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之一,该文影响之大、版本之多是罕见的。笔者曾经对各种版本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广为收集,现就该文的出版发行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大革命时期的出版情况
1927年3月5日,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刊第35、36期合刊刊登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前两部分,即“农村革命”和“革命运动”。3月8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刊登了该文的前两部分内容。时隔20天,3月28日的《中央副刊》第7号也发表该文的部分内容。《中央副刊》是武汉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赞同国民革命以及毛泽东的主张,因此,在转发时对该文进行了技术性的处理,将部分内容加上了着重号加以强调。这部分内容是:(1)“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最后葬入坟墓。”(2)“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划脚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3)“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明明是反革命的理论。”(4)“这个贫农领导,是非常之需要的。”(5)“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同一天,《湖南民报》也开始连载该文。鉴于该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3月27日的《战士》第38期、4月3日的《战士》第39期,又连载了该文的剩余部分。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1927年4月,武汉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出版了该文的单行本,瞿秋白为这本书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在序言中,瞿秋白呼吁:“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引起了共产国际的关注。1927年5月27日和6月22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先后用俄文、英文翻译、刊载了该文。此外,《革命的东方》也用俄文翻译、刊载了该文的部分内容。该文也就此成为毛泽东第一篇被介绍到国外的文章。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此前后,国内还有其他刊物转载了该文,遗憾的是,究竟还有哪些刊物转载,现在已经无从查考。
解放战争时期的出版情况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抗战时期发行量较小,主要是作为附录收入各根据地编印的《毛泽东选集》(如晋察冀日报社编印、晋察冀新华书店发行的1944年版《毛泽东选集》,将该文的前两部分收入该书附录)中,它的再度流行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的热潮,为了充分发动广大农民起来参加斗争,各解放区出版了许多版本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一时期出版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版本分以下三类:第一类,根据《向导》或《中央副刊》的内容印刷,虽然冠名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但实际上只有“农村革命”和“革命运动”这两部分内容。至于“十四件大事”则付诸阙如。由于字号大小不一,所以,有的书相差10余页。主要有:韬奋书店盐阜分店1947年12月版,32页。东北书店的翻印本,11页,时间不详。光明书店翻印本,15页,翻印时间不详。第二类,全文出版。主要有:晋察冀新华书店1947年版,39页。鲁南时报社1948年版,30页。华东新华书店1948年9月版,41页。东北书店1948年10月版,全书36页。佳木斯东北书店1948年11月版,39页。华中新华书店1949年2月版,25页。北京新华书店1949年6月版,36页。苏北新华书店1949年6月版,36页。苏南新华书店1949年6月版,25页。浙江书店1949年翻印本,49页。解放社1949年7月版,37页。这些版本(包括东北书店版《毛泽东选集》),无一例外地印有:“附注:本文(书)原版还没有找到,这里印的第三章是最近辗转抄录得来的,可能有错误之处,待将来找得原本时,再加校正。”第三类,内容齐全,除了注明是全文外,还附有陈伯达的《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如:华北新华书店1948年版,74页。华北大学1948年翻印本,74页。这三类版本的共同特征是,所有版本都注有:“一九二七年三月在《向导周报》及《中央副刊》上发表”,都没有提起该文曾经在《战士》上发表。解放战争时期出版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封面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的特征。1948年以前的版本封面,大多数都是一张粗纸上纵向印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著”等字样。少数1948年版本的封面是横排的。如华北大学翻印本,封面就从上到下依次印有:“毛泽东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华北大学翻印”。1949年出版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封面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笔者所见到的所有1949版本都是以毛泽东头像作为封面,在头像的正下方,从上到下,依次印有“毛泽东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书店发行”(或“××社”)等字样。
最值得关注的版本
在诸多版本中,最珍贵、最值得注意的无疑是《战士》中的版本。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注明“全文”的版本也和《战士》中的内容长度相同。现在流行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全文就是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一般认为,这个版本是完整的。如李锐的《早年毛泽东》这样叙述:“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刊,从三月五日起,在第三十五、三十六两期合刊、三十八期和三十九期上全文发表。”笔者曾经仔细阅读了《战士》中的全文。奇怪的是,在全文结束的时候,《战士》第39期特地注明:“第三节完,全篇未完”。这是怎么回事?经过再三推敲,笔者发现该文结构确实不够完整:文章的最后只是对第三部分进行了总结,并没有对全文进行总结。此外,文中还有明显的漏洞。毛泽东这样说:“贫农的目的完全达到……囤积居奇的也绝迹。此事曾引起地主、富农、商人以至政府的大不满,但这是占百分之七十的贫农广大群众所为,在他们目前的利益上他们认为应该如此,这件事的政治的经济的解释还待后面再说(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地主惧怕共产,完全卡借,农村几无放帐的事,此是农村一大问题,详细当待后段论列。”笔者仔细研究了该文,始终没有发现相应内容。也就是说,后文并没有解释这些问题。可见,该文确实是不够完整的。是《战士》没有连载完?似乎不是。因为该文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赞誉,而《战士》后来又出了几期,如果还有内容,没有理由不连载完。是当时没写完整?有可能。考虑到文章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报告写完的,这一点可以从毛泽东在16日致信中共中央的信中找到证据。毛泽东这样说:“详细情况从明日起三四日内写出一个报告内送兄(指中共中央——引者注)处察核,并登导报(指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引者注)”。只要读一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人们就可以感觉到毛泽东是在充满激情的情况下写成的。写作时间短,写作时又充满激情,写作细节上存在疏忽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总的来看,毛泽东所要表述的主要观点已经全部表述。再说,解放战争时期出版的同样长度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都注明“全文”。况且,毛泽东没有对全文进行总结的也不只是这一篇,《井冈山的斗争》也没有对全文进行总结。因此,笔者认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最初手稿可能就是这个长度。也许是《战士》编辑部觉得该文的结构不够完整,便认定:“第三节完,全篇未完”。当然,不管怎么说,现存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文本本身不够完整是个不争的事实。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版本是华北新华书店1948年的版本,也就是附有陈伯达《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那种版本,华北大学翻印的就是这个版本。应该说,陈伯达文章的写作以及和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起出版不是个人行为。陈伯达在《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这样强调:“大家回忆一下一八七一年马克思对于巴黎公社的态度吧!又回忆一下一九零五年列宁对于俄国武装的工人阶级的态度吧!这些无产阶级的革命大匠对于群众的‘冲天’行动,不是责备他们‘幼稚’,不是责备他们‘过分’,而是给以满腔热情的欢呼,不是隔江观火,不是自吹博学,而是和斗争中的群众在一起,分析和总结他们斗争的经验,作为他们继续斗争的胜利指南针。毛泽东同志的态度,和这些无产阶级的革命大匠的态度,完全一致!”此时毛泽东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党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不再是一个普通的革命者了。因此,陈伯达在文中将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相提并论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由于当时各解放区正在掀起土地改革的高潮,解放区的农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翻身解放的斗争。该文这样赞颂:“要革命,就必要(须)长群众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没有群众的狂风骤雨,决不能有大革命,也决不能完成革命。毛泽东同志就(是)挺身起来,歌唱群众的大风雨,并且对群众进行了呼风唤雨的工作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应该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众多版本的出现以及陈伯达文章的问世,是与当时的革命形势紧密联系的。
总的来看,1949年以前,不同地区出版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主要差别是长短问题。至于内容,则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即使有所差别,也主要是由于辗转翻印导致的技术性的差错。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修改是在解放以后,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再版的《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也收录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标题下特地注明“1927年3月28日发表于‘中央副刊’第七号”,应该说这个注释是不准确的,因为“中央副刊”所发表的是部分内容,而《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中的文章是全文。经过比对,笔者发现该文的观点比新华书店1949年6月的版本更加接近《毛泽东选集》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可见,该文应该成文于解放以后,应该是1951年重印《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时补充进去的,而不是延安时期编入的。延安时期的《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即使编入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不会是现在书中的版本,而应该是老版本。可以断定:当毛泽东修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恰逢中共中央书记处重印《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这篇修改后的文稿便被收录了进去。此后,毛泽东又继续修改。于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毛泽东选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