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新时期毛泽东生平研究出版述略
李新芝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使毛泽东研究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史工作者,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开阔思路,把毛泽东生平与毛泽东思想一样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据统计,1979年以来出版专著近500种,有年谱、年表、传记、回忆录、画册、文摘、文选、访谈录、文学作品等。这些作品对毛泽东生平的研究历史跨度长,涵盖了毛泽东从早期到晚年的生平活动。披露了大量新史料,征引了大量的毛泽东著作。再版和修订版图书,增补了新的史料,对原有的史料作了加工、考证,订正了以前记载的讹误之处,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既有政治传记,又有文化视角、生活视角的研究。研究态度严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回避敏感问题,把历史的叙述同理论的阐发结合起来,使研究达到了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一、研究专著以坚实的文献资料为基础

  1980年5月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以后,陆续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等一系列毛泽东的著作。还有中央档案馆编辑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这一时期,是系统公布出版毛泽东著作力度最大、成果最多的时期。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着毛泽东的生平贡献,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脉络。这些著作的出版为毛泽东生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资料基础,不仅丰富了毛泽东生平研究的内容,填补了一些空白,而且为考订史实真伪、纠正认识偏差提供了重要依据。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史工作者从这些著作中找到了毛泽东生平研究的切入点和新突破口,大量研究专著问世,使毛泽东生平研究沿着健康、科学的轨道发展。

  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前后,出版了大量记叙和评述毛泽东生平的著作,尤其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和《毛泽东传(1893—1949)》的出版,标志着毛泽东生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年谱(1893—1949)》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综合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详细记述了毛泽东1893年至1949年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反映了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轨迹。它包含了毛泽东留下的大量书信、电报、批示、文章和讲话,首次公布了一批会议记录,填补了毛泽东研究、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许多空白,澄清了关于毛泽东生平研究的失实记载。它是一部融资料性、学术性、传记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巨著,也是一部翔实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的教科书,为我们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提供了基本线索和基础性材料。《毛泽东传(1893—1949)》则是一部翔实可靠而有一定深度的毛泽东的信史。它以大量档案、手稿和会议记录为主要依据,参考新挖掘出来的回忆资料,详细真实地记述了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到缔造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它写出了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独特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格,写出了毛泽东在中国大地上一步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写出了毛泽东是怎样思考和处理中国革命过程中面对的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怎样解决一个又一个常人深感棘手的难题,从而引导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这部传记还对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和长征中工作上的缺点作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毛泽东军事年谱(1927—1958)》主要记述毛泽东在1927年至1958年期间直接参与领导中国共产党军事活动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毛泽东的军事实践和理论活动,同时也将其他非军事性讲话、文电、信函、文章中的有关军事的主要论述和观点摘要叙述。对某些重要的背景材料,特别是有关讨论和决策军事战略方针的党的重要会议等也有适当反映。这部年谱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1893—1976)》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融史料性、学术性为一体,反映了毛泽东的光辉军事业绩和军事思想。《毛泽东:中共一大代表丛书》吸收和参考了《毛泽东年谱(1893—1949)》等有关研究成果,记述毛泽东一生的主要生平活动。《毛泽东之路》把毛泽东的一生分为“横空出世•1935年前的毛泽东”、“民族救星•1935—1945年的毛泽东”、“立国兴邦•1945—1956年的毛泽东”、“晚年岁月•1956年后的毛泽东”四大板块,书写毛泽东一生的重大实践活动,突出反映毛泽东的思想、业绩、形象和风采。把1935年遵义会议作为毛泽东生平研究的历史分界点,是其独特的见解。《世纪伟人毛泽东》采用纪事本末体的写法,记述毛泽东的主要生平和思想发展脉络。《毛泽东生平纪事》记述毛泽东一生所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所进行的重要理论活动。《一代巨人毛泽东》从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军事家、国际政治家、诗人、日常生活、历史地位等侧面,多视角、全方位地反映了毛泽东的丰富实践、深邃思想、超群智慧和人格魅力,展示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贡献,肯定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

  二、专题研究著作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新时期,对于毛泽东革命实践活动和思想发展的研究,已经进入到由总体研究到分时期、分地区、分问题的专题研究阶段,研究深入到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时期研究的著作主要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毛泽东成长的道路》、《毛泽东革命的道路》、《青年毛泽东》、《伟人之初:毛泽东》、《毛泽东早年心路历程》、《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等;分地区研究的著作主要有:《毛泽东同志在广东革命活动大事记》、《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毛泽东在延安》、《毛泽东在江西》、《毛泽东回湖南纪实》、《毛泽东与浙江》、《毛泽东与甘肃》等;按专题研究的著作主要有:《毛泽东与大革命》、《毛泽东与古田会议》、《毛泽东与红军》、《开国巨擘铸中华:毛泽东与新中国》、《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毛泽东面对美国》、《毛泽东家世》、《毛泽东与中国文学》、《毛泽东与科学》、《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毛泽东之魂》、《文人毛泽东》、《诗国盟主毛泽东》、《毛泽东与诗》等。

  《毛泽东成长的道路》通过对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叙述和研究,指出了毛泽东成长中的显著特点:第一,伟大的理想是推动着毛泽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向;第三,坚持走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第四,不断地否定“旧我”,逐步实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第五,顽强刻苦,努力奋进。作者把毛泽东成长的道路分为三个时期,即从农民的孩子到辛亥革命的战士;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峥嵘岁月;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转变。《毛泽东早年心路历程》系统分析了社会历史环境、中国文化传统对青年毛泽东的深刻影响,并突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毛泽东读了《共产党宣言》,就把阶级斗争当作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这是他政治理论转向的标志,也是他事业成败的关键。作者征引《毛泽东早期文稿》300多处,资料完备,考证精确。《毛泽东回湖南纪实》运用珍贵的文献档案资料和当事人回忆等第一手资料,系统地记述了毛泽东从建国初期到逝世前,多次回湖南的详细史实,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建国后毛泽东的重要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凸现毛泽东伟大的风范和人格的魅力。《毛泽东与大革命》把毛泽东的实践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研究,把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发展和全党的认识发展联系起来研究,把毛泽东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联系起来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毛泽东与抗美援朝》依据大量的文献档案,吸收国内外最新公布的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生动翔实地描述了出兵抗美援朝高层决策的全过程,细致形象地记述了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高层领导人在指导抗美援朝战争和停战谈判过程中的内部决策情况,真实地记录了中、苏、朝三国领导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相互磋商和电报往来。该书具有真实性、生动性、可读性和权威性的特点。面对国内外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种种疑惑和质疑,该书使用了大量第一手的珍贵文献档案(其中有一些是首次公布),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澄清了一些误传、误断和疑团,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该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从最高统帅这个独特的视角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这是一部高度概括、凝练而又可读性很强的抗美援朝战史。《文人毛泽东》是一部视角独特的毛泽东传记。详细记述了毛泽东在诗词、散文、对联创作方面的活动,毛泽东与文化人的交往,毛泽东与文坛的是是非非,写出了毛泽东作为诗人,作为文化人一生的心路历程,作为政治领袖介入文坛时所挟带的春风和秋雨,填补了毛泽东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毛泽东与诗》上卷《毛泽东与毛泽东诗词》,从毛泽东写诗、改诗到解诗;下卷《毛泽东与中华诗歌》,从毛泽东读诗、评诗、用诗到论诗。这两卷书,从个人创作的小环境,到源远流长的中华诗歌大背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诗作为毛泽东丰富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毛泽东的革命生涯、诗词创作、读诗情况、诗歌理论等结合起来研究,突出毛泽东一个政治家诗人和诗人政治家的形象。

  在研究毛泽东生平的著作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实录体作品。这类作品虽算不上专题研究著作,但从读书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婚姻、衣食住行、感情世界等方面反映了毛泽东的实践活动和思想感情。这类作品主要有:《毛泽东读书与写文》、《博览群书的毛泽东》、《毛泽东读古书实录》、《毛泽东庐山用书写真集》、《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毛泽东交往录》、《毛泽东和省委书记们》、《毛泽东与共和国将帅》、《毛泽东与民主人士》、《毛泽东国际交往录》、《生活中的毛泽东》、《毛泽东晚年生活琐记》、《毛泽东生活档案》、《毛泽东的艺术世界》等。

  三、回忆录独树一帜

  毛泽东对自己经历的自述和评说,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的老一辈革命家和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们及亲属的回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生平活动和思想。对于了解许多重大历史活动、历史事件的背景,了解毛泽东的内心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据统计,回忆录系列的著作出版了近百种,在毛泽东生平研究的著作中占很大的比重。

  毛泽东自述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毛泽东自述》、《毛泽东谈毛泽东》、《倾听毛泽东》、《评说毛泽东》等。《毛泽东自述》辑录了1936年、1939年、1960年和1970年毛泽东同斯诺的四次谈话以及有关背景材料。这些谈话讲述了他自己的革命经历和对许多重大政治问题的观点。《倾听毛泽东》汇集了散见在毛泽东的文章、讲话、谈话、书信之中关于他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的资料,从一个独特视角反映了毛泽东一生的经历和事业、性格和为人、情感和爱好。

  老一辈革命家对毛泽东的回忆,既有高层政治生活、重大决策,又有人际交往和生活情趣,展现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宽广胸怀。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的回忆,着重记叙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情趣爱好。这些回忆录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以前的空白。回忆史料虽不属重大活动中的关键性材料,但可以为某些重大历史事件作佐证。更可贵的是,这些资料是在文件档案中查不到的。它向人们展示的毛泽东既是一代伟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个性的普通人。回忆录主要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跟随毛主席长征》、《在大决战的日子里:毛泽东生活实录》、《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陈士榘老将军回忆毛泽东》、《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一个警卫员的回忆》、《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主席》、《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张耀祠回忆毛泽东》、《峰与谷:师哲回忆录》、《毛泽东与他的卫士们》、《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历史的真实》、《我所知道的毛泽东》、《叶子龙回忆录》、《我的父亲毛泽东》等。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为出版毛泽东的业余生活、爱好方面的书籍开了一个好头。它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反映出毛泽东一生中大半的业余生活是读书,读哲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这有力地说明毛泽东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问家。《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谈话录”,是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的20多次谈话记录;第二部分为“初拟稿”,是按照胡乔木生前拟定的题目,并根据他的谈话精神撰写的19篇文稿,反映了毛泽东在40年代的思想和活动。写作这些文稿时,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档案和各种公开出版物、回忆录、文章、当时的报刊记载。“谈话录”和“初拟稿”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文献价值。

  林克、徐涛和吴旭君都曾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对毛泽东的思想、人格、作风都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合著的《历史的真实》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对某些蛊惑一时的所谓“回忆”,作了据实的澄清与回答。另外,《峰与谷:师哲回忆录》也是为澄清一些传闻而写的。

  访谈录是回忆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新文体,生动活泼地向读者介绍了毛泽东鲜为人知的追求、思想、情感及行为。主要作品有:《说不尽的毛泽东》、《话说毛泽东》等。

  四、画册、丛书、工具书、资料汇编系列

  画册主要有:《纪念毛泽东》、《怀念》、《景仰》、《毛泽东画册》、《毛泽东军事生涯》、《毛泽东》、《毛泽东和国际友人》、《开国主席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等;丛书主要有:《毛泽东研究丛书》、《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丛书》、《毛泽东在延安丛书》、《毛泽东与科学丛书》、《毛泽东的艺术世界丛书》、《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毛泽东与我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丛书》、《东方红丛书》、《人民领袖毛泽东丛书》、《话说毛泽东丛书》、《毛泽东交往实录丛书》等;工具书主要有:《毛泽东大辞典》、《毛泽东大典》、《毛泽东风范词典》、《毛泽东全书》、《毛泽东百科全书》、《毛泽东研究全书》、《毛泽东生平研究七十年》等;资料汇编主要有:《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选》、《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纪念文选》、《缅怀毛泽东》、《伟人毛泽东》、《东方巨人毛泽东》、《毛泽东的历程》等。《毛泽东》画册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毛泽东生平业绩的大型摄影集,共编入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500余幅。还选收了毛泽东一些诗词、题词和书信的墨迹。编者撰写了各部分的总说明和单张照片的说明,并附有准确翔实的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画册图文并茂,融思想性、艺术性和传记性为一体,真实地记录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矢志不渝地奋斗的一生,生动地再现了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丛书》是反映毛泽东伟大一生的大型纪实文学丛书。全书共27册,约500万字。江泽民为丛书题词“毛泽东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杨尚昆为丛书写了序言。这套丛书内容广泛、材料翔实、文笔生动,把一代伟人毛泽东客观、真实、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毛泽东在延安丛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前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开拓和卓越贡献。《缅怀毛泽东》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由在毛泽东领导下工作过的老同志,同毛泽东有过接触和交往的各方面人士,以及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撰写的回忆文章汇集而成的。这些文章内容真实亲切感人,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深切缅怀之情。《东方巨人毛泽东》汇编了有关毛泽东生平的回忆史料和研究资料,反映了毛泽东从成长到成熟、由探索到成功的巨人之路。

  还有一类属资料汇编性的出版物,从毛泽东读书批注切入研究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些出版物大都包括“毛泽东评点批注原文”、“毛泽东评点批注解析”、“历史钩沉”、“典故轶事”等内容。融文献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既有可读性又有史料价值。这类出版物主要有:《毛泽东批注历史人物》、《毛泽东谈作家与作品》、《毛泽东读评五部古典小说》、《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毛泽东读批资治通鉴》、《毛泽东读批诗文鉴赏》、《毛泽东评说中国历史》、《毛泽东谈古论今》、《毛泽东阅点〈资治通鉴〉》、《毛泽东评说中外战争》等。

  五、纪实文学作品

  反映毛泽东生平的纪实文学的作品主要有:《用兵如神的毛泽东》、《毛泽东东征》、《毛泽东和斯大林会晤纪实》、《毛泽东与蒋介石》、《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归根:李宗仁与毛泽东周恩来握手》、《毛泽东的戎马生涯》、《毛泽东走进延安》、《毛泽东与彭德怀》、《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开国领袖毛泽东》、《毛润之》等。还有《走向神坛的毛泽东》、《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和相当数量的珍闻、故事。《开国领袖毛泽东》主要展现的是毛泽东在创建新中国中的雄才大略,以及他求贤若渴的平民意识和领袖胸襟。作者录用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其他研究成果,写出了一个历史真实的毛泽东,一个艺术化的毛泽东,一个有血有肉的毛泽东,加强了这部史传文字的艺术感染力。

  新时期毛泽东生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课题和内容重复。课题重复,或者大同小异,文献资料、回忆资料,甚至一些研究成果被抄来抄去,影响了图书的质量和出版的严肃性。

  2.有些作品粗制滥造,格调低。受商业利润驱使,只顾“经济效益”,不管“社会效益”,追求“热点效应”,赶“浪潮”。不认真收集、梳理资料,不作理性分析研究,拼凑、编纂成书。还有些出版物把注意力转向毛泽东生平活动中政治色彩较淡的人际关系和生活领域,专门披露毛泽东的秘闻轶事和私生活。这些作品庸俗、浅薄,损害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3.个别作品带有倾向性。对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错误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往往以历史的“细节”来解释大局的走势,以个人的猜测和“恩怨”来说明一场政治运动。还有一些作品存在着拔高一些领导人而贬损毛泽东的倾向。

  4.部分作品缺乏深度。新时期出版了近500种研究毛泽东生平的著作,但相当数量属于回忆录和实录体作品,或以回忆录提供的资料为基础撰写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着重记叙了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情况,缺乏具体分析和客观评价,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综观毛泽东生平研究的出版物,有理论深度的政治传记少,全面叙述和评价毛泽东的生平和思想,探讨毛泽东的人生轨迹和思想形成、发展过程的学术著作少,普及读物和资料汇编比较多。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