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对张子清在武汉警卫团供职的质疑
曾长秋

  蒋杰撰写的《张子清传》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卷)发表以来,反映很好,影响也大。但是,对张子清在武汉警卫团的供职一事,我认为尚有失实之处。特提出来与蒋杰同志商榷。

  蒋杰写道:1927年“马日事变”之后,张子清“由岳阳到武汉,被派到国民政府警卫团任连长、三营副营长。后随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他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一营营长、党的前敌委员会委员”。

  两年以前,我在为《中共党史人物传》撰写《潘心元传》时,读到了1927年7月2日潘心元给中央写的报告——即《湘东各县综合性的工作报告》(原件存中央档案馆)。报告对张子清的这段经历,记述得较为详细。

  潘心元在“马日事变”之后,曾带领浏阳县的农民自卫军攻打长沙,由于受挫退回。7月7日潘心元接上级通知,率浏阳工农义勇队去江西,准备编为贺龙的第二十军独立团,参加南昌起义。据潘心元记述:队伍刚离开浏阳,“恰好当时一个岳州负责军事的同志张子清(现在朱、毛部当师长),带了三四十支枪到了平江边境,平江党反对他带兵入境,说是什么扩大了平江的赤色空气,引起敌人注意,军饷也不肯发给他们,因此使这几十支枪都跑散了,他自己也没有出路。后来,经平江县委介绍和我谈话,要他随我一同到浏阳的队伍里去,他很愿意。我听他谈话像很有点能力的样子,因此,便要他主持浏阳的队伍。当时,我们驻在平江的长寿街,在政治上一时找不到出路,我便与张子清等同志约定,以半个月为限,我到中央去找关系。要他无论如何等我回来,如果在半个月以内军队倒台,归他们负责;半个月后我还没有回来,军队倒台,归我负责,我于是决定赴汉口”。

  从上可知,张子清在马日事变后,领导岳州的农民武装退到平江,并受潘心元的委托,代理指挥过浏阳工农义勇队。在这段时期,他没有去武汉,更谈不上在武汉警卫团任职了。

  据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主持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专题调查报告写道:武汉警卫团也是由于没有赶上南昌起义,才停驻江西修水县城修整的。武汉警卫团不久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而浏阳工农义勇队则驻扎在江西铜鼓县城,也在此时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在秋收起义发生之前,毛泽东领导的前敌委员会为了加强第三团的军事力量,给第三团补进了第一团的一个营,这个营是由伍中豪领去的。由湖南开来的平江县工农义勇队,则分别被补入第一、三团两个团中。此时,第三团的建制是:团长苏先俊、党代表潘心元、副团长彭兰征、参谋长何坚、政治部主任徐骐。第三团下辖三个营:第一、三营以浏阳工农义勇队做基础,营长分别为张子清和汤采芝;第二营以武汉警卫团调入的一个营做基础,营长为伍中豪。可见,张子清一直在第三团供职,没有到以武汉警卫团主力做基础的第一团去。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进行改编时,将一个师压缩为一个团。原来的第一团(即武汉警卫团)改编为第一营,原第三团(主要是浏阳工农义勇队)改编为第三营,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党代表何挺颖。可见,张子清仍然指挥原浏阳工农义勇队。

  综上所述,张子清在整个秋收起义的过程中,与武汉警卫团的活动无关。他是由岳阳农军到浏阳工农义勇队(也就是工农革命军第三团),然后上井冈山的。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