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毛泽东侄子毛楚雄失踪之谜解开
赵明

  1946年8月7日,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位同志,作为中原突围部队和谈代表,从镇安县的杨泗庙出发,前往西安与国民党谈判,之后便失去联络。38年后,党史工作者终于查清了这一历史谜案的来龙去脉。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中原局、中原军区所在地)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当时,国民党为了避免承担挑起内战的历史责任,便一直作出与中共和谈的姿态,企图掩人耳目。在西进突围中,李先念司令员发表声明,重申了我中原部队的和平诚意,并要求“军调部”驻武汉第九小组及驻湖北省宣化店第三十二小组立即赶赴前线,让国民党军队停止一切敌对行动。

  国民党军对李先念要求调停的声明置若罔闻,继续大肆围剿我中原突围部队。我军渡过河南唐河、陕南的白河和丹江后,国民党军见企图围歼我军于丹江一带的计划落空,只好于1946年7月15日让第九执行小组与第三十二执行小组相继给李先念发出两封信,让李先念司令员与第九执行小组代表取得联络,并派全权负责的高级官员前往会谈。

  为了表示我军的和谈诚意,进一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王震率部攻克镇安县城后,便派张文津、吴祖贻作为中原解放军的谈判代表,赴西安和胡宗南部进行谈判,毛楚雄作为张文津的警卫员随行,当时化名李信生。

  张文津1946年春曾任军调部汉口第九执行小组的新四军方面代表,1946年5月,任三五九旅参谋长,中原突围时任干部旅旅长。吴祖贻当时任干部旅政治部主任。

  毛楚雄是毛泽东的侄子、毛泽覃烈士的遗孤。1945年9月,王震率南下支队从广东北返湖南,通过地下党把毛楚雄接了出来。18岁的毛楚雄被编在教导团第四连,到中原军区后在宣传队做宣传员,之后到司令部学习发电报。

  1946年8月7日,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位同志,携带军调部武汉第九执行小组旗帜、符号、文件,由一农民做向导带路,从镇安县的杨泗庙出发,之后便失去联络。

  由于一直没有张文津等和谈代表以及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反馈过来的消息,王震估计3位代表被国民党扣押,即报中央设法营救。时在南京的周恩来和在北平军调部的我方代表叶剑英,分别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强烈抗议。8月22日,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刊登了新华社的消息,对事件公开揭露。对此,国民党当局矢口否认。

  和谈代表失踪后,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音信,知情者大都认为和谈代表已经遇害,然而,是谁、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杀害了和谈代表?并且杀害和谈代表究竟是出自国民党当局的授意还是某地方武装擅自所为?这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1984年初,成立中原部队和谈代表被害案联合调查组。为了查明事情真相,调查组前往和谈代表的出发地——陕西省镇安县。经过初步调查,调查组最终将调查范围锁定在陕南镇安、柞水、宁陕三县当时驻有国民党军队的所有要道、关卡、城镇和村庄,召开了上千个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在对大量线索进行筛选时,宁陕县东江口镇的人们在旬河岸边建房挖地基时发现的一堆神秘人骨,引起了调查组的注意。曾任国民党乡保人员及民团成员提供了一些新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调查组又查阅了原西南军区军法处的档案,在近千份档案中,找到了一份原西南军区军法处1953年5月20日法字第0202号对罪犯韩清雅的刑事判决书。判决书称:“该犯1946年在胡宗南部队六十一师一八一团少校团指导员任内,在陕西省宁陕县参与秘密杀害我李先念将军派往西安参加军调小组的和谈代表张文津等3人。”通过韩清雅在“审查表”中的口供和曾任胡宗南部队六十一师一八一团营长的邹寿珊提供的旁证,以及相关人的回忆,1984年年底,调查组终于梳理出了当年这一谜案的详细过程。

  1946年8月10日,国民党胡宗南部一八一团驻防宁陕县东江口镇的四连连长李清润发现了3个穿布衣军装的新四军,另有一个青年农民在前边带路。李清润将其一行扣留后,知其系李先念部队派来参加和谈的代表,便交给团部。然后,由团少校指导员韩清雅审问。张文津拿出军调部第九执行小组的符号、旗帜、证件和国民党方面给李先念将军的数封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和谈的邀请信函,来证明他们的身份。韩清雅将情况汇报给了团长岑运应,岑运应立即发电报向胡宗南请示,胡宗南电令一八一团将和谈代表“就地秘密处决”。

  1946午8月10日晚,岑运应按胡宗南电令,命四连连长李清润负责执行命令。李清润带人在宁陕县东江口镇城隍庙旬河旁的河滩里挖了几个坑,当夜秘密将三个和谈代表和那个农民向导推入沙坑中活埋了。镇安县委党史办于1987年8月查实,那个领路农民系镇安县杨泗庙刚参军的新战士肖善义。

  李先念在1985年第17期的《红旗》杂志上发表专文,赞扬烈士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王震也对这几位烈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6月28日,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少松介绍30年来省委党史研究室主要研究成果情况。

  30年来党史研究成果多

  在编纂三大系列丛书的同时,启动了党史正本《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的编纂。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习仲勋传(上卷)》荣获2010年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被中央党史研究室评为十七大以来全国党史系统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搞清了廖乾五生平事迹

  余少松说,关于廖乾五的生平问题,以前,在陕西党史界,没有人知道廖乾五这个人。根据廖乾五亲属的要求和提供的有限线索,我省党史工作者经过多年反复调查、取证,终于搞清了廖乾五的生平事迹,“其实廖乾五与周逸群都是贺龙入党介绍人”。

  陕南十几个县成革命老区

  红二十五军在陕南曾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但长期以来,一直将其主要活动区域称为“鄂豫陕游击区”。后来,经过党史工作者的调研考证,提供了有力的申报史实依据,经有关部门批准,将“鄂豫陕游击区”改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从而使陕南地区的十几个相关县获批成为革命老区。

  发现革命遗址2051个

  截至2010年12月,全省11个市(区),107个县、市(区)党史部门共普查遗址2155个(革命遗址2051个,其它遗址104个)。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