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中共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教育特色
肖剑

  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全国创办的第一所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规定:“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才,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周流于社会。”这几句话,简明扼要地阐明了自修大学的目的、任务、性质、特点,集中体现了自修大学与众不同的教育特色。

  一、教学宗旨是为“革新社会”、“改造社会”而造就人才,走平民主义道路。

  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详尽地分析了书院与现代学校的利弊。他指出:“书院和学校各有其可毁,也各有其可誉。”所谓书院可毁,在于它的研究内容是“八股”等等干禄之具。书院可誉的地方为“一来,师生感情甚笃。二来,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来,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优假豫,玩索有得”。学校则正好相反。“学校第一坏处,是师生间没有感情。先生抱一个金钱主义,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什么施教受教,一种商业行为罢了!学校的第二坏处,是用一种划一的机械的教授法和管理法去戕贼人性。……第三坏处,是钟点过多,课程过繁。终日埋头于上课,几不知上课之外还有天地,学生往往神昏意怠,全不能用他们的心思为自动自发的研究”,“它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性灵”。总之,从“研究的形式”上看,书院比学校实在“优胜得多”,但学校教育内容注重自然科学,并注重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是它的“一项特长”,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兼并传统书院和现代学校之长,以学友(不称学生)研究为主旨,强调理论学习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习、探索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科学知识,造就以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为己任的有较高理论造诣和实干能力的人才的新型学校。

  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入学须知》中对其办学目的作了进一步阐述:“我们的目的在改造现社会。我们的求学是求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我们不愿意我们同学中有一个‘少爷’或‘小姐’,也不愿有一个麻木或糊涂的人。”要求自修大学的学生“不但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煎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可见自修大学就是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在当时就是要培养以推翻旧制度、旧社会,建设新社会为矢志的人。这与古代“独善其身”,“止于至善”的德育目标有着天壤之别。

  书院与学校的共同弊病是非平民主义。毛泽东决心“力矫这些弊病”。毛泽东指出了三点:“一则除住校学生因房屋关系稍示限制外,校外学生则诸凡有志向学以上均可入学。二则看学问如粗茶淡饭,肚子饿了拿来就吃,大破学术保密。三则自修大学在现在这‘金钱就是生命’的时代固不能使所谓‘无产阶级’的人,人人都有机会得到一份高深学问,但心里则务使他趋向‘不须多钱可以求学’的路上去。自修大学的学生可以到校里来研究,也可以就在自己的家里研究,也可以就在各种店铺里、团体里和公事的机关里研究,比较官式大学便利得多,花费也就自然少了。”他公然宣称“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大学”。在招收学生上坚持平民主义原则,学生入学不收学费,寄宿只收膳费。

  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是湖南自修大学办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毛泽东在《入学须知》中明确指出:“每一个同学入校,我们要明白他下列几项:(1)以前进过什么学校?做过甚么事?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情形怎样?(2)要研究哪几科?为什么要研究这几科?(3)以前学过什么学科?(4)原来研究几个学期?以后再作什么办法?(5)对于人生观的主张。(6)对于社会的批评。”尤其是人生观的主张和对社会的看法,是每一个学员都必须明白回答而将决定录取与否的问题。显然,毛泽东力图摒弃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闭门造车式的学风,引导学生不仅要修学,还要时刻关注社会现实。他把学生自身素养的培育与现实的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生能力的提高与社会现实的斗争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尤其注重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联系中国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现状,探求一条解放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革命道路。

  湖南自修大学学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习、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创办《新时代》月刊和发动湖南第一次工运高潮中。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并能使学友同仁能“发表研究所得”,1923年4月,自修大学创办《新时代》月刊。《新时代》发刊词明确指出:“本刊与普通刊物不同,普通校刊兼收并列,是文字的杂货店,本刊是有一定主张有一定宗旨的,”“组织这个学问上的亡命之邦,努力研究致用学术,实行社会发行的准备。”“将来,国家如何改造,政治如何澄清,帝国主义如何打倒,武人政治如何推翻,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文学艺术及其他学问如何革命,如何建设等等问题,本刊必有一种根本的研究和具体的主张贡献出来。”《新时代》登载了毛泽东的《外力、军阀与革命》,李达的《何为帝国主义》《为收回旅大运动敬告国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李维汉的《观念史观批判》,罗学瓒译的《共产主义与经济的进化》等文章。《新时代》创刊,大大提高了学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尽管《新时代》只出了几期,但在全国却很有影响。

  参加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反帝反封建斗争,是自修大学学友及附设补习学校学生的一门主课,也是自修大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生动体现。许多学友兼任长沙各工会的秘书或群众团体的负责人,是湖南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组织者、领导者。毛泽东担任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消费合作社经理及长沙铅印活版、粤汉铁路总工会的秘书和代表以及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罗学瓒、陈子博、易礼容、毛泽东、郭亮等分别兼任过长沙人力车、织造、泥木、笔业等行业及粤汉路新河、岳州等处工人俱乐部的秘书。夏明翰曾任湖南学生联合编辑部主任。王梁、夏曦先后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主席。郭亮任湖南外交后援会总务部主任,陈赓为执行委员。他们发动和组织了湖南第一次工运高潮,取得了粤汉铁路、安源路矿、长沙泥木、理发、笔业、缝纫、铅印活版、人力车等行业工人罢工的胜利。

  三、民主办学,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湖南自修大学的组织机构,既不同于传统书院,又不同于新式学校。学校设有校董会,由15名校董组成。校董由船山学社社员推荐,负责筹办经费,掌管办学方针。校董会推荐驻校校董一人任校长,负责学校日常事务。贺民范、毛泽东、何叔衡先后任过驻校校董。校董会推举贺民范为首任校长,毛泽东任教务主任。校董会还设名誉校董,聘请捐款5千元以上、赞助有功者,或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大学校长担任。教育家蔡元培曾被聘为名誉校董。校董会下设有学长,负责指导学友自修,考核学友成绩。1922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达应邀抵湘,担任学长之职。自修大学还分设书记、会计、图书馆主任、实验室主任各1人掌管学校的文书交际、经费出纳、图书馆和实验室。自修大学十分注意与各校、各团体及各文化区域间的联络。1922年9月,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成立,补习学校设有主事、教导主任、教务主任、事务主任等职。何叔衡任主事,毛泽东任指导主任,夏明翰任教导主任,易礼容任事务主任。

  自修大学的驻校校董(校长)、学长、办事员,既是学校的职员,又是自修大学的学友,他们之间完全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在课堂下,教员待学生“比自己的亲子还过”。自修大学这种管理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充分体现出专家治校和民主管理的原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友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友的研究特长和创造才能,堪称学校民主管理的典范。

  自修大学既有浓厚的民主气息,又有严格的组织纪律。针对旧教育中学生入学后懒散、懈怠、不学无术的状况,自修大学规定:“本大学学友,有发现下列各项情事之一者,得随时令其退学。一、无自修能力,对于所认定之学科不能尽心研究,无成绩之表示。二、假名自修,分心校外不正当之事务。三、不能自治,无向上之要求。四、妨害公众秩序,破坏其他学友及本大学名誉。”

  在学业管理上,由于自修大学采取“自修主义”,学校废除了考试制度,主要以学友研究能力来定成绩。《自修大学组织大纲》中规定,学友成绩之表示有三:一为平时所作之记录及论文;二为每一学期届满时所作之论文;三是每一科自修完毕所作之论文。学友每人以习一科目完毕为单位,成绩及格者,给予某科目之修学证书,但不要证书者,经认可得长期在自修大学内研究。具体操作为学友每人每日作读书记录及填写作业表各一件,每月论文一篇,皆由学长考阅,以定成绩优良,每月作文选择优秀者于校刊上发表。

  四、教学中以个人研究为主,给学员广阔的研究探索空间。

  鉴于古代书院和传统学校要么“研究内容不对”,“是八股等等干禄之具”,算不得“正当学问”,要么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磨掉性灵”,自修大学教学制度“采取古代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其教学方式则是“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学习方法以自由研究,共同讨论为主。教员负责出问题,订正笔记,修改作文等责任”,“学生可以到校里来研究,也可以就在自己家里研究,也可以就在各种店铺里、团体里和公事的机关里研究”。所谓“自动的方法”有两层意思,一是学友各自制定课程表,自己选定研究学科,“自己看书,自己思索”,再就是志愿相同之学友,分别组织各种研究会,以“共同讨论,共同研究”。为便于学友看书,研究问题,学校设立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收集了当时国内可能收集到的进步书刊和报纸,组织各种研究会。所组织的研究会均关涉有关学科如“数学研究会”、“经济学研究会”;关于哲学的,如“周秦诸子学研究会”、“印度哲学研究会”;关于文学艺术的有“诗歌、小说或戏剧研究会”等。当时的媒体给予这样的报道:“除外国文外,皆无上课时间,各人自由研究,或开会讨论。”对于这一教学方法的变革,当时有学者赞美为“将来中国自动教育之急先锋,为人格教育之好模范”。另外,教员的自学行为也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教员何叔衡不但经常教育学员要为革命而学习,而且自己带头,身体力行。他在自己的房子里写了一副“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的对联,表达他的雄心壮志。他每天早早起床,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学习,有时还高声朗读。

  在学员个人研究与自学的基础上,自修大学还为学员制定了几种辅导方式:学校辅导、通函指导、特别授课、特别讲座。学校辅导就是在校教员定期或不定期为学员辅导。李达任学长期间,他常向学友作马克思主义专题讲座,其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等教学参考资料,印发给学友,人手一册。通函指导,就是聘请国内有名望的大学教授学者,担任定期通函指导,负责开示书目,批示研究法,解释疑问等项目。自修大学聘请了李大钊、陈独秀等著名教授作通函指导老师。自修大学还注重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建立信息网络,聘请海外学者对学生进行通函指导。特别授课,就是根据学校情况,对一些特殊的科目,开设专修班,如外国文科,开设“英文”、“法文”、“俄文”专修班。特别讲座,就是学校随时延请名人担任讲师,到校讲学。邓中夏、恽代英、张秋人都曾到自修大学作过演讲。学友之间也常有登台辩论。毛泽东曾宣讲《苏联十月革命的历史经验》,李维汉曾宣读《观念史观批判》论文。这些措施与活动,大大活跃了学校学术空气。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