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
李东坡

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上起过显著作用的个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特别是对杰人物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才能科学地评价历史;只有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只有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开辟美好的未来。中同革命和建设深受斯大林的影响,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与斯大林紧密相连。毛泽东在斯大林的生前与身后曾多次对他进行过评价。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以苏共“二十大”为界,大致呵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苏共“二十大”之前,于维护中苏两党、两同友好关系的考虑。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主要足称颂和赞扬,没有公开谈论过斯大林的缺点和错误:苏共“二十大”以后,由于赫鲁晓夫“揭了盖子”,才引出毛泽东对斯大林的全面评价。这次评价则表现得更为客观、全面,也最为集中,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毛泽东评价斯大林,在中同当代史、中苏关系史、国际共运史和世界政治史上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然而对于这个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重要历史事件,至今尚未发现有人对它进行过专门、系统的研究。弄清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正确了解和看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段中国历史,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本文将以苏共“二十大”为契机。来研究、探讨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斯大林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评价了斯大林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

1.斯大林在苏联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毛泽东指出,斯大林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伟大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围家。这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起初是列宁在列宁逝世以后,是斯大林。”“从十月革命开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困家的历史,到现在只有四十六年。斯大林作为这个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近三十年之久。”同时指出在列宁逝世以后的三十年间斯大林不仅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而且是“同际共产主义运动公认的领袖,世界革命的旗手。”在同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斯大林同样“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泽东明确指“怎样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不只是对斯大林的个人评价问题”,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问题。所以,评价斯大林不仅要慎重,要客观,更要看主要方面,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毛泽东说,“斯大林的一生中,犯过某些严重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同他的伟大功勋相比较,毕竟是第二位的。斯大林对于苏联的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有伟大功绩的。”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评价斯大林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总结列宁逝世以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斯大林的只占第二位的一些错误方面,应当作为历史教训,使苏联共产党人和各国共产党人引以为戒,不再重犯或者少犯一些,这也是有益的。

2.具体指出斯大林的历史功绩。

第一,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同家

毛泽东指出,在苏联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中,斯大林“曾经为反对沙皇制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斗争”,作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经为准备一九一七年革命进行了斗争”,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曾经为保卫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进行了斗争”。

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同国内外的一切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保卫并且巩同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他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在国内坚持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路线,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迅速地实现了会主义的工业化,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和文化,在苏维埃联盟的形式下形成了周内多民族的巩同的联盟苏联国内原来落后的民族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地面上首先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不仅给全人类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而且使苏联在全世界争取持久和平的斗争中成为第一个坚强的堡垒,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贡献。“这些都是苏联人民和苏联共产党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伟大业绩。给苏联人民和苏联共产党指创造这种伟大业绩的道路的,是列宁。在为实现列宁的方针而进行的斗争中,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强有力的领导的功劳,其中就有斯大林的不可磨灭的功劳。”阁即使是从小的方面来说,苏联造成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就是苏联的火箭技术,也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奠定基础的。由于斯大林在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表达了人民的意愿,所以,赢得苏联人民的拥护斯大林这个名字也就很自然地同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荣誉。

第二,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巾,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成果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成为打败法西斯的主力,挽救了欧洲的文明,并且帮助东方人民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这其中就有斯大林的不可磨灭的功劳。因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斯大林领导苏联共产党、苏联人民和苏联军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才取得的。

第三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指出在列宁逝世之后,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物的斯大林,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反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保卫列宁主义遗产、反对列宁主义的敌人——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分子、布哈林分子和其他资产阶级代理人的斗争中,他表达了人民的意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愧为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士。“他的一系列理论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于斯大林在理论方面的具体贡献,毛泽东在评价斯大林时没有说,但可以从他1953年3月9日写的《最伟大的友谊》一文中,看出他当时的基本看法。在该文中,毛泽东认为:“斯大林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首先胜利的理论;斯大林同志创造性地贡献了关于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理论贡献了关于在苏联建设共产主义的理论,贡献了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的理论,贡献了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斯大林同志还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他所著的‘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历史’以及他最后的伟大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百科全书:是百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的综合。他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是给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的一篇宝贵的遗嘱。”“斯大林同志这一切创造性的理论进一步地把全世界的工人们联合起来,进一步地把全世界的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使世界的人阶级和一切被压迫的人们为解放和幸福的斗争及其胜利达到空前未有的规模。”“三十年来,斯大林同志的学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榜样,推动了世界的大踏步前进。”

第四,推动了国际共运的发展。

毛泽东指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斯大林是列宁逝世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认的领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列宁逝世以后的三十年间,斯大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认的领袖,世界革命的旗手。”“斯大林他站在历史潮流的最前面指导斗争,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不可调和的敌人。”“斯大林,他领导的苏联党和政府从总的方面来说,实行了符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对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包括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给了巨大的援助。”“苏联鼓舞和支持了所有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鼓舞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反殖民主义运动和一切争取人类进步的运动。”

尽管毛泽东对斯大林也有很多的不满、抱怨和批评,但他对斯大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援助总是念念不忘,且充满感激。在《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文中就充满感情地指在中闰人民处于历史上灾难最深重、最需要人们援助的时候,拿真正的同情给我们的、把我们当作弟兄看待的,就是苏联的人民,就是斯大林。只有苏联废除了它在中国的特权。毛泽东还说,“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一切帝国主义者都反对我们只有苏联援助了我们。抗日战争以来,没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真正援助我们只有苏联是用了空军和物资援助了我们。”“斯大林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忠实的朋友。”毛泽东在《关于悼念斯大林逝世的命令和唁电》中说:“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斯大林同志三十多年来不断的关怀、指导和支持,是完全分不开的。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后斯大林同志和在他领导下的伟大的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对巾围人民的建设事业,又给予了慷慨无私的援助。斯大林同志对于中罔人民这样伟大的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永远感念不忘。”在《最伟大的友谊》一文中,他更进一步指出:“从列宁逝世以来,斯大林同志一直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人物……斯大林同志充满了对于东方被压迫人民的热情。”“不要忘记东方——这是斯大林同志在十月革命之后的伟大号召。人们都知道:斯大林同志热爱中国人民,认为中国革命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中国革命问题上,他献出了崇高的智慧。”毛泽东在文章中多次称“斯大林同志是世界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导师和朋友。”

二、指出斯大林所犯的严重错误及原因

1.肃反扩大化的错误。

毛泽东指:“他在党内和党外的斗争中,有的时候,有的问题上,混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处理这两类矛盾的不同方法。”斯大林在肃反工作中。在一方面惩办了很多必须惩办的反革命分子,基本上完成了这条战线上的任务: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冤枉了许多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和善良的公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56年6月28日,毛泽东在同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尼古拉·乔洛尤谈话时说:“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了就要犯错误。……斯大林就是过分了。镇压反革命分子本来是好事,但是过了分,把革命同志也看作反革命分子,就是一个大错误。”

2.个人崇拜的错误。

毛泽东指,斯大林在他一生的后期,愈陷愈深地欣赏个人崇拜。毛泽东批评斯大林“菩萨比人大好多倍是为了吓人。戏台上的英雄豪杰一来,与众不同。斯大林就是那样的人。”“斯大林很爱摆架子”。“他在党和国家组织中,没有充分地实行或者部分地违反了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斯大林“在阶级消灭以后仍然强调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因而妨害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全和发展”

3.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毛泽东说:“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是一切社会扩大冉生产的共同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如果不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它的社会生产也不能不断增长。斯大林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的缺点是过分强调了重工业的优先增长,结果在计划中把农业忽略了。”他“对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的物质福利缺乏应有的注意”。

4.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认为斯大林有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倾向。他指出,“他在处理兄弟党和兄弟国家的关系方面,也犯过一些错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巾,他也过一些错误的主意。”“斯大林在对待兄弟国家的关系巾,曾经表现过大国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实质,就是忽视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和各个社会主义同家在同际联合中的独立平等地位。”1956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话时说:“斯大林有脾气,有时冲动起来,讲一些不大适当的话。”过去是父子党……那时的思想控制很严,胜过封建统治。一句批评的话都不能听,而过去有些开明君主是能听批评的”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了一些错误的主意特别是在南斯拉夫问题上作了错误的决定”。

在中国问题上,斯大林大国沙文主义倾向的错误很明显。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非常愤恨,对中同来之不易的主权非常珍惜。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提要在中国搞罐头工厂、糖厂,毛泽东认为这是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毛泽东第一次去莫斯科时,中国要签中苏条约,斯大林不想订,要中长路,他也不想给。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说:“1950年我和斯大林在莫斯科吵了两个月,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但在斯大林的压力下,搞了东北和新疆两处势力范围、四个合营企业。毛泽东第一次去莫斯科时,还受到斯大林的冷落与批评,毛泽东1958年7月对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说:“我第一次去莫斯科时,斯大林、莫洛托夫、贝利亚就向我进攻。”

5.斯大林在中国问题上的错误。

第一,两次王明路线来自斯大林。

1956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同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话时说:“过去的王明路线,实际上就是斯大林路线。它把当时我们根据地的力量搞垮了百分之九十把白区几乎搞垮了百分之百。……那时第三国际做了许多错事。第三国际前后丽段还好,中间有一大段不好:列宁在世的时候好,后来季米特洛夫负责的时候也较好。中国第一次王明路线搞了四年,对中同革命的损失最大。……这是我们第一次吃斯大林的亏。”“第二次足抗日战争的时候。王明是可以直接见斯大林的,他能讲俄文,很会捧斯大林。斯大林派他回国来。过去他搞‘左倾’,这次则搞右倾。在和国民党合作中,他是‘梳妆打扮,送上门去’,一切都服从国民党。他提出了六大纲领,推翻我们党中央的十大纲领,反对建立抗根据地,不要自己有军队,认为有了蒋介石,天下就太平了。我们纠正了这个错误。1958年7月22,毛泽东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的中,直接称“王明是斯大林的后代”。

第二,1945年不许中国革命。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是违背斯大林的意志而取得胜利的,‘真洋鬼子’不许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以后,斯大林和罗斯福、丘吉尔开会,决定把中国全部都给美国,给蒋介石。当时从物质上和道义上尤其是道义上,斯大林都没有支持我们共产党,而是支持蒋介石的。”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曾愤怒地说:“不要我们革命,反对我们革命。第三国际已经解散了,还下命令,说你们不与蒋介石讲和、打内战的话,中国民族有灭亡的危险。然而我们并没有灭亡。”斯大林在最紧要的关头,不让我们革命,反对我们革命。在这一点上,他犯了很大的错误,与季诺维也夫是一样的。

第三,1949年至1951年怀疑我们是否真革命。

毛泽东认为,斯大林对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不信任,认为自己是半个铁托。1958年7月22,毛泽东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说:“你们一直不相信巾同人斯大林很不相信。中国人被看作是第二个铁托,是个落后的民族。你们说欧洲人看不起俄罔人,我看俄人有的看不起中国人……苏联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信中国人的呢?从打朝鲜战争开始的。……为什么当时我请斯大林派一个学者来看我的文章?是不是我那样没有信心,连文章都要请你们来看?没有事情干吗?不是的,是请你们来中国看看,中国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半真半假的马克思主义。你回去以后说了我们的好话。你对斯大林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斯大林还是怀疑。只是到朝鲜战争时才改变了他的看法,也改变了东欧和其他各国兄弟党对我们的怀疑。

1956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周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话时也说过:“当时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铁托,一个在南斯拉夫,一个在中国。当然没有作出决议说毛泽东就是铁托。我对苏联同志讲过,你们怀疑我是半个铁托。现在他们不承认。从何时起才摘下半个铁托的帽子呢?从抗美援朝打击了美帝同主义以后,才摘下了这个帽子。”

类似的话毛泽东还说过多次

6.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性质。

毛泽东认为斯大林犯错误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历史的根源和思想认识的根源,而经验不足、认识上的错误是斯大林犯错误的重要原因。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局限,斯大林在认识上现了偏差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导致了主观和客观不相符合,这样也就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脱离

对于斯大林个人崇拜产生的原因,毛泽东认为,个人崇拜是人类历史所留下的一种腐朽的遗产,也是千百万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它作为旧社会腐朽的、带有毒素的某些思想残余,即便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之后,还会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它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被保存下来,斯大林就接受了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他骄傲了,不谨慎了,他的思想里产生了主观主义,产生了片面性,对于某些重大问题作了错误的决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日斯大林在一些问题上,“陷入了主观性和片面陛脱离了客观实际状况脱离了群众。

“整个说来同际共产主义运动还只有一百年多一点的时间,从十月革命胜利以来,还只有三十九年的时间,许多革命作的经验还是不足的。大林犯错误“带有时代的特点”,是难免的,“好的领导者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认真地对待错误。完全不犯错误的人在世界上是从来没有的。”毛泽东指出斯大林的错误并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而来,为了纠正这些错误,当然不需要去“纠正”社会主义制度。

对于斯大林在对待兄弟国家的关系中表现大国主义倾向的原因,毛泽东认为,“这种倾向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旧时代大国对待小国的积习固然还会留下某些影响,而一个党或者一个国家在革命事业中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也难免使人们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斯大林在指导中国革命问题上犯错误的原因,毛泽东分析后认为,一是南于脱离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二是不相信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三是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受到苏联本身国家利益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鉴于此。毛泽东认为:“斯大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为苏联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功勋的同时。也的确犯了一些错误。斯大林的错误有些是原则性的错误,有些是具体工作中的错误;有些是可以避免的错误,有些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难以避免的错误。”毛泽东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一文中指出:“因为苏联发生了一些错误,这方面讲得多了,吹得多了,似乎那种错误不得了,这种观察是不妥的。……苏联发生的错误,像斯大林的错误,它的位置是什么呢?是部分性质的,暂时性质的。虽然听说有些什么东西有二十年了,但总是暂时的、部分的,是可以纠正的。苏联那个主流,那个主要方面,那个大多数,是正确的。”毛泽东认为,斯大林的错误是共产主义者在工作中的错误“甚至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他的悲剧也在于,他相信那是捍卫劳动者的利益免受敌人侵害所必需的。”因此,他的错误是共产主义队伍内部的是非问题而不是阶级斗争中的敌我问题。

三、对斯大林的总体评价

在对斯大林的总体评价上毛泽东和党中央开始都认为,对斯大林大体上应是三七开,即三分错误,七分成绩。后来毛泽东和党中央并没有局限于这个提法,毛泽东认为,“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但是也是一个犯了几个严重错误而不自觉其为错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一再指出:“斯大林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斯大林一生的功绩和错误,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斯大林的功绩同他的错误比较起来,是功大过小的。他的主要方面是正确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每一个正直的、尊重历史的共产党人,在总结斯大林的全部思想和工作的时候,一定会首先看到斯大林的主要方面。因此。在正确地认识、批判和克服斯大林的错误的同时,必须保卫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方面,保卫他所捍卫过和发展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社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A].中共党史参考资料(8)[Z].北京: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1980.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5] 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关于悼念斯大林逝世的命令和唁电[N].人民日报,1953—03—06.

[7]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A].中共党史参考资料(8)[z]北京: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1980.

[8] 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