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习、研究、宣传红色文化成为全国上下的热点。国办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则纲要》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江西、湖南等省份,红色文化已日趋红火,他们纷纷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旅游景点开辟红色旅游路线。湖北省也在积极行动,加紧发掘、宣传的地方红色文化。有关各级政府成立了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人专班负责。在如此形势下,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活动,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无疑既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又具有较深的现实关怀意义。
一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十多个革命根据地中,形成较早、规模较大、坚持时间较长的一个,是土地革命时期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湘鄂西苏区以洪湖根据地为中心,跨湘、鄂两省,在全盛时期,遍及五十三个县市,拥有近三万红军和近二十万地方武装,控制了新滩至沙市间沿长江近五百七十公里的地带。根据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块重要战略区。
“贺龙、周逸群于南昌起义南征受挫后,辗转抵达上海,向党中央提出了在湘鄂西地区发动武装斗争的建议。据此,中央决定在湘西北组织特委,发动群众,造成暴动割据的局面,派贺龙,周逸群等返湘工作。”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等来到湘鄂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组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联县政府,形成了以洪湖地区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它的建立和发展,为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后来曾给了很高的评价,指出:“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由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所包括的区域较大,下面就主要以根据地的中心:监利的周老嘴、剅口,洪湖的瞿家湾,这些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为重点谈一下。
二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老嘴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政治军事中心;湘鄂西省和红二军团的重要机关都设在此地,根据地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都发生在这里。在周老嘴办的俱乐部(红军称列宁室)中,有图书馆、讲演所、戏台、阅报室、棋室,是红军和群众的娱乐场所,也是政策法令和时事新闻的宣传阵地。为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周老嘴设立过湘鄂西特区分行,办过省苏商店、红军面粉厂等。“根据中央军委通过的《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学校的组织条例》,湘鄂西省军事委员会于1931年10月在周老嘴镇东的王家榨房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学校第二分校。”1931年12月11日至13日,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周老嘴隆重开幕,“大会选举崔琪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马武等为副主席”大会期间,洪湖苏区的军民举行了提灯晚会,演了新剧和皮影戏,庆祝大会胜利开幕。“13日下午大会结束时,红九师指战员还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学校第二分校的大礼堂欢送出席湘鄂西省工农兵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这时,周老嘴已成为湘鄂西省苏维埃的红色首府、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周老嘴现保存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省委、省政府和红二军团重要机关旧、遗址48处。1979年,在柳直荀烈士殉难处建成了“柳直荀烈士纪念园”,在贺龙、周逸群旧居内创建了“周老嘴革命纪念馆”。1988年元月13日,周老嘴革命旧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家级的爱国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00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周老嘴旧址群分布在延绵千余米的小镇老街两旁。小镇老街的房屋建于明清两代和民国初年,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屋面施盖小砖瓦,建筑布局均为前铺后宽,每栋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水井,厢房且均用木格门和隔板相隔,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特色。现已融革命旧址群与古建筑一体,极富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
(二)剅口是监利县在洪湖西岸的一个小镇,三面环水,在当时革命斗争中具有重要地位,保留有“红军兵工厂”、“红军被服厂”、“红军后方总医院”、“后方留守处”等后勤机构的旧址。并建有剅口烈士陵园。
“1927年冬至1928年春,县委书记陈步云在剅口上方家湾开办了两期军事训练班,培养了王尚武,刘霞峰等一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周逸群为充实游击队的基层领导力量和提高其政治军事素质,集中江陵、沔阳、监利、石首、汉川等5县80余名基层干部,在剅口举办训练班进行军政训练,结业后,学员均分至游击队工作,增强了各地游击队、赤卫队的战斗力。”这两个班构成了洪湖军政学校的前身。“1930年3月,在区乡苏维埃政府普遍建立的基础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监利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剅口召开。”大会宣布了监利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并作出了“苏维埃政权问题的决议案,保证工农法令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文化问题决议案,军事问题决议案,经济问题决议案,建设问题决议案,粮食问题决议案,社会保障问题决议案。”九个决议案对苏维埃政权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代表们高呼口号“苏维埃是工农兵士的政权!”“苏维埃是真正的民主政府!”“拥护共产党!”等口号。剅口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长时间从事革命活动,5000多名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剅口烈士陵园于1964年建成,1975年省政府拨发专款予以扩建,将分散在剅口地区的5000多具烈士忠骨集中敛葬,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教育及革命传统基地,陵园内高大的纪念碑,庄严肃穆,令人敬仰,据当地政府介绍,前来陵园祭扫凭吊先烈的全国各地班干部师生近10万人次,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将军、柳直荀同志的儿媳等也曾来此地“寻找爸爸的足迹”,历届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率全县干部职工来此瞻仰革命先烈,向干部职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三)瞿家湾革命旧址群一度也曾是湘鄂西苏区的首府。在瞿家湾,先后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扩大会议、湘鄂西苏区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湘鄂西省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谢觉哉、柳直旬、庄东晓、潘家辰等同志到瞿家湾领导工作过,该旧址群于1981年6月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政府和民间不断投入巨资对该遗址群进行维护和修缮,当年党、政、军群团等机关遗址保存完好。主要遗址有:中共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会、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逸群书店、济难会《、红旗日报》社、中共湘鄂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湘鄂西省司法部和政治保卫局、湘鄂西干部训练班、湘鄂西省农民银行、湘鄂西省邮电局、湘鄂西省俱乐部、湘鄂西省总工会、共青团湘鄂西省委会《、工农日报》社等。1988年国务院授予瞿家湾红军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国家文物局授予“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12月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爱国主义省级十大示范基地”;2002年12月省人民政府又授予“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三
红色文化,意义深远,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更有以史鉴今,教育后人的深远意义。
现有的革命旧址、名人故里以及革命纪念馆和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同时,省旅游局将洪湖红色旅游列为省级重点线路进行推介,国家旅游局也拟将此作全国红色旅游景点予以推出,这又为红色旅游的市场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湘鄂西红色旅游开发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仍有相当潜力没有用足,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有些景点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如烈士陵园未按旅游景点的要求进行开发;二是仍然停留在“接待经济”的状态,不仅不能创收,而且成为政府的财政包袱;三是管理体制不顺,旅游、文博、民政等部门分别对一些景点拥有管理权,造成了人为的条分割状况,致使资源整合困难,管理程序混乱,例如监利的剅口烈士陵园本应隶属于文博部门,现在却归民政局管理,里面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原有的革命文物都被不合理地转移甚至丢失。监利的周老嘴旧址群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由于国家对周老嘴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加上地方财政拮据,致使文物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和利用;二是革命文物、旧址建筑及其相关环境的保护和展示条件落后;三是景区的安全防火基础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文物景区规范要求;四是为旅游服务的硬件设施严重缺乏;五是有的重要旧址内尚无相应的史迹陈列,原有陈列的展览形式滞后;六是景区导游讲解人员的素质还需要提高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旧址群的保护和景区游览参观的效果。洪湖瞿家湾由于已有相当资金的投入,开发已初具规模,但显得过于单薄,没有形成系统、形成规模。
近20年来,数10万海内外人士,青少年学生和红军将领来洪湖、监利,瞻仰、学习、忆旧,数百所院校将洪湖市、监利县的革命旧址列为校外德育基地,来洪湖地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因此,利用洪湖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突出“红色文化旅游”主题,开发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景区,实现红色旅游的双重价值,既是两地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游客的需要,更是弘扬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要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以开发二街(瞿家湾、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旧址群)、二园(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柳关红军无名烈士陵园)、一馆(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纪念馆)为重点建设景区,重点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建设档次,力争把湘鄂西红色旅游、洪湖自然风景旅游、三国文化旅游与周边著名文化、风景旅游联成一体,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洪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洪湖、监利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教育基地。这样,必将吸引更多单位将洪湖、监利确定为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和传统教育基地,同时能够延长洪湖地区旅游季节,改变洪湖地区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游客的游览内容,增强旅游吸引力。“红色旅游”的景区建设,对洪湖、监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彻底改变老区面貌必将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