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搞个活动,叫做“穿越陈家坊重走秋收路”,以此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8周年。因为种种原因活动没有搞成,我想,还是写篇文章来纪念一下,顺便把这个事情讲一下,特别是讲讲94年后的我,是怎样读懂毛泽东在浏阳张坊遇险这个事的。
我们先看看斯诺《西行漫记》有关遇险的内容:
当我正在组织军队,奔走于汉阳矿工和农民赤卫队之间的时候,我被一些和国民党勾结的民团抓到了。那时候,国民党是恐怖达到顶点,好几百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枪杀。那些民团奉命把我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但是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我的人释放我。普通的士兵都是雇佣兵,我遭到枪决,与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他们同意释放我,可是负责的队长不允许。于是我决定逃跑。但是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200码的时候,我才得到机会。我在那地方挣脱出来,跑到田野里去。
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太阳落山。士兵们追捕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几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虽然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了希望,觉得我一定会被抓到。可是我还是没有被发现。最后,天黑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马上翻山越岭,连夜赶路。我没有鞋,脚损伤得很厉害。路上我遇到一个农民,他同我交了朋友。给我地方住,又领我到下一个乡。我身边有七块钱,买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吃的。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的时候,我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关于毛泽东遇险的资料。最权威的当然是毛泽东自己讲述的。而在记录毛泽东的讲述,一个是斯诺的《西行漫记》里面讲到了这个事,另外一个就是谢觉哉的《浏阳遇险》。斯诺采访了毛泽东,这本书在毛泽东生前多次出版,文章基本上体现了毛泽东的原意。而谢老是毛泽东同志的秘书长,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他的记录也很权威。另外还有几个权威的资料,也是当时的当事人,他们是先后担任过浏阳县委书记的潘心元,张启龙和慕容楚强。潘心元是跟毛泽东一起遇险而为了掩护毛泽东,他被抓起来了。后来在送往浏阳的过程中又借机逃跑了。张启龙是当时秋收起义三团、也就是毛主席讲的农民赤卫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慕容楚强是张启龙听说毛泽东遇险,就安排他去找毛主席,后来被抓关到了浏阳,还是去潘心元带着秋收起义二团,把他从浏阳城区救了出来。张启龙和慕容呈强都活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的回忆资料也是相当的权威。当然,研究毛泽东遇险脱险,斯诺这篇文章是最重要的资料,也是最权威的资料。
关于“奔走于汉阳矿工和农民赤卫队之间”。安源煤矿是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开发安源煤田,所以这里又叫汉阳路矿。当时主席是在安源召开的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会议之后他和浏阳县委书记也就是秋收起义三团党代表潘心元一起,到铜鼓秋收起义三团驻地领导秋收起义。主席说的农民赤卫队就是浏阳工农义勇军,当时驻扎在铜鼓。毛主席在安源的时候,把这支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1师第2团(后来因为余洒度之前把这支部队整编为3团,就用3团这个番号,安源这边的部队就改为2团)。这支部队当时驻扎在铜鼓,毛主席到铜鼓就是为了亲自指挥这个部队,居中指挥整个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
关于“但是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我的人释放我。”毛主席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这个同志就是潘心元,当时陪毛泽东的还有两个浏阳工农义勇队干部刘建中和周克明在前面带路。潘心元的孙子潘定术先生还经常跟我讲起毛主席借的这个几十块钱。我想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要把这几十块钱还给他的后代。
关于“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太阳落山。”毛主席说跑到一个高地,然后下面一口水塘。这个水塘,我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中终于找到了。因为这口水塘里面已经没有水了,又在山上,这种状况差不多几十年了,当地老百姓都不把这里当做一口水塘了。他们讲的另外一个地方,又不太符合历史的逻辑。所以这次我找到这个水塘之后,请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过来看了一下,他跟我说:就是这个塘,这个才符合历史的逻辑。毛主席在这个塘里躲了差不多一天时间。到天黑的时候才从塘里面爬出来往山上走。
关于“天黑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马上翻山越岭,连夜赶路。”这个山下有一条大路,也就是当时浏阳到铜鼓的官道。山上是一条小路,是农民砍柴之类工作的小路。
关于“路上我遇到一个农民,他同我交了朋友。给我地方住,又领我到下一个乡。我身边有七块钱,买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吃的。”这一段内容很丰富。毛主席遇到的这个农民是张坊的,叫做彭铁匠,不是那个什么陈久兴,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这里就不啰嗦了。这里特别强调的“给我地方住”。也就是说毛主席在彭铁匠家里住了一晚(1927年9月8日晚)。因为从这里到铜鼓与浏阳交界的排埠镇,还有40华里山路。晚上走也不安全,也不可能走到,所以只能够住下来。然后说把他领到下一个乡,下一个乡就是铜鼓的排埠镇(1927年9月9日晚)。现在那里也搞了一个化险基地。对于这个基地,我感觉做的还不错,毕竟都是邻居,我就不多说了。
关于“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的时候,我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主席到了农民赤卫队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浏阳工农义勇队所在地。张启龙看到毛主席的条子,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这天是中秋节(1927年9月10日),所以毛主席和大家一起会餐了,然后晚上毛主席就部署了这个秋收起义,第2天他带着部队就是攻打白沙,取得了秋收起义第1场战斗的胜利,军史上面叫做白沙大捷,毛主席当时说了“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当时很多人把这句话都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