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12月25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75年7月18日,胡耀邦来到中科院走马上任,主持日常工作,这是邓小平复出之后实施“治理整顿”的重要一步。
不过,短短122天之后,胡耀邦便被免去了职务。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胡耀邦曾经说过,这是他在中科院的“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之中最引人瞩目当属在胡耀邦主持下,中科院起草的《汇报提纲》。胡耀邦到任之初,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科技工作的华国锋找他谈话,转达了邓小平提出的三个具体要求,首先就是让胡耀邦了解中科院的情况,向国务院汇报,并撰写一份汇报提纲。
8月11日,《汇报提纲》写出了第一稿,当时定名为《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讨论稿)》,后来广为人知的一些提法和论断,像“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科研要走在前面”,都是第一稿里提出来的。
稿子写好后的第二天,胡耀邦拿去向邓小平汇报,边读边讲,谈了两个小时。从邓小平那里回来后,胡耀邦召集中科院各部门和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开会,讨论《汇报提纲》的第一稿。过了不久,邓小平找到胡乔木,让他主持《汇报提纲》的修改,并要胡乔木向主持中科院工作的胡耀邦和李昌转达他们自己的意见。
他们组织撰写的稿子涉及的问题太多,不必要太锋利就在邓小平托胡乔木带话的第二天上午,他又把胡耀邦找去,提醒说,稳重一点,平稳一点,《提纲》要缩短,原则都保留,棱角磨掉一些,写得平稳一些,修改工作由乔木办,你催着点。
8月底,胡乔木和胡耀邦在中科院政研室召集会议,讨论修改问题,这次会议商定了修改的原则,把重点放在了科研路线的阐明。
胡乔木还提出,把毛主席有关科技方面的语录集中起来加以编纂,来说明毛主席的科技路线。几天之后《汇报提纲》第一稿完成了,与前面三稿相比,这一稿标题改成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结构、内容、文字有很大的调整,稿子之外,还编印了一个《毛主席关于科技工作指示的出处》的材料作为附录。
在国务院领导听完汇报后,《汇报提纲》基本定稿,根据国务院会上的意见,稿子又做了一点修改,9月28日,改出了第五稿,也就是最终的定稿。
九月最后一天,邓小平将《汇报提纲转呈毛泽东,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并没有认可这份报告。
作者:黎安 时间:2013-12-27 来源:《湘潮》2012年第12期
上个世纪不算太短的一段时期内,流行歌曲能不能唱、如何演唱等问题,是个大问题,似乎关系到能否永保江山,关系到如何教育“影响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因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及时纠正了“消除精神污染”运动中的过头做法,流行歌曲才得以再度流行。
1983 年秋天,实施“清除污染”运动,有关方面明确提出:“音乐领域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精神污染”,港台“时代曲”是主要表现之一。“清污”风起,流行音乐再次被作为“自由化”、“污染”而被打入冷宫。
“清污”的种种做法,引起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注意、反感和制止。 1983 年 12 月 13 日,胡耀邦接见参加团中央会议的各省、市、自治区团委书记,谈及与“清污”有关的 8 个方面的问题,极力反对“清除精神污染”工作中某些过头的做法和扩大化的倾向。
谈到歌曲,胡耀邦说:“允许唱什么歌曲,允许听什么歌曲,现在搞得很严!我前天看了你们青年报星期天版登的《前进吧,青年》这首歌,萧华作的词。我看词作得不错,曲子是不是稍差一点?第一要适当提倡唱一点革命歌曲,包括好的进行曲和抒情曲;第二不要禁止那些无害的歌;第三,要禁止唱的歌只是极少数、极个别的,应当有一个单位来审查批准。让各个单位自己决定,那还行?第四要鼓励作曲家、歌唱家创作一些好的歌曲。时代在不断前进,歌曲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青年都是爱唱歌的,应该让青年放声地唱,歌曲这个问题是大政策。”
据耀邦同志的女儿满妹(李恒)回忆:当流行歌曲在中国内地开始流行时,很不为一些人所接受。父亲却像率先穿西装一样,在中央领导人里最先表态,说:“什么叫‘流行歌曲’?概念首先要弄清楚……是歌曲就要流行嘛,难道还有怕流行的歌曲?在群众中能流行说明群众喜欢。像《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样的歌曲流行有什么不好?不加分析地否定流行歌曲,是一种愚昧的表现,要同愚昧作斗争。另外,一首歌曲的好坏,我看应该由群众来检验。看它在社会上是否流行得广泛、久远,这是检验它好坏的唯一标准。”
1984 年,胡耀邦在去北戴河的列车上,无意中从《青年文摘》杂志上看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他找来纸和笔把它抄了下来。一路上,他都在哼哼:“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1992 年那个“春天的故事”,才真正使包括“摇滚”在内的流行音乐“东山再起”,使包括情歌在内的抒情歌曲“绝处逢生”,且二者渐渐重登“大雅之堂”。在和煦的“春风”里,依稀回荡着胡耀邦当年对“清污”运动的断然“棒喝”声,还有学唱《我的中国心》的哼声,前者铿锵有力,后者饱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