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提出了“放开南北两口,拓宽三条通道,建设五区一廊,加速西线开发”的开放、开发、发展战略。总体来看,“放开南北两口,拓宽三条通道”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开放战略,“建设五区一廊,加速西线开发”则是经济开发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是采用的点轴布局的模式。
1、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点轴系统的选择
湖南省提出的这一新的开放与开发战略,是在全面总结了本省几十年的发展经验,根据新的形势及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首先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放战略,它抓住了湖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在前些年经济发展中开放得还不够的问题,力图把握住新的机遇,加大开放与改革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条件,加快经济走向全国,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其次,这一发展战略既根据优先开发的原则,选择了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带,又考虑到了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以谋求全省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及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并不是也不能替代区域发展布局决策或战略,从经济地理及生产力布局的角度来看,这一发展战略还有许多可补充之处。例如,它虽也提出了建设东线(即五区一廊)和开发西线的布局原则,但这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阶段的不同,而非从产业布局的原则上提出的。因此,作为优先开发与发展的区域的选择这是合理的,作为产业布局的战略就显不足。另外,五区一廊所在的东线是省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带,西线是相对落后的地带,这两带相距约三百公里。较发达的东线经济要影响扩散到全省并带动西线的发展,从空间和时间上来说都需经过这两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的发展过程。只有在这一过渡地带选择恰当的连接东西两线的发展轴,才能使全省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布局形成一个系统的有层次性的框架结构。
根据以上的分析及区域点轴开发的原则,本文提出在已基本纳入规划的东线和西线开发与发展轴的基础上,再增加湘北及湘中两条点轴,组成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点轴系统。这个系统的四条发展轴是,湘东轴,即由京广线及107国道为轴串连起的以岳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等城市为点所组成的发展轴;湘西轴,即以枝柳线为轴,以其串连起的石门、张家界、吉首,怀化等城镇为点的发展轴;湘北轴,以环洞庭湖的207、319和107国道、建设中的石长铁路及洞庭湖水道为轴,以常德、益阳、并加上长沙、岳阳为点的发展轴;湘中轴,以湘黔线为轴,从属于湘东轴的株洲、湘潭到涟源、娄底、冷水江并向西连接怀化的发展轴。这四条发展轴的规模、等级、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是各不相同的。湘东轴可算是省内的一级发展轴,其它三条发展轴则列入二级发展轴。在发展方向及产业布局上,湘东轴与湘西轴都应是综合性的产业发展方向,但在发展层次上有所不同。湘东轴应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第二产业及以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第三产业为发展方向;湘西轴则应以山地资源的开发为重点;湘北轴及湘中轴则可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分别以轻工业和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形成湖南省的轻工业专业化生产带和重工业专业化生产带。此点轴系统的某些点(城市)因其特殊的区域条件可同时分别列入不同的发展轴内,例如岳阳、长沙、湘潭、株洲、怀化等市就是如此,它们往往都处在两条发展轴接连点的位置上,其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也可以同时具有两条发展轴的特点。(见图)
以上这四条发展轴所组成的点轴系统串连起;湖南省辖9市中的8个,14个地市级行政区划中心城市中的11个,差不多包括了全省各重要的城镇带,它的开发与发展的意义自不待言。作为省内一级发展轴的湘东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投资重点,它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带,本轴及其直接的腹地的经济实力占了全省的一半以上,是带动全省经济全面增长的支撑轴,它的率先发展对其它地区将起到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并产生巨大的震动效益和辐射能力。二级发展轴中的湘北轴及湘中轴位于发达的湘东与相对落后的湘西之间,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上和空间的位置上都处于过渡地带。湘东轴经济发展对全省的影响扩散必须要经过这一地区才能布达全省,因为这种影响和扩散不可全方位的面状式的推进,它需沿交通便利且经济基础较好的通道向其它地区延伸扩散,而湘北轴,湘中轴就是两条最佳通道。另一方面湘北的轻工业及湘中的重工业均已形成了初具刍形的工业专业化生产格局,以其分别作为湖南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专业化发展轴将有利于全省工业布局的合理化,充分发挥区域专业化生产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至于湘西轴的开发与发展在空间与时间过程上都必须经历一个自湘东经湘中过渡带再到湘西的推移过程,但湘西的发展的过于滞后却也会影响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根据现有的基础与条件,湘西轴上的某些城市也完全可以脱颖而出并带动整个发展轴乃至整个湘西地区的发展。
2、各发展轴的区位条件分析及发展战略设计
各发展轴必须注意的共同问题是,①善于景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本地区的现实和潜在优势,包括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业已形成的经济优势等;②找到能启动区内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或支撑点,避免“小而全”;③注意区内发展与区外的联系与制约,避免经济结构趋同或互不配套的问题发生。
——湘东开发与发展轴
湘东轴以京广线为主动脉,北由岳阳与长江流域开放带接轨,南经京广线可达珠江三角洲沿海开放带,交通及区位条件均十分优越。本轴的岳、长、株、潭、衡五市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五个省辖市,如再加上郴州地区,本轴所包括的区域的经济实力超过全省的一半。本轴的工业基础较为雄厚,1992年全国按销售产值排名的500家大型企业,湖南仅14家,而本轴就占11家;湖南省的500家大中型企业中有55%位于本轴。岳阳有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工业;株洲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中心之一;湘潭的电缆、电机制造、钢铁冶炼、纺织等工业在省内甚至国内都占有相当地位;长沙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电子、食品、机械、轻工等工业均相当发达,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在对全国1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排名榜中长沙居第9位,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首批批准的27个开发区之一;衡阳是重要的钢材、建材生产基地;郴州地区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钨、铋、锡、锌、铅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在工业结构上,本轴是稍偏重型的轻重工业均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结构。湘东轴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高新产业发展较慢;由于长期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地区分割,各中心城市间在经济上缺乏必要的分工与横向联系,长沙市作为全省经济中心,岳阳市作为省内唯一的沿江开放城市,对全省的影响力及辐射力都不大。
湘东轴发展的基本战略,应是争取成为全省经济大发展的“样板”和支撑点轴。今后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充分利用已有的经济基础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和培育优势产业及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工业结构的现代化,其中应特别注重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导向,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第二产业,逐步形成一条岳阳——衡阳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廊,促进经济效益的根本改善,为此,必须围绕形成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加强引进,加大投入,加速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二、加快经济的对外开放与交流,特别是应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比重,带动湖南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特别是要在出口基地建设,出口拳头产品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上下功夫。三、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对全省经济的服务功能。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应加快发展大众服务型、劳动密集度的第三产业,更应着眼于全省,突出邮电通讯、交通运输、金融、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等为经济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四、加速实现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这三市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应统筹考虑,一定要各显其长,各具特色,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基础上既分工又协作。从长远来看,这三个市可考虑合并成一个城市,以利提高规模效益以及对全省的辐射力。
——湘西开发与发展轴
与湘东轴恰好相反,湘西轴位于湖南省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但是本轴作为区域开发重点也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它与毗邻的贵州铜仁地区、四川的涪陵地区和湖北的鄂西自治州比较,其对外交通条件及工业发展水平均稍优越。首先,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枝柳线,它将湘西的石门、张家界、吉首、怀化等区域经济重镇连成一体;其次,本轴所达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以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尤为突出。据测算,湘西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湘西的旅游资源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武陵源、猛洞河、吉首——凤凰等均是本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发展旅游经济的前景极为看好;第三,由于几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三线”建设及近十几年的发展,本区的工业也已有相当的基础。当然,本轴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如湘西的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仍很薄弱,企业规模小,缺少大中型骨干企业及支柱工业行业;各类建设人才匮乏,交通、通信等投资及建设环境相对还较差。
湘西轴发展的主要思路应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走综合开发的道路。要做到这一点,今后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继续解放思想,破除闭关自守的观念,积极推进区域内经济与外界的广泛联系;二,根据区域的具体条件选择恰当的优先发展产业。本轴北段的张家界、吉首等区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自然是应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一定要以旅游为突破口来带动本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应着重解决的是旅游条件的改善及与旅游直接相关的行业配套发展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本轴南端的怀化、洪江一带的工业基础较好,今后应着重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子、小型机械等行业。本区山地面积很大,应研究如何利用这一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特别是要在发展林业上下功夫,如用材林、果木林、药材林等,同时注意林产品综合开发与利用。三、集中资金、财力优先投资于重点区域,求得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扩散效益。本轴的张家界市及怀化市就是最恰当的可选择的区域发展中心,使其分别发展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及湘、黔、鄂、川四省边境山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并以此带动整个湘西经济的发展。
——湘北开发与发展轴
湘北轴所包括的主要城市有岳阳、长沙、益阳、常德、津市等,基本上是环洞庭湖分布。如石长铁路建没完成,本轴将是一个铁路、公路、水路均极发达的地带。本轴中的岳阳、长沙因考虑到其空间上的联系及产业发展方向的特点被同时列入了湘东轴及本轴。湘北轴的经济较发达,而且在产业结构上的轻工业占明显的优势,其轻工业的产值与全省的一半以上,其中常德、益阳、长沙的轻工业产值在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9.29%、56.80%、55.74%。岳阳市的这一比重为44.81%,虽然轻工业的比重稍小,但也已超过全省41.90%的平均水平,而且从该市目前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其轻工业将是优于重工业的。湖南省的轻工业有近3/4的产值是由依赖于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创造的。湘北轴尤其如此,湘北处于本省农业最发达的洞庭及湘、资、沅、澧四水交汇的河湖冲积平原区,农产品的商品化率高,为本轴发展轻工业提供了丰冨的原料。本轴岳阳的造纸、麻纺织、饲料加工,长沙的家用电器、日用化工、纺织、食品饮料、常德的卷烟、纺织、食品饮料等都具有较大的规摸生产能力。湘北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除卷烟等少数行业外,多数行业的经济效益低,名牌产品少,款式、品种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工业发展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新上的小厂多,生产批量少,产品档次低,浪费了宝贵的原材料;从内部产业结构上看,过份依赖农产原料,产品的科技含量少。
湘北轴在全省区域发展点轴系统中的意义是多重性的,它既是湘东轴向湘北、湘西的延伸发展的过渡带,本身又是一条以轻工业为主要产业导向的专业化生产带,今后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瓿题就是要制定出一个适合于本轴具体情况的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洞庭湖的丰富资源和立足以发展农产品以及已形成的工业基础来确定各发展中心点的发展方向。长沙市应注意大力发展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充分发挥其省内经济、科技、信息中心的优势,促进附加值较高、科技含量大的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岳阳市除继续发展已有相当基础的造纸等行业外,还应充分利用沿江开放城市的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的轻工业,在原材料方面也可广开渠道,不必只盯着省内;益阳市今后的发展应注意适当集中某些优势行业,讲究生产规摸效益,并向产品的深加工方向发展;常德市的烟草加工、食品饮料及纺织业仍应是今后需要大力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但应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本轴的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问题,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注意上水平、上档次、出名牌,以形成一大批在国外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
——湘中开发与发展轴
湘中轴是东西横贯湘中的一条发展轴,本轴各发展中心点均沿湘黔线分布,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较充足的能源动力支持和较坚实的工业基础。本轴的工业部门以冶金、能源、建材、机械为主,是典型的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其中株洲市、湘潭市、娄底地区的重工业产值占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2.87%、73.51%、86.61%,从株洲到冷水江沿轴线后“点”都是重工业占绝对优势的工业城市,因而此轴可以说是一条较为典型的重工业生产专业化生产带。湘中重工业带的形成始于“一五”计划时期,当时建设的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洗煤厂、株洲电厂、株洲311厂、湘潭电机厂、金竹山电厂等都属国家156个重点建设的项目。在以后又新建、扩建了湘潭钢铁厂、连源钢铁厂、湘乡铝厂、株洲冶炼厂、湘潭电缆厂、涟邵矿务局等大中型骨干重工业企业,再加上老牌的锡矿山矿务局、株洲电力机车厂和“三线”建设时期建设的一批企业,奠定了以钢铁、能源、建材、机械为主体的重工业基础,形成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重工业带。湘中轴的经济发展水平(包括重工业的发展水平)有自东向西由高向低递减的趋势。目前本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及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各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缺乏配套协作关系;技改及基建投入不足,技术、设备呈老化倾向;不少大中型企业效益较差,发展后劲不足。
湘中轴的发展在区域布局上应注意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位于湘东的株洲、湘潭应发挥科技和经济优势,以机械、电子等行业为主要产业导向,特别应积极发展具有高、新技术,附加值高的新兴行业;中部的娄、冷、涟则可以冶金、煤炭、建材为发展重点,充分发挥能源和原材料优势。在产业结构上,本轴应特别拄意建立多层次的、互相配套的层次结构,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将发展骨干项目与发展配套协作项目结合起来,促进工业企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今后的发展应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开发并行的原则,加强对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但这种投入应重点扶持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湘中轴主要是通过湘黔线、京广线与省内其它地区及省外联系的,但在本轴所直接影响的区域内非沿铁路分布的地区的交通条件还比较差,这影响了本轴对相关区域的经济轴射与影响功能。因而加强交通(特别是公路)建设也是本区域发展的重要环节。另外,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湘中轴在发展中必须妥善处理的一个问题,目前,湘中有些地方工业污染比较严重,湘中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比较严重,对此不予重视必将影响到该区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