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1895-1928),土家族,湖南省溆浦县人,原名俊贤,笔名振宇,乳名九九,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建党初期的重要领导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妇女运动的先驱与杰出领袖。
一、向警予女性伦理思想的来源
第一,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向警予女性伦理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她在五四运动中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在苏联的学习期间,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使她对当时的世界形势有了清楚和全面的了解。“1920年向警予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使她从一个五四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中国共产党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向警予更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女性伦理和女性问题,大大地促进了她的女性伦理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中国近现代史的伟大转折,唤起了向警予的思想解放。向警予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旧的封建时代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她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目新旧文化的激烈斗争、观念的相互交替、社会的急剧变革,对当时的人民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作为积极上进的女性,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她对这种变革极为敏感,积极地研究新时代对女.胜伦理的要求并身体力行,从而形成了向警予全新的女性伦理观。
第三,湖湘文化的影响,是向警予现代女性伦理思想的文化底蕴之基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湘地区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或是军事家、政治家,或是艺术家、思想家和学者,或是在当时不同寻常的普通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以社会为己任、敢为人先、对目标和理想矢志不渝,乃至为此而舍生取义,他们都对中国社会变革和近现代启蒙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包括一批杰出女性。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是秋瑾的远亲,后来成为向警予的婆婆。当得知秋瑾英勇就义后,葛健豪常教育子女和勉励自己,要像秋瑾学习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向警予妇女运动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1.开展劳动妇女运动时,必须指导并联合一般妇女运动。向警予回国后系统地研究妇女运动的理论,及时总结妇女运动的经验,全身心致力于妇女工作。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向警予密切联系中国妇女运动中的实际情况,对妇女问题作了系统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三大”决定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向警予提出,随着国共合作的建立,要求我党必须动员广大妇女、联合一般妇女也来参加运动。我党在认识劳动妇女运动的重要意义时,也要看到一般妇女运动如参政运动、女权运动和废娼运动等亦甚重要,我党应随时随地指导并联合这些妇女运动,而不应该采取忽视的态度。毛泽东指出:“劳动妇女在经济上的地位和她们受压迫的状况,不但证明妇女对革命迫切的需要,而且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向警予根据党的政策方针,强调了无产阶级劳动妇女在中国妇女运动中的主力军作用,但还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的一般妇女运动。
2.把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结合起来,实现妇女大联合。马克思主义认为,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发动妇女参与正是妇女利益和革命利益的结合点,妇女是一支宝贵的人力资源队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有着极为丰富的先进性特征和品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向警予把中国妇女大体上分为少数的知识妇女和最大多数的劳动妇女,劳动妇女的主体是从事农业劳动的农妇和从事工业劳动的女工,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而知识妇女是具有革命思想、接受革命理论的文化知识妇女,是中国妇女中的进步因子。她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论证了劳动妇女的伟大力量和革命要求,主张要密切联系妇女群众,把劳动妇女与知识妇女结合起来,把劳动妇女作为妇女解放的依靠和中坚力量,引导有觉悟的知识妇女到劳动妇女中去,这样才能实现妇女的大联合,造福妇女群众,共同完成中国妇女解放的使命。
在领导妇女运动的实践中,向警予非常佩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性,深感要实现劳动妇女与知识妇女结合,有觉悟的知识妇女必须要到劳动妇女中去学习、锻炼和工作。于是她不仅系统研究中国妇女解放理论,而且直接投身于妇女运动的实践,具体领导了以工农劳动妇女为主体的妇女运动,做了许多宣传和组织工作,竭力把妇女运动纳入整个社会运动的正确轨道。“中国女性已走到了妇女解放的前台,从男性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追随者开始成为争取妇女权利运动的主角。”她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常在女工中调查研究,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并给女工讲解革命道理。向警予在跟知识妇女接触时,强调劳动妇女的战斗精神和阶级觉悟都是一般妇女所不能比拟的,分析劳动妇女与知识妇女的区别,鼓励知识妇女热情主动地到劳动妇女中去锻炼、去工作,向她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她的帮助和影响下,许多知识界妇女深入工厂开展妇女工作。这一创举有利于她们帮助女工学习文化、参加罢工斗争,有效地把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联系在一起,启发女工们在斗争中逐渐提高政治思想觉悟,鼓励她们积极投入反对资本家剥削和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并在劳动妇女的先进分子中培养出一批批的党员,妇女群众是党组织依靠的基础。
3.加强妇女团体建设,保护妇女切身利益。在领导妇女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的最高价值本位。向警予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意识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本,因此她主张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组织来保护妇女的切身利益。同时,向警予为了实现劳动妇女与知识妇女的大联合,提议组织—个以劳动妇女为主体、团结各界妇女的妇女组织,以此来替代过去单纯上层知识妇女的狭隘的改良主义团体,得到了党组织的盛赞。向警予认为,从根本上说,虽然妇女的利益和无产阶级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就妇女本身来说又有其特殊的利益。应把关注妇女的特殊利益看成是妇女运动的社会基础,于是她提出只要是关系到妇女利益的问题,都应郑重研究,努力设法篇决,妇女团体要注意将妇女的力量集中起来,壮大妇女解放的队伍,保护妇女切身利益。
三、向警予女性伦理的当代意蕴
尽管我国妇女解放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辉煌成就,女性的状况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女性在现实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女陛伦理重新进行思考,促使我们在实践中,探寻一种女性道德模式,以期解决女性在现实中的困惑。对于当前女性问题的解决,应当从道德、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着手。向警予的事迹启示我们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妇女团体。首先,妇女干部要经常深入到各界女性群众中,替她们说真话办实事,把工作做到知识女性、职业女性和劳动妇女中去,及时把妇女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依法维护女性权益。其次,我党领导下的各级妇联等妇女团体,要能代表和切实维护女性的现实利益,引导、团结广大妇女实现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党同妇女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实现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同时,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和参与管理的能力。“第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妇女的素质。”妇女干部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群众办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女性伦理有其不可取代的特征,为它始终保持着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并没有要求女人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放弃家庭、放弃男人,但它同时在探索一种真正解放陛也解放人类的新型社会关系,质疑传统社会伦理构建的合理陛。更多地,它事实上旨在培养女性独立判断的能力,寻求压抑女性的社会、政治、文化根源。如果所有的女性都能积极面对社会、家庭责任和自己的人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那无疑将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时代变革。”女性的解放就是男性的真正解放,同时也是人类的解放,正如国外的一句谚语所言:“人类社会由两个翅膀构成,男人和女人,只要这两个翅膀力量不均衡,鸟就飞不起来。”男女双方都应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两性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所要构建的是一个没有歧视、没有偏见,富有人性化的更为公正的理想社会,建立一种平等伙伴关系,打破男女间的性沟,促进丙陛健康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双方互谅互让,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决策、相互支持、意见一致、相互信任从而达到共同进步。早在中国古代,就已有阴阳共存、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等思想,在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就是要将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