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二十五军军长蔡升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东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者和鄂豫皖苏区杰出的军事将领。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上册)中写道:“蔡升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敢,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1932年10月,蔡升熙在湖北省黄安县河口镇指挥作战时中弹牺牲。现在,几乎所有的党史书(包括辞典等工具书)都将他的名字记作“蔡申熙”,也将他的出生地记作“醴陵县花麦冲”,这都是不确切的。我们在为《中共党史人物传》(已刊在该丛书第31卷)编写蔡升熙烈士传记的过程中,通过在烈士家乡走访调查,发现了一些新资料,可以订正这些说法。
根据蔡升熙家乡提供的蔡氏族谱(保存在中共醴陵县委党史办)所记载,蔡升熙的父亲叫蔡志廉,生有四男四女。蔡升熙居长,乳名“润伢子”。他们这一辈人的班辈排在“升”字辈,故蔡升熙及弟弟升根、升俊、升杰(现蔡升根仍健在)的名中均有“升”字。可见,“申”字是由于别人听到对他的口头称呼而误写的。
蔡升熙的出生地是湖南省醴陵县枧头洲,而不是花麦冲。这是因为,他家世代为农,却没有自己的田土,靠租种地主的田土为生,曾多次因地主夺耕而被迫搬迁。他的祖辈原本住在醴陵县东乡蔡家棚(新中国成立后称黄沙公社双江大队巫家垅生产队,现改名王仙区黄沙乡双河口村),在1904年被夺耕后,举家迁到了枧头洲失鲤浦肖家老屋。1906年2月12日(即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九日),蔡升熙在这里出生。1907年(即蔡升熙出生后的第二年)蔡家又搬至醴陵县西乡的陈家洲,直至1911年才搬到东乡花麦冲(新中国成立后称黄沙乡汤家湾村)。在花麦冲租到一间草屋、八亩薄田,总算定居下来。此时,蔡升熙已经5岁了。可见,花麦冲并非蔡升熙的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