邦来了,她专管12号房的钥匙,为胡耀邦开过几次房门。见到胡耀邦那样平易可亲,就大着胆子攀谈了几句话,向他表示问候。

  胡耀邦闻知眼前的服务员是浏阳同乡,当着她的面称赞了张家界的美丽风光。这时,女服务员们商量着,一定要抓住机会和他合影。听了女服务员的请求,胡耀邦马上答应了。这张合影从此被服务员们视为珍藏。

  11月15日下午,胡耀邦乘坐5时40分的火车返回长沙。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