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
1月
4日,毛泽东在宁冈柏路主持召开前委、特委,四、五军军委和各县党的负责人会议。会议传达了党的“六大”精神,研究了粉碎敌人第三次“会剿”的方针,着重讨论了部队的行动方向,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由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
上旬,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湘赣两省敌军约10余团“会剿”井冈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从26日起与敌激战三昼夜,因敌众我寡,井冈山失守,部队冲出重围,往赣南与红四军会合。
2月
宁冈、永新、茶陵三县地方武装坚守九陇山,湘敌何键部四个翔进犯,三县地方武装与敌激战三日,最后撤出九陇山。
中旬,湘赣边特委常委宛希先在九陇山召集永新、茶陵、宁冈三县县委联席会议,成立湘赣边临时特委,刘真、朱昌偕、宛希先为常委,朱昌偕任书记。
吉水县游击队在白沙成立,郭国招任队长。
中共酃县县委在石禾坪重新成立,黎育教任书记。
3月
14日,陈正人在永新主持特委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边界目前工作政策及其他重要问题;决定取消三县联席会议产生的临时特委,组成新的临时特委,朱昌偕、何长工、宛希先、刘真陈正人为常委,刘宗义、王怀、龙超清、谭思聪为候补常委,朱昌偕任书记。
三四月间,湘赣边临时特委决定从永新、莲花、茶陵、宁冈四县抽调部分武装,组成湘赣边界红军独立第一团,下辖一、三两个营。红独立一团分别以大小五井和九陇山为中心,将游击区域扩大至宁冈、永新、茶陵、酃县和遂川。
4月
月初,中共万安县委重新成立,严安华任书记。
湘赣边界红军独立第一团击溃围攻九陇山军事根据地的茶、永、酃、宁四县联防队,消灭宁冈靖卫队大部,缴枪20余枝,俘敌10余名。
攸县游击队在莲花县鄱圹成立,龙大仙任队长。
中旬,泰和县游击队在中洞成立,曾金山任队长。
月底,红五军奉红四军前委指示,返回湘赣边界活动。
5月
3日,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被捕壮烈牺牲。
10日,湘赣边特委在宁冈县古城召开二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讨论前委给湘赣边特委的指示信,恢复了原特委的工作,改组了常委,邓乾元任书记。会议还制订了游击工作大纲,划分了游击区域和四个游击中心,计划将工作范围扩大至边界14个县。
上旬,湘赣边特委将独立第一团编入红五军,为第六纵队,王佐任司令,何长工任党代表。
5月间,湘赣边特委派王佐农回遂川开展工作。不久,了遂川县委,王佐农任书记。
中旬,赣敌以两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向宁冈进攻。红五军退至酃县,后又得到茶陵、遂川敌人前来堵击的消息,遂转战湘粤赣边境地区。
20日,湘赣边特委就党务,政治、军事、土地革命等问题向江西省委报告,为了更好地领导边界工作,要求将政治区域指挥中心转移到永新某个农村。
6月
下旬,红五军由粤北返回湘赣边,先后收复遂川、宁冈两县城。
7月
中旬,红五军奉湘赣边特委指示,往安福县筹粮筹款,攻打安福县城,未克,军参谋长刘之至和第四纵队司令贺国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浏阳总队部在浏阳东乡成立,胡彪任队长,何俊任政委。
8月
8日,红五军离开永新去湘鄂赣边区,敌乘机占领莲花县城。
本月,酃县红军医院在黄挪潭上洞建立。
株洲区委在株洲河西错石成立,易万全任书记。
9月
6日,江西省委在致湘赣边界特委工作指示信中,就党的改造、游击战争、群众工作等问题作了指示。其中指出:“新的特委应建立在群众斗争的中心永新,边特应兼永新县委工作。”
攸县临时县委被破坏。
秋,彭德怀率红五军一、三纵队于莲花县路口击败敌谭道源部,缴获大批辎重。
10月
6日,刘作述、贺曙光等率领永新赤卫队和暴动队上千人攻克反动据点黄门坊。根据特委指示,永、莲、宁三县赤卫大队于30日攻克永新县城,特委机关搬迁到县城办公。从此,永新成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政治中心。
宁冈县敌县长陈宗经率县靖卫团到睦村催收粮款,大部被袁文才部歼灭,陈宗经被当场击毙。
本月,株洲区委被破坏,区委书记易万全,省委特派员陶尧夫被捕牺牲。
11月
上旬,赣西团特委书记曾道懿被捕叛变,赣西党,团特委在吉安城内遭到破坏,省委特派员赵醒吾牺牲,特委机关迁至吉安县陂头,由刘士奇代理书记。
15日,罗炳辉率领吉安县靖卫大队300多人,全副武装,在吉安县值夏宣布起义。经过整训,在富田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罗炳辉任团长。
酃县赤卫队在石禾坪成立,邝光前任队长。
中共泰和县委在固陂圩仁善书院成立,刘厚明任书记。
26日,中共崇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长潭东山庵召开,重建崇义县委,周泰侃任书记。
12月
永新县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重新成立县苏维埃政府,朱昌偕任主席。
下旬,红五军军部及第一、三纵队在萍乡、莲花、茶陵、攸县一带游击。
赣西特委组织数十万群众配合红军第一次攻打吉安城,未克。
1930年
1月
18日,湘赣边特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军军委在遂川于田召开联席会议,就赣西、湘赣边特委合并为赣西特委,成立红六军,召开赣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赣西临时苏维埃政府,以及解决袁、王等问题作出了决定。
红六军在吉安县成立,黄公略任军长,刘士奇任政委,下辖一、二、三纵队。
中共峡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湖村召开,胡竹青任书记。
酃县苏维埃政府在板下楼成立,刘清远任主席。
2月
6日至9日,毛泽东主持红四军前委、赣西、赣南特委、四、五、六军军委在吉安县陂头举行联席会议,讨论了扩大苏维埃区域,深入土地革命,扩大工农武装等同题;决定将中央指定的四军前委扩大为四、五、六军及赣西南、闽西、东江等地区斗争的指导机关,指定毛泽东为书记,朱德、曾山、刘士奇、潘心源为常委,彭德怀、黄公略为候补常委;并决定将赣西、赣南、湘赣边三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
12日,袁文才率领宁冈游击队袭击茶陵江口,活捉敌三县联防总指挥罗克绍。
24日至26日,红四军、红六军第一纵队及赣西地方武装第二次围攻吉安城。在吉水县水南、施家边和吉安县值夏,歼灭唐云山旅,扫除了吉安外围之敌。
中旬,泰和县苏维埃临时政府在固陂圩仁善书院成立,郭绍香任主席。
24日,袁文才、王佐在永新县城被错杀。
月底,红五军三、四纵队攻克安福县城,消灭守敌六七百人。至此,湘赣根据地已拥有永新、莲花、宁冈、泰和、遂川和安福等六个县。
3月
中共茶陵特别区委改为茶陵县委,陈韶任书记。
湘赣边特委常委宛希先在永新县三湾练家被错杀。
20日,彭德怀率红五军攻克分宜县城。
22日至29日,中共赣西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吉安县召开。大会讨论了土地、军事、党务等13个问题,正式成立赣西南特委,选举刘士奇、王怀、李文林、肖道德、丛允中五人为常委,刘士奇任书记。特委下设东、南、西、北四路行委。
赣西苏维埃政府改为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
莲花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九都枧下村召开,重新成立县苏维埃政府,朱映华任主席。
4月
中共安福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洋溪召开,成立正式县委,刘家辉任书记。同时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县苏维埃政府,肖义容任主席。
中旬,赣西南特委组织赤卫军、少先队及武装群众一两万人配台红军第三次围攻吉安城,未克。但打败了吉水红黄学会反动武装,恢复了水东、儒林地区的工作。
分宜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礼家陇召开,正式成立县苏维埃政府,李良善任主席。
5月
宁冈红八营在永新县石口成立,罗发财任营长,龙云芳任政委。下辖一、三两个连。
4日至12日,赣西南地区10余万地方武装和群众第四次攻打吉安城,未克。
16日,黄公略率领红六军攻克安源,四五百安源工人参加红军。
红六军改为红三军,黄公略任军长。永新、莲花县赤卫队编入第三纵队,徐彦刚任纵队长,刘作述任政委。
新余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上木源村召开,正式成立新余县苏维埃政府,罗日光任主席。
下旬,赣西南地方武装和群众第五次攻打吉安城,未克。
6月
5日,吉水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同水区召开,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刘生元任主席。
20日,赣西南地方武装和群众10余万人第六次攻打吉安城,未克。
29日,茶陵、永新、莲花赤卫大队在群众配合下,于茶陵严塘尧水一带歼敌挨户团一部。
峡江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砚溪召开,成立县苏维埃政府,胡启云任主席。
月底,红二十军在吉安县成立,曾炳春任军长,刘士奇任政委。
7月
1日,红六军在赣西南地方武装的配合下,第七次攻打吉安城,未克。
28日,醴陵县数万工农群众举行大暴动,缴获挨户团大批枪枝。
8月
15日,赣西南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吉安县陂头召开。会议讨论了妇女工作计划和工作路线。
茶陵游击大队会同永新、莲花赤卫大队,攻克茶陵县城,消灭五县挨户团大部。
20日,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在文家市歼敌戴斗垣旅。
23日,红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镇会师,成立红一方面军和总前委,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
红二十军攻克安福县城。
27日,红二十军、赣西南地方武装和数万工农群众第八次攻打吉安城,未克。
湘东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在萍乡城成立,袁德生任主席。
9月
上旬,醴陵县苏维埃政府在萍乡县城成立,骆有生任主席。
13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株洲召开扩大会议,第一军团在株洲发布进攻吉安的命令。
中旬,毛泽东、朱德在醴陵参加湘东特委会议,讨论了发展党组织和建立革命政权,地方武装等问题,决定成立湘东独立师。
17日,红十二军攻占攸县城,成立攸县革命委员会和赤色游击队。
下旬,红十二军占领茶陵县城。茶陵游击队改编为二纵队。
24日,红一方面军抵安源,安源1000多工农参加红军。
29日,红一方面军在袁州(宜春)召开总前委会议,讨论攻打吉安问题。
湘东独立师在萍乡大安里成立,刘沛云任师长,谭思聪任政委,田可平任政治部主任。该师下辖一、三两个团,第一团,张维任团长,陈正华任政委;第二团,谭家述任团长,王震任政委。
萍乡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袁德喜任主席。
北路办事处在分宜县召开六县(分宜、新余、峡江、安福、吉安、吉水)军事会议,讨论配合红军攻打吉安等问题。
10月
4日,红一方面军会同赣西南地方武装攻克吉安城。至此,赣西南地区由零星的红色割据区域发展成为有统一领导的联成一片的大块革命根据地。
7日,吉安市10万群众举行庆祝攻克吉安城胜利大会。江西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曾山任主席。
14日,赣西南党团特委合并成立江西省行委,以李文林、曾山、陈正人、王怀、段良弼等13人为委员,李文林为书记。下设赣西、赣南、赣东北、赣西北四个行委。
18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峡江召开总前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形势、部队行动、土地及资本等问题。
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在新余县罗坊召开联席会议(即罗坊会议)讨论研究政治形势和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等问题,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
中旬,湘东特委书记张启龙调湘鄂西工作,石青接任书记。
中旬,湖南省委书记宁迪卿叛变,省委机关被破坏,湖南省委办事处在乎江辜家洞成立。湘东特委受湖南省委办事处领导。
安福红色警卫营在金田成立,辖一、三两个连,吴平安任营长,朱侠任政委。
下旬,攸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在漕泊成立,曾毅之任书记,周允怀任主席。
月底,湘东独立师和攸县地方武装在殷家坊击败攸县保安团,俘敌70余人,缴枪90余枝。
遂川特务连与万安、泰和地方武装在吉安永阳编为独立七团,王佐农任团长,刘世权任政委。
11月
1日,红一方面军于罗坊园前村发布命令,提出“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的战略方针,移师赣江东岸,准备粉碎国民党的第一次军事“围剿”。
上旬,湘东特委在莲花改为湘东南行委,石青任书记。
18日,敌罗霖、李觉两部侵占吉安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各机关迁到吉安陂头。
湘东独立师在攸县地方武装配合下,于攸县老漕泊歼敌一个挨户团,接着南下连克茶陵、安仁两县城。25日,湘东独立师在攸县皇图岭全歼醴陵、攸县、衡山三县保安团和皇图岭守望队共700余人。
刘沛云率领湘东独立师攻克酃县县城。
12月
是月,在吉安县富田发生了“富田事变”。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开始发动第一次“围剿”。
冬,遂川县苏维埃政府在水南洲背成立,王沂泮任主席。
中共株洲特别区委成立,丁继胜任书记。
1931年
1月
1日,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
攸县兵工厂在东冲建立。
中旬,江西省行委被解散。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赣西南特区委,陈毅任书记,下设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个分委。
2月
茶陵县兵工厂和红军医院二分院在茶陵马首和东坑建立。同期莲花红军医院在九都洋桥建立。
14日,邓小平、李明瑞率领红七军一部由广西转战到崇义县,给地方部队拨枪80支,子弹一批,抽调十几名干部充实地方部队领导,并在长潭圩举办了一期“地方自治训练班”。
中旬,湘东南行委改为湘东南特委,石青任书记。
湘东独立师第二团在莲花组成,彭年任团长,谢国喻任政委,并将湘东独立师改名为湘东南独立师。
3月
2日,张云逸率领红七军五十八团从广西转战到酃县,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在酃县下坪击溃敌胡凤璋一个团,缴枪100余支。
上旬,湘东南独立师一、二团出击株萍铁路,阻击湘敌东进;第三团挺进湘南迎接红七军。
中旬,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与红七军第五十八团在酃县九都会合,随后攻克酃县县城。
24日,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与红七军五十八团在茶陵将军山歼敌十九师五十五旅一部,俘敌团长陈汉雄。
下旬,湘东南独立师与红七军第五十八团在莲花召开庆祝战斗胜利及会师大会。
二三月间,独立七团攻占遂川县城,击毙敌县长王蕃。
春,宜(春)萍(乡)醴(陵)边委在萍乡班竹山成立,骆有生任书记。
4月
月初,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以何应钦为总司令,向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
湘东南独立师、红七军五十八团、五十五团与二十军一七五团在永新县城会合后,成立河西党前委和河西总指挥部,滕代远任书记,李明瑞任总指挥,统一指挥这三支部队。
4日,湘东南独立师、红七军五十八团及红二十军一七五匪攻克吉安县永阳镇。
24日,中共湘东南特委书记石青在醴陵北乡被捕。
5月
27日,红七军和}融东南独立师与敌五十二师战于安福县廖塘桥,击溃敌军一个团,缴枪300余支,俘敌100多名。
30日,中央红军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
宁冈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龙市张家祠召开,选举谢月高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湘赣省委。
6月
10日,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在茶陵击溃九县联防挨户团,歼灭其中两个挨户团,乘胜占领茶陵县城,接着又攻克安仁、酃县。
中旬,红七军和红二十军一七五团奉命调往中央革命根据地,河西教导队继续留在湘赣根据地坚持斗争。
夏,茶陵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在严塘湾里召开,选举谭余保为主席。
蒋介石纠集30万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同时对湘赣根据地进攻。
7月
月底,王首道、甘泗淇、张启龙等奉苏区中央局的命令来到永新县城,召集湘东南特委、西路分委联席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关于成立中共湘赣省委等决定。
崇义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蛇形岗召开,正式成立崇义县苏维埃政府,仲汉卿任主席。
8月
1日,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成立,王首道任书记,林瑞笙任组织部长,甘泗淇任宣传部长,袁德生、张启龙负责筹备省苏维埃工作,同时将湘东南独立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李天柱任师长,谭思聪任政委。西路地区的独立团改为独立七团。
少共湘赣省委在永新县城成立,易心平任书记。
湘赣省儿童局在永新县城成立。胡选善(后胡耀邦)任书记。
21日,湘赣省政治保卫分处在永新县城成立,林瑞笙任处长,谭牛山任副处长,根据中央指示,开始在全省开展肃反运动。
中央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第三次“围剿”。
中共吉安县委在官田清江成立,肖石坚任书记。
9月
27日,湘赣独立一师一、二团,红三军特务营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全歼进犯吉安县永阳镇的敌公秉蕃二十八师一个团,俘敌团长毕卫汉以下近千人。
10月
1日,中共永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产生了新的县委。
8日至16日,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莲花花塘村召开,正式成立湘赣省委,王首道、袁德生、张启龙、林瑞笙、甘泗淇为常委,王首道任书记,林瑞笙任组织部长,甘泗淇任宣传部长。
17日至25日,湘赣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莲花花塘村召开,成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袁德生任主席,张启龙、彭德怀任副主席。
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依照全苏大会土地法令在全省普遍实行重新分配土地。
22日,湘赣独立一师在茶陵的尧水击溃敌六十三师一八八旅。
11月
月初,以袁德生为团长,王震为书记的湘赣省代表团,由湘赣独立一师护送,东渡赣江,前往中央根据地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敌集中10个正规师连同地主武装共8万人,对湘赣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湘赣省委组织临时前敌委员会,以林瑞笙为书记,统一指挥根据地的红军和地方武装,把湘南游击队调到永新并改编为红色警卫团。
湘赣独立第三师在永新组成,冯建元任师长,甘泗淇任政委。
中旬,湘赣独立三师在莲花地方武装配合下,于升坊消灭敌七十七师罗霖部一个连,缴枪百余支,青年妇女刘菊娥舍身擒敌,光荣牺牲。
湘赣省委机关报《湘赣红旗》创刊。
12月
月初,湘赣独立第三师和河西教导队在永新地方武装配合下,于傅家陇歼敌第十四师一个营和永新保安团一部。
湘赣独立一、三师与敌七十七师二三一旅一个团激战于莲花九都,独立一师第二团团长彭年牺牲。
李天柱率领湘赣独立一师在酃县警卫连的配合下,攻占酃县县城,活捉敌县长谭仲梅。
冬,湘赣军区医院、军区被服厂、湘赣造币厂相继在永新黄岗建立,同时,永新兵工厂在黄岗扩建为湘赣兵工厂。
1932年
1月
3日,湘赣独立一、三师于永新钱市街伏击敌十四师,双方损失很大。独立一师政委谭思聪,省委委员罗启厚、刘峰牺牲。
酃县兵工厂在石禾坪老厂里成立。
湘赣独立三师10日在莲花清水,黄陂消灭罗霖七十七师两个连,缴枪百余支;11日,又在莲花九都一战中,缴枪70余支;13日在攸县官田消灭一支地主武装,缴枪33支。
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工农银行在永新县城建立,胡湘任行长。
27日,湘赣独立三师莲在花海潭击溃敌罗霖师一个营,缴获步枪40余支。31日,湘赣独立一师在萍乡围歼新店里之敌,缴枪500多支,俘敌官兵40多名。至此,粉碎了敌人对湘赣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湘赣省军区在永新县城成立,张启龙任总指挥,甘泗淇任政委,冯达飞任参谋长,于兆龙任政治部主任。
22日,中共崇义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过埠蛇形岗召开,朱明任书记。
2月
根据中央革命军事会指示,湘赣独立一、三师合编,成立红八军。独立一师师长李天柱、政委王震分别兼任军长和政委。
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在永新县城成立,冯达飞任校长,李芬任政委。
株洲直属区委改为中共长湘区委,易灭非任书记。辖株洲、湘潭、长沙党组织。
3月
上旬,湘赣省委召开第一次执委扩大会,通过全省三个月的革命竞赛条约,开展根据地的建设运动。
湘赣省召集全省第一次互济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湘赣省革命互济会。
27日,中共分宜中心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松山召开,成立分宜中心县委,李道韫任书记。
4月
8日,湘赣省劳动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社会文化与卫生运动等决议案。
14日,中共上犹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朱仲然任书记。
中旬,遵照苏区中央局的指示,撤销西河特委,成立河西道委,贺昌任书记。
18日,湘赣省雇农工会成立。
22日,红三军团一部在崇义县地方武装配合下,奔袭文英,消灭湘敌胡凤璋旅一部,击毙敌军100余人,俘敌600余人,缴枪450余支。
中共新峡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刘生元任书记,万顺发任主席。
湘赣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成立总工会,刘士杰任委员长。
省委开办白区工作训练班,培训白区工作干部。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进入上犹,崇义等地,发展苏区,不久,在崇义大王洞建立了后方医院。
5月
中共湘赣省委开办党校,培训党政干部。
6月
以茶陵地方武装为主组成新编独立第三师。谭家述任师长,曾毅之任政委。
中旬,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在上犹营前将崇义,上犹两个独立团和万赣游击大队合编为红独十二师,叶长庚任师长,魏桓任政委,童珊任参谋长。
下旬,李天柱率领红八军攻克茶陵县城。
月底,红八军在攸县地方武装配合下,歼灭阿岭守敌,俘敌200余人。
7月
湘赣全省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到7月为止,开办了700余所列宁初级小学,5所高级小学,3所女子职业学校,800余所工农学校,30余所妇女半日学校。
分宜中心县委将所辖分宜,安福、吉水、吉安、新峡等县的地方武装改编为四个游击大队。
8月
1日至7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通过了《劳动法执行条例》、《扩大红军与健全地方武装》等五个决议,选举袁德生任主席,张启龙、谭余保任副主席。
6日,红八军在攸县地方武装配合下,在官田击溃敌十五师一个团,消灭攸县保安团300余人。
19日,红八军在茶陵高陇(沙子岭)消灭敌六十三师三七八团大部。
根据苏区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的指示,湘赣省普遍开展查田运动。
湘赣省军区第一分区(西路)指挥部在莲花南村成立,李海荣任指挥,贺南生任政委。东、南、北路指挥部也相继成立。
9月
18日,湘赣省反帝拥苏大同盟成立。
下旬,红八军奉命北上袁水攻打分宜,受挫。
敌王东原、陈光中纠集攸、醴、茶、衡地方反动武装进犯苏区,在攸县东乡烧毁民房90多栋,杀害干部群众数十人。
10月
敌余汉谋部对湘赣省南部的上犹、崇义苏区大举进攻,大王洞后方医院被攻陷,上崇苏区丧失。
湘赣省贸易局在吉安、安福、茶陵、萍乡设立贸易支局,解决苏区食盐等急需品的供应。
11月
红八军在永新县高桥楼整编,独立一师改编为二十二师,新独立师改编为二十三师,独立三师改编为二十四师。同时正式组织军领导机构,蔡会文任湘赣省军区总指挥、政委兼红八军政委,肖克任军长,袁任远任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
7日至16日,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政治、党的建设、扩大红军等七项决议,选举王首道、甘泗淇、张子意、刘其凡、王炳生、袁德生、肖伍仔为常委,王首道任书记,张子意任组织部长,甘泗淇任宣传部长。
敌纠集8个正规师,与地主反动武装。共约十二三万人,第二次“围剿”湘赣革命根据地。
红八军与地方武装紧密配合,在吉安县官田梅花山痛击国民党五十二师二个团及一靖卫团,缴获步检40余支,毙伤敌军200余人。
12月
11日,湘赣省委和省军区决定,抽调茶凌、萍乡、莲花等县独立营各一部组成湘赣新独立一师,侯梯云任师长,陈韶任政委。
12日,红八军在安福金田桂林坊歼敌五十二师一个营。
湘南工作委员会在茶(陵)安(仁)边界成立,徐克全任主任。
1933年
1月
2日,中共攸醴潭衡边区委员会在攸县青草冲成立。陈向民任书记。
中共安吉县委在吉安县桐坪成立,李前权任书记。
2月
酃县缝工厂在酃县石洲柳树坝开办。
4月
6日,红八军在遂川于田圩击溃敌二十八师4个营。
13日,湘敌王东原、陈光中部占领永新县城,湘赣省委机关转移至永新象形、花溪。
根据2月5日苏区中央局的决定,改组湘赣省委,撤销王首道省委书记职务,由翘士杰任书记(未到职),陈洪时代理书记。
四五月间,湘赣省地方武装重新整编,成立警卫师(王子清任师长)、独立第二师和独立第三师(刘子政任师长)。
湘赣省军区第一分区独立团,在群众配合下捣毁攸县皇图岭公卖局,夺取食盐1万多斤。
28日,分宜中心县委书记何建略、三分区政委徐剑、分宜县军事部长张永武三人叛变,是为“北路事件”。
春,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边区司令部在梅花山寨挪下成立,王光泽任司令员。
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袁德生被诬为“反革命分子”而关押(后被杀害)。谭余保继任省苏主席,李端娥、陈珠妹任副主席。
5月
2日,红八军在莲花青塘击溃陈光中六十三师一个营,缴枪200余支,俘敌100余名。
6日至7日,红八军在茶陵独立团等地方武装配合下,于九渡冲地区击溃陈光中六十三师三个团,俘敌六七百,缴获步枪1200余支,水机枪20余挺,击毙敌旅长1名,俘敌团、营长数名。
8日,敌六十三师一个营及莲花县保安团四中队,突然包围莲花语塘村,屠杀当地干部群众108人,是为“语塘惨案”。
29日,红八军和独立十二师在地方武装配合下,于棠市地区击溃护送辎重的敌十五师、十九师、六十三师四个团一个营,俘敌团长以下约800人,缴枪500余支,重机枪4挺,电台1部及大批军用物资。至此,粉碎了敌人对湘赣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
分宜中心县委管辖的四个游击大队在永新石灰桥编入红八军。
6月
1日,湘赣独立十二师编入红八军。
上旬,任弼时来湘赣省任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
12日,红八军在永新县城改为红十七师,肖克任师长,蔡会文任政委。
中旬,红六军团在永新沙市成立,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师分别改为红十七师的四十九、五十、五十一团。
7月
1日,根据中共湘赣省委、团省委决定,将原党、团省委机关报《湘赣红旗》、《列宁青年》合并改名为《湘赣斗争》。
中共酃遂中心县委在酃县十都乌石下成立,陈三任书记。
29日,湘赣省委发布《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新的第五次“围剿”前夕党的紧急任务决议》。
月底,警卫师及独立一、二、三师在永新分别改为警卫团和独立团。
8月
1日,永新县模范师1000余人,全体参加红军。
中旬,红六军团在茶陵雪花坳向敌十六师十五团阵地强攻未克,伤亡200余人。
10月
2日,蒋介石纠集10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中共遂万泰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泰和碧溪成立,谭贵云任书记,刘正西任主席。
25日,攸县铲共义勇队总队长周抚万,根据叛徒告密,破坏中共攸衡潭醴边区委员会逮捕吴仲华、吴文斐等共产党员50多人。11月22日将吴仲华等12同志杀害于攸县城。
11月
1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为充裕革命战争经费,经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批准,发行第二期革命公债40万元。
8日,红六军团十七师在茶陵等县地方武装配合下,于永(新)茶(陵)边界的梅花山,五佛岭地区击溃湘敌彭位仁、王东原部5个团的进攻,歼敌近千。
20日,红十七师攻占攸县官田、网岭一带,23日在茶(陵)、攸(县)交界的峦山分水坳击溃敌杜道周旅一个团。
21日,中共湘赣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会议通过了政治、苏维埃、肃反等八项决议,产生了新的省委,任弼时、刘士杰、张子意、尹仁桂、谭余保、陈洪时、邹德彪、旷金媛、曾竹山为常委,任弼时任书记,刘士杰任组织部长,张子意任宣传部长。
遂万泰游击队在泰和田南村遭到敌靖卫团的围攻,130余人壮烈牺牲。
12月
11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讨论通过了经济建设问题等决议,选举谭余保任主席,肖行麟,刘燕玉任副主席。
12日,攸醴衡潭边区委员会负责人颜若华被捕叛变,边区组织被破坏。
15日,红六军团十七师在万安路田消灭罗霖七十七师一个团,活捉敌团营长各1名,俘敢400余人,缴枪700余支。
冬,酃县和遂川的红军医院在酃县石禾坪老厂里合并为酃遂红军医院。
28日,遂万泰游击队由于麻痹轻敌在泰和碧江洲被敌包围,损失很大,造成“碧江洲事件”。
1934年
1月
下旬,以茶陵独立团为基础,与其它地方武装合编为十八师五十三团,谭家述任团长。
红十七师奉中央军委命令北上,于1月26日北上袁水,牵触敌人对中央根据地的进攻,红十八师留在湘赣根据地坚持斗争。
2月
5日至7日,红十八师、红军学校和湘赣军区警卫部队坚守永新七溪岭和龙源口一带,给来犯之敌王东原部以沉重打击。
湘南游击第三大队在耒(阳)安(仁)永(兴)交界的株木山成立,刘德锐任大队长,刘后总任政委。
中共醴陵县委书记杨奇被捕叛变,三星里等六个支部遭破坏。
上旬,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机关转移到永新象形。
3月
中共永(新)安(福)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在永新芦溪古竹成立,罗常兴任书记,刘勇任主席。
4月
中共茶(陵)宁(冈)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在永新高坑成立,李运田任书记,张善诚任主席。
4日,肖克、王震指挥红十七师、十八师在地方武装配合下,于永新沙市伏击敌十五、十六师一部,消灭敌十五师四十三旅,活捉敌旅长侯鹏飞,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15日,红十七师在安福田里与敌六十二师激战,俘敌官兵200余名,缴枪200余支。
5月
下旬,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机关由象形转移到永新牛田。
中共吉(安)泰(和)县委在吉安县南岸成立,周新平任书记。
6月
3日,红十七、十八师在永新金华山一带抗击敌彭位仁十六师一八六旅的进攻,打死打伤副旅长李国强、团长唐肃以下官兵300余人。
中共安仁县华王区委员会成立,唐德寅任书记。
7月
1日至3日,红十七、十八师在永新怀忠松山阻击敌李抱冰五十三师,双方伤亡很大。
上旬,湘南游击队袭击耒阳新市锻行,缴获银洋2000元。
12日,湘赣省委决定将永新、永安县委合并为永新中心县委,旷彪任书记。
23日,中央书记处、中革军委发布《给红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决定红六军团撤出湘赣根据地,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组成军政委员会,任弼时任主席,领导红六军团的行动。其余所属部队留在湘赣苏区坚持斗争。
由陈洪时、谭余保、彭辉明等人组成新的湘赣省委,陈洪时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谭余保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彭辉明任省军区司令员,领导军民坚持在湘赣根据地的游击斗争。
8月
7日,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下从遂川横石出发,突围西征。
12日,红六军团在桂东寨前圩召开大会,正式宣布红六军团的建制,誓师西征。
中共莲(花)安(福)萍(乡)中心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在安福泰山成立,朱水生任书记,尹学监任主席。
9月
中旬,敌二十三师、五十三师、七十七师在各地反动武装配合下,对湘赣根据地实行“清剿”。
永兴、安仁、酃县、茶陵四县党组织组成茶安酃永边区委员会,李运田任书记。
11月
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机关和红五团,从永新牛田转移到安福泰山。
1935年
1月
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机关和红五团由安福泰山迁到安福芦台、长源头、双园坪一带。
2月
红四团在资兴与强敌作战被打散,团长李宗保带一个营投敌。
湘赣省委转入武功山后,将有作战能力的人员编入红五团,前往宁冈、永新边界活动。
周里领导的酃遂游击队坚持在洪水江、石禾坪老厂里一带活动。
春,湘赣省军区司令员彭辉明在莲花县虎头岭战斗中牺牲。
红五团在茶陵晓田遭受敌人围攻,损失很大。
3月
湘赣省委转移到攸县、莲花、萍乡边界,决定部队分散活动,一部由陈洪时率领转移到攸县太平山活动;一部由谭余保率领向茶、攸、莲边界活动。
谭汤池、旷金媛、陈德明到攸县温水地区开辟工作;王用济、刘培善率领部队到攸县东塘排山一带进行游击活动。
4月
蔡会文等率都突围后,到达桂东东边山,成立湘粤赣红军支队,蔡会文任支队长兼政委。同时中共湘粤赣特委在东边山成立,陈三任书记。
6月
12日,中共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在萍乡叛变投敌。
20日,湘赣省政治保卫局局长刘发云在茶陵花木投敌叛变。
6至7月间,刘培善、攻白组织湘东挺进纵队在攸县东乡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
7月
谭余保在莲花棋盘山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组省委,成立湘赣临时省委、湘赣省军政委员会和游击司令部,谭余保任省委书记、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游击司令部政委,曾开福任司令员,段焕竞任参谋长。
棋盘山会议后,将中共茶(陵)攸(县)莲(花)县委改为中共茶攸莲中心县委,仍由吴金莲任书记。接着莲花成立南村区委,胡金莲任书记,攸县成立三、四区区委,曾茂林、刘子标任书记。
湘赣游击队在莲花文塘烧毁义勇队碉堡,击毙义勇队长贺长发。
9月
刘培善率领湘赣游击队第二支队在安福陈山、永新铁镜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恢复了铁镜山党支部。
10月
湘赣游击队在永新潞江击溃宁冈县保安大队,毙敌20余名,缴枪30余支。
1936年
2月
湘赣临时省委在攸县皮水设立地下交通站,王茶秀任站长。
15日,湘赣游击队在茶陵八团龙头铁厂抓获大财主周纪勋,筹款万余元。
湘赣游击队在攸县宏翘陂烧毁敌碉堡一座,缴获药材、食盐等物资,筹款上千元。
中共萍宜安中心县委在宜春县古庙成立,龙珍任书记。湘赣临时省委向九陇山派出工作组,傅次喜任组长。
3月
湘粤赣游击支队长兼政委蔡会文在崇义赤水仙牺牲。
4月
月底,攸县皮水地下交通站配合湘赣游击队在峦山消灭敌人一个班,缴枪12支。
湘南特委和湘粤赣特委在茶陵潭湾召开联席会议,成立湘南特委,周里任书记。
5月
湘赣游击队捣毁攸县黄丰桥区公所,缴枪27支。
6月
23日,刘培善、段焕竞率领湘赣游击队袭击吉安县油田区公所,消灭吉安保安团一个中队,缴枪30余支。
7月
安福湖丘地下交通站建立,负责人刘高厚。
10月
刘宝禄带领湘赣游击三大队到安福筹款,在坪桥击溃300多敌人的围攻。
11月
中共攸醴萍县委在攸县太平山成立,尹德光任书记。
12日,湘赣第一、二游击大队在安福三江村改编为湘赣红色独立团。
冬,湘赣临时省委和游击司令部进入宜春一带活动。
1937年
2月
25日,铁镜山游击队袭击永新里田区公所,缴枪30余支,击毙区长漆伯昂。
3月
10日,湘赣游击队夜袭安福县洲湖镇,活捉安福县县长朱孟珍,缴获短枪10支,机枪两挺。
10月
下旬,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成立。
湘赣游击队由九陇山出击茶陵高陇,歼敌70人,缴枪百余支。
11月
陈毅由吉安到达永新铁镜山与谭余保等会面,传达中央关于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指示,研究下山改编事宜。
月底,坚持在湘赣根据地斗争的游击队员300余人,分别从武功山、九陇山、铁镜山、五里山、牛心山、柑子山、太平山、太阳山、荷树下等处下山,在莲花陇上村集中整编。
12月
攸醴萍县委改为攸醴萍中心县委,何德标任书记。
冬,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改为湘赣特委,谭余保任书记,同期,新四军黄岗留守处和莲花分处分别在永新黄岗和莲花院下村建立,贺克华任黄岗留守处主任,刘亦然任莲花分处主任。
1938年
2月
湘赣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一营,由段焕竞、刘培善等同志率领开赴浙江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