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是牺牲了几千万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在难以数计的烈士中,他却有幸成为新中国第一号烈士证书获得者。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烈士证。主席挥动如椽巨笔,在烈士证上写下了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段德昌。他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也没有英勇就义在敌人的刑场上,而是被“自己人”剥夺了为革命、为人民战死的权利。
祸从天降
1933年3月25日上午,正在湖北西部宣恩沙道沟执行任务的红三军第九师师长段德昌,突然接到军部通讯员送来的命令,要他火速赶往红三军军部驻地——鹤峰县邹阳关陈家坡参加紧急会议,段德昌向师部其他负责同志交代完工作后,便带着警卫班匆匆上了路。
马不停蹄,段德昌来到邹阳关红三军军部所在地。他跳下汗淋淋的枣红马,就被包围了。警卫班准备反抗,他急匆匆地定住神,一挥手,“不许乱来!”警卫班停止了反抗,段德昌缓缓地走到特务队长跟前,控制着激动的情绪,低声问:“这……这是怎么回事?”
特务队长没有理睬段德昌,对身边的几个战士使了个眼色:“把他的枪下掉!”“不用下,我给。”段德昌解下手枪递了过去。接着又抬眼环视了一下他的警卫员:“同志们,以大局为重,放下武器吧……”警卫班被缴了械,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从天而降的祸事突然落到他们所爱戴的师长头上。
“我要见夏主席。”段德昌对特务队长说。夏曦当时担任着湘鄂西军委主席团的主席,因此大家都称他“夏主席”。“正好,夏主席正等着你呢。”特务队长冷冷地说。
段德昌被带到夏曦的房间。夏曦坐在一张方桌旁,用敌视的目光盯着段德昌。段德昌气呼呼地问:“军部通知我来开会,为什么把我扣起来?”“这是肃反委员会的决定。”夏曦把一叠材料扔到他的面前,“从现在起,你必须老老实实地交代你的改组派问题!”
“改组派”本是汪精卫、陈公博等人结成的“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的简称,是一个反动政治集团,曾派特务潜入苏区进行破坏。夏曦以中央代表身份到湘鄂西苏区后,积极贯彻王明的指示,以整肃“改组派”为由,大搞肃反扩大化,数千无辜的红军干部战士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下,如湘鄂西省委副书记万涛、红三军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柳直荀等数十位师职以上党政军干部。夏曦的主张遭到贺龙的反对,段德昌对夏曦的主张反应更为强烈:“你把红军搞完了,苏区搞光了,还要解散党,你是革命的功臣还是罪人?”搞得夏曦非常难堪。那次会议没有形成决议,不欢而散。难道夏曦在搞打击报复?段德昌不想看那些所谓的材料,他明白,一旦背上“改组派”罪名之后将意味着什么,“不,不!你听我说……”
“有话以后再说!”夏曦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喝了声“铐起来!”几个特务队员一拥而上,一副手铐锁住了那双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双手。
“火龙将军”
段德昌,字裕厚,号魂,湖南省南县人,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秋天,他由毛泽东介绍进入黄埔军校四期学习,是黄埔四期的高材生。北伐战争开始后,他随第六军攻入湖南。不久被派到第八军第一师任政治部秘书长。在第八军第一师,段德昌结识了在一师一团任营长的彭德怀。在频繁的交往中,段德昌潜移默化地向他灌输进步思想。
“马日事变”后,党派段德昌去贺龙指挥的二十军工作。南昌起义时,任三师二团党代表的段德昌不幸负伤,周逸群安排他离队养伤。回南县后,段德昌很快与当地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最让他欣喜的是,彭德怀也在南县,此时已是驻南县的一团之长了。
彭德怀见到段德昌也是万分高兴,要求加入共产党。段德昌对彭德怀矢志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倍加赞赏,谈了时局并勉励彭德怀。他送给彭德怀两本书,一本是通俗资本论,一本是无产阶级哲学。
彭德怀激动地说:“我彭德怀是个粗人,说不出多深奥的道理来。我从‘四•一二’事变中看清了蒋介石假革命真反革命的本来面目,也从南昌起义中看到了共产党的力量和希望!共产党的理论才是救中国的理论,领导中国进人世界强国之林,非共产党莫属。”不久,经段德昌介绍,彭德怀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彭德怀元帅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时,总是对段德昌充满了祟敬之情:“北伐时,党在第一团的政治影响,是经过段德昌之口散布的。他对我的帮助很大。我跟段德昌谈过多次,请求他介绍我加入共产党。我把他作为学习的楷模。”
在洪湖革命根据地,群众最崇敬两条“龙”。一条龙是贺龙,一条龙是“火龙将军”段德昌。每逢大仗硬仗,贺龙总要把段安排在重要部位。洪湖苏区能够建立,能够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大革命根据地,段德昌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段德昌在组织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以及在湖区打正规战上都有独到之处。他常常以少胜多。1928年大年三十,在鄂西公安县担任县委书记的段德昌率领暴动队员,缴获敌人长枪80余支,组建了那西赤卫队,段德昌担任大队长。在敌人疯狂的“围剿”中,段德昌领导革命武装,依据宽阔的湖面和密如蛛网的河港沟叉,与敌人展开灵活而顽强的斗争,创造了“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战术,与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创造的“十六字”游击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段德昌的游击队迅速发展到四五百人枪。1929年3月,段德昌率部与段玉林领导的一支游击队配合,在17天内作战21次皆捷,乘胜攻占了石首县城,并在石首、监利、江陵等县大部分区乡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为建立以洪湖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这年6月,段德昌部发展到1000余人枪,遂扩编为洪湖游击总队。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兼任总队长,段德昌为参谋长。不久奉中央之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成为一支正规的红军部队,全部5000余人枪,段德昌为师长。1930年2月,独立一师又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邝继勋任军长,段德昌任副军长兼第一纵队司令。段指挥一纵队攻克潜江县城等重镇,歼灭大量敌人。至6月,红六军扩大到12000人,苏区范围扩大到汉水流域荆江两岸的10余个县,洪湖苏区基本形成。
1930年2月4日,贺龙率红四军与红六军在公安会师,组建红二军团。下半年,段德昌接替邝继勋任红六军军长。从此,段德昌在贺龙的领导下,出生入死,为革命屡建奇功。
同年8月,“立三路钱”控制的中央强令红二军团远离苏区,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结果红二军团不仅军事上失利,而且因后方空虚,致使洪湖苏区大部分丧失。段德昌因对这次军事行动提出批评,被“立三路线”代表撤销了红六军军长职务。年底,红二军团遭袭失利,与主力失散的红六军十七师陆续返回洪湖。段德昌将这些部队和地方游击队集中起来,组建了近500人的独立团(群众称为“新六军”)。段德昌指挥“新六军”在主力远离苏区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在洪湖苏区,分别在胡家场、峰口、朱河、余家埠等地歼灭了大量敌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部队发展到2000多人。1931年5月,红二军团奉命改编为红三军,“新六军”改编为红三军第九师,段德昌任师长。
8月中旬,受湘鄂西军委的派遣,段德昌率九师北上接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主力回洪湖苏区。两位战友如鱼得水,又重新战斗在一起。同贺龙一起工作,段德昌的军事天才得到充分的发挥,把九师带成了红三军的王牌。
这时,敌军乘段德昌之师在襄北地区之机,调遣川军10多个团的兵力,分四路进犯洪湖苏区总后方——新沟嘴一带。当时苏区首脑机关只有省委警卫团、地方武装及军校学员共约一个营的兵力,形势相当危急。
段德昌率九师星夜兼程,火速回防。但时过三天,仍不见川军进攻,段德昌焦急起来,因为苏区内部严重缺粮,九师从襄北返回时又只带了五天的给养,再僵持于己不利。段德昌即派出小股部队主动袭扰敌人,激怒对方。6月13日,川军范绍增旅果然开始发动进攻。段德昌命令战斗警戒部队不作坚决抵抗,以诱敌之骄。川军先头部队果然拼命追赶,以多路纵队冲到九师新沟嘴主阵地前。这时川军后续部队跟上,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发动两次进攻均未得逞。段德昌一面命令第一梯队拖住敌军,杀伤疲惫之敌;一面派两个骑兵连利用河堤掩护,向敌侧后迂回。当川军第三次进攻被击退时,骑兵正好抄到敌后,正面红军乘势全线出去,川军腹背受敌,慌乱溃逃,段德昌指挥部队乘胜追至老新口,全歼溃敌,共歼敌4000余人,粉碎了敌人对苏区中心的进攻。
将星陨落
贺龙当时是红三军军长,他和夏曦的意见早有分歧。当贺龙觉察到夏曦的阴险动机时,就曾私下找段德昌谈,那是1933年除夕。
“德昌,这些话也不可再讲了,夏曦对你提出下洪湖很不满意,说你下洪湖,重拉队伍,是要分裂红军!”段德昌一拍桌子说:“我干革命不是为他夏曦,我下洪湖是要痛痛快快干一番事来。我已经写了报告给夏曦,请求组织上批准。”
贺龙劝不住这位爽直的战友。在扣押段德昌之前,贺龙找夏曦谈,谈不拢。夏曦坚持说:“我是代表中央来湘鄂西贯彻中央路线的。肃反高于一切。贺胡子,这可是个大是大非问题,不能感情用事的!”
“你!”贺龙被气得快要跳起来,“我就不相信,段德昌是个改组派,砍了我的脑壳我也不信!不能抓呀!不能未曾出师先斩大将啊!”
夏曦颐指气使地说:“现在一切都得听肃反委员会的,肃反委员会定的事,是不能改的。”弦外之音是,贺龙不是肃反委员会的成员,不能干预这件事。
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段德昌果然被抓了起来。当贺龙得知段德昌被扣押时,十分气愤,当即去质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段德昌表面上给中央分局写报告,暗地里却鼓动从洪湖来的官兵脱离红军,返回洪湖。他利用官兵的这种情绪,分裂红军。”第二天,夏曦又召开了湘鄂西分局会议,提出了解散党团组织,紧接着又开展了第三次肃反,营团(区县)以上干部只要说过对分局不满言语的,就被当作改组派抓起来,进行严刑拷打……
1933年5月1日下午,段德昌被押到金果坪附近的江家村。肃反委员会在这里举行“公审”段德昌大会。肃反委员会宣布了处决段德昌的决定。段德昌神情十分痛苦,为他们对自己人这般残忍而痛心,为自己死在这样的场合而痛苦,他声泪俱下地对在场的战士们说:“我段德昌今后再不能跟你们一道打敌人了。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洪湖苏区,一定要跟党走,夺取最后的胜利!”
“不要再啰嗦啦!”夏曦粗暴地打断他的话,“你欺骗不了我们的战士,任凭你如何摇唇鼓舌,都逃不脱覆灭的下场!”
贺龙匆匆从前线赶来,再次劝阻夏曦。然而,贺龙的话,也回天乏力。
“德昌……”贺龙缓缓走到段德昌跟前,“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段德昌喉头仿佛塞了一团棉花,说不出话来。半晌,才哽咽道:“军长,我有两个请求:第一,请军长一定不要忘记洪湖的老百姓;第二,我想吃一顿洪湖粉蒸肉。”
贺龙明白他的心境,在他临死之前还挂念着洪湖。他拍拍段德昌的肩膀,痛苦地把头偏向一旁。在场的战士、群众看到这种情景,不少人在低首抹泪。
贺龙派人端来一大碗粉蒸肉,段德昌看了看贺龙,泪水不由地流了下来,贺龙喝令:“快给段师长松绑!”
战士们不敢动手,贺龙便亲手为段德昌解开了绳索,又把粉蒸肉端到段德昌跟前,段拿起筷子吃了一口。而后,他突然奋力举起双臂:“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段德昌被几名持枪的特务队员押向一片松林。特务队员向他举起了枪……
“慢!”段德昌大吼一声,“用刀砍吧,留下宝贵的子弹去打敌人吧!”
特务队员面面相觑,特务队长示意改用刀。
“嚓—”一颗璀璨的将星在一声沉闷的刀劈声中陨落了……
段德昌,一个年仅29岁、曾经在沙场上叱咤风云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优秀红军将领,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却被自己人夺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人间自有真理在,在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为段德昌平反,恢复了名誉。苏区人民为了缅怀英烈,在鹤峰县满山红烈士陵园为段德昌修建了烈士墓地。墓碑铭文是:生为革命,竭尽忠诚;茹苦含辛,效劳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