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综合分析报告
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工商联.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对于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目前,各省市都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我省也制定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在思想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进一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我省民营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

  一、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民营不是一个所有制概念,民营经济是以经营主体的不同来定义的一个概念,民营经济就是以民为主体而从事经营的商品经济。按照现有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总局对企业性质的统计分类,可在两种情形下来确定“民营经济”的范畴。

  1、从民营经济的大口径分,民营经济的范畴包括:(1)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2)除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及相对控股以外的有限责任制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3)由自然人与非国有法人组成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其他联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4)外资经济。包括港澳台商独资和外商独资企业;港澳台商和外商合资、合作企业中,由港澳台商、外商或国内私人资本控股或相对控股的企业;由港澳台商、外商或国内私人资本控股或相对控股的企业。(5)其他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所有权仍为公有的集体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国有、集体联营的企业等在内的由个人、私营企业或非国有法人团体以及外商资本实施经营权的企业。企业的所有制仍然为国有或公有制,但经营权为私人或民间组织。经营的形式为租赁、承包、委托、代理等。在民营经济的大口径中,把农业(剔除国营林场、农场、畜牧场等)包括在内。

  2、从民营经济的小口径分,把民营经济大口径中的外资经济、其他企业和农业剔除,包括如下部分:(1)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2)除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及相对控股以外的有限责任制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3)股份合作制企业、其他联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在对我省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中,我们主要分析民营经济大口径(即民营经济的总体情况),但在分析民营经济的增加值中测算了民营经济小口径的数据。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省民营经济已逐步从“拾遗补缺”、“小打小闹”的局面,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据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2001年我省民营经济法人单位共有72024家,占全省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84.3%;在民营经济法人单位中的从业人员为314.5万人,占全省企业法人单位中的从业人员总数的61.1%;民营经济法人单位的营业总收入为2078.83亿元,占全省企业法人单位总收入的48.7%。

表1  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民营经济法人单位基本情况(2001年)

  2002年,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89.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3.8万户,比上年增加7688户,增长25.3%;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444.59亿元,比上年增加154.2亿元,增长53.1%;户均注册资金为116.71万元,比上年增加21.2万元,增长22.2%。2003年,全省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继续快速增加,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总数达99.7万户,比2002年增长11.3%。其中私营企业5.7万户,比2002年增加1.8万户,增长48.3%;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695.37亿元,比上年增加250.78亿元,增长56.4%;户均注册资金为123万元,比上年增加6.3万元,增长5.4%。

表2  工商登记的私营企业基本情况

表3  工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基本情况

  二、我省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占整体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占据了湖南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湖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表4  我省主要年份民营经济增加值及在GDP中的比重

  2003年,我省一、二、三次产业中按人口径划分的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分别为876.9、1165.68、988.8亿元,占各行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99%、65%、50.6%,与1992年比,三次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一产业比重上升了3.9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1.7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0.5个百分点。从小口径看,我省一、二、三次产业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分别为320.68、909.68、902.82亿元,占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6.2%、50.7%、46.2%,与1992年比,一产业民营经济比重上升了7.2个百分点,二产业民营经济比重上升了42.4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2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我省民营经济在各行业的分布比率是不同的,在一些行业中民营经济已占据主体地位,如规模以下工业、建筑业、批零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而另一些行业仍然由非民营经济占主体,如规模以上工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其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下。

表5  2003年民营经济分行业分布情况

  三、我省民营经济在各行业中的作用

  (一)民营经济在农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与完善及农产品市场、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农业产业化的兴起与发展,我省民营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成熟等阶段,农业民营经济得到发展、壮大。目前,国有经济在我省农业中所占比重仅为1%左右,民营经济占99%左右。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在农业发展中起决定和主导作用。

表6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全省农业中的发展情况

 (二)民营经济是促进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制力度不断加大,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全省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工业经济领域中最活跃最受关注的经济成分之一。2003年,全省大口径民营工业增加值(包括全部规模以下工业及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456.59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9%。

表7  我省近2年的国有及民营工业增加值

  从规模以上工业看,截至2003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民营(大口径)企业3720家,比上年末净增325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65.7%。民营规模工业拥有资产总额为8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23.1%,比上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在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民营规模工业的生产增速明显加快,对全省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高。2003年,民营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331亿元,较上年增长30.9%,比全省规模工业的平均增速高10.2个百分点。民营规模工业增加值在全省规模工业中所占比重为37.3%,比上年提升了2.3个百分点。

表8  我省近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及其结构分析

表9  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经济及其分经济类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表10  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经济及其分经济类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三)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投资快速发展,逐步打破了国有经济垄断投资领域的局面,投资领域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2003年,全省民间投资总额已超过国有经济投资总量,民营经济投资完成855.66亿元,增长24.0%,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为55.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3.6%。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民营经济投资领域不断拓宽,逐步由非生产性投资向生产性投资转变,由单一的住宅建设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多领域发展,甚至逐步渗透到交通运输、电力生产、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行业。

表11  近2年全省国有及民间投资额

表12  近2年民营经济分经济类型完成的投资额及在民间投资中所占比重

表13  2002年湖南民营经济按行业分完成投资及比重

表14  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按行业分完成投资及比重

  (四)民营经济在商贸和流通领域已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省商业经济中分布在全省各个地方的60多万个体户和2.34万户私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单位,为丰富城乡市场供给、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促进市场经济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民营经济以其灵活的资产组合和运作机制,成为激活市场、推动全省商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3年,全省个体私营贸易企业实现的消费零售额约为108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9.5%;包括个体私营贸易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商贸流通企业(单位)零售额达到165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9%。

表15  近2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五)民营经济在建筑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民营经济在建筑业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己占全省建筑业的半壁江山。表16为2002年我省国有、民营经济建筑业的总产值及在全社会建筑业中所占比重。

表16  2002年国有及民营建筑业总产值

  2002年,全省从事建筑业的民营企业达1029家,占全省建筑企业个数的71.4%;资产合计253.68亿元,占全省建筑企业资产总量的47.1%;民营建筑企业从业人员59.75万人,占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的64.4%;民营建筑企业工程结算收入281.15亿元,占全省建筑企业工程结算收入的51.9%;民营建筑企业完成税金14.03亿元,占全省建筑企业完成税金额的56.9%;民营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8亿元,占全部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69.2%。

表17  2002年民营建筑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表18为2002年分经济类型的民营建筑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从表中可见,民营建筑企业中的其他联营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型组织形式企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表18  分经济类型的民营建筑企业总产值、期末从业人员、工程结算收入

  (六)民营经济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2003年,湖南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609.93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6.51%,比2000年增加了211.41万人,比重上升5.37个百分点。如果含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则有801.1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1.68%,含乡村从业人员,有3446.2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89.08%。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拓宽就业领域,分流城镇就业压力方面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表19  2000—2003年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万人

大压力。2003年,全省城镇从业人员为858.42万人,其中,国有经济从业人员为403.60万人,占47.02%;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454.82万人,占52.98%。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据了城镇就业的半壁江山,它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这一时期城镇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特别是其中的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1990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为31.94万人,到2003年增加到335.94万人,增长了9.5倍。而同期城镇国有经济在岗职工从422.28万人减少到313.19万人(不含离岗职工),年均减少8.39万人。

表20  城镇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增减变化表

  (七)民营经济在社会服务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全省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单位有6448个,从业人员有24.2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19.04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有2689个,占整个服务业的41.7%,从业人员6.92万人,占28.5%,实现营业收入42.04亿元,占35.3%。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我省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信息咨询、居民服务业、旅馆业、其他社会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公共设施服务业等行业,六行业民营企业在服务业中个数有2297个,所占比重达85.4%,实现收入达66.73亿元,占95.0%。

表21  全省民营企业在社会服务业各行业分布情况

  (八)民营经济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繁荣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强劲的生力军,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2003年,全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1595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2.1%;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为709.17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74.2%;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为740.31亿元,占当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总收入的75.3%。

表22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指标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