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回忆怀念
罗荣桓元帅故里行纪
楚国良
 

文/楚国良

衡东,因位于南岳衡山之东而得名,居湘江中游衡阳盆地与醴攸盆地之间。东连攸县,南与安仁县、衡南县为邻,西濒湘江与衡山县隔水相望,北与湘潭、株洲接壤,是个人灵地杰之地。

衡东,是共和国元帅罗荣桓的故里,是元、清两代状元何克明、彭浚和探花谭鑫振的故里!也是“诗词之乡”“皮影戏之乡”“花鼓戏之乡”“剪纸之乡”“印章之乡”,还是唯一冠名的“土菜名县”。

11月25日上午,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湘潭市女子诗会主席马斌华的率领下,莲乡诗人陈志元、傅洋、韩白圭、章柏勋、龙学军、唐蔚琦、周瑞庭、田学荣、罗湘龙、齐云贵、郭国亮、刘敏一行14人,从湘潭县新县城易俗河出发,沿京珠高速驱车一百多公里,来到了我们梦寐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罗荣桓的故居,现在的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

 

 

 

(一)

罗荣桓元帅诞生的新大屋坐落在一个优美的村落,格外有一种大家族的端庄与典雅在其中。屋场的正前方是一片开阔的田野,后面和左右两旁古木参天、遮天敝日,背面不远有“南湾八景”之一的“五马绕云”。

新大屋是罗氏祖堂,建于清朝乾隆壬申、癸酉年间(1752-1753年),由罗氏第十二代异三公及其子负责筹建。这座建筑分三进,两边出厢房,上、中、下三厅及天井,各有侧门通向两旁各三排厢房。当年,罗荣桓父母就在右厢房的前屋居住,清光绪8年(1902年)11月26日罗荣桓诞生在这里。罗荣桓在这里度过了少儿时代,直到13岁那年才随家人迁至南湾街上的异公享祠。

异公享祠建于1914年,坐落在南湾街南头西面,是一座砖木结构、三进四厢的清末民间建筑。朱漆大门上方正中间悬挂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罗荣桓故居”匾额,两旁呈现“二龙戏珠”“麒麟抛球”浮雕,正墙外面用彩色泥塑的“文王访贤”“桃园结义”“徐策跑城”“王祥卧冰”等历史人物和故事,以示“忠信孝悌”之族规家训。

走进罗荣桓故居正堂大厅举目望去,精致的八角天花板绘着美妙的“八仙”彩图,正前方是一座雕刻细致、构思精巧的立式神台,下方摆放着长方形的供桌,左右两边分别陈列着罗氏世系表和故居的简介。当年罗氏族人都喜欢来这里相聚议事。

在右厢房东头是罗荣桓父亲罗国理、母亲贺氏的卧房,屋里摆放着两张描金雕花床和一个立柜。南面墙上悬挂着罗国理先生和贺氏放大的半身照片。照片左下方分别都有罗荣桓亲笔题写的“罗国理先生,字吾镜,湖南衡山籍”和“贺氏系罗国理老先生之夫人,湖南衡山籍”字样。

穿过一个房间,便是罗荣桓的卧室,暖光照射在床上。那张菱板床花檐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夜半无人私语时”“红罗帐内度春秋”的诗句。南面墙壁上悬挂着放大的1960年罗荣桓在全国民兵代表会议上作报告的彩色照片。据介绍,室内陈列的储柜、抽屉、板床、书柜、梳洗台、双影镜、床头小方凳等,都是罗荣桓与原配夫人颜月娥结婚时所用的原物,并按当年的情形摆放。

右厢房东头是罗荣桓少年时读书、习字的书房。里面摆放着一张床,还有一张长两米、宽一米的写字台。书房对面,隔着一个天井,便是“习武房”,屋内陈列着桩板、石锁、石担、刀、枪、棍、耙、剑、戟等武术器械,当年罗荣桓兄弟正是在这里习武健身。

迈出罗荣桓故居,沿着前面的青石板小街往北走,跨过马公桥,看到一座雕梁画栋、飞檐挑角、古色古香的戏台。 1926年11月,罗荣桓回到家乡办农民夜校,成立衡山梦字九区农民协会,曾经常在这座戏台上作演讲。如今,这里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的戏台,古韵犹存。

 



 

 

(二)

参观完罗帅故居后沿着绿树掩盖的环形柏油马路,大约步行5分钟便来到了罗荣桓纪念馆。

罗荣桓纪念馆包括罗荣桓元帅铜像纪念广场、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等纪念设施。

罗荣桓元帅铜像纪念广场,位于南湾村南面的罗家山上,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80余亩,共分三级广场。其中第三级广场,即最高一级广场,为整个广场的主体和中心,占地2000 多m²,在该广场中心位置上坐东南朝西北、矗立着一尊高8.1米的罗帅铜像,座基上刻着的“罗荣桓元帅铜像”七个大字,为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

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于2002年兴建并陈列,建筑面积1200m²,陈列面积8000多m²。陈列馆正门的“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由薄一波同志题写。陈列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设有序厅、尾厅和六间展室。分别展出罗荣桓元帅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照、画)480多幅,珍贵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及实物270多件,雕塑群2处,视频、幻影成像、场景等大量历史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其功勋卓著的光辉一生。

迈进那庄严肃穆的罗荣桓纪念馆大门,一尊高大威武的罗荣桓元帅雕塑映入眼帘!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的唯一:学历最高,现代中国的正牌大学生,秋收暴动跟随毛泽东最早上井冈山闹革命的七个党代表之一。他亲身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江西瑞金红色政权,五次反围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国共二次合作,国难当头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在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个师中的115师任过政委兼师长,经过八年的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建立了硕果累累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四野战军输送了近10万的骨干兵力,他担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和林彪搭档,经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过黄河,跨长江,直把解放“八一”军旗插到海南岛!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他的党性原则强,政治觉悟高,奉献精神佳,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最高检察署长、第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军衔授勋,战功卓著的十大元帅中唯一的“政治元帅”也是他——罗荣桓!

 

 

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前面部分从罗帅热血青年,追求真理就读武昌大学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鄂南农民暴动,参加了湖南秋收暴动,上了井冈山,并坚定不移地跟随支持毛泽东党指挥枪的革命真理,参加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上。后在各种枪林弹雨血与火和生与死的考验中屡立奇功!毛泽东当时感叹说;罗荣桓是个人才,我们发现太晚了!

下面我们浏览一下罗帅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创建的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时间表吧: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9月,率115师政治部和少数部队,在晋冀边界的阜平、曲阳、灵寿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到吕梁山地区,与代师长陈光指挥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保卫了黄河河防。同年秋参加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随后任115师政治委员。

1939年3月初与陈光率115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参与指挥樊坝、梁山等战斗,重创日伪军。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强调团结抗日的友军和爱国进步人士,孤立和打击制造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他率领的115师部队,与山东人民抗日起义武装组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先后在鲁西、鲁南、冀鲁边、鲁中、滨海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1941年8月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同年冬,日伪军5万余人“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115师师部等领导机关被日伪军合围于沂水留田一带。他准确地分析敌情,掌握时机,率部向日军占领区临沂方向转移,跳出敌人重围。后又返回根据地中心地区,领导军民坚持斗争,挫败日军在山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

1943年3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治委员、代师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他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领导了整风运动。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领导山东军民进行精兵简政,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加强连队基层建设,开展分散性、群众性游击战争,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扭转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被动局面。

1944年开始组织一系列战役,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

1945年指挥部队在山东进行大反攻,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胶济、陇海铁路,收复除济南、青岛少数城市之外的山东大部地区。此时罗荣桓的麾下已经是拥有27万正规军、是共产党在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建立了中共最强大的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正规军人数占共产党军队的三分之一。

“有一份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朴实无华的语言,无限忠诚的品德!这就是罗荣桓元帅为党、为军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尊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带病工作几十年的人格!难怪毛泽东称他为我们党内的“圣人”!难怪在罗荣桓元帅逝世后,毛泽东在《吊罗荣桓同志》的诗中写道“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三)

中午,我们在一个名叫"旅人饭店"的农家餐馆就餐,美味可口的衡东土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稍事休息,我们在返程途中又顺道参观了欧阳海烈士纪念馆。

欧阳海烈士纪念馆位于衡东县新塘镇欧阳海村、京广铁路一侧的丘陵上,面向铁轨,松柏环绕,环境清幽。

馆舍门前,矗立着欧阳海烈士的纪念碑,上面是他舍身推马救列车身影的塑像。我们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随后进入馆内了解欧阳海烈士的具体生平事迹,感受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1963年11月8日,驻耒阳六九00部队班长欧阳海(桂阳人),随部队野营行至衡山站南铁路隘口处时,逢282次客车开到。由于火车汽笛声使骡马突然受惊,一匹驮马轨道上呆立不动,无法离轨,眼看即将发生骡马与火车相撞的严重事故。

为了旅客的安全,欧阳海挺身而出,跃上铁路,用肩膀顶开驮马,避免了撞车事故的发生,保护了数以千计的旅客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但他却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自此,欧阳海战士的英魂永远留在了这段铁轨上,时年23岁。

馆内的墙上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欧阳海一生事迹,展台上陈列着欧阳海烈士生前的旧物:缝补的棉衣,荣誉奖状,毛主席的著作,虽然物品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破碎,但是欧阳海烈士的俭朴、积极进取、团结战友的精神永不褪色。

欧阳海烈士的日记片段图片和他推马救车时被压弯的冲锋枪图片(原物保存在部队)更是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他不怕牺牲的伟大的共产党人精神。

正如毛主席所说,“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欧阳海烈士正是这样一个高尚的英雄人物,心忧天下,永远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地位。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