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罗亦农的出生年月和曾用名
金再及

  罗亦农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21至1925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曾任中共旅莫支部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同志一起,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又先后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政治局常委,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长江局书记、中央组织局主任。1928年4月,由于叛徒告密,罗亦农在上海被捕,英勇就义。他一生的光辉业绩,早已为我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所熟知。但是,对于他的出生年月说法不一,对他曾用过的名字知者甚鲜。

  我党早期对于罗亦农出生年月的记载,大致有两种说法:1929年3月,中国济难会全国总会印行《牺牲》第一集,其中《罗亦农传》记载罗生于1903年。另一种说法,见之于193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纪念丛书《烈士传》第一集,该书中《罗亦农同志传》记载罗生于1901年。新中国成立后,有关书刊对罗亦农生平的记载,均取1901年说,如《辞海》、《龙华革命烈士史迹选编》(上海烈士陵园史料陈列室编)以及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史陈列中有关罗亦农生平介绍等。国外的有关资料,如1971年美国唐纳德•克莱因和安妮•克拉克合编的《中国共产党名人传记词典》中,罗亦农条目,也从此说。至于罗亦农出生的具体月日,则未见有文字记载。

  最近,笔者从中共湘潭县委宣传部刘一矛、刘景春处获悉,他们在该县易俗河公社枫树大队罗亦农的亲属处,发现了保存完整的《中湘罗氏四修族谱》。据《族谱》卷七记载:罗亦农“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四月十一日申时”,即公元1902年5月18日。《族谱》为原始材料,它的记载应较可靠,笔者认为关于罗亦农的出生年月应从《族谱》之说。

  从《族谱》的记载中,还可了解有关罗亦农家庭的一些情况。罗亦农的祖父名起江,“原名湻,字季雅”。起江共生二子,长子名宝昆,次子名宝仑“字子厚,号纯谦,”娶郭氏为妻。宝仑为罗亦农的生父。由于宝昆早亡无后,“抚宝仑次子善扬(即罗亦农)为嗣”,所以,在《族谱》中将罗亦农列为“昆公之子”。

  《族谱》卷七有罗亦农的原名记载,“善扬,字敬斋,号振纲,一号觉”。其中“敬斋”应为“慎斋”。1980年7月,笔者在湖南湘潭易俗河公社罗亦农家乡访问时,曾召开过烈士亲属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谢魁说:1947年,族里由罗肇元执笔编写《族谱》。亦农原名“慎斋”,因与光绪皇帝的老师罗典(字慎斋)同名,要避讳才能上族谱,于是,由罗肇元代笔改名为“敬斋”。这个情况是罗肇元亲口告诉谢魁的。笔者在访问时,罗的亲属及乡里均称罗为“慎斋”,无一人称之为“敬斋”。

  “罗觉”是罗亦农参加革命后所用名。据谢魁说:“罗觉的名字是他到上海后起的,1921年他去莫斯科前回到家乡,送给我父亲一张照片,上面的题名即为罗觉。”因此,这一名字,《族谱》做了记载。1921年至1925年,罗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用的就是这个名字。此外,据罗章龙和郑超麟说,罗在东方大学学习时,还曾用过俄文名字“布哈诺夫”(Byxapob)。

  1925年罗亦农回国后即更名为亦农,又作一农。关于更改名字的原因,他曾经告诉过他的夫人李文宜:“我过去名字叫罗觉,现在叫亦农,意思是能为工人服务,亦能为农民服务。”1980年4月30日,笔者随同李文宜访问罗章龙时,他证实说:“这个话,也曾听他对我这么讲过。”

  此外,罗亦农还曾用过林子谷的名字,也曾化名为李汉樵。前者见之于历史文献,1926年5月7日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决定办失业工人训练学校,指定“林子谷(即罗亦农)……任教授”。但这一名字的使用范围尚待进一步查证。后者是罗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为了应付敌人,伪装商人时所用。据李文宜告诉笔者,“这个名字,只作为应付敌人,从未在党内用过”。

  据笔者目前所接触到的材料,罗亦农用过的名字有:善扬、慎斋、振纲、觉、亦农、一农、林子谷、布哈诺夫,以及化名李汉樵。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